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仓”可否喂饱饲料业

2012-09-20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文章编辑:岛岛[点击复制网址]
|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就全球可能面临新一轮粮价失控发出警告称,最近3个月来,全球玉米价格上涨23%,小麦价格上涨19%,与此对应的奶制品、肉制品价格指数已逼近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时的水平。如果处置失当,全球将再次引发新一轮粮食危机。

  作为世界“第一粮仓”的美国,其农业部虽已承认本国粮食减产呈定势,但依然强调美国玉米产量今年同比增长近5个百分点,理由是单产虽减,但总产量则因今年播种面积扩大而保持增长。

  笔者认为,中国是全球第一饲料进口大国,主要进口品种是玉米和大豆。国内口粮以大米和小麦为主,虽每年有少量进口,但主要是为了调剂余缺及利用国内外价差套利,决非填补国内短缺。国内储备粮无论是总量、品种总量还是人均量,均处于国内历史最高位。在全球范围内作对比,亦处于较高位次,以至于这几年全球四大粮商年年抱怨中国“库存过高”,扭曲甚至打压了全球粮价的正常价位。

  不可否认,饲料价格一旦失控必波及国内养殖业,从而影响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从长远看,调整养殖业乃至国人饮食结构必须提上日程。2009年国内年人均肉禽消费量48公斤,全球人均20余公斤,欧美人均40公斤,中国人均消费与中东石油输出国大体相当。但从2010年起,国内该指标开始缓慢下行。这说明通过一定的政策引导,顺势调整养殖业及国人饮食结构是完全可行的。这或许是未来若干年间,中国减少对世界饲料市场单边依赖最有效的办法。

  综上所及,新一轮“粮食危机”是否真来还得观察,就算“狼”真来了,国内亦有防控“隔离墙”。而只要国内口粮市场供求平衡及争取实现粮食生产“九连增”,国际粮价想暴涨也难。饲料养殖业亦不必惊慌。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