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1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2021-12-11来源:综合报道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第50周周评:下旬猪价存回弹机会 但“大有作为”难上加难


  本周生猪价格为17.41元/千克,较上周下跌1.97%;猪肉价格为24.60元/千克,较上周上涨0.37%;仔猪价格23.86元/千克,较上周上涨2.45%;二元母猪价格为2885.56元/头,较上周上涨1.47%。

  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12月第1周商务部监测全国白条猪批发均价为24.33元/公斤,环比上涨0.70%。

1.png

  生猪价格:市场猪肉供应充足且过剩,猪价持续走跌。

  本周生猪价格环比持续下跌,吉林在7.70-8.00元/斤,较上周下跌0.27元/斤,辽宁在7.90-8.20元/斤,较上周下跌0.27元/斤。北京在8.30-8.60元/斤,较上周下跌0.14元/斤。浙江在9.20-9.50元/斤,较上周下跌0.09元/公斤。新疆在7.40-7.70元/斤,较上周下跌0.04元/斤。四川跌至8.60-8.90元/斤,河北跌至8.30-8.60元/斤,山东跌至8.30-8.60元/斤,河南涨至8.30-8.60元/斤,广东跌至9.20-9.50元/斤。

  猪肉价格:商务部监测12月第1周白条猪批发价格上涨。本周生猪价格持续下跌,不过因猪肉消费处于旺季阶段,本周猪肉价格仍有微幅上涨。

  仔猪价格: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上周仔猪价格环比上涨1.70%,较去年同期下跌65.20%,全国500个农村集贸市场仔猪均价为28.06元/千克。据本网统计本周三元仔猪价格涨至23.86元/千克,仔猪价格持续上涨,但受近日生猪价格下跌影响,仔猪价格涨幅收窄,周内价格呈跌势。

  猪粮比价:本周猪粮比跌至6.34,较上周下跌0.00。玉米价格为2.74元/公斤,较上周下跌0.01元/公斤,本周自繁自养亏损45.94元/头,较上周亏损增加41.23元/头。受天气及物流因素影响,主产区新粮上市进度同比延迟,近期售粮进度有所加快,但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年前卖压暂未出现,价格维持震荡走势。12月份,随着新季玉米上市量继续增加,主产区玉米价格理论上回调几率将逐步提高。但由于目前东北主产区天气不稳定,极端降雪影响玉米运输。预计12月上旬期间玉米价格总体继续偏弱下调走势为主,但不排除局部市场因天气影响运输而区间反弹。预判12月份全国主产区玉米月度均价环比将继续小幅上涨。

  行情汇总:本周生猪价格持续下跌,跌幅较上周有所加大。因10-11月期间猪价脱离供需面大幅上涨,透支了12-1月份市场利益,腌腊制品制作规模也明显下降,叠加养殖户出栏积极性提高,企业出栏计划增加,屠宰企业收猪难度下降。而生猪出栏体重也逐渐回升,大肥猪短缺的炒作逐渐脆弱,近期猪价震荡频率提高,本周末猪价跌幅明显加大,18元以上地区所剩无几,周度价格已连续两周下跌。我们此前预判12月20日前出栏为相对安全的时间区间,从目前的情况看,有落空的可能。但根据目前的供需结构,我们依旧认为12月下半月期间有再度回弹机会存在,只是12月份猪价要实现“大有作为”已经难上加难。


猪价回涨销量却大幅下降,猪场“烂尾”,资金链紧缺,亏损何时休?


  近日,上市企业纷纷披露11月份生猪销售月报。按理说猪价涨了,也到年末冲刺阶段,生猪上市量应该增长才对,但据已经公布的数据显示,11家企业11月生猪出栏总量为878万头,环比10月份减少257万头。

  根据公布的数据显示,牧原、正邦、温氏、新希望、唐人神生猪销量均明显下降,其中唐人神销量下降近50%,同时牧原、正邦、温氏、唐人神的销售收入环比也出现了相应的下滑,唐人神销售收入同样是下降最明显的企业。值得一提的是新希望生猪销量虽下降,销售收入环比却增长了15.17%。

  牧原股份11月出栏生猪387万头,环比10月销量减少138万头,占减少总量的54%左右,对于销量的大幅下降牧原也并未做过多解释,笔者猜想可能与前期猪价大跌时大量外售仔猪有一定的关系。其他企业则解释下降主要原因是公司对生产经营计划进行了调整,以及前期停止外购苗投苗,用自产仔猪育肥等。

  天邦、大北农、傲农生物、天康生物、正虹科技生猪销量环比10月份小幅增长,傲农生物销量增长相对明显,增幅在11.85%,这几个企业销售收入环比增长也相对明显。

  企业11月份生猪销量虽下降明显,但商品猪销售均价涨幅也比较明显,就部分企业公布的销售均价来看,11月份生猪销售价格较10月份上涨了4-5元/公斤。其中温氏销售均价最高达17.19元/公斤,其次是金新农16.72元/公斤、大北农16.65元/公斤。销售均价最低的是正邦,销售均价14.86元/公斤,连续两个月销售均价都低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

  虽然猪价从10月份开始回升,部分养殖户也开始盈利,但总体盈利仍比较低,在近日猪价出现回调后再度挣扎在盈亏平衡线上。今年虽然亏损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亏损幅度罕见,养殖企业在去年大幅扩产后,今年产能开始持续释放,但猪价的快速大幅走跌导致企业亏损严重,资金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短缺。

       在各大企业今年的三季度报中盈利的也聊聊无几,正邦前三季度亏损76.3亿,新希望前三季度亏损64亿,天邦前三季度亏损26.96亿。温氏前三季度亏损则高达97.01亿,月均亏损10亿以上,有媒体测算1-11月温氏累计亏损或超100亿。即便四季度猪价好转实现盈利也难以覆盖前期的高额亏损。

  早在今年9月份就有企业在湖南的新建大型猪场项目因资金链紧张出现“烂尾”的通知引起多方关注,近日牧原又因子公司商票未兑付深陷舆论旋涡。虽然目前子公司商票已全部兑付,但也引发了市场的猜想,资金链吃紧的质疑声也汹涌而来。有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牧原股份的短期借款逐季度递增,由2021年第一季度的158.12亿元,增加至第三季度的187.93亿元,增加了近30亿元。且今年以来,牧原股份一直处在在手资金无法覆盖短债的局面。

  大企业尚且如此,作为中、小养殖户更需合理安排生猪产能,不盲目扩产。虽然在9、10月份的产能有一定的淘汰,但据农业农村部公布数据显示目前生猪产能仍超正常年份6%,能繁母猪存栏还未回到合理区间,明年猪价或再经历一波低谷期。而我们也认为明年8月前育肥想要盈利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或到2023年猪价才能真正好转。


生猪价格承压下行 12月中下旬“该放手时须放手”


  本周初至今生猪价格持续下行,已连跌三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由上周的17.70元/公斤跌至目前的17.06元/公斤,累积下滑0.64元/公斤,跌幅为3.62%。

  全国均价3天跌6毛,为近20天内首次,业内人士颇为关注,尤其养殖端,部分前期乐观者,更是认为年前“10元梦碎”信心受挫。关于跌价原因也是众说纷纭,以下做简单总结:

  Mysteel 农产品 认为,首先同比终端 消费 依旧偏弱,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深远,短线 需求 增量有限,难以形成持续性利好。而自10月份以来,价格始终偏强运行,高 成本 压力下,屠宰企业处境艰难,择机压价已成常态,据了解,近几日南北方各地区屠宰企业均有压价收购现象,且力度进一步增加。其次,其他 利空 因素稍有增加。北方地区部分规模场出栏量稍有增加,虽然增量有限,但一定程度影响养殖端心态,加之为配合非瘟防疫要求,自12月1日期包括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山东 、 河南 六省在内的东部区禁止东部区以外未经点对点调运备案的生猪调入,部分生猪调出省份养殖端压力增加。第三,南方川渝等地区腌腊接近尾声,且两广、 福建 等地温度依旧偏高,大规模集中需求减弱。此外,为保证价差优势,部分南方地区养殖端适当调整价格,以防外省低价猪源大量进入,冲击市场。

  当前,终端消费难以提振,毛猪价格偏高,白条涨价速度难以匹配。屠宰企业为缓解压力,择机缩量压价。非洲猪瘟点状散发不可避免。年底,部分企业为尽快回笼资金,增加小体重商品猪出栏量,不再一味压栏惜售。

  进入十二月份中旬以后,预计猪肉消费依旧不旺,对价格难以形成有力支撑,屠宰企业盈利艰难,宰量不会大幅提升,压价收购力度或不断增强。第二,存栏量有增无减,供应端压力增加,养殖户出栏积极性或高于前期。综合来看,利空因素增多,生猪价格承压下行实属必然。因此建议养殖户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变化,适时调整出栏节奏,灵活变通,避免一味挺价,过度压栏惜售造成损失。该放手时须放手,以期元旦、春节利好,需求回暖,提振市场,价格反弹。


突发!危险到来!多地区猪价雪崩式下跌!期货“五连跌”!何时上涨?权威预测公布!


  全国(生猪品种:外三元)均价为17.61元/公斤,猪价较昨日下跌0.30元/公斤,跌幅为0.03-0.62元/公斤,具体表现为0平28跌3涨。猪市的突然“变脸”下跌,使不少养殖户产生了惊慌,东北地区更是直接跌进“7时代”,还有上涨机会吗?预测来了!另外,连续五个交易日的下跌,不仅让生猪期货彻底打破了此前弱势震荡的局面,也因此痛失15000点关口。

  猪价雷霆大跌!还有上涨机会?

  进入12月份,市场供需两端博弈现象加剧,市场也多有“久盘必跌”的逻辑,在养殖端压栏惜售,坚挺几天后,部分养殖户是耐不住了,赶快卖吧,不卖要跌得更狠,从而使终端出栏量大幅增加,高价猪源出栏受阻,屠宰企业受收猪成本高,白条猪提价难,压价意愿较强,使国内猪市呈现跌势反扑。

  近期,五部门联合发布生猪产品信息数据,10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48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6%,仍比正常保有量多6%,这就预示着生猪供应相对过剩的局面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接下来一段时间的‘猪肉供给’有着充分的保障,同时本轮猪周期的拐点还没有真正到来,直接奠定了猪市行情的大方向。

  从消费者方面来看,从现在开始到明年的2月份这一段时间,是“腌腊”等传统习俗的旺季,又加以节前备货这一情况,春节前消费力提升是不容质疑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伴随着生猪出栏量和出栏体重这两方面的同时增加,加以较高的生猪肉销售价格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消费者的购买力欲望。还有就是,小部分地区的疫情反复情况,对生猪肉销售也是会有一定的削弱。

  另外春节前生猪销售市场将进入一个供需两旺的过程,在供需相互博弈的同时,供应压力将会是占主导作用。这一情况将会反应到生猪销售价格上,短期时间内在“腌腊”和节前备货的影响下,生猪销售价格还是会以一个上下震荡的情况为主,在进入本月的中下旬之后,伴随活猪出栏量和压栏增肥猪上市量的增加,生猪销售价格有可能会下跌。2022年1月份之后,上旬受出栏量的影响,生猪销售价格将会近入一个震荡和整理过程,1月份的中旬受春节备货量上升的影响,供需将会同时双双增长,预计这时候的生猪销售价格将略有上升。

  总的来看,今日猪市和昨日相比有些变本加厉,猪市从头到尾呈现“一片绿油油”,养殖户甚是忧虑,不过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毕竟在生猪产能供应相对充足的当下,消费端提振缺乏契机,转跌也就成了正常,我们要做到的就是不盲目压栏,不恐慌抛售,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做到压不忧,卖不悔就可以。

  生猪期货“五连跌”是否一跌不起?

  昨日国内期市收盘,生猪期货主力合约跌2.91%,最近五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达到9.33%。12月以来,连续五个交易日下跌让生猪期货打破了此前弱势振荡的局面,也痛失15000元/吨关口。

  光大期货农产品研究员 孔海兰:近期,养殖端出栏积极性有所增加,而终端需求不足,现货价格较前期有所回落。12月8日,全国生猪均价8.66元/斤,较11月底高点下降0.6元/斤。因此,进入12月后,期货价格跟随现货价格高位回落。

  根据现行的生猪期货交割规则,2201合约交割的生猪价格反应春节后现货价格。春节过后,猪价将出现季节性回落,同时叠加目前市场对于今年春节后,生猪出栏压力大的预期,期货价格贴水现货2300元/吨。

  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高级研究员 魏鑫:生猪期货的下行核心原因还是在于供需基本面的变化以及表面上现货市场的松动迹象。本周,现货市场出现一定程度回落,整体猪价出现不同程度下行,市场矛盾再度激化。从供给侧来看,当前距离春节还有7周时间,供给对时间窗口收缩的敏感性逐步提升,养殖户惜售心理在价格下行环境下受到冲击。需求方面,整体白条销售一般,价格上行后消费对市场的支撑不再,前期腌腊消磨部分后市需求,价格上方空间有限。

  现货市场多空争夺进入最后阶段,盘面预期坚定,提前市场出现下行。我们认为,对于01合约来说,市场在进入交割月前,给出一定的贴水是合适的,后市的波动方向还取决于需求情况以及需求影响下现货价格的走势。如果现货价格回落后,需求抬升并形成反弹支撑,对期价也能形成一定支撑。反之,期价很难再有反弹动力。

  光大期货农产品研究员 孔海兰:从目前基本面情况来看,由于此前终端消费的增加透支后期需求,未来需求对猪价的提振作用较弱。但未来需求的变化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需要持续关注屠宰企业开机及屠宰情况。

  需求端来看,目前市场普遍认为产能过剩将导致春节后生猪出栏压力大,对猪价形成利空。但目前过剩产能淘汰进度尚不明确,仍需关注未来市场供给变化情况。

  国信证券发布研报认为,2022年是提前布局生猪板块最好的阶段,因为2023年猪周期大概率实现反转行情。


生猪处于上下两难的境地 猪粮比打底 猪周期有望重启


  生猪经历了长达10个月下跌,跌幅过半,目前正处于底部重心下移的状态,很多朋友非常关心生猪价格的拐点在哪,时点如何推测,毕竟跌了这么久,外购仔猪的养殖亏损已经让很多养殖户扛不住了。

  先来说一下生猪的顶和底: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元旦春节两节临近,消费增加,预计猪肉价格还将维持当前水平,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每年元旦、春节期间都是肉类产品传统消费旺季,价格也迎来全年高点。但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我国禽肉、牛羊肉、海鲜等产品消费快速增长,猪肉消费占比逐年下降。

  另一方面,生猪储备调节已经有明确的条件,主要是针对过度下跌(极端的母猪存栏下降或过低的猪粮比)和过度上涨(价格大涨或过高猪粮比),前者应对猪瘟和养殖亏损,后者应对过高肉价。目前猪粮比在5附近徘徊,收储视情况而定,而且历史上猪粮比破5后很难继续下跌,形成价格底部。

  从政策上看,生猪基本上没有大涨大跌的空间。

  现货方面:

  国庆之后生猪现货价格反弹,但很快受需求预期转弱影响,进入震荡下跌的走势。截至12月3日,本周全国外三元生猪波动区间为17.69-17.82元/公斤,较前一周跌1.58%。生猪三大主产区中,河南价格区间17.35-17.75元/公斤(较前一周跌2.72%),湖南18.65-18.75元/公斤(环比跌幅0.74%),四川18.25-18.65元/公斤(环比跌幅3.96%)。

  存栏方面:

  一个月前,牛钱线上大咖分享会中,有专家分析,生猪在大猪出尽后,依然处于较高存栏的状态,未来生猪能不能持续反弹,就看后期过节需求提振的效果,直观地表现为生猪存栏在未来较大幅度的去化,但预测生猪涨幅有限。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生猪存栏量达4.38亿头,同比增幅18.2%。前三季度累计生猪出栏超4.92亿头,同比增长35.9%。10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2.5%,已连续四个月环比下调,存栏量情况有一定改善,但存栏下降的幅度不足以持续性支撑猪价的上涨,其原因是,生猪一旦养殖就无法快速去产能,只能等到杀母猪的时候才能产生数量拐点。

  供给端:

  今年从屠宰量来看和往年有很大的不同,屠宰有降价多杀和涨价多杀,前者是跌价恐慌导致主动出货,引发之前生猪的暴跌,后者是需求提振的增量,往往和往年的周期性相符合,比如9/10/11月的屠宰量增长。

  据农业部公布,2021年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达3023万头,环比增幅20.5%,同比增幅110.9%。

  需求端:

  销区猪肉量价齐升,22个省市平均猪肉价格为25.4元/公斤,较前一周涨3%。10月气温骤降,提振猪肉需求,拉动猪价走强。但冬季腌肉之类的消费属于囤积型消费,供需在时间上可能形成错配,后续需求预期转弱。

  利润成本端:

  猪价反弹,养殖利润有了明显的上涨。截至12月3日,当周自繁自养利润为177.11元/头,较前一周涨1.93%;外购仔猪利润为326.47元/头,较前一周涨1.89%。饲料维持在偏高位小幅波动的态势。据农业农村部发布,11月份第4周育肥猪饲料价格3.64元/公斤,与上周持平。玉米(2703, -6.00, -0.22%)均价2.91元/公斤,环比上涨0.3%;豆粕均价3.78元/公斤,环比下跌0.3%。

  总结:

  生猪目前处于上下两难的境地,下方有成本支撑和收储政策打底,上方有高存栏和需求走弱的压制。从猪周期推算,目前已是四年周期的尾声,明年一季度可能还有走弱的行情,一旦存栏开始明显下降,新的猪周期将会在能繁母猪存栏下降中开启。未来关注存栏去化的情况,明年春来,或是新的开始。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