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1.55万只“京红1号”高产蛋鸡种鸡和1000只“沃德188”快大型白羽肉鸡父母代种鸡首次走出国门,抵达非洲坦桑尼亚,实现了种鸡出口“零的突破”。中国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自主培育种鸡首次出口坦桑尼亚,意味着国产畜禽品种服务国际市场迈出了关键一步,对进一步增强行业信心、促进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8月26日,据巴基斯坦媒体“propakistani”报道,产自中国的17.28万枚“广明2号”白羽肉鸡种蛋已顺利从广州白云机场运往巴基斯坦,这也是中国首次向巴基斯坦出口家禽类产品。“广明2号”是我国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新品种。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家禽品种实现了跨越”,峪口禽业副总经理、家禽研究院院长吴桂琴博士说,目前,坦桑尼亚的客户已经决定复购,其他一些国家的企业也有引进中国蛋鸡品种的意向。国际市场有着广阔空间,得到检验的中国蛋鸡品种可以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
尽管中国禽蛋正在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但受制于消费需求、禽蛋卫生安全、运输距离、加工技术等问题,我国目前并非禽蛋贸易大国。”中国农业科学院蛋产业专家团团长武书庚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据统计,2022年鸡蛋出口仅10.7万吨,不足全年总产量的0.5%。
农业农村部2021年发布的《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设定的总体目标称,到2035年,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种1—2个、打造世界一流的种业企业1—2个,自主培育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开拓自主培育品种的国际市场。
“国产品种能在中国市场与国际育种公司面对面竞争并且占据优势,我们也对它们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吴桂琴说。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