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来,安徽省未发现H7N9禽流感新增病例,疫情阴影渐渐消除。记者昨日探访发现,按捺不住的“吃货”们已经“开戒”。瞅着生意好转,熟食店店员不禁感叹:总算熬过来了!
熟食店:禽类生意悄悄复苏
“禽流感开始的那个月,几乎没什么人来买鸡鸭,主要靠别的熟食来维持。”合肥一家熟食店的店员用“寒冬期”来形容当时的情况,“天天坐在窗口前看着人来人往,就是没人来买禽类熟食,我们老板也很着急。最近买的人渐渐多起来,这几天的营业额基本和以往持平,总算熬过来了。”
记者走访了几家卤菜店了解到,禽类熟食的生意是从5月初开始复苏的,销量逐步上升。
昨日,在合肥红星路一家熟食店门口,记者看到不少人排队,一位顾客买了半只烤鸭。
记者问:“不怕禽流感吗?”
这位顾客说:“只要烧熟了吃,细菌就会被杀死了,应该没有问题。”
市民魏大姐的孩子不喜欢吃猪肉牛肉,就爱吃鸡肉。“买了半只烤鸡带给他,解解馋。”魏大姐说,回去后还要加热一下,这样更放心。
鸭脖和鸡爪是“吃货”们的最爱,不过前段时间相关连锁店日子很难过,有的甚至不得不临时关门。“现在好多了,今天中午和下午下班时间,好多人过来买。”一家鸭脖店的店员说。
饭店:客人点菜不拒鸡鸭
“这段时间不少顾客点鸡鸭类的菜,反而是我们没有准备。”在合肥长江路上,一家日本料理店的店员告诉记者,早在4月初,店内就暂停了鸡鸭类产品的供应,但最近客人点单增多,反而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禽类菜肴的复苏,在中小饭店表现更明显。记者在浏览一些团购网站时发现,合肥一家以鸭类菜肴为特色菜的连锁饭店已接到一千多笔订单。“这鸭肉经过高温处理已经入口即化了,我们不担心的。”几位聚餐的客人告诉记者。
在合肥九华山路,记者来到一家名为“老鸡手擀面”的面馆。经营面馆的周先生告诉记者,禽流感开始的那些天,几乎没有顾客光临,他们只好转型卖牛肉面,现在吃鸡的人多了,他们又恢复了招牌鸡汤面,“几乎一天能卖好几百碗”。
王力全是一名供货商,每天给合肥各大酒店供应蔬菜及禽类。王力全告诉记者,目前中小饭店逐渐恢复了对禽类的需求,但大型酒店对禽类的需求量还没有完全恢复,以前一个月十几万的营业额现在缩水到了五万左右,希望慢慢好起来。
菜市场:活禽交易开始回暖
昨天下午,记者走访了合肥几家菜市场,发现一个月前空荡荡的活禽交易区已经恢复营业。
在九华山路菜市场,活禽交易区七八家摊点已有鸡鸭出售。记者了解到,这些摊点都是几天前才开始营业的。摊主王大妈的铁笼子内装着四五十只鸡,还有两只乌鸡摆在醒目的位置。王大妈告诉记者,“禽流感之后,鸡卖不掉,我就歇业回家了。听说现在很多人敢吃鸡了,我们几个摊主一商量,就在5月18日重新开张了。”
由于开张不久,鸡的价格不高。“比禽流感前每斤降了2~3元,顾客买的话还可以还价。”摊主张大姐告诉记者,“现在一天能卖掉二三十只,以前平均每天能卖上百只。”
记者在张大姐的摊位前等候了约20分钟,先后有几位市民前来问价,最终一名女士购买了一只母鸡,她说:“感觉现在禽流感已经过去了,打算买只母鸡回家炖汤给孩子喝。”
记者在好几家菜市场,都看到了活禽交易的场景。摊主们均表示,他们平时都很注意卫生,每天都用消毒剂进行消毒,活禽屠宰也有专门的地点。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