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23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5年07月23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5年07月23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5年7月23日猪评:屠企调整幅度区域有所收窄
据数据监测的当地生猪报价信息统计,2015年07月23日全国各省生猪平均价格为17.45元/千克,较昨日猪价上涨0.04元/千克,涨幅为0.23%;较上周同期猪价(7月16日)上涨0.22元/千克,涨幅为1.28%(见图1)。今日猪粮比为7.26:1,较昨日猪粮比上涨0.02,涨幅为0.26%;较上周同期猪粮比(7月16日)上涨0.10,涨幅为1.42%(见图2)。



7月23生猪市场行情较昨日震荡上调,全国生猪价格最高地区为内蒙古,生猪平均价为18.30元/千克,最低地区为江苏省,生猪平均价为16.74元/千克,两地区差异非常明显,全国大部分地区生猪行情震荡调整。

央视又说话了!猪价上涨能持续到明年5月份?
今年以来,猪肉价格一改三年以来走低的趋势,开始大幅度上涨,据统计近4个月价格涨近50%,而仅六月份,全国猪肉价格就上涨了10%。
业内人士认为,此轮猪肉价格反弹的主要原因和存栏量的大幅下降有关,由于2014年猪价始终低迷,预计中的猪周期没有出现,因此挫伤了养殖户的信心。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导致目前整个市场的存栏量成为历史最低,市场预测此次生猪上涨周期可能会持续1年左右。
生猪分析师夏晨丰表示:从最近几年能繁母猪存栏对比图中我们可以看到,2014年年底这个时候,存栏开始处于比历年都要低的一个水平,而且仍然在持续下降。后期的供应量肯定也是会处在这么一个收缩的状态,上涨延续的时间来说,预计能持续到2016年的5月份。
3月末以来,生猪价格持续走高,猪粮比持续回升,已经涨至7:1以上,生猪养殖利润大幅回升,国内主要生猪养殖上市公司多数已经扭亏为盈,猪价上涨给生猪养殖企业带来的业绩提升几成定局。
生猪分析师王瑶认为:从上市企业的情况来看,由于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带动了一定的利润涨幅,后期的盈利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业内分析认为,猪周期向上的大趋势不变,猪价上升也会带动生猪养殖企业积极扩张,并且不再是生猪产能的扩张,而是涉及行业上下游全产业链的全面布局,包括养殖、原料、物流、销售模式等等各个方面。同时,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由于规模化养殖对于原材料、兽药、疫苗等的控制力强,下游客户对其比较偏爱,规模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将越来越大。
母猪开启补栏 预计生猪价格整体依然预期多看涨
今日国内北方生猪市场窄幅涨跌调整,南方涨势蔓延。而南方大多数地区猪价继续攀升至9.00元/斤或9元/斤以上,包括安徽,江西,广东,湖南,广西,福建,其中广西引领全国最高价,均价为9.3元/斤,而前一日涨价幅度较大的浙江,价格则出现小幅调整。而东北地区猪价则保持了相对稳定。而陕西,山西,山东,湖北地区猪价处全国偏低价格区,而作为西北的甘肃则表现为一技独秀,均价为9.15元/斤。
全国生猪外三均价17.75元/公斤,较前一日上涨0.02元/公斤,内三全国均价17.24元/公斤,土杂全国均价16.87元/公斤,环比下跌-0.03元/公斤,全国白条猪肉价格:22.7元/公斤,较前一日上涨0.08元/公斤,北京白条猪肉价格较前一日上涨0.04元/公斤。
上涨地区有 :华中0.05、华南0.04、东北0.01;下跌区域:西北-0.08、华东-0.02、西南-0.02、华北-0.01。
主要省份方面:涨跌幅(元/公斤)如下:上涨省市为:云南0.17、浙江0.16、海南0.15、湖北0.12、黑龙江0.06、福建0.06、广东0.06、江苏0.04、湖南0.03、江西0.03、河南0.02、广西0.01、辽宁0.01;下跌省市为:北京-0.13、四川-0.13、上海-0.1、山东-0.05、吉林-0.04、河北-0.02。
东北地区猪北方厂家因生产成本较高,多有降价意向,但生猪收购难度加大,或刺激部分厂家上调结算价,部分企业尝试下压结算价0.1-0.2元/公斤,目前吉林公主岭好良杂猪出栏价在17.4-17.6元/公斤。北方屠宰企业因成本压力较大,有压价意向,但考虑到降价后采购或受到影响,预计短期持稳。南方涨幅较明显,养殖户惜售情绪较重,多地猪价出现涨停,但需求疲软,或制约猪价上涨空间,养猪巴巴预计短期猪价持稳。
华北市场整体稳定,厂家调整空间有限,河北养殖场良种猪出栏价在17.4-17.6元/公斤,部分高价仍存。
华中猪价小幅上涨,河南厂家结算价多上涨0.1-0.2元/公斤,实际出栏价变化不明显,在17.2-17.4元/公斤;两湖猪价跟涨,湖北孝感规模场外三元出栏价涨至17.8元/公斤。
华东猪价慢涨,山东部分屠宰厂结算价上调0.1-0.15元/公斤,省内良种猪主流出栏价在17.4元/公斤;苏皖规模场猪价涨至18.0元/公斤。
南方生猪价小涨,广东广西地区养殖户挺价心态不减,规模场猪价再涨0.2元/公斤。市场养殖户惜售心态加强,加之优质适重猪源有限,猪价受支撑或仍有小涨趋势。
西南猪价小涨,四川省内规模场生猪外三元出栏价涨至18.2元/公斤,食品企业多有从省外调猪意向;
因猪价节节攀升,养殖户惜售心理仍存,多数心理价位在18元/公斤或18元/公斤以上。因生猪出栏有限,供应偏紧,且屠宰厂因盈利状况不佳,压价心理仍存,且终端市场需求疲软,因此,整体市场交易量偏低,且出栏生猪体重普遍不大,应证了生猪供应紧张的局面。
因饲料成本走低,而生猪价格缓慢上移,今日自养自繁生猪每头盈利达403元,因看好后市行情,仔猪补栏积极,仔猪价格高企,部分地区仔猪每头价格达到700元以上。仔猪效益良好,导致母猪盈利,市场部分开启母猪补栏,标准体重100斤左右母猪基本处于脱销状态。需求处于年内淡季,但供应相对需求仍略偏紧,因此养猪巴巴预计猪价整体依然预期多看涨。
9元猪价成了坎 震荡上升或是9月前主要趋势
猪价自从6月下旬开涨以来,涨幅非常可观,但是从进入7月开始,一边涨一边震荡的走势已经持续半个多月了。先是东北地区逆势大涨,成为猪价领头羊,继而带动北方整体涨势。
如今北方已达9元高价,由于供需博弈激烈,猪价进入涨跌两难的僵持阶段。南方地区总体维持着上涨态势,而且从目前北方震荡、南方稳涨的态势下来看,价位北高南低的局势有望扭转。
在市场起主导调节作用的行情下,即便我们如何挣扎好似也没有多大用处。生猪市场已经进入存栏和供应的持续下降通道,并且上涨周期已经初具雏形,在该涨价的时机,二师兄的表现定然不会太差。
随着破9地区的增多,大家对后市的信心也越来越大,但是也有养殖户表示当地猪价涨势缓慢,至今未达9元,还有的地区能够达到9元,却总是出现回落的态势。
养殖户压栏、出栏;屠宰压价、抬价;市场收猪困难、猪肉销售不佳。这些都会作用在行情走势上面,猪价涨跌不一,恰恰说明市场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动作。
目前屠宰企业与养殖户就像是在进行着一场拔河比赛,猪价确实够坚挺,然而供需两端始终处于博弈的状态,如果供求端利空影响能够完全不起作用,或者起到利好的作用,那猪价就是时候再一次冲高了。所以目前来看猪市距9元时代仅一步之遥却又难度很大。
虽然行情在震荡,但是上涨的地区总是多于下跌的地区。而且破9的地区不断增多,我们目前所说的震荡也不过是难以坐稳9元并形成规模。然而供应缺口是猪价上涨的不竭动力,需求端的利空难敌供应端的利好,8月份的市场动态对9月份以后的走势至关重要,预计在目前市场各方博弈的状态之下,猪价震荡缓慢上升或是9月之前主要行情趋势。
南方地区破9地区依旧在持续增加,由于利好因素即将到来,加上有北方高价区做榜样,养殖户惜售等价心理强烈,猪价继续上行。
北方地区之所以震荡,一是屠宰压价,二是猪肉销售不佳,三是养殖户出栏增加。而且在短期内,这种现象不会全完消失,供需还将继续博弈,猪价也还有一定的回落空间。然而供应端紧缺才是猪价上涨的马达,因此,在养殖户压栏惜售支撑下,后市破9地区将继续增加。
网友发声:2015年养猪大胆预测
养猪人在茫然中度过了伤心的2014年,对于2015年的生猪市场,就像雾里看花,很难看透了。但市场永远是成本和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以下分析与业内同仁共同思考。
一、养猪行业分析
1、看母猪
母猪存栏量继续下滑。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自2013年9月以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实现连续 17个月环比下滑,从5013万头降至4190万头,降幅达16.42%。而自2012年能繁母猪存栏高位(5078万头)以来,已累计下滑 17.49%。能繁母猪存栏数据已跌至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位,并在持续刷新底部。预计2015年能繁母猪存栏能够进一步压缩,能繁母猪存栏能否降至4000万头以下,我们拭目以待。
2、看生猪存栏
生猪存栏量同比有所下降,市场供给偏多局面有所缓解。据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月份我国生猪存栏量环比下降3.8%、同比下降7.4%,下滑至40555万头;截至1月底,全国生猪存栏量已连续28个月同比下滑,这也是春节以后猪价没有下降的主要原因。
3、看消费
猪肉需求持续低迷,消费替代品不断增强。2014年猪肉消费市场持续低迷,表现为旺季不旺,预计2015年仍将延续疲软态势。主要原因,一是随着国家有关规定的进一步实施,猪肉高端消费受到抑制;二是居民饮食习惯以及消费观念发生改变,肉类消费更加趋于多样化,猪肉消费增幅放缓;三是水产品、禽蛋、牛羊肉等替代消费不断加强,无论节假日还是日常消费,猪肉成为普通消费品,餐桌改善被其他动物产品取代,造成节假日消费量增幅不明显,价格上涨乏力。
4、看成本
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人工成本不断上升,疫病防控成本逐年提升,养殖成本的不断提高支撑生猪价格上行。
5、看政策
2015年“史上最严环保法”开始实施,一些无法达到环保要求的猪场将被迫退出历史舞台。许多地方政府已经对养殖业划分禁养区、限养区。今年在环保政策的压力下,预计有关涉及猪场拆迁、搬迁的政策力度会加大。此外,规模猪场在环保压力下势必加大环保的投入,资金投入和环保设施的运行都会提高养殖成本。
二、2015年市场预测
由于2014年5月分猪价急剧攀升,使市场淘汰母猪的势头得到了抑制,所以能繁母猪淘汰的还不够彻底,再加上疫情的稳定,养殖水平的提高,使每头母猪年提供上市生猪头数得到有效提高。因此,2015年猪价出现暴涨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根据春节后猪价的走势及以上分析,预计2015年生猪市场走势如下:
3-5月份猪价会在低位波动,出栏价上下两难,预计在11-12元/千克之间。难以下降的原因为:2014年春节后由于猪价大幅度快速下降,造成众多春节前惜售压栏的养殖户在节后亏损更加严重,因此2015年春节前养殖户出栏积极性较高,春节后压栏数量少,价格下降空间有限。难以上涨的原因为:春节后是消费淡季,生猪的存栏量仍然较高,短期内难以消化过剩产能,价格上涨困难。
6-9月份猪价会呈现上涨,预计会达到15-16元/千克甚至更高。前面已经提到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持续下滑,2015年生猪价格上涨周期已确立,第三季度整体受出栏数量减少的影响生猪价格会在相对高位运行,预计生猪价格阶段性高点将在第三季度出现。但是猪价的上涨幅度有多大,要关注三个因素:一是中国经济的整体运行形势,二是消费需求能否好转,三是生猪疫病的发生情况对出栏和消费信心的影响。
10月份以后至2016年春节前,生猪市场价格很难判断,也许会出现两种可能性:一是第四季度随着天气转凉,猪肉消费量不断提升,结合前面谈到的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数量减少,造成生猪供应紧张,价格在第三季度的基础上继续上涨,至2016年春节迎来新一轮的猪价高峰,价格有望达到18元/千克;二是由于第四季度上市生猪是春季生产的仔猪,成活率高,疫情稳定,造成第四季度上市育肥猪数量增加,猪价下降,近几年第四季度猪价总是不升反降也印证了这一点,这种可能一旦形成事实,2016年春节生猪市场也不会出现高价情况,但也不会再次出现2015年的低价位,预计在15元/千克左右。
猪这次真的站在风口上了
在宏观基本面未出现根本性好转的背景下,近段时间,猪肉价格上涨带来的养殖行业景气度回升吸引资金入驻,整个养殖板块持续受到追捧,相关个股大幅上升。从目前看,市场资金有逐步扩散至其他景气度回升板块的趋势,但这种景气度炒作之风能否形成气候?
养殖航运等行业受追捧
近期,猪肉价淡季逆势上涨,近4个月上涨了近50%,引发A股市场各养殖板块连环暴涨。7月9日至7月21日这10个交易日里,牧原股份的股价已成功翻倍,涨幅达到105.33%;另外,包括仙坛股份、华英农业、民和股份、新五丰、圣农发展、罗牛山等在内的8只个股累计涨幅也在50%以上。
市场资金对这一板块的炒作热情仍在持续。昨日,仙坛股份、罗牛山、大康牧业等个股涨幅均在2%以上。
对此,长城证券认为,生猪价格上涨的背后,主要是因为繁殖母猪和生猪存栏大幅下降而形成的生猪供给不足所致。
长江证券分析师陈佳昨日发布研报表示,现阶段生猪的养殖股景气向上的情况在A股凤毛麟角,因此相对A股整体估值溢价必有所体现。保守预计,养殖股可给予30~35倍的估值,相对A股整体估值溢价43%~67%,目前仍有布局空间。
目前,养殖板块并不是唯一因行业景气度上升而受追捧的板块。据记者观察,资金炒作有逐渐扩散到其他景气度上升行业的趋势。如航运板块,6月1日以来,BDI指数(波罗的海综合运费指数)累计上涨了81.46%。与此同时,我国沿海散货运价等航运类指数近一个月以来也连续上涨。受益运价持续反弹,航运业景气度回升引发关注。昨日,中海海盛、招商轮船、中远航运、中国远洋、中海发展这5只航运股大涨,涨幅分别为10.01%、6.80%、6.56%、4.38%和4.29%。
景气度炒作能否持续?
“猪肉价反弹引发的养殖板块暴动,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透过猪肉涨价可能看到,很多东西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悲观。预计价格回暖的趋势会慢慢传导至其他行业,所有行业可能会出现大面积复苏的状况。从目前看,行业景气度的炒作可能迎来了一个比较好的时机。预计后市资金会继续传导,扩散至其他景气度逐渐恢复的行业。”广东煜融投资董事长吴国平对记者表示。
东北证券分析师杜长春认为,制造业生产低位企稳,可以关注中下游行业好转领域。二季度工业生产出现企稳回升态势,工业增加值由3月末的同比增长5.6%逐月回升;制造业增加值也处于回升态势,由3月份的6.7%回升至7.7%。从行业角度看,多个行业在二季度工业生产中都出现回升格局,其中食品加工、纺织、非金属矿物制品、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化学纤维制造、专用设备、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等行业复苏力度较强或持续维持一定景气度。
不过,也有一些分析师显得比较谨慎。“猪肉价是比较确定的,但其他行业的价格能否一样出现复苏,还得再观察。像猪肉价上升,背后主要是供求关系变动,相对比较好一点。但BDI指数,主要是货运的,本身波动比较大,要持续上扬,需要强劲的经济活动来拉动,从目前看,我们还看不到非常强的经济复苏动力。因此,对行业景气度题材的炒作,我觉得还是需要再等等。”齐鲁证券分析师罗文波认为。
猪肉价格疯狂上涨的蝴蝶效应
今年以来,国内猪肉价格一反过去三年的跌势,大幅反弹。据国家统计局秦皇岛调查队7月5号市场调查,近期秦皇岛市市区猪肉价格快速上涨。猪后丘肉、五花肉价格每公斤分别为28.69元、28.39元,与6月均价相比分别上涨16%、13%,与去年同期价格相比分别上涨35%、28%。
有国内券商指出,自3月18日全国生猪市场的拐点出现,中国已进入新一轮猪周期的周期性上涨期后,猪价已连续上涨了近4个月,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已经从拐点位置的每公斤11.6元左右涨至当前的每公斤17.3元左右,已累计每公斤上涨了5.7元,涨幅达49.1%,已近50%,也就是说,今年猪肉价格疯涨比2011年更凶猛。
那么,从猪肉的价格疯狂上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会有多大?投资者如何来面对?由于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体系表面上与国际惯例接轨,但是实际上差异很大。中国CPI分类同样是八大类,但每一类的权重与国际惯例有天壤之别。正因为这种每一类的权重差别,对CPI结果的影响会相当的大。
比如,中国是以食品为主导的CPI,即食品类占CPI的比重33%以上,猪肉又在食品类中占三分之一以上的比重,所以中国CPI是与猪周期最为关联。也就是说,中国的CPI很大程度与猪周期成正比,猪肉的价格上涨,CPI也会上行;猪肉价格下跌,CPI也会下行。所以猪肉的价格对中国CPI涨跌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美国是以居住类为主导的CPI,居住类占43%以上比重,核心CPI变化主要受居住类影响。
以此,我们先来看2011年的情况。国内CPI上涨为5.4%,最高一个月为6.5%;食品上涨了9.1%,影响CPI总体水平2.79%;其中猪肉价格上涨21.3%,影响CPI总体水平0.64%。而2011年CPI是年初开始逐渐上涨,到年中为高峰,年底开始回落。这些变化很大程度上与猪周期有关。
从今年猪肉价格上涨情况来看,它是从3月份开始,这就意味着今年的这个猪周期上涨周期至少要延续到明年3月。同时,今年猪肉价格上涨幅度远高于2011年,从下半年开始猪肉价格上涨对CPI总水平影响可能会大于2011年。尽管今年石油价格下跌对这种影响有些许缓冲作用,但预期从下年半开始国内CPI会随着猪肉价格上涨会逐渐上升。CPI重新回到“3”的水平可能是大概率事件。事实上,猪肉价格上涨在股市已经反映,与猪肉相关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已经开始全面上涨。而且猪肉价格上涨对CPI的影响在下半年逐渐显现出来。从今年上半年的CPI变化情况来看,已经现出上涨之端倪,即环比幅度由负转变为正。
如果下半年CPI开始逐渐上涨,甚至于如果央行预期下半年的CPI会快速上涨,那么当前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否能够持续是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当前市场多数预测,今年央行仍然具有降息降准可能,但是这些预测前提是保持CPI在“1”水平。如果这个前提不成立,或猪周期逆转导致CPI过快上涨,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或至少保持当前这种状态就也成为大概率事件。
如果央行货币政策在当前的情况下左右徘徊,那么对正在下行的中国经济会影响较大。因为就目前经济增长的情况来看,尽管上半年国内GDP保持了7%的增长水平,但是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上半年股市快速扩张。而下半年这个条件可能不存在,从而使得GDP增长下行压力会增大。
有分析指出,当前出台的房地产数据比预期的要好,它将对维持下半年的经济增长稳定可能会起到不小的作用。但是从所发布的房地产数据来看,尽管6月份出现趋稳回升的苗头,但无论是住房市场价格、住房销售额,还是房地产市场投资,真正已见回升只是一线城市及少数二线城市,而这样的回升或房地产市场开始好转,很大程度上完成取决于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决于央行贷款降低到近年最低水平。如果这个条件,国内房地产市场面临的问题会更大。更为严重的是,其他尤其是三四城市与房地产去库存化还差距甚远,严重的“死城”现象到处都是。实际上国内市场根本就没有走出当前的困境。也就是说,如果央行货币政策不再宽松下去,房地产市场要想走出当前之困境根本就不可能。而国内猪肉价格上涨并导致CPI的上升,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将可能停止,这将是国内房地产市场再向好的最大障碍。
还有,如果CPI上升导致央行货币政策的转变,它将对国内股市会造成不小的影响。因为,就国内股市来说,目前基本上处维稳康复阶段,估计这个阶段一直会持续到今年下半年。而要让稳定后的国内股市上行走好,就得通过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支持。这是目前决定未来国内股市走势最为重要的因素。如果猪肉价格上涨导致CPI上行让央行货币政策转向,那么国内股市上行的动力就会完全减弱。
总之,就中国CPI体系来说,猪肉的价格上涨,特别是猪周期的逆转上行,那么它是严重影响国内CPI上行,因此下半年中国CPI上行将成为大概率的事件。如果CPI上涨,它对当前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造成冲击及影响,以此来冲击整个中国经济。
警惕肉价上涨”副作用“ 地方政府要积极应对猪周期
警惕猪肉价格上涨效应传导扩散
猪肉价格“淡季不淡”,反而创出新高。今年4月中旬以来全国猪肉价格呈上涨走势,近日涨速明显加快。7月6日的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全国日均价较4月16日分别上涨11.7%、11.5%。分地区来看,超九成省份猪肉价格上涨,东三省和山东价格涨幅在20%~40.1%之间。猪肉消费是我国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程度影响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并对其他食品价格定价产生影响,需要警惕猪肉价格上涨效应扩散传导。
猪周期将对
消费价格产生影响
猪周期将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产生重要影响。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指的是“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产生猪肉周期的原因在于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我国生猪存栏量大约占全球的一半。据联合国[微博]粮农组织及经合组织专家分析,未来10年我国猪肉消费量仍将保持上升趋势。中国农科院信息所专家也认为,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城镇化发展和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国内猪肉消费需求会进一步增加,消费增长主要来自农村地区及城市新增人口。
典型猪周期轨迹一般是猪肉价格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幅增加,进而生猪供应量上升,导致猪肉价格下跌;养殖户大量淘汰母猪,反过来又导致生猪供应减少,猪肉价格上涨。
历史上,我国曾经历多次猪肉周期波动。2003年和2004年,因为猪肉价格上涨导致生猪供应快速增长。而到了2005年和2006年猪肉价格大跌,养殖户淘汰大量母猪,结果是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期间全国猪肉价格大涨。猪肉周期与我国居民消费价格轨迹也基本吻合。2007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2008年上涨5.9%,而2009年为下降0.7%。从猪肉上涨下跌周期大约2年看,猪周期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产生重大影响。
警惕猪肉价格上涨
传导扩散影响
猪周期所引发的居民消费价格波动,与社会总需求扩张或收缩没有明显关联。由于猪肉消费在居民菜篮子中占据较高比重,猪肉价格上涨本身对居民消费价格上升有一定推动作用。同时,因为猪肉价格上涨后,势必影响到其他商品定价基准,一些与猪肉密切相关的食品价格也会出现上涨,菜农也将根据猪肉价格对蔬菜价格进行调整,导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出现整体上升。今年6月份全国食品价格上涨1.9%,其中鲜菜和猪肉价格上涨较多,涨幅分别为11.4%和7.0%。
此外,猪肉价格上涨也可能会引发居民实际收入下降,进而产生工资调整的压力,这对经营陷入困境的企业来说,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工资增长前提在于市场需求扩张,而基于猪肉价格上涨产生的工资上升,将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如果工资不调整,那么猪肉价格上涨可能会引发民生问题,中低收入家庭日常生活质量将会受到影响。应该看到,这种因为猪肉价格上涨所引发的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并不是货币因素引发的,更不是社会总需求见底回升的反映,反而可能会对当前宏观经济稳定增长产生一定阻力。
猪周期上升难以改善
工业品价格条件
今年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当前我国工业品市场需求不振,终端需求明显不足。而猪肉价格上涨,难以形成导致工业品价格上升的清晰传导链条,因而无助于工业品市场需求的回升。
如果因为猪肉价格上涨导致工业企业用工成本上升,那么有可能会减少工业品价格环比降幅。但这种因为成本推动的价格条件改善,也很难刺激工业品终端需求上升,这不仅因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工资上涨难度很大,而且即使有所上升也将属于微小幅度的涨幅,难以左右工业品价格走势。而本身工业品市场需求已经萎缩,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升恐怕还会增加工业企业经营困难。
地方政府
要积极应对猪周期
由猪肉价格上涨引发的物价上涨,可能会增加城镇居民经济压力,进而对政策面产生影响。特别是物价上涨与货币之间的关系,已经根深蒂固地植入居民脑中。如果猪肉价格上涨进一步扩散传导,特别是对其他食品价格的进一步传导,增加了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压力,而由此引发的社会对物价上涨过快的抱怨,若与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相互交织,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宏观经济治理的难度与复杂程度。
当然,猪肉价格上涨,将会刺激养殖户增加生猪供应,反过来将对猪肉价格上涨产生抑制作用。考虑到生猪供应需要一定周期,地方政府在此期间要密切观察物价形势变化,严厉打击借机炒作价格上涨行为,防止猪肉价格上涨进一步传导扩散,以免增加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压力。
宏观政策宜保持定力,将稳定宏观经济增长作为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加强政策的微调与预调,进一步提高政策执行效果。同时,地方政府要积极应对猪周期,采取积极措施缓和猪周期价格波动,加快生猪的产供销一体化建设,提高生猪规模养殖的比例;完善补贴政策,提高养殖户抗风险能力,防止猪肉价格下跌导致养殖户过度淘汰母猪;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提供信息和科技服务,给养殖户清晰的市场和价格信息。
猪肉价创四年来同期新高 或拉动下半年CPI回升
“最近一个月,猪肉价格每斤上涨了两块左右,现价14元/斤。”陕西安康李女士反映说,近期明显感受到猪肉价格连续上涨的势头,“估计还要涨”。
在历经长达三年的低迷行情后,今年以来国内猪肉价格迎来大幅反弹。尤其是在进入3月中下旬后,短短数月,猪肉价格涨幅已超30%,一举创下三年新高。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今年全国猪肉零售价格自4月中旬开始上涨。与4月16日相比,7月20日,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全国日均价涨幅均达16.7%。目前全国猪肉价格处于2012年以来同期的最高水平。
一路疯狂上涨的猪价,或将引发一连串“蝴蝶效应”。猪肉价格作为监测我国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在CPI的权重为3.03%,因而,“我国CPI‘猪周期’表现很明显”。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虽然现在CPI初显回升势头,但由于PPI处于下滑通道,预计下半年CPI会略高于上半年,温和通胀是有可能的,但通胀的预期不会那么强烈。
四个月内猪价涨幅近50%
有统计数据显示,从今年3月18日以来,猪肉价格开始节节攀升,到7月20日为止4个月的时间里,猪肉价格涨幅接近50%。“以山东潍坊为例,7月20日的白条猪肉价格为23元/公斤,和三月中旬相比,涨幅高达54%。”卓创资讯分析师姬光欣介绍说。
华泰证券研报预计,猪养殖成本的上升或促使这轮猪周期的高点,突破2011年的最高值,超越30元/千克。
一般来说,节假日较集中的四季度一般是猪肉消费的高峰。而为何此番猪肉价格在2012年一蹶不振后,会在本属于淡季的季度,迎来“报复性”反弹?对此,姬光欣分析说,这主要是受供求关系失衡所影响,而且生猪市场本来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
他表示,因为今年农历春节2月是生猪的集中供应期,所以到了随后的3、4月,本就连续17个月下降的生猪出栏量,在经过春节期间的大量供应后,出栏量降到了低位。同时,由于今年初生猪腹泻病导致死亡率升高,因而等到了6、7月,出栏量减少现象更加凸现。
“由此造成生猪供应紧张,今年生猪存栏量为3.92亿头,而2011年同期该值为4.5亿。” 姬光欣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而且养殖户看到目前猪价上涨的疯狂行情后,有部分更是不愿意现在就出售。
来自安徽物价局的数据显示,受生猪存栏量减少,仅7月来的半个月生猪涨价14%,以目前价格出售,每头生猪可盈利300元左右,但目前可出栏的生猪较少。
姬光欣亦认为,这波猪价上涨行情仍旧会持续,到今年9月份结束,不过要比2011年的上涨周期短一些。
或拉动CPI回升
被视为通胀带头大哥的猪肉价格,是观测CPI走势的一个重要信号。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涨幅比一季度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2.4%,要远高于CPI涨幅。猪肉价格和CPI的联动关系体现在,6月单月,猪肉价格涨幅为4.0%,影响CPI上涨0.12个百分点。
而一般来说,猪肉价格是包括种植业等6个环节10多个行业在内的长产业链,因而其反映在CPI上,会有一个滞后效应,“滞后期一般在半个月到1个月左右”,姬光欣说。
实际从数据上可以看出,虽然猪肉价格从今年3月中下旬开始大幅反弹,但它与CPI的表现并不同步,4、5月CPI环比增速都依旧下滑了0.2%。
“下半年CPI比上半年会高一点,(但)不会太高。”刘向东预计,从现在来看,CPI已经显现出回升的势头。反映在数据上,6月单月CPI为1.4%,环比增幅与上月持平,结束了连续三个月来的负增长局面。
华泰证券研报预测,今年7-12月CPI同比会逐渐走高,随着猪肉价格的逐渐攀升,2015年年底CPI有可能达到3.0%左右,实现年度预定目标。
但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尽管猪肉价格上涨会在某种程度上带动CPI上升,但还不足以影响到年内货币政策走向。
生猪价格走势呈现南涨北掉的态势
猪价走势呈现南涨北掉的态势,北方地区掉价主要是在高温的影响下,高温过后北方地区猪价掉价幅度明显收窄,北方地区屠宰企业表示短期内猪价弱势趋稳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华南、福建地区猪价虽出现上调现象,但屠宰企业表示由于猪价上调,屠宰环节缺乏利润更趋向于下调屠宰量来应对。时间来到了7月下旬,整体冲9的梦想依旧存在着,目前这种态势,猪价9元/斤似乎成为了不可逾越的坎,但所做的行情调查显示,从上个月底压栏的养殖户已经逐步出栏,供给短时并不是主要矛盾,需求才是割舍不下的痛,屠宰场整体屠宰量的下调成为了时下的通病,消费不畅成为掣肘猪价的短板。
猪价基本呈现比较明朗的态势,基本呈现南涨北掉的态势,最为显着的地区当属于东北与福建和华东地区,作为本周猪价代表区域,两地区走势完全相反,两地养殖户压栏心理完全不一样,市场反响也不一样。本周全国生猪加权价格主要呈现着震荡上调的态势: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猪价本周整体生猪价格震荡上调态势,新疆地区今日主流价格为8.5-8.8元/斤,本周累计上调0.3-0.4元/斤;陕西本周猪价维持震荡向上态势,今日规模猪场主流出栏价格为8.5-8.8元/斤,本周累计上调0.1元/斤;甘肃地区猪价维持大幅震荡上调,今日瘦肉型生猪出栏主流价格维持在8.7-9.2元/斤,本周累计上调0.2-0.5元/斤。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生猪价呈现震荡态势,重庆地区本周猪价维持大幅上调,本地猪场今日标准体重生猪出栏价维持在8.8-9.1元/斤,本周累计上调0.3-0.4元/斤;而云南猪价维持震荡上调,当地规模猪场今日出栏价在8.4-8.8元/斤,局部地区累计上调0.2-0.4元/斤;四川地区猪价维持上调态势,今日当地主流价格在8.7-9.2元/斤,本周猪价累计上调0.1-0.3元/斤;贵阳地区本周生猪价格震荡走势,240斤生猪出栏价多数在8.5-8.9元/斤,本周累计上调0.1-0.2元/斤。
东北地区:本周东北地区猪价呈现震荡调整的态势,今日东北各地区收购价格为:辽宁8.5-8.9元/斤,吉林8.5-8.7元/斤,黑龙江8.7-8.9元/斤,今日东北地区屠宰场收购价格与上周五相比整体下降0.1-0.2元/斤,本周吉林地区猪价整体下降0.2元/斤,黑龙江地区猪价已经攀升至东北最高价水平。随着本周东北地区猪价下调,生猪出栏情况相对来说有所好转。
华北地区:华北地区本周猪价呈现不同走势,销区本地生猪价格基本维持稳定,而产区猪价略有下调。北京地区本地猪场今日大车价格为8.7-8.9元/斤,本周规模猪场出栏价累计上调0.05元/斤;天津地区本周猪价呈现震荡不稳的态势,今日主流价格维持在8.9-9.2元/斤,本周累计上调0.1-0.2元/斤;河北地区本周猪价冲高回落走势,今日河北地区生猪主流价格在8.4-8.9元/斤,河北地区今日猪价与上周五基本持平,本周河北保定、邢台部分地区出栏价格下调至8.6-8.7元/斤的水平,河北温氏本周出栏价格基本维持稳定态势,今日出栏价格达到了8.9元/斤;山西地区猪价本周维持稳定,今日主流价格为 8.4-8.7元/斤;内蒙古今日主流价格8.7-9.2元/斤,本周局部累计上调幅度为0.2元/斤。
华南地区:广东地区本周生猪价格呈现上调的态势,今日广东地区猪价主流价格在8.6-9.2元/斤,本周累计上调0.1元/斤,本周广东温氏出栏价上调至8.6元/斤,本周累计上调0.1元/斤;广西猪价在本周猪价维持上调态势,目前广西地区主流生猪出栏价格维持在8.6-9.1元/斤,本周猪价累计上调0.1-0.2元/斤,广西温氏本周出栏价上调至8.7元/斤,本周累计上调0.1元/斤;海南地区本周生猪价格震荡走势,今日标准体重瘦肉型生猪主流价格在8.4-8.9元/斤,本周累计上调0.2-0.45元/斤。
华东地区:华东地区猪价走势呈现差异变化调整态势,区域差异化也比较明显,福建地区本周猪价呈现大幅上调态势,福建低价区域(龙岩)今日主流价格在在8.75-9.1元/斤,本周累计上调0.35-0.5元/斤,福州地区今日主流猪价在8.9-9.3元/斤,本周猪价上调幅度在0.1-0.3元/斤;浙江地区本周生猪价格呈现上调态势,今日标猪主流态势在9.0-9.3元,本周浙江局部地区猪价累计上调0.2元/斤;江苏地区猪价震荡调整态势,今日瘦肉型生猪主流价格在8.7-8.9元/斤,本周江苏温氏生猪出栏价格上调0.1元/斤,今日出栏价上调至8.9元/斤;山东地区本周呈现回落现象,今日山东地区标准体重猪只收购价格8.45-8.9元/斤,较上周五猪价下调0.05元/,一些大型规模猪场外调上海生猪出栏价最高达到8.9元/斤;安徽地区本周生猪价格呈现震荡上调态势,今日主流价格为8.6-9.0元/斤,本周安徽局部地区累计上调0.1元/斤,合肥温氏今日生猪出栏价在8.9元/斤,本周累计上调0.1元/斤。
华中地区:华中地区湖北、江西、湖南、河南本周生猪价格走势差异化,河南地区本周猪价呈现先涨后掉的态势,河南地区今日主流猪价为8.5-8.9元/斤,本周最高价格能达到8.7-8.9元/斤,下调0.1-0.2元/斤;湖北地区标猪(瘦肉型)今日猪价为8.6-8.9元/斤,较上周五累计上调0.1-0.2元/斤,本周湖北地区一些大型养殖企业标准体重瘦肉猪出栏价格达到8.7-8.9元/斤;江西地区瘦肉型猪价走势维持震荡上调态势,今日瘦肉型猪价为8.7-8.9元/斤,本周江西低价区域猪价累计上调0.2元/斤;湖南本周猪价呈现震荡持稳态势,今日标准体重瘦肉型生猪8.6-8.8元/斤,本周累计上调0.1元/斤。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