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农业部发布家禽检测最新规则
美国农业部近日发布一项新的家禽检验规则,要求针对所有的家禽加工设施进行额外的微生物检测,并引进第五代检测系统,美国家禽工厂可自愿采用。
美国农业部部长tomvilsack认为,这项规则为“现代化系统”做出了“长远的努力”,将进一步促进食品安全。
vilsack还表示,美国农业部下属的食品安全检验局(fsis)已经对工厂沙门氏菌和弯曲杆菌进行了检测,但是要求家禽加工工厂至少每班还要检查两次。
fsis局长alalmanza指出:“工厂应该对相关危险的病原菌进行检测,作为家禽机构而言,就是沙门氏菌或弯曲杆菌。”
vilsack指出了该项规则的意义,“这是极其重要的一项规则,我们认为在此规则下发现问题的几率将大大增加,而且增强了加工工厂进行额外检测的责任感。”
据悉,新家禽检测系统(npis)是基于haccp验证检验模式(himp)建立,指导家禽公司在将产品呈交fsis检测之前先整理自己产品的质量缺陷。
vilsack说:“在这个选择下,我们与1957年建立的系统已渐行渐远,此前检测者置于检测线的开端,监测有可能真正涉及质量保证的事件,但是并没有发现这么多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现在仍然有责任检查畜体,我们将继续让检测员置于检测线的末端,对家禽内脏做重要的检测。”
据了解,此次规则的另一目标是为了解放检查人员,使其能够确保每条线上的采样和测试正确完成,达到卫生要求,并验证符合食品安全规则。almanza强调:“他们都将去执行与公共健康和食品安全更相关的任务,而不是当前他们所执行的分类职责。”
此前,fsis曾收到许多公众反馈,称每分钟检测175只家禽的速度提升将危害工人安全,fsis回应将保持每分钟最多140只家禽的检测速度,来匹配当前家禽检测系统。
据vilsack称,这些运用himp原则进行试验性检测超过数十年的家禽工厂检测速度平均在一分钟130只左右。
据悉,该规则也要求工厂采用npis系统,建立路径发现工人早期受伤事件,并鼓励尽早上报。此外,fsis的检查人员也接受了相关培训,监测与上报受伤事件,并直接向美国职业安全与保健管理总署(osha)报告。
fsis预计,npis系统每年将阻止近5000例由食品上的沙门氏菌和弯曲杆菌引发的疾病。但是vilsack称,农业部尚未能预估有多少公司会选择npis系统。
vilsack强调:“此次是促使检测系统家禽进入21世纪的重要时机,我们可以依靠采样和测试来科学了解病原体。同时我也认为这项规则反映出农业部对过去几年中收到的关于该规则的反馈十分重视。”
德国畜禽业者将接受更多的抗生素审查
德国当地政府将努力对抗生素使用高于平均水平的农场进行审查,督促其进行改善。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暂停畜牧场主的经营。
该制度的变化旨在逐步减少德国畜牧业中抗生素的使用,这也是8月16号颁布的《德国药品法案》的一部分,该法案将于7月生效,适用于鸡、火鸡、猪和牛的养殖户。
在该系统管理下,家禽业者和其他从业者必须每六个月报告一次抗生素管理情况和动物的数量。如果哪个农场的抗生素使用个体指数超过联邦平均水平,农场主和兽医必须共同确定原因并采取措施遏制抗生素的使用量。
该举措将督促农民改变饲养方法、喂养方法、放养密度和卫生措施,未能遵守的从业者将被处以罚款或停养处罚。
普京:俄将取消对蒙古畜牧产品进口限制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与蒙古国总统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会晤后表示,俄罗斯将取消对蒙古畜牧业产品进入俄罗斯市场的限制。
普京说:“会谈过程中,总统先生注意到俄蒙贸易中存在一定的有利于俄罗斯的失衡,并提议取消某些对出产于蒙古国的畜牧业产品进入俄罗斯市场的限制。我们当然会采取措施迎合我们的蒙古朋友,俄罗斯政府将在近期作出决定。”
欧盟将因俄罗斯农产品进口禁令损失数十亿欧元
据越南媒体报道,欧盟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发展事务委员达契安?乔罗什(Dacian Ciolos)9月3日表示,俄罗斯农产品进口禁令将对欧盟28个成员国出口商品总量的4.2%,即对俄出口量的50%造成影响,其中最受打击的货物是蔬菜和奶制品。这两种货物分别占欧盟对俄出口量的29%和30%。据估计,2014年,俄这一进口禁令将对欧盟各国造成共计50亿欧元的经济损失。
乔罗什表示,为应对这种情况,欧盟当天决定拨款3000万欧元资助农业生产商,以减轻俄禁令造成的损失。这笔钱用于帮助欧洲生产商寻找欧盟内外的新伙伴。
作为对西方各国因乌克兰问题对俄制裁的回应,俄罗斯自8月7日起禁止从欧盟各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挪威和美国进口牛肉、猪肉、家禽、蔬菜、鱼类、奶酪及奶制品等商品。
欧盟各国农业部长将于5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会议,就为被俄罗斯禁止进口的农产品寻找市场问题进行讨论。
美国80%抗生素用在畜牧业 消费者面临风险
美国联邦食品和药品局(FDA)决定从2014年开始,用3年时间禁止在牲畜饲料中使用预防性抗生素。
FDA此番之所以痛下决心,原因在于美国畜牧业对抗生素的滥用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美国高达80%的抗生素被使用在畜牧业养殖上。长期摄入“抗生素肉”令人体产生抗药性,每年大约有2.3万美国人因此而死亡。
现状:滥用催生“抗生素肉”
美国联邦政府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高达80%的抗生素被使用在畜牧业养殖上。抗生素进入了鸡、猪、牛和其他肉类动物的体内。但是另一方面,养殖家禽家畜的农民却不需要上报使用抗生素的详情,究竟用了哪几种抗生素、用在什么动物的身上、用量是多少,这些细节都不得而知。
美国畜牧业农民使用抗生素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帮助牲畜少生病;二是帮助牲畜增加体重。根据农民的说法,在大型工业化的养殖场内,牲畜一般都挤在狭小的空间里,这使得它们很容易感染各类疾病,而在饲料里添加各种抗生素可以增强牲畜的免疫力。
此外,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很多农场主发现,经常给牛、猪或者鸡喂低于治疗剂量的抗生素,不仅可以降低饲料喂养量,还能实现加速它们增加体重的神奇效果,可谓一举两得。因此这种做法很快得以推广开来。
在美国,各种肉类无论是猪肉、牛肉、鸡肉,还有乳制品等,不仅种类丰富,价格也很便宜。这是因为,美国人对肉类的需求量大,促使肉类生产和加工高度机械化和批量化,供大于求,价格就下去了。
症结:企业势力大政府难监管
事实上,整个美国的肉类生产已经被几个巨型跨国公司所垄断,美国超市里肉类产品的标签也许写着不同的农场,但溯其源头都是来自于同一个跨国企业旗下的养殖场和屠宰场。这些大型公司垄断了美国的肉类、乳制品,玉米和大豆等产品的生产,决定了美国消费者无论在哪里购买哪些食品,实际上都跳不出这些企业的掌控范围。消费者不仅实际上没有选择权,甚至连知情权没有。
例如,美国的大豆生产主要由一家名叫Monsanto的公司控制,而且全是转基因大豆,种植大豆的农民也被这个公司控制而没有话语权,至于消费者可能连知情权都没有。此外,由于这些企业财大气粗,势力庞大,有时连美国农业部都很难对其生产过程和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管。
除了来自畜牧业公司的阻力,美国医药产业的大型企业同样不想失去丰厚的销售利润,他们也会想方设法地让抗生素继续在畜牧业使用。
危害:慢慢让人体产生抗药性
在现代药学领域,抗生素的使用几乎是不可避免,但是,这显然是把双刃剑。动物经饲料长期采食抗生素后其体内的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然后通过食物链致使人类医学中使用该抗生素时也发生抗药性。过分滥用使得抗生素正在慢慢使得人体产生抗药性,令抗生素失去它的效力,每年大约有2.3万美国人因此而死亡。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新兴病原体研究所主任格伦·莫里斯表示,“在今天的传染病领域,人类面对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对抗生素的抗药性在迅速增加。一方面,这是人类滥用抗生素所致;另一方面,人类所吃的肉类中含有抗生素在人体内残留,也是一个原因。
影响:欧洲人怕“抗生素肉”流入
相较于大洋彼岸的欧洲,美国的食品安全政策显得宽松。一直以来,欧盟有着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对转基因食品、瘦肉精、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方面的监管和控制非常严格。此外,由于欧洲近年来爆发了数次食品安全危机,欧洲消费者纷纷要求食品生产商提高信息透明度。
上世纪70年代,欧盟就开始暂停批准将几种主要的抗生素加入动物饲料中。1986年,瑞典全面禁止在畜禽饲料中使用抗生素,成为第一个不准使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国家。从2006年1月起,欧盟禁止黄霉素、效美索、盐霉素和莫能霉素等最后四种抗生素作为促生长饲料添加剂使用。如今,欧盟已经基本实现动物饲料中不添加抗生素。
如今,欧美之间正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业内专家担心,如果美国与欧盟之间达成新的贸易协定之后,欧洲消费者将面临吃上“抗生素肉”的风险。
对策:三年内将禁用
2010年,FDA曾呼吁减少养殖业对抗生素的使用。2013年年底,FDA公布一份行业指导性文件,计划从2014年起,用3年时间禁止在牲畜饲料中使用预防性抗生素,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食用畜禽产品的消费者出现对抗生素的抗药性问题。
根据这份文件,FDA将敦促美国动物药业公司自愿性删除抗生素产品中有关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养效率的说明,今后这些抗生素产品将只能用于给动物治病,且需要接受相关监管才能使用。同时,FDA将给予动物药业公司3个月时间提交有关意愿书,接下来这些公司将有3年的过渡调整时间。
此外,文件规定,农场主想要得到某类抗生素,必须要先得到兽医的处方。
渣打投资约旦养家禽
据路透报道,渣打集团旗下私募基金投资3500万美元(2.73亿港元),于阿拉伯北部约旦的家禽生产及分销商Al Jazeera Agricultural Co,为基金首次于当地的投资。渣打私募基金(SCPE)表示,他们将获得公司董事局的两个席位,惟未有透露具体可获股权数量及其他详情。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