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猪价走低亏损现,家禽震荡,奶业亏损,牛羊盈利
★生猪:按120公斤体重测算,自繁自育盈亏成本线为13.73元/公斤,三季度头均获利60元;外购仔猪育肥盈亏成本线为14.68元/公斤,头均亏损54元。规模猪场出栏肥猪平均体重130.99公斤,头均获利60元。
★家禽:肉鸡成本6.98元/公斤,三季度肉鸡交易价格平均在7.10元/公斤、平均盈利0.36元/只左右,合同户盈利0.8元/只。白羽肉鸭,三季度市场毛鸭成本均价在6.7元/公斤,整体三季度养殖收益处于微利,约0.2-0.4元/只。蛋鸡养殖,规模化场鸡蛋成本6.8-7.8元/公斤,中小养殖场户鸡蛋成本约在6.4-7.2元/公斤,三季度鸡蛋出场均价由6.15元/公斤,涨至8.11元/公斤,蛋鸡养殖扭亏为盈,现代化规模蛋鸡场每公斤鸡蛋获利约1.0-1.5元;中小养殖户每公斤鸡蛋获利约0.5-1.0元/公斤。
★奶牛:奶价探底再创新低,养殖持续亏损。奶牛日饲养成本(日均单产29公斤),折合公斤奶平均成本为3.38元,奶牛养殖全成本为3.40元/公斤。三季度奶牛养殖头均亏损1022元,日单产33公斤处于盈亏平衡线上。
★肉牛肉羊:三季度,我省育肥牛出栏价格震荡走高,9月初达到阶段性高位,随后承压弱势下行,肉牛育肥盈亏点为25元/公斤,肉牛集中育肥模式每头盈利1348元;自繁自育模式能繁母牛每头盈利725元。三季度,活羊价格震荡回暖,盈利增加。单纯出栏肉羊——绵羊自繁自育每只盈利152元,集中育肥每只盈利104元;山羊自繁自育每只盈利229元,集中育肥每只盈利189元。
一、生猪:三季度猪价承压回落,陷入亏损区间

(一)自繁自育
1、成本(每头):仔猪380元,饲料930元,疫苗25元,用药25元,生物安全成本20元,水电费25元,人工70元,固定资产折旧55元,财务25元,低值、维修20元,死亡淘汰均摊25元,合计1600元。
按本季度适宜育肥猪平均体重120公斤测算每公斤成本13.33元。
2、价格盈亏点:13.33×(1+3%)≈13.73元/公斤,其中增加3%加权是考虑养殖水平、未知成本和风险等因素。
3、三季度生猪监测:三季度我省活猪出栏均价为14.23元/公斤,环比降低5.20%,同比降低27.84%。
4、养殖收益:按出栏体重平均120公斤计,120×(14.23-13.73)≈60元/头。其中三季度盈利最高点为7月13日的178.8元/头,相比较于本季度内最低点(9月28日亏损81.6元/头),本季度生猪养殖收益降幅为146%。
5、养殖风险:当前产业投资风险系数为8分,主要风险因子为价格风险7分、生物安全风险8.5分。
(二)外购仔猪育肥
1、成本(每头):仔猪550元,饲料900元,疫苗25元,用药20元,生物安全成本20元,水电费25元,人工60元,固定资产折旧45元,财务20元,低值、维修20元,死亡淘汰均摊25元,合计1710元。
按育肥猪平均体重120公斤测算,每公斤成本14.25元。
2、价格盈亏点:14.25×(1+3%)≈14.68元/公斤,其中增加3%加权是考虑养殖水平差异、未知成本和风险等因素。
3、三季度生猪监测:三季度我省活猪出栏均价为14.23元/公斤,环比降低5.20%,同比降低27.84%。
4、养殖收益:按出栏体重平均120公斤计,120×(14.23-14.68)≈-54元/头。其中三季度盈利最高点为7月13日的64.8元/头,相比较于本季度内最低点(9月28日的-195.6元/头),本季度生猪养殖收益降幅为262%。
5、养殖风险:当前产业投资风险系数为7.5分,主要风险因子为价格风险7分、生物安全风险8分。
(三)我省规模场监测
1、三季度规模猪场监测:三季度我省规模猪场生猪出栏平均体重为130.99公斤/头,环比升高0.88%,同比减少0.19%;活猪出栏均价为14.56元/公斤,环比降低3.89%,同比降低26.09%;出售肥猪成本14.10元/公斤,环比降低1.40%,同比减少7.90%。
2、三季度规模猪场平均收益:130.99×(14.56-14.10)≈60.26元/头,其中规模以上猪场7-9月份头均月度盈利水平分别是99元、74元和7元。
备注:仔猪成本为21日龄断奶小猪,其成本为前期母猪等各环节费用均摊到仔猪;饲料、用药、用苗、水电、人工、固定资产折旧、财务是21日龄到育肥结束期间的费用;育肥猪是指120kg出栏肥猪,如出栏体重低于或多于以折算此体重计算;盈亏点价格确定是在所有养殖要素组成直接成本基础上,考虑产业不同规模养殖水平差异、未知成本和风险等因素,自繁自育模式增加3%加权,外购仔猪育肥模式增加3%加权计算得来;当前产业投资风险系数以1-10分计算,主要风险因子包括生物安全风险、价格风险、质量安全、政策风险(如环保等)和不可抗力等。
(四)三季度行情走势与后市预测预警
三季度我省生猪均价震荡下行,屡创新低。三季度,由于天气较为炎热,猪肉消费处于淡季,下游市场承接能力有限,生猪价格相应回落,由7月初的15.22元/公斤降至9月末12.86元/公斤,降幅达16%,生猪养殖效益逐步陷入亏损区间。三季度,我省规模猪场头均盈利60元左右,少数自繁自育、经营管理好的规模企业头均盈利100元左右,9月中旬由盈转亏;受2025年上半年仔猪价格高企影响,三季度外购仔猪三季度持续亏损,头均亏损约120元。
后市,行业进入底部震荡期,甚至还有继续创新低的可能。短期而言,阶段性供强需弱施压猪价弱势延续。因能繁母猪高存栏及上半年新生仔猪增加,生猪供给短期内难以改善;10月份,双节过后下游消费相对平淡,猪价仍将寻底,行业将继续处于“磨底阶段”。但需关注二次育肥进场对于猪价的托底作用,随着猪价进入低位,二育入场有所增多,截流部分标猪,对短期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中期看,11-12月份需求或提升。随着气温逐步转凉,市场进入年底的季节性消费旺季,需求边际向好,尤其是冬至前后,进入南方腌腊季节,大猪供给逐步偏紧,标肥价差走扩,或促动二次育肥再次进场,猪价或阶段性触底向上。但在供应过剩的大背景下,反弹空间预计有限。具体行情波动受养殖企业的出栏节奏影响。长期来看,在生猪产能调控政策下,市场供需格局有望得到改善。若10月开始母猪产能明显去化,2026年下半年生猪产业或将迎来利好。
建议业内需关注政策对市场的实时影响,以及猪价下跌后的二次育肥节奏、肥标价差、出栏体重等因素,合理把握出栏节奏。
二、肉鸡:行情回暖,价格低位回升,总体盈利

成本核算:白羽肉鸡,以饲养40-42天出栏为例,按照三季度生产资料价格计算,鸡苗2.94元/只,出栏毛鸡平均2.75公斤,饲料3.40元/公斤,综合费用(包含免疫费+药费+人工费+抓鸡费+水电费+取暖费+土地承包费+生活费+折旧费+维修费等)成本合计约19.19元,合毛鸡6.98/公斤。
盈亏情况:整体看,2025年三季度毛鸡价格稳中震荡调整,平均毛鸡7.10元/公斤。7月份养殖端平均亏损0.86元/只,8月份养殖端平均盈利2.15元/只,9月份养殖端平均亏损0.22元/只。三季度养殖端平均盈利0.36元/只,2024年同期盈利0.60元/只,养殖收益低于2024年,养殖难度低于2024年。
行情走势:整体看,2024年三季度毛鸡和鸡肉价格低位震荡走暖,趋势上行。
一是肉鸡产能持续增加。我省三季度家禽存栏97433.1万只,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0.99%。其中活鸡存栏74496.2万只,同比增长3.1%,环比增加0.28%;肉鸡存栏52423.2万只,同比增长7.5%,环比增加0.76%。活家禽出栏297293.9万只,同比增长15.4%;禽肉产量425.3万吨,同比增长15.9%。
二是肉鸡行情震荡向好,9月份效益走低。鸡肉价格由7月初的16.88元/公斤,震荡升高至9月上旬的17.41元/公斤,涨幅3%,随后震荡下行。截至9月底,白羽肉鸡市场均价7元/公斤,环比下降8%。三季度合同养殖只均盈利1.0元左右,其他社会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区间;黄羽肉鸡均价15.2元/公斤,成本14.0元/公斤左右,只均盈利约为3元。
三是后市需求阶段性回落,价格有望承压下行。短期看,呈现供强需弱格局,鸡肉价格或承压弱势回落。10月份鸡源供应或恢复增加,10月上中旬毛鸡出栏量增加,价格或偏弱运行;消费市场节后进入需求淡季,经销商多采取“随用随采”策略,产品走货放缓,预计鸡价或稳中下滑,但降幅空间或较小。
中期看,鸡肉产品价格或稳中偏强运行。一是11月后,随着气温降低,需求回暖,随着气温降低,餐饮消费需求向好,快餐渠道提前锁定四季度订单。二是进口减少,据海关统计,1-9月份,我国进口禽肉244322吨,同比减少18.8%;其中9月份我国进口禽肉7072吨,同比减少75.2%,连续3个月进口大幅缩量。
长期看,随着我国推出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逐步落地,居民需求端有望逐步回暖。白鸡消费渠道中餐饮及团膳占比60%以上,有望受益于餐饮消费复苏,带动禽类产品消费提升和高端产品占比提高,提振鸡肉需求,行情向好。未来,白羽肉鸡行业有望在困境中实现突破,迎来更加稳健的发展。
建议肉鸡养殖场户优化养殖技术,合理控制养殖规模,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养殖计划。
三、肉鸭:价格持续低位运行,总体处于盈亏平衡

成本核算:根据2025年三季度生产资料价格计算:大鸭,以饲养37-40天,出栏毛鸭3公斤为例,只鸭成本约20.1元/只,合毛鸭6.7元/公斤,其中饲料15.8元,苗2.3元,药费0.4元,人工1元,其他0.6元。小鸭,以饲养25-28天,出栏1.8公斤为例,只鸭成本约11.3元/只,合毛鸭6.28元/公斤,其中饲料8.1元,苗1.8元(低价投放多),药费0.3元,人工0.7元,其他0.4元。
盈亏情况:2025年三季度肉鸭价格受产品价格低迷影响,肉鸭价格偏低, 7月份6.8元/公斤,8月7.0元/公斤,9月份6.7元/公斤。2025年三季度白羽肉鸭市场养殖收益相对偏低,约0.2-0.4元/只,较去年同期下降明显。合同养殖受保值合同影响,利润相对稳定,约0.8-1元/只,8月份与市场养殖利润比较互有高低,其他时段高于市场养殖。小鸭养殖收益偏低,三季度整体处于微利状态,约0.2-0.4元/只。
后市预判:四季度鸭产品市场需求量有增加可能,供应增幅空间减小,供需格局或收紧,鸭产品价格或低位小幅回升。目前头部企业已开始淘汰低效种鸭,产能逐步出清,但祖代种鸭存栏量仍处于历史高位,产能过剩压力短期内难以完全缓解。预计毛鸭价格整体延续弱势,但在出栏减量托底下,跌幅相对有限,呈“缓跌”走势。
建议业内注重淘汰低效种鸭,优化种鸭结构,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效益;布局品质养殖,采用科学技术,能提升鸭肉品质,建立“风味优先”的生产共识,满足市场需求。如通过优化料肉比、延长养殖周期等方式满足消费者需求,推动产品向中高端市场转型。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开展 “品质分级” 养殖试点。摒弃单一追求快速生长模式,推出42-45天差异化养殖周期,将料肉比精准控制在1.85-1.95之间,配套使用粗蛋白含量≤18% 的低蛋白饲料。此方案成效显著,鸭肉肌肉密度提升,风味物质沉积,市场反馈良好,产品供不应求。
四、蛋鸡:蛋价低位回升,养殖扭亏为盈

行情回顾:
一是蛋鸡产能承压去化。我省三季度蛋鸡存栏22073万只,同比减少6.2%,环比减少0.84%。禽蛋产量308.1万吨,同比减少3.5%,其中鸡蛋产量258.8万吨,同比减少2.4%。从全国来看,9月末在产蛋鸡存栏达13.68亿羽,存栏水平仍超过10亿—11.5亿只正常范围上限,高存栏带来的供给刚性压力不减,产能去化仍需要时间。
二是受消费回暖影响,蛋价震荡,养殖保持盈利。三季度以来,随着暑期旅游升温,鸡蛋消费小幅增长,集贸市场交易量环比增长3.9%,比鸡蛋产量增幅高2.6个百分点,供需关系有所缓和,蛋价止降回涨。据监测,7月下旬,鸡蛋价格触底回升,月底销售均价7.08元/公斤,当前我省蛋鸡养殖完全成本约为7元/公斤,蛋鸡养殖重回盈利区间。8月份,我省鸡蛋均价为6.93元/公斤,环比增长7.28%。9月份,蛋价持续上涨,蛋鸡养殖效益向好,我省鸡蛋均价为7.65元/公斤,环比增长10.39%。截至9月底,我省鸡蛋销售均价为8.11元/公斤,当前我省蛋鸡养殖完全成本约为6.9元/公斤。按当前价格计算,当月蛋鸡养殖每只盈利约为1.5元。
成本核算:以规模化集约养殖模式为例饲养500天淘汰,可产蛋18-20公斤,鸡苗3.5-4元/只,三季度饲料原料成本比同期略下滑,配成全价料约2600-2800元/吨,全程饲料成本约140元/只,加防疫、人工、水电、固定资产折旧等,合计投入约160元/只,若单算鸡蛋收入,折合8.0-8.8元/公斤,由于淘汰鸡可售16-20元/只,若扣除淘汰鸡收入抵消部分成本,约140元/只,折合鸡蛋成本6.8-7.8元/公斤。对于中小户,养殖成本略低,约6.4-7.2元/公斤。
盈亏情况:今年三季度鸡蛋价格整体维持在7.00元/公斤,基本处于盈亏平衡区间。7月份蛋价触底回升,月末重回盈利区间;9月份,蛋价持续上涨,蛋鸡养殖效益向好。整体看,三季度现代化规模蛋鸡场每公斤鸡蛋获利约1.0-1.5元;中小养殖户每公斤鸡蛋获利约0.5-1.0元/公斤。
后市预判:按照往年规律,9月份蛋价有望达到年内高点,蛋鸡养殖保持盈利。后市,蛋鸡高产能压力仍存,预计短期蛋价偏弱震荡。一方面,产蛋鸡存栏仍将维持高位,进入10月份,温度降低,蛋鸡产蛋率回升,进一步加重了供应压力,行业监测四季度将迎来本轮产能高峰;另一方面,双节过后,市场对后市预期不强,下游的贸易商和采购方拿货的积极性有所减弱,多以按需采购为主,需求端整体表现乏力。在供应充足和需求转弱的影响下,蛋价短期内表现不乐观。
建议养殖户要注重优化调整产能结构,谨慎规划补栏计划,优先选择优质鸡苗,并强化成本管控措施,及时淘汰低效产能。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