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6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2022-05-16来源:综合报道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5月16日中国外三元猪价格上涨


  2022年5月15日,中国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市场均价上涨,全国均价为15.40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上涨0.28%。市场猪肉供应依旧不交充足,猪价明显上涨后下游接受度下降,猪价滞涨,局部回调。建议养殖户合理安排生猪出栏节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2年5月15日中国外三元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2年5月15日中国外三元毛猪收购均价统计
区域 省市 今日均价 昨日均价 涨跌 单位
东北 辽宁省 15.05  15.01  0.27% 元/KG
吉林省 14.51  14.43  0.55% 元/KG
黑龙江 14.66  14.56  0.69% 元/KG
华北 北  京 15.71  15.71  0.00% 元/KG
天  津 15.68  15.67  0.06% 元/KG
河北省 15.68  15.63  0.32% 元/KG
山西省 15.26  15.23  0.20% 元/KG
内蒙古 15.01  15.00  0.07% 元/KG
华东 江苏省 15.87  15.79  0.51% 元/KG
浙江省 16.13  16.09  0.25% 元/KG
安徽省 15.29  15.27  0.13% 元/KG
福建省 16.09  16.02  0.44% 元/KG
山东省 15.74  15.69  0.32% 元/KG
华中 河南省 15.44  15.39  0.32% 元/KG
湖北省 15.32  15.31  0.07% 元/KG
湖南省 15.76  15.73  0.19% 元/KG
江西省 15.14  15.10  0.26% 元/KG
华南 广东省 17.80  17.70  0.56% 元/KG
广  西 15.43  15.34  0.59% 元/KG
西南 重  庆 15.38  15.30  0.52% 元/KG
四川省 15.18  15.11  0.46% 元/KG
贵州省 14.58  14.63  -0.34% 元/KG
云南省 14.46  14.44  0.14% 元/KG
西北 陕西省 15.38  15.38  0.00% 元/KG
甘肃省 14.32  14.19  0.92% 元/KG
新  疆 14.31  14.27  0.28% 元/KG
全  国 15.40  15.35  0.28% 元/KG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5月16日中国内三元猪价格上涨


  2022年5月15日,中国主流市场内三元大猪市场均价上涨,全国均价为15.00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上涨0.11%。屠宰企业压价意愿强,但养殖户压栏惜售,两端博弈下猪价小幅偏强。建议养殖户合理安排生猪出栏节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2年5月15日中国内三元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2年5月15日中国内三元毛猪收购均价统计表
区域 省市 今日均价 昨日均价 涨跌 单位
东北 辽宁省 14.79  14.79  0.00% 元/KG
吉林省 14.13  14.07  0.43% 元/KG
黑龙江 14.41  14.33  0.56% 元/KG
华北 北  京 15.43  15.44  -0.06% 元/KG
天  津 15.27  15.31  -0.26% 元/KG
河北省 15.28  15.26  0.13% 元/KG
山西省 14.87  14.88  -0.07% 元/KG
内蒙古 14.63  14.64  -0.07% 元/KG
华东 江苏省 15.12  15.06  0.40% 元/KG
浙江省 15.84  15.83  0.06% 元/KG
安徽省 14.91  14.92  -0.07% 元/KG
福建省 15.33  15.29  0.26% 元/KG
山东省 15.34  15.33  0.07% 元/KG
华中 河南省 15.16  15.12  0.26% 元/KG
湖北省 15.02  15.03  -0.07% 元/KG
湖南省 15.38  15.37  0.07% 元/KG
江西省 14.85  14.84  0.07% 元/KG
华南 广东省 17.05  16.97  0.47% 元/KG
广  西 15.03  14.96  0.47% 元/KG
西南 重  庆 14.99  14.94  0.33% 元/KG
四川省 14.76  14.74  0.14% 元/KG
贵州省 14.18  14.24  -0.42% 元/KG
云南省 14.05  14.06  -0.07% 元/KG
西北 陕西省 15.09  15.12  -0.20% 元/KG
甘肃省 14.02  13.94  0.57% 元/KG
新  疆 13.99  13.98  0.07% 元/KG
全  国 15.00  14.98  0.11% 元/KG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5月16日中国土杂猪价格上涨


  2022年5月15日,中国主流市场土杂大猪市场均价上涨,全国均价为14.63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上涨0.34%。屠宰企业压价意愿强,但养殖户压栏惜售,两端博弈下猪价小幅偏强。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2年5月15日中国土杂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2年5月15日中国土杂毛猪收购均价统计表
区域 省市 今日均价 昨日均价 涨跌 单位
东北 辽宁省 14.47  14.43  0.28% 元/KG
吉林省 13.88  13.79  0.65% 元/KG
黑龙江 14.05  13.93  0.86% 元/KG
华北 北  京 15.18  15.15  0.20% 元/KG
天  津 14.90  14.91  -0.07% 元/KG
河北省 14.93  14.87  0.40% 元/KG
山西省 14.59  14.57  0.14% 元/KG
内蒙古 14.27  14.26  0.07% 元/KG
华东 江苏省 14.39  14.29  0.70% 元/KG
浙江省 15.49  15.44  0.32% 元/KG
安徽省 14.48  14.47  0.07% 元/KG
福建省 15.06  15.00  0.40% 元/KG
山东省 14.91  14.86  0.34% 元/KG
华中 河南省 14.89  14.82  0.47% 元/KG
湖北省 14.54  14.53  0.07% 元/KG
湖南省 14.96  14.91  0.34% 元/KG
江西省 14.57  14.52  0.34% 元/KG
华南 广东省 16.78  16.67  0.66% 元/KG
广  西 14.78  14.66  0.82% 元/KG
西南 重  庆 14.63  14.54  0.62% 元/KG
四川省 14.28  14.24  0.28% 元/KG
贵州省 13.79  13.82  -0.22% 元/KG
云南省 13.68  13.65  0.22% 元/KG
西北 陕西省 14.74  14.73  0.07% 元/KG
甘肃省 13.66  13.54  0.89% 元/KG
新  疆 13.71  13.68  0.22% 元/KG
全  国 14.63  14.58  0.34% 元/KG

     备注:数据来源于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研究部。


猪评:供需端持续拉锯,周末猪价小幅偏强(2022年5月16日)


  今日综合均价:

  2022年5月16日,中国主流市场出栏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商品大猪加权日均价上涨,全国生猪出栏加权日均价15.29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上涨0.25%。

  今日全国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猪均价:

  1. 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5.40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上涨0.28%;

  2. 主流市场内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5.00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上涨0.11%;

  3. 主流市场土杂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4.63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上涨0.34%。

  图表:2022年5月16日中国外三元+内三元+土杂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11.png

  备注:数据来源于慧通数据研究部,红色表示涨,绿色表示跌。

  走势图分析:

33.png

  (绿色代表一周价格最低点、红色代表一周价格最高点)

  分析师建议:

  周末猪价再度小幅上涨。新冠疫情对消费市场的影响持续,市场猪肉需求好转依旧不明显,屠宰企业销售情况不佳,对于猪价上涨接受度差,减量压价收猪的意愿较强。但养殖户看涨情绪较浓压栏惜售,叠加近期南方多地迎强降温及降雨天气,屠宰企业收猪难度增加,压价略显有心无力,另外,第七批次猪肉收储在上周五举行,提振市场信心,猪价小幅上涨。据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三天南方部分地区仍有大范围的降雨天气,将持续影响南方地区生猪收售情况,预计短期内生猪价格小幅偏强为主。


猪价冲9望10 仔猪逐渐畅销


  【导语】:近一段时间猪价涨势迅猛,特别是广东市场生猪均价接近9元/斤,省内个别地区高价逐步向10元/斤看齐。随着业内人士普遍对后市场的看好,仔猪市场也逐渐活跃,小编听闻近期个别高价区的断奶仔猪已达到600元/头以上。
 
  一月时间内,猪价上涨25.14%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进入2022年猪价一路下跌,在3月末,全国生猪均价跌至年内最低点。据Mysteel农产品网监测23省数据显示,3月27日生猪均价为12.03元/公斤,较1月1日跌幅达到23.76%;而目前(5月13日)生猪均价回涨至15.17元/公斤,较3月27日涨幅达到26.10%;较4月13日上涨25.14%。近期市场,生猪产能开始出现微减,在小编不完全的统计下,5月上市企业计划出栏环比有5%左右的减少;同时广东调运政策严格实施,使之广东市场出现短期的供应紧张,拉动了南方市场价格的上扬。且五月气温升高,疫情陆续解封,复工复学或提升部分消费,5月整体需求或偏强于4月,业者对后市信心增强。
 
  一月时间内,仔猪价格上涨39.37%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进入2022年后,仔猪价格在一季度并没有太大变化。据Mysteel农产品网监测的21省数据显示,一季度断奶仔猪均价变化不大,整体小幅震荡上涨了25.24元/头,涨幅仅9.25%。而从第15周开始,也是猪价逐渐入快涨期后,仔猪价格也开始了快速上涨的过程,截止到19周,断奶仔猪均价达到509.05元/头,个别高价地区断奶仔猪价格达到600元/头以上,较年初上涨了236.19元/头,涨幅达到86.56%;较第15周上涨了39.37%;断奶仔猪价格已回升至生产成本线或者成本线以上。同时仔猪销售暴增,在牧原股份4月数据中显示,单月仔猪销量达到101.9万头,且部分大猪企也在补贴鼓励采购仔猪。
 
  多重利好支撑,猪价或继续偏强
 
  5月规模场出栏计划环比减少,且中小散户出栏压力也不大,同时收储政策持续进行。且新冠疫情防控地区陆续解封,复工复学或能提升部分终端消费;屠企多以销定产,在生猪高价位下冻品入库减少,多是冻品轮动出库,但速度缓慢;同时一季度进口猪肉同比下降了64.2%。多重利好因素下,业者逐渐乐观,对中短期市场向好心态增加,5月猪价或整体震荡偏强。但虽然随着天气逐渐升温,市场对肥猪需求逐渐减淡,部分北方地区已出现标肥倒挂现象,养殖场(户)过度压栏风险较大,建议逢高灵活出猪。
 

为什么本轮猪周期“磨底”的时间这么长?


  在A股市场,养猪概念股一直以来也备受关注,一旦投资者踏上了养猪股周期向上的拐点,就可以收获一轮较大的猪周期牛市行情。比如上一轮猪周期里面的大牛股牧原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等,让投资者赚得不亦乐乎。遗憾的是,本轮猪周期下行期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不少投资者就预期今年一季度猪周期见底,A股市场的养猪股从去年年底开始也掀起了一波级别比较大的反弹行情,个股最高涨幅甚至超过一倍!然而,直至目前,猪周期仍未见底,养猪股也陷入了调整,这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呢?

  养猪股反弹的内在逻辑

  从去年年底开始,市场上不少投资者就预期,本轮猪周期最早在去年四季度,最迟在今年一二季度见底,但股票市场一定是提前反应的,所以从去年年底开始,养猪股展开了一波强势反弹。彼时,市场判断猪周期即将见底的主要逻辑是:养猪的上游原材料,也就是豆粕等饲料价格持续上涨,而猪肉价格跌跌不休,导致养猪企业持续亏损,这就会导致养猪企业加速去库存,而去化的速度越快,意味着养猪行业的供求关系越来越从供过于求向供求平衡甚至供不应求转换,由此带来猪肉价格从底部向上的拐点。

  实际上,从去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来看,养猪企业大部分都是亏损的,有的养猪上市公司甚至一年亏掉了快一半的市值。养猪企业面临上游原材料上涨和下游价格下跌的双重压力,但越是这样,市场反而对养猪股的后期走势越乐观,因为这会加速养猪企业的产能出清,而股票市场往往又是提前于实体经济反应的,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从去年三季度开始,养猪类的上市公司股价就开始了反弹,从公募基金的年报和一季报来看,一些今年业绩领先的基金,就是重仓了养猪股,避开了赛道股的狂跌。

  资本市场观察养猪行业重点是两个指标,一是猪肉的价格,二是能繁母猪的去化。这两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养猪概念股的股价表现。上个月,猪肉价格连续四周上涨,但养猪企业还在持续亏损,市场认为养猪企业的去化没有如预期中的加速,反而推迟了,能繁母猪的去化也不大如预期,一旦养猪企业的去化不彻底,供求关系就很难逆转到预期中的“供不应求”,所以,养猪概念股在经过长达一个季度的反弹之后,掉头向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养猪这个行业还在去库存的过程中,但去化的程度不如预期,甚至有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养猪企业的去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本轮猪周期真正见底,可能要延迟到今年三四季度,甚至明年年初。

  在这种不确定性面前,养猪概念股近期出现调整,也就不难理解了。而猪周期不见底,和养猪这个产业紧密相关的动保、养鸡养鸭等产业也很难见底,二级市场上相关企业的股价表现,也很难有起色。

  猪周期为什么难见底?

  相比上一轮猪周期的见底,本轮猪周期延续的时间明显长很多,以至于很多专业的市场人士都直言“搞不懂”、“很复杂”,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

  首先,在上一轮猪周期里,农户养殖其实占有很大的比重,养猪这个行业门槛并不是特别高,猪肉涨价、养猪有利可图的时候,农户可以短时间内加大产能,而一旦猪周期向下,当养猪无利可图甚至亏损时,农户会快速去产能,甚至杀掉能繁母猪当肉猪卖。而本轮猪周期里,由于上一轮猪周期的繁荣,大量养猪企业赚得盆满钵满,由此带来大量资本进入养猪行业,一旦养猪行业进入“熊市”,这些资本抗风险的能力会强很多,尤其是上市公司经过资本市场的融资后,抵御养猪行业“寒冬”的能力大大增强,不会轻易认输出局,大家都在等待猪周期底部的到来,甚至会提前扩产能,而不是去产能,所以本轮养猪概念股的反弹行情中,现金流相对充裕的养猪上市公司,股价反弹的力度明显强得多。

  第二,本轮猪周期里,由于猪肉价格偶尔还出现上涨,甚至前段时间出现连续四周上涨的情况,因为肉价上涨,养猪企业会利润增加,一些农户或者企业就从市场上收购仔猪,期待快速育肥,加速赚钱的速度,这就是所谓的“二次育肥”,二次育肥的出现,也延缓了养猪行业去化的进程。很明显,二次育肥增加了供给,但需求端这块,因为经济下滑,老百姓的消费水平并未上涨,所以二次育肥的最终结果是增加供给,延缓去化。

  第三,上一轮猪周期里,因为非洲猪瘟的存在,农户和企业养猪的积极性急剧降温,现有的供给也会因为非洲猪瘟加速去化,整体上,非洲猪瘟就会大大加速养猪行业产能的彻底去化,一旦供给明显不及需求,供不应求出现,养猪行业向上的拐点就出现了。

  第四,资本大量涌入养猪这个行业后,养殖的科技含量会明显提升,带来养猪的规模化明显提升,农户养猪的比重越来越小,也就是说,养猪产业的行业集中度在大大提升,当一个产业的集中度大大提升后,行业的马太效应会越来越明显,这本身会延缓产业周期的进程,或者可以说,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行业里,周期本身就会延长,因为规模化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会大大增加。产业繁荣期里,龙头企业赚钱速度最快;产业低迷期里,龙头企业抵御风险,磨底的过程也最长。

  综上所述,本轮猪周期磨底的过程,超过了市场上大部分投资者的预期,但可以肯定的是,养猪这个行业迟早会迎来行业的真正底部,产能的去化也一定会完成,这个临界点到底在哪里?时间周期到底有多长?不妨边走边看,拭目以待。


猪肉价格连续两个月回升 生猪养殖类上市公司底气渐足


 国家统计局5月14日公布2022年5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其中生猪(外三元)价格为14.9元/千克,环比上涨2.1%,与3月下旬猪肉价格低位时相比每千克上涨3元。猪肉价格上涨,让生猪养殖企业的“底气”逐渐充足起来。 猪肉价格回升,暂时让生猪养殖企业稍微缓了一口气。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天邦股份等养猪企业近期陆续公布的4月份销售数据显示,各家经营数据逐渐向好。今年4月份,牧原股份销售生猪632.1万头,实现销售收入79.42亿元,环比增长6.86%;温氏股份销售肉猪142.70万头(含毛猪和鲜品),实现收入22.63亿元,毛猪销售均价13.33元/千克,环比前三个月变动分别为-1.48%、7.45%、9.53%。


生猪期价创10个月新高 大商所调整19省生猪交割区域升贴水


  5月13日,大商所发布公告,全面调整生猪期货交割区域升贴水,并对此前交割区域内未公布升贴水的地区设置升贴水,以扩大生猪期货服务实体经济区域范围。

  具体看来,调整后有19省生猪期货升贴水发生变化,其中7个省升水;12个省贴水;两省保持不变,调整自LH2305合约起实施。

  截至5月13日收盘,大商所生猪期货主力合约价格收涨1.94%,报收于19720元/吨,盘中触及近10个月高点(19795元/吨)。

  数据显示,生猪期货价格4月初至今累计上涨12%。

  据大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近期生猪现货市场价格变化较大,此次调整生猪期货交割区域升贴水,以扩大生猪期货服务产业范围,服务保供稳价。

  上述负责人还提到,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生猪产能已逐步恢复至非洲猪瘟前水平,市场供应持续增加,其中川渝、云贵等南方地区生猪产能增幅较大。同时,多重因素导致生猪现货地区间价差波动剧烈,部分前期设置的生猪期货地区升贴水已难以适应现货市场实际变化。

  而早在生猪期货上市初期,大商所将我国22个省市设为生猪期货交割区域,其中河南省为基准交割地,并在河南、山东等6个价差相对稳定的东部省份设置了升贴水和交割库;2021年5月,结合当时市场情况,大商所对生猪期货交割区域内的河北、陕西等9个地区设置了升贴水。

  此次调整中,川渝、湘赣等地区的升贴水调整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近一年来这些地区及其周边南方省份的生猪产能增幅较大,区域内供应充足,地区间现货价差变化较大。后续还要及时评估并调整交割区域升贴水。

  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为4185万头,处于绿色区间。能繁母猪存栏从2021年7月开始进入去化阶段,对应10个月的生长周期,2022年5月开始生猪出栏量有望出现下滑。从3月份和4月份各大猪企及猪肉上市的情况来看,养殖户已经加速了去产能的步伐,后期供应边际将继续改善。

  徽商期货分析称,当前猪价走势与客观供需结构呈背离状态,当下生猪现货市场北方价格小幅下滑,集团出栏量一般;南方价格稳中伴跌,养殖场均按计划出栏,实际成交量少,华南区域暴雨天气导致下游消费疲软,西南市场终端提振无明显支撑。

  同时,考虑到生猪产能去化幅度不大和母猪种群结构的强化,徽商期货提示对猪价的短期快速上涨应谨慎看待。


此次收储意欲何为?4万吨收储还会再次流拍吗?


  2022年3月至今的收储信息

  2022年3月3日第一批第一次收储1.94万吨,3月4日第一批第二次收储2.06万吨

  2022年3月10日第二批收储3.8万吨

  2022年4月2日第三批第一次收储1.18万吨,4月3日第二次收储进行2.82万吨

  2022年4月14日第四批收储4万吨

  2022年4月22日第五批收储4万吨

  2022年4月29日第六批收储4万吨

  2022年5月13日第七批收储4万吨

  以上已完成今年的7批9次收储,累计收储挂牌竞价交易27.8万吨

  实际流拍情况汇总

  2022年第一批猪肉收储无流拍无增收,但第二批猪肉收储3.8万吨流标1.6万吨

  2022年4月2日第三批第一次收储无流拍,4月3日第二次收储流拍1.97万吨

  2022年4月14日第四批收储流拍3.73万吨

  2022年4月22日全部流拍

  2022年4月29日流拍3.82万吨

  所以到目前为止,实际收储仅8.68万吨

1.jpg

  5月10日晚华储网消息,本次收储品种为符合国家标准GB9959.2的Ⅱ号、Ⅳ号分割冻猪瘦肉,必须是收储交易日之后生产加工的产品。

  通知明确,交易时间为2022年5月13日下午13:00-16:00,挂盘交易4万吨;交易上限价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文件要求进行配置,并在电子交易系统公布。通知还指出,本次收储交易按标的进行,每个标的为300吨,不足300吨的按一个标的计。此外,每个标的冻猪肉品质与包装要完全相同(即同一屠宰加工企业、品名、重量和注册商标等)。

  此次收储意欲何为?4万吨收储还会流拍吗?

  收储条件——当生猪大范围恐慌性出栏、生猪和猪肉价格大幅下跌,实施临时储备收储。一般情况下,猪粮比突破5:1,收储工作则会立即启动。

  由于前期市场上生猪的存栏量较高,但自去年2021年7月份以来,很多猪企/养殖户开始逐渐去产能化,所以这对2022年4、5月份以后的肥猪供应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在大环境影响下,供需两端缺乏长期的利好支撑,既有上游端原料成本上涨的压力,也有下游端屠企希望提价促销量以达最大利润的冲击,使之供需双方博弈激烈,加之养殖端前期亏损严重,短期内收储效果并不能很快地体现出来。

  当然收储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市场涌动中达到最优解,所以在市场表现中也极易发现,收储是给予行业/养殖户们的定心丸。最终将产生怎样的效益还要看市场定性,而最终支撑猪价能否回归正轨,还需要看消费的刺激度。

  据4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猪粮比价,目前猪粮比仍在5:1以下,虽然近期猪价走势逐渐向好,但整体价格仍处于亏损区间,且能繁母猪存栏仍在4100万头以上。前一段大家期盼的五一假期,可谓感触良多,新冠疫情的特殊存在,让更多的户外活动、餐饮服务业受到严重限制,所以5月份的生猪市场仍存在一定变数,猪价的震荡频率还会增强,也只有当猪价真正反弹回升到成本线以上之时,可能后期的收储也将不再进行,但目前来看生猪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那么此次第七批收储无论结果如何?终将逐步向利好方向发展.........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