2021年7月9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1年7月9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1年7月9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利空情绪释放 生猪中短期以反弹对待
观点:
产能恢复背景下供应将保持稳定增长,需求仍处于淡季消费阶段,阶段性供强需弱的格局猪价或难有持续上涨。近期猪价跌破成本线刺激需求,同时低价刺激补栏情绪,叠加压栏大猪集中抛售后后期供应压力稍有缓解,以及饲料原料价格的降低,均为连续受创的期现货价格提供支撑,由此来看,在期价大幅下跌后,期价存在反弹的因素,叠加前期空单止盈离场诉求,中短期可以反弹对待,关注上方20000元/吨的压力情况。
建议:
建议投资者偏多短差交易,设好止盈止损,不建议大幅追涨。
一、行情回顾
五月以来生猪期现货加速下跌,6月主力LH2109自22520元/吨的高点最低跌至16675元/吨的低点,月跌3320点,跌幅25.95%。3月以来持续的肥猪高存栏是其主要原因,去年冬天北方非洲猪瘟肆虐,使得市场看好今年年中行情,部分养殖场延后出栏和回收出栏猪进行二次育肥猪,但今年南北方产能均加速恢复,叠加全国需求整体低迷,前期积压大猪开始出栏,供大于求令价格重挫。全国生猪平均价自5月28日的18.56元/公斤下跌至6月18日的14.13元/斤,跌幅23.87%。6月下旬,由于猪肉价格跌至低位促进居民消费有所增加,推动了终端市场销量,期货价格出现了止跌反弹,主力LH2109合约回升至18940元/吨附近,累计回升超过13%。
图:生猪主连日线 单位:元/吨
资料来源:文华财经,长安期货
图:国内22省平均猪价 单位:元/公斤
资料来源:wind,长安期货
二、基本面分析
(一)产能恢复惯性下猪价反弹存压
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监测,5月份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20个月环比增长,同比增长19.3%,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98.4%。生猪存栏量同步增长,同比增长23.5%,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97.6%。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增长1.1%,连续19个月增长,同比增长23.0%,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97.6%。目前生猪存栏量一直保持在4.16亿头以上,已经基本接近正常年份水平,且据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粗略测算,按每头能繁母猪一年能够提供16头肥猪来测算,那么现在的能繁母猪存栏量,一年提供的肥猪出栏量可以达到6.9亿头以上,这也意味着我们现在能繁母猪的量,如果按照正常的生产效率已经基本够用。
一些新建和改扩建规模场计划在年内陆续投产,规模猪场从去年年初的16.1万家增加到目前的18万家,预计生产增长的惯性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目前,生猪生产恢复取得了超预期的积极成果,而在查能增长惯性下,猪价反弹存在一定压力。
图:生猪存栏 单位:万头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长安期货
图: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量 单位:%
资料来源:wind,长安期货
(二)出栏有所降低,短期压力减小
生猪市场淘汰低产母猪速度不断加快,4月份规模场淘汰母猪量环比增长18%,同比增长96%。据农业农村部对定点屠宰企业监测,今年1至5月淘汰种母猪345.4万头,同比增长108%;能繁母猪存栏结构得到优化,肥猪留种比例已经从去年年底的22%下降到12%左右。而前期延后出栏和二次育肥导致的肥猪集中出栏,导致肥猪密度有所降低,后期市场肥猪将得到一定的去产能。
现阶段仍面临生猪供应节奏被打乱的情况,生猪复产增量和二次育肥增量供应并存。不过,市场对后期大肥猪出栏情况出现分歧。部分表明最近两个月内完全消化难度较大。但也有消息表明,近期猪企及养殖规模场出栏有所降低,超大肥猪清场或已接近尾声,有机构预计7月中旬左右大猪存栏将会探底,市场压力将有所减轻。整体来看,在经历此次的集中出栏后,肥猪供应压力将有一定的减轻,从整体饲料产能与生猪存栏同比增长幅度也能看出,5月份当月饲料产量为2879.7万吨,同比增加23.7%,基本持平于当月生猪同比增长幅度23.5%。
图:月度饲料产量
资料来源:wind,长安期货
(三)现货价格超跌,补栏情绪回升
据悉养猪户的养殖成本高达8元,随着生猪价格降到6元到10元,养殖户一头猪要亏400-500元。生猪价格连续大幅下跌后,养猪户损失持续增加,二次育肥猪更是损失达1000多元。受生猪价格连续下跌影响,仔猪价格也持续下行。市场数据显示,南北多地7公斤仔猪价格降至350~800元,在东北局地仔猪价格跌至200元,仔猪育肥的成本大幅下滑。也因此市场二次育肥补栏中小标猪与仔猪的情绪增强,期现货价格或因此获得支撑。此外,随近期生猪价格反弹,国内生猪自繁自养盈利有所好转,也一定程度上刺激市场补栏情绪增强。
而从屠宰企业来看,随着全国猪价反弹,屠宰企业出现提价收购现象,短期也为期价上涨提供助力。
图:种猪与仔猪价格 单位:元
资料来源:市场公开资料,长安期货
图:生猪养殖利润 单位:元/头
资料来源:wind,长安期货
(四)淡季消费,需求增量或有限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今年1-3月规模以上生猪屠宰企业屠宰量4884.86万头,同比增39.1%,其中,3月份屠宰量1508.70万头,环比增5.9%,同比增28.8%。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1800万头,同比增长41%。1月至5月,全国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同比增长40.4%。目前市场对低价肥猪的处理仍以分割入库为主,后期供应压力犹存。由于猪肉价格跌至低位促进居民消费有所增加,明显推动了终端市场销量。虽然7月份将步入升学宴、谢师宴高峰期,一定程度上促进消费,为猪价提供支撑,但整体上猪肉消费仍处于淡季,或难提振期现货价格持续上涨。
三、总结
综上,产能恢复背景下供应将保持稳定增长,需求仍处于淡季消费阶段,阶段性供强需弱的格局猪价或难有持续上涨。近期猪价跌破成本线刺激需求,同时低价刺激补栏情绪,叠加压栏大猪集中抛售后后期供应压力稍有缓解,以及饲料原料价格的降低,均为连续受创的期现货价格提供支撑,由此来看,在期价大幅下跌后,期价存在反弹的因素,叠加前期空单止盈离场诉求,中短期可以反弹对待,建议投资者偏多短差交易,设好止盈止损,不建议大幅追涨,关注上方20000元/吨的压力情况。
供需博弈僵持较为明显 猪价再次陷入涨跌两难困局
2021年上半年,生猪价格经历了长达五个半月左右的下跌行情,从年初的高点36.88元每公斤持续下跌至阶段性低点12.93元每公斤。猪价持续深跌养殖户亏损不断加剧,到了6月中旬,外购仔猪养殖户亏损程度达1500元每头,自繁自养的亏损程度也达到了400—500元的程度,猪价过度下跌预警也从三级到一级不断的发布,一时间养殖户确实蒙圈了,超级猪周期结束了吗?亏损真的来了吗?是的,不容置疑!
不过,到了6月底,在猪价超跌、消费回暖尤其是国家收储消息的放出,猪价开始快速止跌回升,不到十天的时间出现了3元每公斤的反弹幅度。
但是,进入到7月份以来反弹的力度开始放缓,整体来看,供需博弈僵持较为明显,猪价再次陷入涨跌两难困局。
7月7日2万端猪肉收储并未能够带动猪价明显上涨,目前消费依旧处于淡季,另外冻肉库存依旧充足,屠宰企业提价采购积极性并不高,而且现在还有大猪源压市,可以说国家启动的收储工作更多的是给予心理层面的支持,稳定市场情绪,养殖端抗价现象确实明显了。预计,短期内供需博弈进一步激化,生猪价格窄幅波动震荡调理态势将维持。
这一轮上涨是否意味着:生猪价格短期内已经跌到底部?
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信息显示,6月21日~25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0∶1中央和地方将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而部分超低价区的跌势已经惨不忍睹,但业内认为猪价已经跌近6元的价位区间,已然是阶段性底部了。
但业内也普遍性的认为,此轮猪价上涨最关键的原因还是超跌,目前来看只是短暂的反弹,因为供需层面尚未发生实质性的扭转变化。
对于7日开始的猪肉收储,结果是猪价并没有大涨,其实事实上也不会提振猪价作用,因为收储的目的是托市,并不是为了让猪价大涨。国家启动收储对市场情绪的影响明显,但是实际的作用需要看执行的力度。估计猪价会在养殖户的养殖成本线左右波动。
当然,目前生猪供给还没有完全进入过剩的状态,在加上猪肉价格降价消费逐渐恢复,亏损状态肯定不会持续下去。但目前市场上冻肉的库存还比较高,上半年进口的加上屠宰企业的库存都还有待释放,不排除三季度猪价上来之后,这部分冻肉投放市场的话会抑制三季度价格上涨的高度。
综合来说,从猪周期的角度来看,生猪价格短期内确实已经探底,阶段性暴跌结束,但在猪周期下行的过程中,这只是第一次探底,未来这样的情况下或还会再次发生!
横盘?博弈?猪市易涨难跌还是易跌难涨?
猪市过山车的缘起缘灭
从今年年初至6月22日,生猪市场呈快速下跌之势,4月中旬间虽有小幅反弹,但却未掀起太大波澜,从4月末5月初开始,生猪市场由原来的的盈利转向亏损,头均亏损程度已达800元/头以上,近6个月的大幅度下跌之后,原本高涨的的养猪热情被抵消掉一大半,饲养+防疫成本的上涨+养殖心态的变化,养猪行业由原来的香饽饽仿佛已变成了众矢之的。
很多行业内的人士也在感叹:这个行业怎么了?难道就是因为唐人神董事长陶一山的5元猪价论吗?当然不是! 多种特殊因素之下,生猪行业再受羁绊,比如2020年第四季度的猪病疫情影响,很多养猪人对行业的误判开始升级,认为今年仍可以继续加码生产,但在当时又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加持,比如: 新冠防控升级、市场整体消费低迷、国家/个人经济压力因素、相关政策推出试行等原因之下,生猪市场处于行业内部不断调整不断消化之中,但不可否认的是生猪产能、能繁母猪产能仍在持续恢复当中,猪源供应方面压力较小,而生猪行业内也需要不断地循序渐进,不断的迭代升级,这当然也包括母猪产能结构上的调整,原本2019年底新补充的猪源留存的母猪多是由三元肥猪留种所致,但从产仔率、抗病力、生长力等方面较二元和纯繁母猪差之甚远,所以近段时间不论从中小散户还是规模猪场都在替换淘汰原先留存的低产三元母猪,目的是尽快地调整产能结构尽快让猪群优势得以体现。
6月23日开始,生猪市场出现明显的过山车式涨跌调整,尤其是东北、华北地区曾单日内出现过1-2元/斤的涨跌变化,为什么?既有炒作,又有市场调整,因为猪价跌到了让养猪人无法再接受的地步,大家宁可陪到底也不愿再继续被迫割肉,猪价在几天的时间内出现了快速的连续上涨,但最近一周猪价又出现了明显的横盘态势!
猪粮比,三级..一级...收储开启...流拍
由于肥猪价格下行时间过长,猪粮比也在不断走低甚至低于5:1以下,在6月16日国家发改委监测数据显示:6月7日-11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5.88∶1,根据最新调控方案这已具备《预案》设定的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区间,而此阶段三级预警发布暂不启动临时储备收储!
同时,由于之前的猪价仍在继续过度下跌,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的最新规定,6月21日-25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跌破5:1至4.90∶1,现已进入过度下跌阶段位于一级预警区间范围低于5∶1,中央和地方将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
但是,从猪肉储备收储能否立即启动以及收储规模等方面仍值得考量,叠加近几日猪价的连续上涨后,可能下周猪粮比价就回到5:1以上,加上地方发改委的预案还未调整,收储时间直到7月7日才正式开启预计收储2万吨,但在实际操作有3000吨流拍,其中猪肉成交最高价25920元/吨,最低价25880元/吨,成交均价25918元/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各省市主管部门也都在积极启动猪肉临时收储方案,并会根据实际情况必要时还会进一步增加收储数量!
生猪期货市场主力合约2019,在近段时间于6月30日时攀至攀至高点19370元/吨后震荡下行,截止至今天下午15点收盘时调整至18865元/吨,其它主要合约2111、2201、2203、2205收盘价继续趋稳震荡调整,也可以看出大家对后市生猪市场较为谨慎.......
猪肉价格更关乎民意
近期猪肉价格已出现了止跌反弹的现象,全国猪肉(白条猪)批发均价为22.43元/千克,而具体到各大零售超市时猪肉价格仍在13-15元/斤不等,一端是上游的生猪价格震荡调整,另一端是终端消费层的猪肉价格弱势回涨,短时之内供应端的压力仍然较大,北方地区的市场上超大猪源仍然偏多,而反馈到终端消费层面时,实际的猪肉消费力度虽有所回升,但酷暑夏季已来,大家对猪肉的消费力度较为有限!
所以,猪价在经历了长时间的下跌后,不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只要能够迎来上涨的空间,说明这就是有机会和机遇的,作为养猪的朋友们,要真正的能够抓住机会逢高出栏,目前天气越来越热,而手里还有大牛猪的朋友们没必要再继续攀高价了,或者分批次出栏或者赶紧抓住机会合理操作准确把握时机&实时出栏落袋为安,大家一定要戒骄戒躁理性操控...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