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年末观察:猪肉消费趋势性恢复 替代效应明显减弱

2022-01-06来源:卓创资讯 作者:曹慧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导语:年内随着猪肉价格的高位回落,高价对需求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市场消费量增长强劲。同时也伴随着禽肉的替代效应下降,消费需求难以匹配供应释放,肉鸡、肉鸭等一系列商品价格也随之顺势走低。回顾这一年,在猪周期之下,畜禽相关商品市场难有乐观表现,而利润影响又将对明年的产能结构带来新的变化,市场景气程度或将逐步回归。
 
  猪鸡价差收窄 猪肉需求释放
 
  从终端消费市场来看,国内猪肉的人均消费量及其在肉类消费总量中的比例均具有绝对优势,也就造成了其他肉类在非洲猪瘟疫情后猪肉价格高位震荡格局下的替代效应明显增强。2019年由于替代效应拉动了禽肉及牛羊肉价格上涨,养殖环节盈利增加;而2020年随着猪肉价格的回落,禽肉和牛羊肉的价格也出现了相应回落,且替代效应越显著,价格回落越明显。进入2021年,猪肉价格继续下行,与禽肉间价差逐步收窄,猪鸡零售比价系数降至4.5左右,低价进一步激发猪肉消费需求,禽肉替代效应减弱,消费量占比较去年继续提升。
 
 
  肉类需求结构恢复常规状态
 
  2021年主要的替代关系仍然表现在猪肉和禽肉之间。猪肉消费量在2021年随着价格的快速回落,消费量占比也得到了明显提升,从去年的59%直接提升至今年的66%,增长了7个百分点,更是比2019年提升了9个百分点。如果说2020年的消费量恢复主要是产能增长的贡献,那么今年的消费量增长则更多依赖于猪肉价格的高位下跌。同时能够看到,随着猪肉消费比例的提升,禽肉消费则相对下降了6个百分点。而牛羊肉的消费量占比两年间并未出现变化,基本回到了常规比例状态,可见替代效应的量价关系中,固定购买力下的猪肉消费量增加、禽肉消费量减少,猪禽肉之间的替代品关系显著;比价关系下的牛羊肉消费则未受到猪肉消费的影响,猪牛羊之间的互补品作用更强。
 
 
  供应能力提升 肉类商品进口差异开始分化
 
  由于价格的差异,不同品种肉类间的替代关系变化明显。通过统计局及卓创资讯测算消费数据来看,2021年猪肉产量及消费量双增,同时产量也挤出了部分进口需求,而消费量也伴随着价格的同比大幅下跌有了明显的增长。再反观禽肉则与猪肉差距较大,产量、消费量与价格均同比下行,进口增速也较2020年下降,替代优势的减弱是造成禽肉量价齐跌的主要原因。另外,牛羊肉的供需水平变化不大,增速表现为历年的常态化水平,其中羊肉进口水平的下降则主要是受到了疫情及进口来源国贸易问题影响。
 
 
  2021年肉类进口增速开始明显放缓,猪肉则表现为同比下降。海关数据显示,2020-2021年主要肉类进口总量同比下降,根据当前数据增速估计,2021年肉类进口总量将回落至700万吨水平,其中猪肉进口量下降水平较大,而除羊肉外,其他肉类增速则显著放缓。肉类进口2021年的总量及结构变化回归常态,并且预计2022年进口或将继续下降。
 
 
  综上,国内肉类总体供应形势稳中向好,替代效应的减弱和进口需求的下降将引导肉类市场供需格局恢复常态。生猪、肉蛋禽、牛羊等市场盈利能力也将回到基本面主导下的合理水平。一场非瘟冲击了产业,但始终未击败产业信心。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