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0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2年4月20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2年4月20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猪评:第五批猪肉收储来袭 猪价暴涨(2022年4月20日)
今日综合均价:
2022年4月20日,中国主流市场出栏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商品大猪加权日均价上涨,全国生猪出栏加权日均价13.33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上涨2.66%。
今日全国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猪均价:
1. 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3.44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上涨2.68;
2. 主流市场内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3.04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上涨2.50%;
3. 主流市场土杂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2.67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上涨2.86%。
图表:2022年4月20日中国外三元+内三元+土杂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备注:数据来源于慧通数据研究部,红色表示涨,绿色表示跌。
走势图分析:
(绿色代表一周价格最低点、红色代表一周价格最高点)
分析师建议:
今日猪价大幅拉升,北京、天津、湖北等地猪价涨幅近0.6元/公斤,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猪价会涨至14元/公斤以上,其中广东猪价逼近15元。因统计局公布能繁母猪存栏回归合理区间,叠加昨日华商储发布2022年第五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通知,将于22日收储冻猪肉4万吨,对生猪市场形成提振,今日猪价暴涨。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目前的市场供应依旧比较充足,猪价下旬存在回调风险,五一节消费情况仍需关注新冠疫情的发展形势。
一季度出栏近2亿头,猪肉产量1561万吨,猪肉进口仅42万吨!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畜牧业生产情况,一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4.23亿头,一季度出栏生猪1.96亿头,生猪产能仍旧处于高位。生猪产能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呢?据新猪派统计,2021年末河南生猪存栏4392万头,位居全国第一;全国有57%的生猪出栏来自东部区和中南区,其中东部区就占了30%。
仍居高位
一季度生猪存栏4.23亿头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一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4.23亿头,同比增长1.6%,较2021年末下降5.9%,但生猪存栏依旧处于高位,短期内生猪出栏量仍将冲高。
2021年末,河南生猪存栏4392万头,居于第一。四川存栏4255万头,湖南存栏4202万头,分居第二、第三。
河南、四川、湖南、云南、山东、广西和广东生猪存栏均在2000万头以上,7省存栏共计2.4亿头,占全国的52%。
一季度出栏生猪1.96亿头
中南区、东部区占全国57%出栏
2022年一季度,生猪产能大量释放,全国出栏生猪1.96亿头,同比增长14.1%,比2021年任何一个季度的出栏量都要高。
就省份来看,2021年,四川出栏生猪6315万头,排名第一;湖南6122万头,排名第二,河南以5802万头,位居第三。
云南出栏量首次突破4000万头,成为2021年的养猪“黑马”,排名全国第五。
按大区来看,东部区占全国出栏高达30%,中南区其次,两区合占全国的57%。
接近正常保有量
一季度能繁母猪缩减144万头
2022年3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185万头,较2021年12月末减少了144万头,已经接近正常保有量(4100万头)。
2021年7月,全国能繁母猪数量开始减少,按照母猪妊娠到出栏10个月计算,生猪出栏量或在今年4、5月份达到最高峰,猪价行情有望在下半年逐渐回暖。
2021年末,四川等11个省份能繁母猪存栏量总计2028万头,占全国能繁的47%。
其中四川405万头排名第一,湖南368万头排名第二,山东289万头排名第三。
猪肉消费回暖
一季度猪肉产量1561万吨
2021年一季度,全国猪肉产量1561万吨,同比增长14.0%,比2021年任何一个季度都要高,侧面说明猪肉市场供应充足,猪肉消费相比2021年有所回暖。
进口遇冷
一季度猪肉进口仅42万吨
受国内猪肉价格下降等影响,自2021年10月起,我国猪肉进口量呈下降趋势。2022年一季度猪肉进口量为42万吨,同比下降64.2%。
猪价快涨,是情绪推涨,还是周期性上涨?



产能削减,猪价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4月18日,生猪盘面高开后,尾盘出现大幅上涨。主力LH2205合约收盘13400元/吨,结算13115元/吨,涨幅5.51%;次主力LH2209合约收盘17910元/吨,结算17440元/吨,涨幅7.34%。其他合约也均呈现一定程度上涨。
首先需要注意到的一点是近期的现货价格处在持续上行的状态。下表为来自博亚和讯的不同地区生猪现货价格情况,可以明显看到上周末前后,生猪价格在多数地区均有0.3-0.6元/千克不等的涨幅。
现货近期的涨幅主要根源一方面是疫情导致的物流运输不畅,如果参考wind上关于整车运输状况数据,其实可以明显看到目前全国的整车运输状况较2021年同期有明显降幅,尤其是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江浙沪地区,运力不足导致的地区间价差扩大上下游物资转运不畅对现货价格产生较强支撑。
另一方面则是参考前期的能繁母猪和存栏生猪变化状况,市场有一个短期内生猪出栏量会有一个逐渐减少的过程,疫情向好消费恢复的预期之下一边是生猪供给有序收缩,另一边是消费需求逐步恢复的情况下价格自然有偏强调整持续上行的预期存在,尤其是远月合约或许要到几个月临近交割出栏成为较大定局,态势有所证伪后价格才能逐步从预期走向现实。
4月18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运行状况。数据显示能繁母猪2022年2月为4268万头,3月为4185万头, 环比产能去化-1.9%,产能去化加快。当前数据比国家正常保有量占比约为102%,能繁母猪逐渐下降到平衡水平。生猪存栏42253万头,较2021年底下降5.94%。目前的存栏和能繁降幅的下降也导致远期合约的预期有所修正,但本身现阶段对能繁母猪数量的削减更多是影响到2023年的产能基础,2022年产能上限在目前基本成为定局,后期更多是集中在保育、育肥环节上是否能够有效的保障仔猪和出栏猪的存活率状况,以及饲粮价格对出栏均重的调整进而影响到总体猪肉的生产和供给状况。至少2022年从海关已有的数据来看,1-3月全部肉类进口同比下降36.5%,猪产品(猪肉+副产品)同比下降53.5%,在这样的情况下去年那样一个供给大年而产能稍欠的状况很难再次出现,因此今年的猪肉供给或者说肉类供给将更加依仗今年国内的基础产能态势。
至少从目前状况看,疫情的影响一方面是削弱了国内消费需求,不论是餐饮业、服务业的萧条还是运力不足带来的物资转运困难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当期猪肉的消费需求,而以生猪为代表的养殖行业的持续低迷配合疫情在国外的肆虐则导致的进口大幅缩减,甚至基本没有恢复的可能,使得今年的供给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国内产能的风吹草动都会对后期供需产生较大影响。如果单纯去看猪肉供需的年度态势今年的生猪价格肯定是有上行的基本面基础,但如果细化到供给节奏和供需态势的变化节奏上看则目前的上行似乎并无支撑,短期内的现货价格持续受到其他因素扰动的情况下盘面也会跟随产生反应。或许要到二季度中甚至三季度起猪价在基本面节奏的配合下才能转入持续有效的上行,上行的幅度可能基于供需态势虽然收紧但整体宽松平衡的结果相对有限,行业回到正常周期出栏盈利300-400元/头水平上。
生猪价格持续回升 二季度或是新一轮猪周期的起点
最近,生猪市场迎来久违的“暖阳”,无论是现货价格还是期货价格均持续走高。分析师认为,目前猪肉价格已接近探底,二季度或是新一轮猪周期的起点。
据中国养猪网监测数据显示,4月18日,生猪(外三元)价格每公斤报13.02元,为2月10日以来最高点。当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收报13400元/吨,较上日上涨5.5%,创3月10日以来新高。
分析师指出,虽然目前来看猪肉市场仍供大于需,短期内价格仍可能会回落,但随着生猪产能的加快去化,猪价最快将在6月迎来反转。
星图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中心副主任、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界面新闻表示,多个因素导致近期生猪价格上涨。一方面,国内多地新冠疫情反弹,导致物流运输不畅,尤其是疫情相对严重的江浙沪地区,运力不足导致物资运转受阻,继而抬高猪价。
“另一方面,近期猪价持续上扬,带动了市场看涨情绪,致使生猪出栏阶段性减少,再加上疫情防控外调难度加大,生猪供给短期形成偏紧,由此对猪价上涨造成短期支撑。”他说。
华联期货在研报中指出,目前生猪存栏基数较高,4月上旬规模猪场出栏一般,预计中旬出栏量或稍有增加。随着防控形势缓和,部分产区解封,被动压栏的猪源预计会加速出栏。从需求端来看,严格的疫情防控形势将制约餐饮、终端等消费,短期内消费难以好转。因此,上半年生猪价格运行的大方向仍然相对偏弱。
红塔证券宏观分析师孙永乐表示,除了疫情导致的运输受阻外,中央和地方出台的收储措施对市场也有一定提振效果。
来自国家发改委的信息显示,因生猪产能充裕、需求偏弱,为有效稳定生猪市场价格,今年以来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连续发布预警信息,多次开展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累计挂牌四批次收储近16万吨储备。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周二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3月底,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185万头,处于生猪产能调控的绿色区间,加之生猪价格已低位运行较长时间,进一步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随着后期消费回暖,生猪价格有望逐步回升至合理区间。
能繁母猪存栏是生猪供给的先行指标。分析师指出,生猪养殖周期较长,由于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变化,决定了8-12月后的生猪出栏数量,而生猪出栏数量决定了猪价的拐点。
数据显示,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2021年6月达到4564万头,创2014年7月以来新高,随后开始回落。与此同时,养猪行业自去年6月开始出现亏损,在低猪价、高成本的双重夹击下,母猪产能将持续去化。
光大证券表示,二季度猪价见底是大概率事件,原因有三。一是,自2021年以来,猪价已经历连续一年的快速下行周期,在短时间内出现猪价的两次探底,目前价格基本调整到位。二是,去年6月生猪养殖开始亏损,7月生猪产能开启去化周期,目前已维持9个月。 三是,当前饲料成本走高,推升养殖成本,导致养殖利润处在深度亏损状态,将进一步削弱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也表示,考虑到上半年玉米、豆粕等饲料成本维持高位,深度亏损下行业产能或加速去化,最快将在6月看到猪价探底反弹,新一轮周期反转。
不过,分析师指出,新一轮猪周期的猪价振幅可能将较上轮周期大幅收窄,主要原因在于能繁母猪产能去化不会大规模持续。
3月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提出,要确保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4100万头左右。这一数值明显高于2019-2020年繁母猪月均存栏量。
此外,2018、2019年资本争先恐后进入养猪业,得益于这一时期的大规模养猪场建设,只要生猪市场呈现上涨趋势,生猪养殖规模产能可迅速上马,涨幅将被压制。
2022年第五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竞价交易4万吨
华储网4月19日发布关于2022年第五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竞价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本次收储挂牌竞价交易4万吨,交易时间为2022年4月22日下午13:00-16:00。
自2022年以来,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有限公司累计收储挂牌竞价交易15.8万吨冻猪肉。本次收储后,年内累计收储量将达19.8万吨。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