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2022-03-01来源:综合报道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立即启动!本周中央收储4万吨,多地已实施!这一指标接近正常水平,猪价拐点在望?


  2月28日,国家发改委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立即启动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各地积极收储。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2月21日—25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8∶1,进入《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立即启动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各地积极收储。据初步统计汇总,目前北京、江西、湖北、重庆、云南、陕西、宁夏等地已启动收储,其余地方也将于近期启动。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储备调节工作,必要时进一步加大收储力度,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建议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决策,保持生猪产能总体稳定和正常出栏、补栏节奏。

  “立即启动”在2月28日晚间得到了响应。

  2月28日晚间,华储网发布《关于组织2022年第一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工作的通知》称,按照国家有关部委安排,本周将组织4万吨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工作,分别于2022年3月3日和3月4日进行。

  此后,华储网发布《关于2022年第一批第1次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竞价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显示,本次收储挂牌竞价交易1.94万吨,交易时间为2022年3月3日下午13:00—16:00;收储交易上限价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文件要求进行设置,并在电子交易系统内公布。

  另一则《关于2022年第一批第2次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竞价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显示,本次收储挂牌竞价交易2.06万吨,交易时间为2022年3月4日下午13:00—16:00。

  据华融融达期货生猪研究员史香迎介绍,当猪粮比价低于5∶1时,发布猪价过度下跌一级预警,中央和地方全面启动收储。另外,连续两日收储共计4万吨,虽然从量级上无法改变生猪供应宽松的格局,但收储规模大于市场预期,可有效提振市场信心,形成“托市”合力,避免养殖端恐慌出栏。

  “春节过后,生猪供应端逐步恢复,而猪肉需求恢复缓慢,导致节后猪价连续走低,截至2月28日,全国生猪均价为12.4元/公斤,较节前下跌9.2%。而饲料原料方面,南美干旱天气以及近期的俄乌冲突对大豆、玉米在产量以及运输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使得饲料原料价格持续走高,从而使猪粮比价不断走低。2月21—25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8∶1,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同时养殖端亏损不断加剧,为稳定生猪价格,促进生猪市场的平稳运行,国家发改委启动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东兴期货生猪研究员俞涵丽说。

  据了解,根据近年来养殖成本收益变化情况,《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将生猪养殖盈亏平衡点对应的猪粮比价由此前的5.5∶1—5.8∶1提高到7∶1。春节过后猪粮比价的连续下跌,一方面是因为猪价快速下跌,另一方面,在俄乌冲突的影响下,全球粮食价格涨幅较大,目前黑龙江产区玉米收购价格已经接近2500元/吨,下游养殖企业经营压力巨大。

  据史香迎介绍,当前生猪市场供应仍显宽松。根据前期能繁母猪存栏和仔猪出生数据,一季度生猪出栏量较多,春节前的降体重和少数提前出栏虽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猪供应压力,但供应宽松的格局尚未改变。尤其是二三月份属传统消费淡季,批发市场白条走货普遍不快,部分批发市场减量保价,猪价承压下跌。

  2022年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290万头,较2021年6月末高点4564万头累计下调了274万头,但仍然高于正常保有量4.6%,按照母猪转化生猪产能周期计算,今年三季度前生猪市场供应仍旧充足。“农业农村部全国重点市场猪肉成交量数据显示,最新一周成交量仅为春节前的60%左右,叠加新冠疫情的不断扰动,短期生猪市场难以摆脱供大于需的格局。”光大期货生猪研究员吕品说。

  虽然猪价不景气,但生猪养殖上市公司扩张步伐依旧。据统计,1月份,16家上市猪企生猪出栏量超1000万头,其中牧原股份生猪出栏量在450万—500万头,其余15家上市猪企合计出栏量580.46万头,环比增长10.51%。

  另外,猪价持续低迷,生猪上市公司多数亏损。2月23日,温氏股份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度净利润亏损133.37亿元,同比下降279.61%。正邦科技此前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1年该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82亿—19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16.84%—442.96%。新希望2021年净利润预计亏损86亿—96亿元。天邦股份2021预计亏损35亿—40亿元。牧原股份预计2021年净利润为65亿—80亿元,但较上年同期降幅为70.86%—76.32%。“不过,从股价上看,自2021年8月份开始,温氏、牧原、新希望等公司股价都出现一定程度上涨。这主要是因为在市场预期乐观的情况下,2022年下半年猪价或进入上行通道。”俞涵丽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史香迎认为,在“猪周期”逐渐迎来反转和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预期下,投资者普遍青睐现金流相对宽裕、养殖成本低的龙头猪企,春节开市后,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多只生猪养殖类股上涨,巨星农牧甚至创下上市以来的新高。近期受猪价持续下跌影响,养殖企业1月份普遍亏损,投资者纷纷调低预期,猪企股价有所回调。另外,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4290万头,逐步接近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4100万头)。这也预示着市场正逐渐接近拐点,但供应宽松的局面仍需一段时间缓解,猪价短期难有大幅反弹。

  受访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生猪养殖持续亏损,自繁自养亏损481元/头,外购仔猪育肥亏损145元/头,仔猪和二元母猪价格稳定,多数养殖户延续观望情绪,实际补栏操作仍在少数。而且,一季度供强需弱格局延续,若此时猪价深度下跌,加速能繁母猪产能去化,那么递推10个月后,生猪供应量下降,叠加冬季猪肉需求,新一轮猪周期有望开启。

  “收储短期或对猪价起一定的支撑作用,但由于收储量不大,对供需的实际影响较小,更多是对养殖户信心的提振。若受收储提振,短期猪价反弹过快,养殖利润回到盈亏平衡线附近,则会进一步影响后期产能去化的进度,供强需弱格局或难以扭转,从而延长猪价底部振荡时间。”俞涵丽说。


2022年将是猪市洗牌的一年,散养户、集团化猪场走向如何?


  导读:2022年开年猪价就走低就意味着对于养猪户来说,今年是不一样的一年,是猪市洗牌的一年。那今年的猪市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尤其是我国生猪养殖主体10-100头母猪存栏量的散养户又将遭受怎样的挑战呢?

  2022年,对于养猪户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就像2019年和2020年一样,猪市大洗牌,有的猪场抓住机遇发了财,有的猪场一念之差,被别人弯道超车。早日了解可能的变化,提前做好防范,那么你就可能是那个弯道超车的猪场。

  10-100头母猪的散养户

  虽然最近几年我国一直在大力发展集约化生猪养殖,给予规模化猪场各种散养户得不到的补贴,但是散养户也有散养户自己的优势,目前散养户依然是我国生猪养殖的主体。对于10-100的母猪场来说,2022年依然要面临三大难题。

  其一、疾病防控难题,虽然此前有企业发布消息称非瘟疫苗有可能上市,但因为“白瓶苗”给很多猪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猪场对于疫苗还存有观望的想法,想必即使上市也不会立即免疫。可以说,在确切有效的疫苗上市之后非瘟防控一直都是猪场的难题。

  其二、猪价恐会跌至二轮低谷,上一轮低谷出现在2021年的10月,当时猪价得到5元,后来在消费的回暖,市场大肥的消耗,以及国家收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猪价得已回升。今年生猪存栏量相比去年进一步提升,考虑到上半年的消费低谷,猪价很有可能出现二轮低谷。

  其三、饲料价格上涨板上钉钉。不论是国内形势还是国际形势,都预示着2022年粮食价格会迎来大涨,国内化肥价格上涨,小麦被迫延迟种植,燃油等能源价格的上涨都会影响到国内的粮价。国际上,现在的俄罗斯和乌克兰打得不可开交,将会影响到国际粮食供应、能源工业和钾肥等化肥的供应。玉米、小麦等粮食的价格上涨,饲料价格上涨将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综合以上三个难题,我认为2022年非瘟防控不到位,饲料成本控制不到位,盲目扩张补栏的猪场都有可能被迫淘汰。在猪市走势不明朗的当下,想办法控制成本,保证资金链的正常运转才是猪场能持续运营下去的关键。

  集团化猪场

  散养户会变,集团化猪场也会变,2021年全国养殖量前十的猪场中,只有牧原盈利,其他猪场全部亏损,亏损最严重的高达200亿元。2021年集团猪场能挺过来同此前两年高额盈利有很大的关系,从目前的情况看,2022年依然是养猪亏损的一年,集团化猪场最大的问题不是非瘟防控,也不是饲料涨价,而是资金链的断裂,此前有媒体报道去年亏损最严重的正邦股份,有大量的欠债会在一年之内到期,这对于正邦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其他猪场虽然情况没有那么严重,但恐怕也不容易。


国家将立即启动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2月21日~25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8∶1,进入《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立即启动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各地积极收储。据初步统计汇总,目前北京、江西、湖北、重庆、云南、陕西、宁夏等地已启动收储,其余地方也将于近期启动。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储备调节工作,必要时进一步加大收储力度,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建议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决策,保持生猪产能总体稳定和正常出栏、补栏节奏。

1.png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