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1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2022-04-21来源:综合报道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猪评:猪价脱离基本供需面暴涨 局部涨幅近1元/公斤(2022年4月21日)


  今日综合均价:

  2022年4月21日,中国主流市场出栏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商品大猪加权日均价上涨,全国生猪出栏加权日均价13.95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上涨4.55%。

  今日全国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猪均价:

  1. 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4.05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上涨4.46%;

  2. 主流市场内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3.68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上涨4.86%;

  3. 主流市场土杂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3.28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上涨4.74%。

  图表:2022年4月21日中国外三元+内三元+土杂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11.png

  备注:数据来源于慧通数据研究部,红色表示涨,绿色表示跌。

  走势图分析:

33.png

  (绿色代表一周价格最低点、红色代表一周价格最高点)

  分析师建议:

  今日猪价持续拉升,辽宁均价上涨近1元/公斤,外三元均价回涨至14元/公斤以上,浙江、广东等地均价已经涨至15元/公斤以上。疫情导致的持续风控影响生猪市场流通,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工作再次启动,能繁母猪存栏回归至合理区间,生猪出栏将逐渐减少预期强烈,另外我们在月报中提到过,因为去年的11-12月份仔猪价格超便宜的时候,流入烤乳猪市场的量比较大,对4月份的出栏有一点影响,受上述因素提振,生猪价格持续暴涨行情。但是目前猪价上涨多是受情绪影响,脱离了市场基本供需面,预计近日回调风险在进一步加大,涨跌快跌得也快。


农业农村部:专家团队预测三季度生猪养殖有望实现扭亏为盈 但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4月20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加强监测预警,引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督促各地稳定支持政策,救助养殖场户,防止产能过度下滑。我们的专家团队预测,随着新生仔猪数高位回调,饲料成本高位回落等各种有利因素的不断积聚,三季度生猪养殖有望实现扭亏为盈,但是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我在这里也希望广大养殖场户,既要坚定信心,不过度淘汰能繁母猪,又要顺势出栏肥猪,不盲目压栏。


海通证券:猪周期 下一个困境反转行业!


  2022年的一季度刚结束没多久,市场就迎来暴跌行情,上证指数最大跌幅15%,创业板值数更是跌幅30%以上,大部分个股基本跌幅在50%以上,散户惨不忍睹。

  但是在这样暴跌的行情下,房地产行业指数却暴涨30%。背后原因就是整个行业跌了3年之久,很多民营地产企业破产出清,犹如恒大这种也难逃重组命运,市场集中度提升,整个行业出现困境反转。

  地产作为一个困境反转行业,行业指数暴涨30%+, 走的比较强的个股像天保基建,涨了接近5倍,相比其他行业个股赚钱效应比较强。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寻找下一个像地产一样的困境反转行业,会是哪一个呢?

  今年随着美国加息缩表,以及战争,全球黑天鹅事件频出。市场不确定事件太多,呈现非常弱势行情,我们需要在这样的行情中寻找一个确定性高的行业。借用有霍华德马克斯的一句名言,“万物皆周期,周期永不眠”,我们从周期中寻找一个好的投资机会。

  那么2022年哪些行业会结束下跌周期,迎来上涨周期呢?这就是我们寻找的相对高的确定性投资机会。

  从数据分析来看,每隔几年猪周期是一次大的投资机会。为啥看好今年的猪周期?

  第一从产能看,从能繁殖母猪的去化情况来看,农业部的数据从高点下来环比是跌了7%。从第三方的数据来看是环比跌了13%-15%左右,说明实际去产能的幅度是比较剧烈的。去年6月是能繁殖母猪的高峰,按照5个月妊娠期、6个月育肥来推算,影响的是今年5月份左右的出栏量。所以今年5月份附近是一个需要重点观察的节点。但是由于21年底这几个月猪价的大幅反弹,给很多养殖户续命,加上每年春节后3月份左右通常会有一波季节性补栏。所以现在市场的主要分歧点在于能繁殖母猪的存栏明年上半年会怎么走,而这个主要取决于猪价走势会跌破养殖户的成本多少,养殖户的现金流能支撑多久,这点还需要再观察。目前能看到的是22年下半年是比较确定的生猪供应会减少,而且需求过了9、10月会转好。

  第二从政策看,去年国家已经进行两轮的猪肉收储,今年又进行了二轮猪肉收储。最近猪价开始企稳反弹。目前国家层面也不想看到猪肉养殖公司出现大幅亏损倒闭现象,政策底已经出现。

  目前猪肉既有国家收储,又有企业繁殖母猪数量大幅减少,接下来生猪供应减少后,也必将迎来市场底的出现。市场底出现后整个行业也必将会迎来一波猪周期上涨行情。


产能下调 猪价或开启“上行通道”


  连日来,生猪价格快速上涨,现货市场一片“复苏”气息。随着市场信心的提振,生猪概念股和生猪期货开始全面上涨。19日早盘,A股养殖板块走强,下午有所回调。生猪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涨超3%。市场走强的背后是生猪产能的日趋合理。记者了解到,当前能繁母猪数量接近合理目标,这一趋势将体现在今年二季度末及以后的生猪市场,生猪价格有望开启上行通道,回归正常区间;生猪产业的结构性变化也在悄然发生。


破7冲8? 生猪“期、现、股”价格齐飞 周期反转仍存分歧


  “养猪人总算熬出来了,现在猪真的少了,从现在到年底猪价应该都不会让人失望。”4月19日,河南某养殖户向记者表示。

  记者近期采访多位一线及分析人士获悉,二次育肥增多、猪源偏紧和情绪带动等多方因素共振推动猪价上涨,养殖端惜售情绪愈发浓厚,但屠企宰量下滑、终端消费持续疲软,目前市场对后市看法分歧严重。

  一线:惊喜成为关键词

  本周起,生猪现货、期货迎来大幅反弹,4月18日生猪期货结束连续低位横盘震荡,5月合约涨幅高达5.51%,9月合约尾盘触及涨停板,涨幅达到7.34%。截至今日,生猪现货价格已突破7元关口,根据猪易数据,4月20日标准体重生猪平均价格为14.55元/公斤,较月初增长幅度约15.57%。

1.png

  财联社记者与多位业内人士沟通中发现,“惊喜”成为本轮猪价反弹的关键词。

  “最近几天好消息不断,没想到会涨这么猛,应该和集团场4月减量有关,预计这一波涨完还要在磨一阵子,5-8月还会涨。”有一线从业人员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河南某养殖户向记者感慨:“之前猪价实在太低,河南这边猪真的少了,均重也降了下来,都不看好3-4月,很少有人养大肥,200斤时候都开始纷纷抛售,集团场也在挺价。” 西南某养殖场老板则表示,仔猪价格大幅上涨带动猪价上涨,这次涨价持续时间要看大型猪企后续出栏情况。

  “集团场4月实际出栏量还不清楚,但是计划出栏量环比下降10%左右。”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郭刚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入2022年开始,养殖场持续亏损,亏损时间及金额较大,养殖场抵触心理严重,部分龙头企业限量提价。其次涨价是由南向北传导,首先受广东5月1号调运影响,带动广东省内看涨预期,广东温氏6天上涨1.6元/公斤。最后近一周二次育肥增多,部分产业客户看好7-8月猪价,养殖厂50-80公斤商品猪销量增多。”

  对于屠宰端而言,最明显的变化则是收猪困难。屠宰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现在收猪更难了,本来猪就少,猪价一涨压栏情绪又上来了,散户不愿意卖猪,但当前屠宰订单量并无明显变化。”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末,生猪存栏42253万头,同比增长1.6%;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185万头,3月环比下降1.9%。按照此前我国4100万头能繁正常保有量目标计算,目前存栏为正常保有量的102%,已回归合理产能区间。

  周期是否反转争议较大

  与之前猪价上涨不同,本轮上涨是期货、现货、股票“三面开花”,牧原股份(002714.SZ)、温氏股份(300498.SZ)、大北农(002385.SZ)、金新农(002548.SZ)等养殖股此前已连涨多日,但市场对于周期是否反转分歧较大。

  财联社记者在各养殖群中留意到,不少养殖户喜迎猪价上涨,在他们看来,能繁母猪存栏持续下降,猪源减少,供应收紧,周期反转已经来临,对于下半年猪价保持乐观态势。

  猪易网首席分析师曾紫华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市场情绪与3月完全不一样,养殖人员对下半年行情抱有很大希望,我个人看好周期反转,下半年猪价预计整体是震荡向上的走势,中间会有回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热闹”行情主要集中在供应端,消费低迷现状并未扭转。四川某生猪流通商不看好本轮反弹,他表示,收不到猪,毛猪价格太高,但白条走量未见增多。另一位生猪流通资深人士则表示:“炒作的概率很大,预计本轮反弹时间不会持续太久,可能本周末就会结束。”曾紫华表示,白条出货量已连续5周同比下滑,幅度约20%。

  对此,郭刚认为,现在市场的风险点也相当明确,毛猪疯涨,白条跟进难度大,毛白价差缩小,屠企持续亏损,加上受疫情影响,终端消费整体提升速度缓慢,备货虽然可以带动短期消费,但难以持续,所以风险就是毛猪如果无法带动白条价格上涨,很有可能在短期节奏上出现明显变化,然后白条价格下滑,倒逼毛猪出现下跌。

  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张莉莉则表示,当前谈猪周期触底反弹可能为时略早,在周期视角下,当前价格趋势仍处于周期底部,而亏损程度和持续时间相较以往几轮拉长。虽然行业已开始加速去产能,但去产程度仍略显不足,或难以支撑猪价持续反弹,现阶段是情绪推动价格上涨。

  今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的专家团队预测,随着新生仔猪数高位回调,饲料成本高位回落等各种有利因素的不断积聚,三季度生猪养殖有望实现扭亏为盈,但是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我在这里也希望广大养殖场户,既要坚定信心,不过度淘汰能繁母猪,又要顺势出栏肥猪,不盲目压栏。”


市场人士:生猪上行幅度相对有限


  近期生猪现货持续上涨,期货盘面追随现货持续上行,生猪期价在突破18000元/吨后,上行势头受阻。4月20日,主力合约报17855元/吨,较昨日跌1.35%。

  “近期生猪现货的涨幅一方面是情绪引起的需求挤兑,在疫情的保供囤货需求下,现货价格出现明显走强趋势。另一方面则是参考前期的能繁母猪和存栏生猪变化状况,市场存在后期生猪出栏量会逐渐减少的预期,疫情平息后消费需求进一步恢复,整体供需收紧情绪带动看涨。”美尔雅期货生猪分析师张瑞昊告诉记者,1—3月全部肉类进口同比下降36.5%,猪产品(猪肉+副产品)同比下降53.5%,因此今年的猪肉供给态势将更加依仗今年国内的基础产能态势。

  在张瑞昊看来,现阶段的疫情一方面削弱了国内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影响到国际间的进出口贸易顺利进行。养殖行业的持续低迷配合疫情在国外的肆虐导致的进口大幅缩减,今年大概率没有恢复的可能。从猪肉供需的年度态势来看,今年的生猪价格肯定是有上行的基本面基础,就像农业农村部专家预测的三季度生猪养殖有望实现扭亏为盈,但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因此上行幅度可能相对有限,行业大概率回到正常周期的高位盈利水平上。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