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育雏期的数据化管理要点

2025-05-09来源:鸡与蛋的那些事文章编辑:灵儿[点击复制网址]
|

  育雏阶段

  1、雏鸡体温较低,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初生雏的体温较成年鸡低2-3℃,4日龄开始慢慢上升,幼雏绒毛稀短,皮薄,早期自身难以御寒。因此,育雏期,尤其是早期要注意保温防寒。

  2、雏鸡生长迅速,代谢旺盛。蛋用雏2周龄体重约为初生时的2倍,6周龄为10倍,8周龄为15倍。雏鸡代谢旺盛,心跳快,所以既要保证雏鸡的营养需要,又要保证良好的空气质量。

  3、幼雏羽毛生长快、更换勤,从出壳到20周龄,鸡要更换4次羽毛,分别在4-5周龄、7-8周龄、12-13周龄和18-20周龄。羽毛中蛋白质含量高达80-82%,为肉、蛋的4-5倍。因此,雏鸡日粮的蛋白质水平要高。

  4、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幼雏胃肠容积小,进食量有限,消化腺也不发达(缺乏某些消化酶),肌胃研磨能力差,消化力弱。因此,要注意喂给纤维含量低、易消化的饮料,并且要少喂勤添。

  5、抵抗力弱,敏感性强。雏鸡免疫机能较差,约10日龄才开始产生自身抗体,产生的抗体较少,出壳后母源抗体也日渐衰减,3周龄左右母源抗体降至最低,故10-21日龄为危险期,雏鸡对各种疾病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弱,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缺乏或有毒药物的过量反应敏感。所以,要做好疫苗接种和药物防病工作,搞好环境净化,保证饲料营养全面,投药均匀适量。

  6、雏鸡易受惊吓,缺乏自卫能力。各种异常声响以及新奇的颜色都会引起雏鸡骚乱不安,因此,育雏环境要安静,并有安装防止害虫设施。

  标准要求——成活率:95%以上;体重:35日龄达到370克;整齐度:80%以上。

  疾病防控——传支、腺胃炎、滑液囊支原体、沙门氏菌。

  如何达到要求:

  1、饲养密度(平方米)

  0—3日60只鸡/平方米,3—42日龄32只/平方米,42日—126日20只/平方米。

  温度要求:

  育雏温度注意事项:

  1、注意鸡群体感状态,不是只看温度计;

  2、注意温度变化,温差变化不要高于4度;

  3、笼养蛋鸡温度计要放在育雏鸡的脚下2厘米处;

  4、注意贼风;

  5、高温低密度饲养——防止雏鸡白痢。

  湿度要求:

  高温低湿:容易造成雏鸡脱水,而且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特别是:慢呼等。

  高温高湿:鸡容易受热,热应激的状态下,鸡只更不好养!

  低温高湿:鸡容易受凉、感冒等免疫抑制病。

  低温低湿:由于在北方寒冷地区不容易升温,有一部分养殖户采用30度的恒温、50%的相对湿度育雏,也取得一定成绩!

  均匀度:

  1、重视35日龄的体重均匀度,早期小鸡弱小竞争力低下,在采食位置不足时,体重较大的鸡采食颗粒状的豆粕、玉米变得肥大;弱鸡多采食的粉状的氢钙、维生素变得瘦小,造成耻骨发育不良。早期发育不良,后期极难弥补、鸡群整齐度差,出现初产鸡脱肛、啄肛现象较为普遍。

  2、尽早分群,网上平养育雏,一定在14日龄分群到位,笼养育雏在3周龄、4周龄陆续分群。确保35日龄时体重达到370克,均匀度不低于80%,尽可能的养出达标的雏鸡。

  胫长--育雏结束的重要标志

  1、90%以上的雏鸡颈部的绒毛完全褪掉后,标志着育雏期结束。一般雏鸡头部的羽毛在35日龄之前褪完,颈部羽毛在38-42天褪完,过迟说明雏鸡的发育迟缓,查明原因,及时纠正。

  2、57日龄不是换育成料的必然信号,而胫长达到85mm才是换育成料的信号。如果56日龄时胫长和体重不达标,则推迟换料时间,但是最多不能推迟2周。

  胫长的重要性:

  1、鸡产蛋的产道由两个耻骨组成的,胫长不达标则表明耻骨发育不好,组成的产道就窄,鸡产蛋的时侯会增加腹内压,容易引起脱肛。

  2、鸡的骨骼发育不好,特别是长骨发育不好,其储备钙的量就少,当夜间形成蛋壳时,造成钙不足,所以蛋壳质量就差。

  采食位置要合理:

  光照强度原则:育雏、育成只可减光不可加光、产蛋期只可加光不可减光。2018年新版的密闭蛋鸡舍建议光照是采用间歇式光照程序,0—3天使用22小时光照,4—7日龄21小时光照,7—14日龄再逐渐每周减少1小时,直到自然光。

  光照强度:1周20—30勒克斯,2-19周5-10勒克斯,19-淘汰10—20勒克斯。计算方法:2.7瓦的白炻灯泡可在平养蛋鸡的鸡背处提供10勒克斯的光照,但是灯泡要清洁,有灯罩、高度在2.1—2.4米的高度处。

  通风:保证足够氧气减少有害气体,地面允许的气体水平氨气小于25ppm、CO小于50ppm、在鸡舍CO2小于5000ppm起到保护心脏、肺脏功能,促进肠道健康,减少肠道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通风原则:处理好通风与温度的关系;勤通风次数,少通风时间;先升温、再通风;防止让风直接吹到鸡身上;做好卫生工作;开天窗。

  断喙:推荐在孵化庭进行红外线断喙,7-10天断喙,如果必要6周或12-14周修喙,开放式鸡舍进行第二次断喙。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