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长顺县通过全产业链布局与数智化技术深度融合等举措,推动绿壳蛋鸡产业跨越式发展,实现年销售鸡蛋1.65万吨,产值达2.8亿元。
2025年,长顺县计划新建10栋现代化鸡舍,新增养殖蛋鸡65万羽,以数智赋能推进蛋鸡养殖产业现代化、标准化发展。
全县建成50余栋现代标准化厂房,配备全自动喂食、温控、捡蛋一体化设备,蛋鸡存栏量达150万羽,日产鸡蛋100万枚(约50吨),年产量突破1.65万吨。
作为拥有4家省级禽肉蛋重点民生保供企业的基地之一,长顺每天有100万枚(50吨)鸡蛋投放在贵阳、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的农贸市场和商超,满足市民生活需求。

2015年起,长顺县整合1500万元财政资金,引入龙头企业,启动现代化养殖模式,生产企业采用全产业链布局、数智化支持等布局方案,持续推动产业发展。
长顺天农绿壳蛋鸡全产业化项目二期工程——熟食品加工生产线已全面启动,近日来建设正酣,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建成将标志着长顺绿壳蛋鸡产业正式迈入第二阶段——增量提速阶段,也将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胡智超农业现代标准化鸡舍采用自动喂食、温控、捡蛋装置联动作业,鸡蛋被自动捡蛋装置精准收集,工人们完成分拣称重,标码装箱。项目负责人介绍,从长顺出发,最快24小时就能抵达粤港澳大湾区市民餐桌,目前公司鸡蛋日产量达24吨,其中20吨直供粤港澳大湾区。

品质优良的长顺绿壳鸡蛋成为“湾区定制”,离不开数智化的支撑。过去,散户养殖蛋鸡的规模不大、品质不一,当地农户提着竹篮走村叫卖,制约着绿壳蛋鸡产业的发展。据胡智超农业负责人说,现在在同等占地面积下,数智化养殖蛋鸡产量是传统养殖方式的3倍,数字化应用搬进鸡舍后,在保证鸡蛋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提高了产量。
为让消费者买得放心,长顺县推动鸡蛋产地数字化革新,每枚鸡蛋都印有溯源码,扫码即可查看养殖过程、质检报告等信息。胡智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贵州电子商务云平台合作,拍摄了产地溯源纪录片,把蛋鸡养殖全流程搬到线上,公司供应粤港澳大湾区的鸡蛋同比增长40%。
长顺还通过团体标准实现品牌升级,2024年,黔粤标准《贵州鸡蛋 湾区定制》团体标准发布,长顺绿壳鸡蛋成为首款跨地域联合定制的农产品。推动绿壳鸡蛋从“地方名片”向“全国品牌”升级,以“电商+直播+特色农产品”的新模式扩大品牌知名度、美誉度、销售量。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