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蛋鸡的产能分布及贸易流向的不同,鸡蛋主产区多分布于北方,而主销区则以北上广等沿海发达城市为代表,通过需求、利润为媒介,形成北蛋南调、西蛋东输的贸易特征。但鸡蛋作为鲜销品,对需求变化较为敏感,因此春节前当传统产销模式被打破时,区域间价差变化也会引起鸡蛋传统销售路径的转变。

从销售路径来看,苏鲁豫地区除自身内销之外,销售渠道及方向多有重叠,这也使得三者存在竞争关系。
1月份江苏与鲁豫地区鸡蛋价差扩大
根据三者之间的联动性及数据监测分析发现,正常情况下苏鲁豫地区鸡蛋在满足自身需求外,多销往上海、南京、合肥等南方市场,而春节前销区市场需求减弱,传统销售模式打破,部分江苏货源回流至本省以及山东、河南地区。

而1月份需求阶段性失衡成为区域间价格反转的基础,上海、南京等销区市场需求减弱,叠加山东、河南内销需求助力,江苏与其他地区价差逐渐扩大,在利润及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南蛋北运”的销售局面由此开启。

春节后或逐步回归正轨
针对近五年江苏、山东鸡蛋均价价差以及海安、盐城地区的价差变化特点,预计一季度区域内鸡蛋调运将经历由“南蛋北运”过渡至“北蛋南运”。

综合来看,春节过后鸡蛋价格多处季节性消费淡季,各产区为库存顺畅转移多低价出货,区域间销售竞争压力增强,鸡蛋价格处年度偏低水平,鸡蛋价差大概率较春节前缩小。加之销区市场需求量逐步增加,运输恢复,区域间价差缩小后,跨区调运的频率及利润减少,预计2月中旬后传统销售渠道回归正轨,跨区调运现象或相应减少。
鸡蛋价格的季节性波动
其实,鸡蛋价格每年都会出现季节性波动。随着春节集中需求释放,同时春季气候变暖适合产蛋。蛋价从春节前后开始不断下滑,到了4月前后,会达到年内相对低的价格位置。在五一小长假以及端午需求的提振下,会有一定的回升。5月底左右或能到达上半年的高位水平,6月份后期,梅雨季节的预期下,又会出现价格回落走低的现象。

7月中旬出梅之后,需求逐步恢复,再次出现上涨的行情。直到中秋节前,一般能达到全年的高位水平。国庆之后,需求阶段性回落,天气转凉,蛋价再次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到年底,多个节日消费节点,需求回归,价格逐步企稳,并在次年春节前,又达到一次价格高峰。
距离春节贸易结束时间不足2周,养殖户为清库存主动降价。当前供应压力偏大,同时由于市场情绪偏空,各环节走货偏缓,出货压力增加,蛋价持续走低。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