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年产4亿公斤鲜蛋背后:265万吨粪污的闭环解法

2025-11-21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11月17日,“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的山东实践”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启幕。记者跟随采访团走进山东各片区,亲身体验乡村振兴“组团升级”的独特魅力。

  巨野县蛋鸡存栏量稳定在2600万只,年产鲜蛋约4亿公斤,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23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每年产生的265万余吨畜禽粪污去哪了?
 
  巨野以93.49%的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给出答案,通过构建“集中处理 + 企业自主转化”的闭环体系,让养殖废弃物成为产业升级的“绿色引擎”。
 
  核心突破来自集中化处理项目的落地。2023年,总投资5亿元的标发生态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项目在董官屯镇投产,成为粪污处理的“中枢枢纽”。该项目采用洁净化厌氧工艺,配套50辆负压运输车,与全县400余家养殖场签订收运协议,实现粪污密闭收集、集中处理。数据显示,项目日处理粪污1000余吨,年产沼气1800万立方米、有机肥若干,形成“收集-处理-肥料+沼气”的完整闭环,不仅是山东省重大项目,更成为全省首个同规模多元废弃物协同处理样板。
 
  企业自主探索则构成了循环体系的重要支撑。作为鲁西南最大蛋鸡养殖基地,鑫航禽业80万只蛋鸡日产粪污60立方,通过自建处理设施腐熟发酵,年产优质有机肥6000余吨,直接供给周边种植户。“全县积极推广‘养殖-沼气-种植’‘粪污-有机肥-农田’循环模式,实现了‘粪污不落地、污染零排放’。这种循环模式不仅改善了土壤有机质,还带动了种植户增收,形成了生态与经济双赢的良性循环。”巨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天栋表示。
 
  系统性机制为粪污资源化筑牢保障。巨野县建立双重管理机制,组建省、市、县三级专家诊疗团队保障鸡群健康,设立畜牧执法中队常态化抽检饲料、兽药;2024年以来,全县鸡蛋检测25批次合格率100%,立案查处违规经营7起。同时成立巨野县畜牧业协会,通过行业自律倒逼养殖场户落实粪污处理责任,让环保要求转化为产业自觉。
 
  粪污的“变废为宝”,最终转化为产业竞争力与富民实效。随着生态循环体系完善,“巨野鸡蛋”凭借绿色标签实现溢价,功能性蛋品身价倍增,产品不仅覆盖北京、上海、香港等一线城市,更辐射安徽、河南等周边省份。全产业链带动2.1万人就业,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户均年增收3.2万元,粪污处理、运输等环节更催生了一批“家门口的岗位”。
 
  展望未来,巨野县将蛋鸡产业升级纳入乡村振兴核心战略,计划进一步扩大粪污资源化利用规模,推动循环模式与智慧养殖、精深加工深度融合。从曾经的环保难题到如今的生态财富,这枚“小鸡蛋”背后的粪污处理之道,不仅让23亿级产业行稳致远,更为县域经济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