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2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2021-10-22来源:综合报道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市场人员:猪肉价格可能会进入一个调整阶段


  2021年猪价暴跌让养殖户意想不到,但8、9元一斤的猪肉价格同样让消费者也是“受宠若惊”,年初还吃不起猪肉呢,过了年猪肉价格就直线下滑,“猪肉自由”就这样与“菜篮子”不期而遇了。

  但是,连月以来的跌势,现在的猪肉价格确实已经很低了,市场统计人员表示猪肉价格应该已经是底价了,估计后期继续下行的空间已经不大。

  首先,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在开展猪肉收储工作,这给市场带来了极大的提振作用。其次,市场人员表示,从白条猪的上市来看,期市场上销售的白条猪单重已经明显下降,可见,大猪、超大猪已经不多,此前积压的生猪也在之前恐慌抛售中消化的差不多了,生猪集中出栏的情况大有改观,而国庆假期以来猪价触底反弹,养殖端出栏逐渐进入平稳状态,叠加降温和消费的提振下,猪肉价格也可能会进入一个调整阶段。

  当然,现在养猪还是亏损的,低迷的市场行情肯定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但四季度消费旺季和降温,加上蔬果涨价,这均将对猪肉价格有一定的支撑。


农业农村部:上周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13.75元/公斤 环比上涨8.1%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1年10月11日—10月17日,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13.75元/公斤,环比上涨8.1%,同比下降56.9%。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为18.68元/公斤,环比上涨7.2%,同比下降54.3%。

 

猪价反弹!环比上涨8.1% 有望“破7突8”


  跌跌不休的猪肉价格终于出现拐点。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11日-10月17日(简称“第41周”),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13.75元/公斤,环比上涨8.1%,同比下降56.9%。

1.png

  来源:农业农村部

  行业人士分析,按照目前的行情涨幅,不出意外的话,很快猪价就会“破7突8”,全面进入8元/斤时代。

  多地猪肉价格出现上涨势头

  农业农村部分析,第41周国内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 (简称“猪肉价格”)环比上涨。随着天气转凉,猪肉价格偏低,多地提前腌腊、灌香肠,加之收储影响,终端需求明显好转。同时,大体重生猪消化速度加快,价格高于标准体重生猪,养殖户抗价意向增强,生猪供应短时收紧,共同支撑生猪与猪肉价格上涨。

  第41周国内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

 

  来源:农业农村部

  其中,东北地区猪肉周均价为每公斤15.79元,环比上涨13.6%,同比下跌54.5%,较上周收窄6.2个百分点。

  农业农村部分析,东北地区进入秋收季,生猪销售人员减少,加之大体重生猪价格高于标猪,养殖户集中抗价惜售;同时,终端需求好转,猪肉外调顺畅,周前期生猪与猪肉价格涨幅明显。不过,周后期,随着猪肉价格涨至相对高位,猪肉销售速度减慢,价格止涨回落 。

  此外,华北地区猪肉周均价为每公斤16.43元,环比上涨16.2%,同比下跌54.9%,较上周收窄8.2个百分点 ,随着猪肉价格涨至相对高位,屠宰企业订单缩减,10月15日猪肉价格小幅下跌。

  华东地区猪肉周均价为每公斤16.75元,环比上涨15.5%; 四川猪肉周均价为每公斤17.11元,环比上涨9.3%; 广东猪肉周均价为每公斤18.73元,环比上涨1.6%。

  猪价低迷态势仍存

  目前,生猪生产全面恢复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9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459万头、生猪存栏4.38亿头,均相当于2017年年末水平。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孔亮在10月2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猪价低迷态势还存在难以扭转的态势。

  孔亮表示,3月份以来,规模猪场每月新生仔猪数均在3000万头以上,并持续增长。8-9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接近正常保有量的110%。预计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上市的肥猪同比还将明显增长,生猪供应相对过剩局面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如不实质性调减产能,猪价低迷态势难以扭转,尤其是明年春节过后的消费淡季,猪价可能继续走低,并造成生猪养殖重度亏损。

  他提到,生猪生产在二季度已经完全恢复,当前的市场供应出现阶段性过剩,主要是因为生产仍在惯性增长。今年1月下旬开始,猪肉价格连续8个月回落,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消费旺季,也没有出现猪肉价格反弹。9月份全国养猪场(户)亏损面达到76.7%。

  孔亮称, 熨平“猪周期”是农业农村部努力的方向和重点,从6月份开始的一系列举措对于企业减少亏损和行业去产能具有积极作用。比如,通过主流媒体和行业媒体密集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养殖场(户)加快淘汰低产母猪,有序安排生猪出栏。随后,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努力稳定生猪生产秩序。7月份以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结束增长势头,环比连续3个月减少。

  二级市场情绪乐观

  近期,猪肉板块出现震荡反弹行情。国元证券在10月20日发布研报称,猪价可能在酝酿一轮超级行情 ,按照时间计算 ,本轮补栏将导致今年年底迎来生猪出栏的高峰。但无论如何,一轮生猪的去栏周期应不可避免 ,同时当前的政策导向也在推动猪价企稳 。

  招商证券农林牧渔分析团队认为,若四季度猪价反弹幅度有限,则产能去化有望持续并带动明年猪价反转。以明年的出栏量来看、当前生猪板块的头均市值均在历史低位,而猪价在前期低点再度下探的风险较低、周期底部已基本确认 。

  中国养猪网认为,随着市场供需关系逐步转变,生猪价格貌似已经逐渐挺过低谷,走出了行业低谷时期,至于后期能不能够继续上涨反弹 ,还要看接下来的市场接受程度,以及养猪户的出栏态度。


屠宰场老板一针见血:猪价上涨原因已找到 并非缺猪


  导读:回望最近半个月的猪价,相信不少猪场老板看到后半夜做梦都要笑醒,尤其是压栏大肥的猪场终于看到了回本的希望。高兴之余,大家一定想了解此次猪价上涨的原因,此次上涨同往常不同,往常的上涨都是因为缺猪,但这次并非因为缺猪,那是因为啥呢?屠宰场老板这番话说得太直接了。

  猪价上涨原因已找到,并非因为缺猪

  随着生猪价格再次回升到7元左右,一些饲养成绩比较好的规模化猪场和农村散养户已经摆脱了亏损的帽子迎来了少量盈利。正常情况下,猪价上涨离不开两个原因或者是猪肉消费大幅增加,或者是生猪存栏大幅下降,缺猪,导致生猪供应不足。

  此次猪价上涨是从国庆节之后开始的,刚刚从节日猪肉消费高峰中走出,而且最近半个月都没有明显的消费利好,显然此次猪价上涨同消费端的增加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温度下降,猪肉降价提振猪价的作用还是有的,只是远没有达到将猪价从5元提升到7元这个水平。那么剩下的就是因为缺猪了。

  但实际上市场并不缺猪,虽然说当下大肥的价格已经超过了标猪价格,说明大肥存栏所剩不多,有缺猪的迹象。但是根据我国母猪存栏和生猪存栏的变化情况推断,4季度生猪出栏量应该是增加的,那显然这波猪价的上涨也不是因为缺猪。

  那是因为啥?屠宰场老板一番话很直接

  因为有资本的介入,这一推断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如下几个逻辑。首先,最近这段时间不仅是生猪现货价格在涨,期货价格也迎来了大幅上涨,养猪行业股票更是一涨再涨,资本切入炒作猪价昭然若揭。据屠宰场老板透露的小道消息,有地区财团先是砸到养猪行业内6000万,结果猪价是纹丝未动,接着加大资金投入到1.2个亿,才撬动了当下的猪价。

  财团撬动猪价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高价出冷库的冻肉,按照规定冻肉存储的保质期只有半年,上半年猪价是从5、6月份开始大幅下降的,那时候屠宰场和一些猪肉贸易商就已经囤积了大量的冻肉,这马上就到了保质期,如果按照当下的鲜肉价格出冻肉,他们势必面临巨大的亏损,只能通过资本介入炒作猪价,从而提高猪肉价格,然后再高价出冻肉。

  这一点,我们从当下屠宰场的表现可以看出来。据屠宰场老板介绍,原本一天可以屠宰4000头的屠宰场现在只屠宰1000头,剩下的空缺怎么办?使用冻肉去填补,屠企出冻肉的目的昭然若揭。屠宰场老板的话很直接,直接就点明了当下猪价上涨的根本原因。

  后续猪价怎么走?先跌再涨再跌!

  找到了猪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我们就可以推测后续的猪价将会呈现“先跌、再涨、再跌”的走势。

  先跌的原因是,当下屠宰场和猪肉商贩疯狂出冻肉的目的就是腾空即将过期的库存,但他们有不可能让冷库一直空着,后续还会进行库存的补充,而他们补充库存的时候就是屠企压价的时候,届时猪价将会进入下跌通道。这个时间大概率会出现在11月初到12月上旬。

  再涨则是因为,虽然四季度生猪供应会逐渐增加,但是猪价是有一定的上涨基础的,这个基础一方面来源于冬季猪肉消费旺季的刺激,有腌腊利好,也有春节、元旦等节日利好。另一方面来源于收储的“托市”效果,虽然每次收储也就两三万吨,但是储备肉收储可以发挥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通过增加养猪户的信心,减少养猪户的恐慌,降低生猪出栏量,给猪市一个正向的引导,从而带动猪价的回暖。但是供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猪价反弹的空间不会很大。反弹的时间有希望从12月中旬持续到1月的上旬。

  再跌是因为当下产能依然是过剩的状态,猪周期的拐点还没有到来,过了冬季这个消费高峰之后,猪肉消费恢复平静,叠加理论上明年的3、4月份将是生猪出栏量最高的季节,猪价大概率会进入新一轮的下跌通道,这个时间大概率会从2月的中旬持续到4月底。


猪价反弹!环比上涨8.1% 有望“破7突8”


  跌跌不休的猪肉价格终于出现拐点。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11日-10月17日(简称“第41周”),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13.75元/公斤,环比上涨8.1%,同比下降56.9%。

1.png

  来源:农业农村部

  行业人士分析,按照目前的行情涨幅,不出意外的话,很快猪价就会“破7突8”,全面进入8元/斤时代。

  多地猪肉价格出现上涨势头

  农业农村部分析,第41周国内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 (简称“猪肉价格”)环比上涨。随着天气转凉,猪肉价格偏低,多地提前腌腊、灌香肠,加之收储影响,终端需求明显好转。同时,大体重生猪消化速度加快,价格高于标准体重生猪,养殖户抗价意向增强,生猪供应短时收紧,共同支撑生猪与猪肉价格上涨。

  第41周国内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

 

  来源:农业农村部

  其中,东北地区猪肉周均价为每公斤15.79元,环比上涨13.6%,同比下跌54.5%,较上周收窄6.2个百分点。

  农业农村部分析,东北地区进入秋收季,生猪销售人员减少,加之大体重生猪价格高于标猪,养殖户集中抗价惜售;同时,终端需求好转,猪肉外调顺畅,周前期生猪与猪肉价格涨幅明显。不过,周后期,随着猪肉价格涨至相对高位,猪肉销售速度减慢,价格止涨回落 。

  此外,华北地区猪肉周均价为每公斤16.43元,环比上涨16.2%,同比下跌54.9%,较上周收窄8.2个百分点 ,随着猪肉价格涨至相对高位,屠宰企业订单缩减,10月15日猪肉价格小幅下跌。

  华东地区猪肉周均价为每公斤16.75元,环比上涨15.5%; 四川猪肉周均价为每公斤17.11元,环比上涨9.3%; 广东猪肉周均价为每公斤18.73元,环比上涨1.6%。

  猪价低迷态势仍存

  目前,生猪生产全面恢复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9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459万头、生猪存栏4.38亿头,均相当于2017年年末水平。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孔亮在10月2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猪价低迷态势还存在难以扭转的态势。

  孔亮表示,3月份以来,规模猪场每月新生仔猪数均在3000万头以上,并持续增长。8-9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接近正常保有量的110%。预计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上市的肥猪同比还将明显增长,生猪供应相对过剩局面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如不实质性调减产能,猪价低迷态势难以扭转,尤其是明年春节过后的消费淡季,猪价可能继续走低,并造成生猪养殖重度亏损。

  他提到,生猪生产在二季度已经完全恢复,当前的市场供应出现阶段性过剩,主要是因为生产仍在惯性增长。今年1月下旬开始,猪肉价格连续8个月回落,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消费旺季,也没有出现猪肉价格反弹。9月份全国养猪场(户)亏损面达到76.7%。

  孔亮称, 熨平“猪周期”是农业农村部努力的方向和重点,从6月份开始的一系列举措对于企业减少亏损和行业去产能具有积极作用。比如,通过主流媒体和行业媒体密集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养殖场(户)加快淘汰低产母猪,有序安排生猪出栏。随后,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努力稳定生猪生产秩序。7月份以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结束增长势头,环比连续3个月减少。

  二级市场情绪乐观

  近期,猪肉板块出现震荡反弹行情。国元证券在10月20日发布研报称,猪价可能在酝酿一轮超级行情 ,按照时间计算 ,本轮补栏将导致今年年底迎来生猪出栏的高峰。但无论如何,一轮生猪的去栏周期应不可避免 ,同时当前的政策导向也在推动猪价企稳 。

  招商证券农林牧渔分析团队认为,若四季度猪价反弹幅度有限,则产能去化有望持续并带动明年猪价反转。以明年的出栏量来看、当前生猪板块的头均市值均在历史低位,而猪价在前期低点再度下探的风险较低、周期底部已基本确认 。

  中国养猪网认为,随着市场供需关系逐步转变,生猪价格貌似已经逐渐挺过低谷,走出了行业低谷时期,至于后期能不能够继续上涨反弹 ,还要看接下来的市场接受程度,以及养猪户的出栏态度。


屠宰场老板一针见血:猪价上涨原因已找到 并非缺猪


  导读:回望最近半个月的猪价,相信不少猪场老板看到后半夜做梦都要笑醒,尤其是压栏大肥的猪场终于看到了回本的希望。高兴之余,大家一定想了解此次猪价上涨的原因,此次上涨同往常不同,往常的上涨都是因为缺猪,但这次并非因为缺猪,那是因为啥呢?屠宰场老板这番话说得太直接了。

  猪价上涨原因已找到,并非因为缺猪

  随着生猪价格再次回升到7元左右,一些饲养成绩比较好的规模化猪场和农村散养户已经摆脱了亏损的帽子迎来了少量盈利。正常情况下,猪价上涨离不开两个原因或者是猪肉消费大幅增加,或者是生猪存栏大幅下降,缺猪,导致生猪供应不足。

  此次猪价上涨是从国庆节之后开始的,刚刚从节日猪肉消费高峰中走出,而且最近半个月都没有明显的消费利好,显然此次猪价上涨同消费端的增加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温度下降,猪肉降价提振猪价的作用还是有的,只是远没有达到将猪价从5元提升到7元这个水平。那么剩下的就是因为缺猪了。

  但实际上市场并不缺猪,虽然说当下大肥的价格已经超过了标猪价格,说明大肥存栏所剩不多,有缺猪的迹象。但是根据我国母猪存栏和生猪存栏的变化情况推断,4季度生猪出栏量应该是增加的,那显然这波猪价的上涨也不是因为缺猪。

  那是因为啥?屠宰场老板一番话很直接

  因为有资本的介入,这一推断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如下几个逻辑。首先,最近这段时间不仅是生猪现货价格在涨,期货价格也迎来了大幅上涨,养猪行业股票更是一涨再涨,资本切入炒作猪价昭然若揭。据屠宰场老板透露的小道消息,有地区财团先是砸到养猪行业内6000万,结果猪价是纹丝未动,接着加大资金投入到1.2个亿,才撬动了当下的猪价。

  财团撬动猪价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高价出冷库的冻肉,按照规定冻肉存储的保质期只有半年,上半年猪价是从5、6月份开始大幅下降的,那时候屠宰场和一些猪肉贸易商就已经囤积了大量的冻肉,这马上就到了保质期,如果按照当下的鲜肉价格出冻肉,他们势必面临巨大的亏损,只能通过资本介入炒作猪价,从而提高猪肉价格,然后再高价出冻肉。

  这一点,我们从当下屠宰场的表现可以看出来。据屠宰场老板介绍,原本一天可以屠宰4000头的屠宰场现在只屠宰1000头,剩下的空缺怎么办?使用冻肉去填补,屠企出冻肉的目的昭然若揭。屠宰场老板的话很直接,直接就点明了当下猪价上涨的根本原因。

  后续猪价怎么走?先跌再涨再跌!

  找到了猪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我们就可以推测后续的猪价将会呈现“先跌、再涨、再跌”的走势。

  先跌的原因是,当下屠宰场和猪肉商贩疯狂出冻肉的目的就是腾空即将过期的库存,但他们有不可能让冷库一直空着,后续还会进行库存的补充,而他们补充库存的时候就是屠企压价的时候,届时猪价将会进入下跌通道。这个时间大概率会出现在11月初到12月上旬。

  再涨则是因为,虽然四季度生猪供应会逐渐增加,但是猪价是有一定的上涨基础的,这个基础一方面来源于冬季猪肉消费旺季的刺激,有腌腊利好,也有春节、元旦等节日利好。另一方面来源于收储的“托市”效果,虽然每次收储也就两三万吨,但是储备肉收储可以发挥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通过增加养猪户的信心,减少养猪户的恐慌,降低生猪出栏量,给猪市一个正向的引导,从而带动猪价的回暖。但是供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猪价反弹的空间不会很大。反弹的时间有希望从12月中旬持续到1月的上旬。

  再跌是因为当下产能依然是过剩的状态,猪周期的拐点还没有到来,过了冬季这个消费高峰之后,猪肉消费恢复平静,叠加理论上明年的3、4月份将是生猪出栏量最高的季节,猪价大概率会进入新一轮的下跌通道,这个时间大概率会从2月的中旬持续到4月底。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