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广州市禽类批发市场和农贸、肉菜市场禽类交易区为期两周的休市正式结束。记者走访活禽销售区发现,在复市首日,批发市场货量略涨,不过,由于鸡价上涨,首日活禽销量有点少,档主感叹生意难做。而活禽休市以来,生鲜鸡“因祸得福”,销量一路涨,昨日销量也不错。
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消费者,应采购具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家禽产品。广州市疾控中心表示,接下来广州活禽市场是否再度休市,将根据疫情情况来定。
批发市场 复市首日货量较节前略涨
开市首日,广州各大禽类批发市场在凌晨时分就开始忙碌起来,鸡档档主们也恢复了节前凌晨出货的节奏。昨日,休息半个多月的市场复市,并未迎来排队拿鸡的情况,但复市首日货量较年前仍略有增长。比如在位于白云区的广州市江村家禽批发市场,批发档口齐齐开门迎客,首日货量约10至12万只,较节前每天交易9至10万只的活禽数量略有增长。
江村家禽批发市场负责人江永泉告诉记者,该市场供应量约占广州市区肉菜市场禽类供应的25%~30%,“活禽市场这次休市时间比较久,大家好久都没拿货了,今天第一天,上涨一点是正常的。具体销售(情况)怎样还要看肉菜市场档口的销售,过两天来拿货的可能没那么多”。
江永泉透露,休市期间,为防禽流感,即便没有活禽,该批发市场仍保持每天一消毒的节奏,而复市后,江村家禽批发市场将按要求继续落实“一日一清洁、一周一大扫除、一月一休市、零存栏”的消毒工作。
活禽档 进50只鸡一上午仅卖出两只
昨日,在海珠区桂苑肉菜市场,5家鸡档中有4家凌晨起便去批发市场拿货,一早就开门营业。不过档口前并未出现排队买鸡的情况。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上午9时30分至11时,活禽档口前光顾者寥寥,前来买鸡者未超过20人。
一家鸡档档主陈先生告诉记者,为防止复市首日销售情况不好,他仅进了50只鸡,是休市前每日进货量的一半,可是销售情况让他大受打击,“休息了这么久,今天凌晨就赶着开工了,没想到一个上午才卖两只,以前到11点就能卖25只了。估计50只鸡卖不完明天都不用去批发市场拿货了”。
而在隔壁的档口,档主曾先生则认为,开市首日销量不好是因为禽流感期间鸡价不降反升了,“因为很多养殖户休市期间没存栏,现在肯养鸡的越来越少,今天第一天拿货基本所有鸡都贵了三四块,清远鸡以前的拿货价11块,现在涨到15块,普通鸡以前四五块拿货,现在也要去到7块多,加上人工费成本这些,鸡价涨了不少。我们加多这几块钱,鸡太贵就没人买;我们减点钱,自己就亏,很为难”。
冰鲜档
半月来生鲜鸡销量一路涨
休市以来,广州市难觅活鸡踪影,而生鲜鸡“因祸得福”,销量一路涨。昨日活禽复市第一天,生鲜鸡价格也略有上涨,销量也不差。
在广州市越秀区共和西农贸市场四家冰鲜鸡档口前,不时有前来买鸡的顾客。试点半年多,一些老广也逐渐适应无活鸡买的情况,开始帮衬生鲜鸡。在一家生鲜档口,有时会出现顾客排队等待挑选生鲜鸡的情景。档主李阿姨表示,“现在生意没有特别好,但也没之前那么惨淡了,一天大概能卖60只生鲜鸡。以前一天能卖20只就不错了”。
一名前来买生鲜鸡的阿姨向记者表示,“过年期间还是少不了吃鸡,所以即便无活鸡买,也要买别的鸡吃。感觉市场里的光鸡还是比超市的好吃点,选择也比较多”。
食药监
购买前看有无《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记者获悉,为防控禽流感,近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H7N9禽流感防控食品安全提示。其中提示市场经营者,应严格执行广州市禽流感防控“1110”措施,即活禽市场一日一清洗消毒、一周一扫除、一月一休市、每日零存栏。对于市场上销售的活禽及生鲜家禽产品、光鲜家禽产品必须能提供有效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同时,经营者应严格落实查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进销货台账。
对于餐饮服务单位,食药监局提醒,在餐饮加工经营场所内不得圈养、宰杀活禽。对于消费者,建议不购买活禽,而要采购具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生鲜家禽产品、光鲜家禽产品。观察禽鸟及其肉类外观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停止购买、食用。
市疾控
休市后病毒阳性率明显下降
广州从春节前已经进行了五天休市,大年三十恢复活禽交易后,正月初一开始又进行为期十天的休市。记者昨天从广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节前休市第三天开始时,监测数据已经显示,市场外环境样本中H7N9病毒的阳性率下降三成,市场阳性率下降了近四分之一。
昨天,活禽市场恢复交易,那么广州接下来是否还会休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专家小组会对疫情进行评估,最后是否采取休市措施来控制疫情,由市政府决定。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杨智聪提醒,如果休市后活禽经营模式、市民的消费习惯没有根本改变,随着交易重新启动,活禽市场外环境中有可能出现病毒反弹,所以,活禽市场要严格执行“1110”制度。
活禽再开市行情平淡 商贩希望政府适当补贴
生鸡售价普遍上涨,市民购买活鸡欲望不高。昨日是活禽休市结束的首日,记者走访高明城区各大农贸市场发现,多数活禽档生意较为平淡,有小贩开市半日仅仅售出数只活鸡。
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城区文华市场,这里的三家正规活禽经营档早已开门迎客。见有人走近,小贩区女士马上起身招呼:“来买只鸡吧,新鲜嫩滑,肥瘦任挑。”不过,当记者表明身份之后,区女士热情的吆喝声却即刻转冷。
类似的情况,记者在荷城市场也遇到。在该市场售卖三鸟活禽(鸡鸭鹅)的陆洁娴向记者抱怨,由于休市原因,2月生意额下跌了许多。“春节最多人买鸡了,往时一天都能卖出二三百只。现在休市十日,错过了销售旺季”。
或是为了填补这部分损失,记者昨日留意到,城区各大农贸市场的活鸡售价都比节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这几笼17元一斤、那边的19元,比节前大概升了3元多,不升价,点揾食?”文华市场一个小贩说道。
活鸡售价高了,市民的购买欲望似乎也相应减少了许多。记者上午在文华市场呆了30来分钟,仅有两名市民购买活鸡,荷城市场的档主陆女士也坦言,摆摊大半日,只卖出几只鸡,生意与平时比较算是冷淡。
有计划购买活鸡的市民在询问价格后也“打退堂鼓”。“春节几天,生鸡吃了不少,既然节后价格这么贵,还是等等看吧。”一市民说罢转身离开。
走访中,文华市场、荷城市场部分正规活禽经营者还向记者透露,休市十日里,城区还有不少“漏网之鱼”。“春节卖活鸡的,都是市场周边的走鬼小贩,我们休市了,他们反而一笼笼地往外卖,反倒是我们正规经营的利益受损。”不少经营者表示,休市同时相关部门应该严厉打击农贸市场周边出现的活禽走鬼档。同时,也希望能对参与春节休市的商家进行适当的补贴,如租金等。
广东:活禽复市,活鸡价涨销量跌
昨日,广州市禽类批发市场和农贸、肉菜市场禽类交易区为期两周的休市正式结束。记者走访活禽销售区发现,在复市首日,批发市场货量略涨,不过,由于鸡价上涨,首日活禽销量有点少,档主感叹生意难做。而活禽休市以来,生鲜鸡“因祸得福”,销量一路涨,昨日销量也不错。
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消费者,应采购具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家禽产品。广州市疾控中心表示,接下来广州活禽市场是否再度休市,将根据疫情情况来定。
批发市场 复市首日货量较节前略涨
开市首日,广州各大禽类批发市场在凌晨时分就开始忙碌起来,鸡档档主们也恢复了节前凌晨出货的节奏。昨日,休息半个多月的市场复市,并未迎来排队拿鸡的情况,但复市首日货量较年前仍略有增长。比如在位于白云区的广州市江村家禽批发市场,批发档口齐齐开门迎客,首日货量约10至12万只,较节前每天交易9至10万只的活禽数量略有增长。
江村家禽批发市场负责人江永泉告诉记者,该市场供应量约占广州市区肉菜市场禽类供应的25%~30%,“活禽市场这次休市时间比较久,大家好久都没拿货了,今天第一天,上涨一点是正常的。具体销售(情况)怎样还要看肉菜市场档口的销售,过两天来拿货的可能没那么多”。
江永泉透露,休市期间,为防禽流感,即便没有活禽,该批发市场仍保持每天一消毒的节奏,而复市后,江村家禽批发市场将按要求继续落实“一日一清洁、一周一大扫除、一月一休市、零存栏”的消毒工作。
活禽档 进50只鸡一上午仅卖出两只
昨日,在海珠区桂苑肉菜市场,5家鸡档中有4家凌晨起便去批发市场拿货,一早就开门营业。不过档口前并未出现排队买鸡的情况。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上午9时30分至11时,活禽档口前光顾者寥寥,前来买鸡者未超过20人。
一家鸡档档主陈先生告诉记者,为防止复市首日销售情况不好,他仅进了50只鸡,是休市前每日进货量的一半,可是销售情况让他大受打击,“休息了这么久,今天凌晨就赶着开工了,没想到一个上午才卖两只,以前到11点就能卖25只了。估计50只鸡卖不完明天都不用去批发市场拿货了”。
而在隔壁的档口,档主曾先生则认为,开市首日销量不好是因为禽流感期间鸡价不降反升了,“因为很多养殖户休市期间没存栏,现在肯养鸡的越来越少,今天第一天拿货基本所有鸡都贵了三四块,清远鸡以前的拿货价11块,现在涨到15块,普通鸡以前四五块拿货,现在也要去到7块多,加上人工费成本这些,鸡价涨了不少。我们加多这几块钱,鸡太贵就没人买;我们减点钱,自己就亏,很为难”。
冰鲜档
半月来生鲜鸡销量一路涨
休市以来,广州市难觅活鸡踪影,而生鲜鸡“因祸得福”,销量一路涨。昨日活禽复市第一天,生鲜鸡价格也略有上涨,销量也不差。
在广州市越秀区共和西农贸市场四家冰鲜鸡档口前,不时有前来买鸡的顾客。试点半年多,一些老广也逐渐适应无活鸡买的情况,开始帮衬生鲜鸡。在一家生鲜档口,有时会出现顾客排队等待挑选生鲜鸡的情景。档主李阿姨表示,“现在生意没有特别好,但也没之前那么惨淡了,一天大概能卖60只生鲜鸡。以前一天能卖20只就不错了”。
一名前来买生鲜鸡的阿姨向记者表示,“过年期间还是少不了吃鸡,所以即便无活鸡买,也要买别的鸡吃。感觉市场里的光鸡还是比超市的好吃点,选择也比较多”。
食药监
购买前看有无《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记者获悉,为防控禽流感,近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H7N9禽流感防控食品安全提示。其中提示市场经营者,应严格执行广州市禽流感防控“1110”措施,即活禽市场一日一清洗消毒、一周一扫除、一月一休市、每日零存栏。对于市场上销售的活禽及生鲜家禽产品、光鲜家禽产品必须能提供有效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同时,经营者应严格落实查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进销货台账。
对于餐饮服务单位,食药监局提醒,在餐饮加工经营场所内不得圈养、宰杀活禽。对于消费者,建议不购买活禽,而要采购具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生鲜家禽产品、光鲜家禽产品。观察禽鸟及其肉类外观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停止购买、食用。
市疾控
休市后病毒阳性率明显下降
广州从春节前已经进行了五天休市,大年三十恢复活禽交易后,正月初一开始又进行为期十天的休市。记者昨天从广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节前休市第三天开始时,监测数据已经显示,市场外环境样本中H7N9病毒的阳性率下降三成,市场阳性率下降了近四分之一。
昨天,活禽市场恢复交易,那么广州接下来是否还会休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专家小组会对疫情进行评估,最后是否采取休市措施来控制疫情,由市政府决定。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杨智聪提醒,如果休市后活禽经营模式、市民的消费习惯没有根本改变,随着交易重新启动,活禽市场外环境中有可能出现病毒反弹,所以,活禽市场要严格执行“1110”制度。
广东:复市首日活鸡贵三成
出于防控禽流感需要,在节前和春节期间共半个月时间里,广州市场只有1天有活鸡卖。昨日,广州市禽类批发市场和农贸、肉菜市场禽类交易区15天休市期结束。复市首日活鸡价格上涨销量差,档主慨叹生意难做。
活鸡涨价不好卖 生鲜鸡销量翻番
昨日上午9时,生鲜鸡非试点区域天河区粤垦路,一肉菜市场的2家活禽档口已经恢复活禽销售。不过档主们表示,复市首日并没有迎来销售高峰。“一个上午就卖出去5只鸡,年前能卖20只”,档主张女士称,这实在有些出乎她的意料。
而让张女士更加郁闷的是,昨天的拿货均价也比休市前贵了3到4元一斤。像清远鸡,年前拿货价11元每斤,昨天升到了15元每斤。“很多街坊一看鸡价涨了,甩头就走了。不涨的话,过年休市已经亏了几千元,我们再也亏不起了”。
尽管活鸡销售受挫,但生鲜鸡销量却一路看涨。昨日上午越秀区五羊新城东兴南肉菜市场,两家卖生鲜鸡的档口,档主忙个不停。一名档主表示,近一个月来生鲜鸡销售量都不错,平均每天能卖50只生鲜鸡,比以前翻了一番。不过最受欢迎的还是光鸡,一天最少能卖100多只。
活禽批发市场交易量略增
对于活鸡拿货价上涨,昨日就有批发档主将主要原因归结为“活鸡存栏量减少导致进货价格高企”。记者此前了解到,由于全省禁售活禽,有条件的养殖企业将活禽销售链转移到了生鲜鸡上。还有一些养殖场,早在2月13日广州休市起,已逐步将广州市场的活鸡转移到佛山、深圳等地。
昨日,白云区江村家禽批发市场复市首日出货量约10万至12万只,较节前每天9万至10万只的活禽出货量略有增长。江村家禽批发市场负责人江永泉告诉记者,该市场供应量约占据广州市区肉菜市场禽类供应的25%-30%。
江永泉称,休市期间,为防禽流感,即便没有活禽,该批发市场仍保持每天一消毒的节奏,而复市后,江村家禽批发市场将按要求继续落实“一日一清洁、一周一大扫除、一月一休市、零存栏”的消毒工作。
部门说法
穗食药监局:买生鲜鸡 认准检疫证
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关于H 7N 9禽流感防控食品安全提示。对于市场上销售的活禽及生鲜家禽产品、光鲜家禽产品,要求必须能提供有效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同时,经营者应严格落实查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进销货台账。
对于餐饮服务单位,食药监提醒,在餐饮加工经营场所内不得圈养、宰杀活禽。对于消费者,建议不购买活禽,而要采购具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生鲜家禽产品、光鲜家禽产品。观察禽鸟及其肉类外观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停止购买、食用。
活禽复市首日销量有点少
3月1日,广州市禽类批发市场和农贸、肉菜市场禽类交易区为期两周的休市结束。在复市首日,批发市场货量略涨,约12万只。不过,由于鸡价上涨,首日活禽销量有点少,档主感慨“难做生意”。而生鲜鸡“因祸得福”,销量一路涨。对此,广州市食药监部门提醒消费者,应采购具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家禽产品。
梅州活禽市场休市十后天复市 价格略涨
经过十天的休市整顿后,3月1日广东省梅州的活禽市场和档口重新开门迎客。记者走访了城区几个市场看到,不少三鸟店重新开门迎客,档主们忙着宰杀活禽。档主告诉记者,停业了一段时间,1日一开市就生意火爆。有市民告诉记者,自己一段时间没吃新鲜鸡肉了,得知今天活禽市场开市,特地前来选购,但价格比之前略涨了。
记者了解到,价格方面,与休市前相比,由于批发价格的小幅上涨,零售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有挡住介绍,由于批发价涨了约1.5元,所以较多人选购的鸡种零售价也涨了,大多要比节前贵了1至2元。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春节期间,梅州落实H7N9禽流感防控责任,严厉查处休市期间仍违规经营的经营户,全市立案查处休市期间仍违规从事家禽经营案件3宗,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6份。据专家评估,H7N9疫情或将持续至4至5月,疫情仍处于易发、多发、散发状态,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