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奶牛:奶价创周期新低,养殖深度亏损

(一)成本核算:
1。初产牛:三季度,一头怀孕5月龄的青年牛售价1.5万元左右,其中初生犊牛售价按24元/公斤,体重40公斤计算,约960元/头,按23个月(13月龄配种,怀孕10个月)、月均全成本1050元/头测算,全程成本24150元/头,奶牛育成环节处于亏损态势,头均亏损约10000元。
2。经产牛:经产牛按肉牛价格进行淘汰,零淘20元/公斤、批淘24元/公斤,按批淘计算,一头650公斤体重的成母牛售价为15600元。奶公犊落地价20元/公斤,体重40公斤,800元/头。奶价和淘汰牛价格下跌挤压行业利润。泌乳牛每日饲养成本(按每公斤生乳折算):按奶牛日均单产33公斤来计算,统筹日粮成本、运营成本(药品投入、水电和人工工资费用,以及土地、牛舍租赁费)、固定资产和生物资产折旧等支出项目计算,三季度成母牛公斤奶平均成本为3.38元,其中全价料成本2.77元、生物资产折旧0.61元。
综合全群结构(三季度末我省产奶牛占全群比重为40%),我省奶牛生产全成本(成母牛+后备牛)在3.40元/公斤。
(二)三季度奶业形势与养殖收益
一是在价格低位回暖态势,后期稳中趋升。三季度,奶价均价为3.00元/公斤左右,同比降低5.66%,环比回落1.32%。奶价由三季度初3.00元/公斤逐步回落至8月底的2.99元/公斤,随后触底回升,进入9月份持续3周稳定在3.01元/公斤,至9月底达到3.02元/公斤。
二是消费端阶段性回暖,奶价触底小幅反弹。奶价回升,主要是需求阶段性增长所致。消费端,随着9月份修订后的灭菌乳国标正式实施(禁止使用奶粉勾兑的复原乳生产灭菌乳),以及国庆、中秋等节日备货提振消费,生乳需求量增加,带动生乳收购价小幅回升。生产端,7、8月份受热应激影响,生乳产量有所下降。据全省统计数据,今年三季度全省奶牛存栏55.4万头,同比下降18.1%;三季度生鲜乳产量245.4万吨,同比减少1.5%,牛奶产量和奶牛存栏有所减少,产能实现逐步去化。三季度过剩形势逐步好转,7-9月份我省日均喷粉量分别为62吨、43吨、31吨,呈现逐步走低收缩态势。
三是饲养成本震荡,综合成本有所增加。2025年三季度,玉米价格升高,豆粕价格走低,奶牛饲养成本震荡,略高于二季度。据监测,我省规模牧场三季度奶牛饲养成本为2.77元/公斤,环比升高0.73%;牧场综合成本略有增加,生鲜乳全成本3.38元/公斤,环比升高0.31%。
四是国际奶价高于国内,出口乳制品中大包粉激增。国际奶价持续高于我省平均奶价,利好后市发展。从进口来看,1-9月份我国进口乳制品199.78万吨,同比增长3.3%,增幅收窄,为年内最低;进口乳制品折合生鲜乳为1257万吨,同比增加6.1%(干制品按1:8,液态乳品按1:1折算)。9月份进口17.98万吨,同比减少3.2%;进口乳制品折合生鲜乳为109万吨,同比减少3.7%。进口压力开始缓解,有利于国内乳制品行业发展。从出口看。1-9月我国共计出口各类乳制品100065.8吨,同比增加89.7%,出口额3.05亿美元,同比增长53.4%。折合为生鲜乳46.5万吨(干乳制品1:8,液态奶1:1),同比增长152%。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生鲜乳过剩导致价格走低,这让乳品企业生产原料奶粉的成本降低,价格更具优势。因此,大包粉出口快速增长,2025年1-9月出口量同比大增256%至5.05万吨。
养殖效益:综上,经产牛具体收益为,三季度生乳平均收购价格为3.00元/公斤,日均每头牛单产为29.23公斤,产奶牛季度效益为29.23×(3.00-3.38)×(31+31+30)=-1022元,即奶牛养殖三季度头均亏损1022元,日单产达到33公斤的养殖水平处于盈亏平衡线上。
(三)后市预判
随着低效产能持续去化,预计四季度供需关系将有所改善,奶价有望低位回升。随着新灭菌乳国家标准的实施,生鲜乳需求将有所增加,尤其是第四季度春节备货期间,随着近两年去产能效果逐渐显现,奶价有望小幅回升。同时,我国加强对进口牛肉的监管力度,这一贸易保护措施已对国内畜牧市场产生显著影响,肉牛大周期上行有望明显增加淘汰奶牛和犊牛外销收益。这就有利于牧场持续调整牛群结构,加大老弱低产牛的淘汰力度。
总体来看,考虑到供应充足、需求回暖不及预期、国际奶价高于国内等因素,奶业供需不平衡、消费下滑和奶价低位震荡状况还需时间调整恢复,但奶业长期向好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产业积极因素正在积累。今年四季度奶业形势有望触底,尤其是元旦春节备货期间,随着近两年去产能效果逐渐显现,奶价有望小幅回升,但根本性好转仍需要根据2025年上半年奶牛减栏数量,以及全国居民消费恢复情况来判断。
六、肉牛肉羊:肉牛价格持续走高,养殖盈利向好;肉羊价格震荡回暖,收益增加
(一)肉牛
三季度以来,我省活牛出栏均价呈现震荡态势,养殖仍处于盈利区间。7月份,我省牛肉均价62.93元/公斤,环比升高0.1%;肉牛出栏月度均价为26.54元/公斤,环比降低0.78%。8月份,我省牛肉均价63.33元/公斤,环比升高0.64%;肉牛出栏月度均价为26.95元/公斤,环比升高1.54%。9月份,我省牛肉均价64.15元/公斤,环比升高1.29%;肉牛出栏月度均价为27.26元/公斤,环比升高1.15%。肉牛养殖持续盈利。
专业育肥式:架子牛育肥周期约10-12个月,本年三季度出栏肉牛多为去年下半年购入。购入架子牛平均费用7000元/头,饲草料成本8000元/头,水电50元/头,防疫和药物费用100元/头,人工400元/头,固定资产折旧 200元/头,土地租金等200元/头,成本合计16150元。按650公斤出栏重,三季度肉牛出栏平均价格约26.92元/公斤,养殖每头育肥牛盈利1348元。
自繁自育式:肉牛自繁自育周期较长,一般为18个月以上。三季度犊牛落地成本4000元/头,犊牛出生至200公斤左右饲料成本2000元/头,医药费用100元/头,水电25元/头,人工300元/头,固定资产折旧200元/头,土地租金等150元/头,合计总额6775元。三季度架子牛平均价格7500元/头,养殖繁育母牛盈利约725元/头。小规模繁育母牛养殖因饲草料、人工等费用较低,盈利水平约1000元以上。
后市判断:入秋后天气逐步转凉,牛肉消费将季节性转强。同时近期国家启动3次中央储备冷冻牛羊肉收储计划,收储量达3000多吨,加之国际市场牛肉价格不断上涨,也利好国内牛肉市场。我国为保护国内肉牛产业纾困,进一步限制进口牛肉数量。我国商务部对进口牛肉进行的保障措施调查期限延长3个月至2025年11月26日,这将有利于我国肉牛产业。综合研判,预计四季度牛价将稳定回升,肉牛养殖盈利继续向好。
(二)肉羊
三季度以来,我省肉羊产能收缩,价格震荡回暖,收益增加。据统计,三季度我省羊存栏850.4万只,同比减少21.4%,环比减少9.66%;其中山羊存栏358.9万只,同比减少17.6%,环比减少10.1%;绵羊存栏491.4万只,同比减少24.0%,环比减少9.34%。羊出栏1147万只,同比减少21.7%;羊肉产量18.5万吨,同比减少19.9%。产能下降,供需趋紧,价格走高。7月初,我省活羊出栏均价27.1元/公斤,震荡降至26.63元/公斤,随后小幅回升。9月份,我省活羊均价27.3元/公斤,环比升高0.92%。肉羊养殖盈利向好。
1、绵羊:
自繁自育:断奶羔羊760元/只,饲料450元/只,用药20元/只,淘汰费用15元/只,水电5元/只,人工40元/只,固定资产折旧12元/只,土地租金等10元/只,合计为1312元/只。按60公斤出栏体重,每公斤成本21.87元,三季度绵羊出栏平均价格24元/公斤,每只盈余152元。
集中育肥:断奶羔羊850元/只,饲料400元/只,用药25元/只,淘汰费用20元/只,水电5元/只,人工40元/只,固定资产折旧10元/只,土地租金等10元/只,合计总额为1360元/只。按60公斤出栏体重,每公斤成本22.67元,三季度肉羊出栏平均价格24元/公斤,每只盈利104元。
2、山羊
自繁自育:断奶羔羊870元/只,饲料490元/只,用药30元/只,淘汰费用30元/只,水电7元/只,人工60元/只,固定资产折旧12元/只,土地租金等12元/只,合计总额为1511元/只。按60公斤出栏体重,每公斤成本25.18元,三季度山羊出栏平均价格29元/公斤,每只盈利229元。
集中育肥:断奶羔羊910元/只,饲料460元/只,用药40元/只,淘汰费用50元/只,水电7元/只,人工60元/只,固定资产折旧12元/只,土地租金等12元/只,合计总额为1551元/只。按60公斤出栏体重,每公斤成本25.85元,三季度山羊出栏平均价格29元/公斤,每只盈利189元。

(备注:上表中活羊价格为综合绵羊和山羊两个品种的平均值)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