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肉鸭市场出现较大波动,白羽肉鸭苗价格一路“狂飙”。而市场的突然向好,也引来了一批投资者的目光,白羽肉鸭(以下简称“白鸭”)会是下一个农牧业投资风口吗?
山东畜牧协会种鸭联盟理事长刘长胜指出,这是行业过去三年亏损才换来的“高价”。他解释道,经过三年低谷,白鸭产能迅速下降至三年前的一半,这才在疫情放开的今天,达到了高价的运行。
就目前的行情,刘长胜认为,白鸭鸭苗和大鸭的高价仍将持续一段时间。据他了解,98%以上的鸭苗产业从业者还没有实现由亏转正,“预计到2023年上半年结束,最多有一半的企业可能会扭亏为盈”。

刘长胜的回答透露出一个信号,目前场内企业并没有太多资金进行较大规模的扩产。另一方面,即使场外介入的资本进行大规模扩产,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不过刘长胜不建议投资者入局。他解释,目前业内企业已开始扩产,但盲目转产可能会造成巨大损失,因为鸭苗行业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业,周期也长,周期波动比较大。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提出了半年左右的窗口期,“白鸭的养殖周期比较短,资本一旦进入的话,很容易就形成相当规模的供应。白羽肉鸭的高位运行预计可以持续半年到一年,一年以后,价格走低应该是个大概率事件”。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