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价走弱叠加饲料价格上涨,近期蛋鸡养殖现今年首亏。记者采访获悉,目前南方多地暴雨影响货源流通,但养殖亏损后鸡蛋继续下跌空间收窄,今年蛋价上涨行情可能有所延迟,但下半年趋势性行情向好。
行业一线人士表示,前两日鸡蛋价格经历了一波短暂上涨,但不具备持续性,目前主产区鸡蛋均价在4元/斤徘徊。
短期蛋价缺乏上涨动力,同时玉米、豆粕等饲料原粮价格走强致使蛋鸡养殖成本不断攀升,目前蛋鸡养殖已进入亏损区。根据Mysteel数据,截至7月10日,单斤鸡蛋养殖成本为4.20元/斤,较6月同期环比增加0.19元/斤,涨幅4.74%;较2022年同期增加0.04元/斤,涨幅0.96%;主产区单斤鸡蛋平均亏损在0.18元/斤,而2022年同期平均盈利在0.32元/斤。

(数据来源:Mysteel)
鸡蛋行业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现在蛋价不会跌太深,但也涨不动,目前来看,7月份新增开产量能不大,而且淘鸡数量也不高,蛋鸡存栏整体变化不大。
上半年在产蛋鸡存栏量呈先减后增的趋势,但与历史同期相比仍处于低位水平。7月中旬受高温影响,蛋鸡将进入歇伏期,采食量将减少,蛋价产蛋率一般会下降5%-7%。
随着梅雨季结束,鸡蛋旺季即将来临。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鸡蛋分析师王娜娜向记者表示,今年蛋价上涨行情可能会有所延迟,但趋势性行情依旧向好,食品企业生产需求即将进入旺季,叠加中秋节、开学季等多重利好因素,同时没有冷库蛋的冲击,后期非常利于蛋价的拉涨。
晓鸣股份在此前调研中表示,受“618”“双十一”“双十二”等节日推动,电商、商超进货量将提升。国内鸡蛋价格优势明显,蛋品出口具有利好支撑。国际上,部分国家暴发禽流感导致全球鸡蛋供应面临紧张局面,多个国家鸡蛋供需失衡,国际鸡蛋价格大幅上涨,国内鸡蛋价格优势逐渐明显。
近来出现显著反弹,其原因何在?
今年第二季度,全国鸡蛋价格跌至年内新低后,近来出现显著反弹。其原因何在?

二季度蛋价为何持续下跌?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宁表示,二季度蛋价持续下跌,是多重原因造成的。
一是此前鸡蛋价格连续8个月创历史同期新高,积累了下跌势能;
二是供给方面,二季度全国产蛋鸡平均存栏要高于一季度,且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鸡蛋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缺乏推力;
三是成本方面,全球玉米、豆粕价格弱势运行,蛋鸡配合饲料价格回落至3.70元/千克以下,每千克鸡蛋饲料成本比一季度减少了0.2元左右,蛋价在养殖成本上缺乏支撑;
四是需求方面,劳动节、端午节对鸡蛋需求的提振不及预期,因高温、梅雨等天气原因,鸡蛋存储周期缩短,鸡蛋消费整体较平淡。
怎么看待近期蛋价快速反弹?
当前,一些地方鸡蛋现货价格显著反弹。7月7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鸡蛋批发均价为8.52元/千克,比上周同期(6月30日)的7.73元/千克上涨10.22%。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表示,蛋价快速反弹不具有可持续性,仅是正常波动,目前鸡蛋供应仍然充足,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
三季度蛋价走势如何?
从往年规律上看,今年全国蛋价止跌回涨、进入上行通道的时间可能在7月下旬。
从供给面看,因蛋鸡养殖自去年3月份以来持续盈利,蛋鸡养殖场户又看好下半年行情,今年上半年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普遍较高,在产蛋鸡经历了二季度前期的调整后,将在三季度保持二季度后期的增势,但受高温天气影响,蛋鸡容易出现热应激反应,从而进入歇伏期,产蛋率下降会抵消部分产能,预计三季度鸡蛋市场供应稳中有增。
从需求面看,随着7月中旬逐步进入旅游旺季,鸡蛋餐饮消费将增加。同时,随着中秋节临近,食品加工厂为准备月饼生产,将在7月底、8月初开始备货,届时鸡蛋需求将明显提振。进入8月份后,随着大中小学陆续开学,鸡蛋团体性需求将持续增加。朱宁预计,7月下旬南方天气“出梅”以后,鸡蛋供应或将转为偏紧格局,全国蛋价可能震荡走高。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