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广东佛山高明中心城区将实施活禽“集中屠宰、统一配送、生鲜上市”。
近年来随着禽流感爆发此起彼伏,为确保市民的安全,冰鲜鸡消费已成为趋势。在另一方面,广东人饮食讲究鲜,因此不少市民偏爱活鸡现宰,导致冰鲜鸡消费遭冷遇。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何引导市民转变观念,在口味与安全的取舍上有明智的选择,这是对职能部门管理智慧的考验。
“冰鲜鸡”受冷遇的背后,更有深层次问题。例如,推广冰鲜鸡遭遇“民意门槛”,有不少市民对冰鲜鸡的食品安全存在信任危机。以前市民去市场买鸡,都是在眼皮底下现买现宰,质量比较有保障。现在吃“冰鲜鸡”,家禽的来源、屠宰、流通等环节都缺乏有效的信息公开。
有市民直言,怎么保证所购禽肉不是有食品安全问题的鸡肉?面对市民的质疑,政府部门必须通过信息公开取信于民,拆除“民意门槛”。
引导市民适应吃冰鲜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建立严密的监管制度,通过信息公开,打消市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疑虑。例如,今年3月南海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带领市民代表参观屠宰过程,并举办冰鲜鸡试吃启动仪式,获得市民好评。
有网友建议:冰鲜家禽的来源、屠宰、流通、上市都必须引入完善的监督。例如可以通过监控视频公开;引入市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等进行全面监督。试点冰鲜家禽通过完善监督,既可以让经营企业打造品牌,也可以确保市民吃得放心。
同时要做好科普宣传,要对活禽鸟传染禽流感的危害性和防范进行宣传,让市民在吃“鲜活鸡”或是“冰鲜鸡”上有理性明智的选择。
(原标题:拆除冰鲜鸡的“民意门槛”)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