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亚行)对外宣布,将提供6900万美元贷款,支持河南省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及改进禽畜废物处理设施。
“这批贷款的获得,是继世行后,我省再一次拿到国际性银行贷款。”省畜牧局一位人士告诉记者,为了推进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进程,早在2012年年底,我省就开始着手筹备亚行贷款畜牧养殖业及产品安全示范项目。2013年,该项目支持考察团专程来到我省渑池县,对河南尚正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存栏5000头优质供港肉牛标准化养殖场及环境治理建设项目。
随着各地企业申报的完成和项目的明晰,从今年起,贷款项目推进开始明显加速。今年6月,发改委专赴我省调研该项目,并与省财政厅等多个厅局进行了座谈,对农业贷款项目的设计、推进和实施环节进行了交流。7月,财政部组团与亚行代表就该项目进行了贷款谈判,详细讨论了贷款规模、条件以及项目实施方案,并在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草签了《贷款协定》等法律文本,交由亚行执董会讨论。
据了解,此次贷款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南阳市、驻马店市、许昌市、洛阳市、三门峡市和商丘市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畜牧养殖及加工、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和机构能力加强等。贷款将主要向河南省畜牧局及部分市县政府提供资金,帮助其建立或升级实验室和检验设备,此外,还将帮助9家大中型畜牧业生产加工企业装配更优良的肉类和饲料加工设备、内部质量检验实验室、废物处理系统以及沼气发电机和有机肥料加工等设备的投入。
这并不是河南养殖行业第一次接触国际性贷款。近几年与世界银行(世行)的贷款项目合作顺利,大力促进了我省畜牧产业的发展,这也是众多养殖行业人士对此次贷款落地抱有信心的一个主要原因。
2010年,我省启动了生态畜牧业示范项目,该项目利用世行贷款8000万美元,新建、改扩建我省黄河滩区590个养殖场,涉及郑州、开封等8个省辖市、30个县(市、区),使黄河滩区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这个项目,积极利用滩区天然草场和作物秸秆,使发展滞后地区渐渐成为我省主要的畜牧产品供应区。因此这次亚行的贷款,同样让人充满期望,将对我省畜牧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推进生产加工食品质量安全提升有巨大作用。”上述畜牧局人士表示。
压力下借机转型
而此次的亚行贷款,除了推进我省食品以及养殖业的安全与发展外,对于目前发展遇到一定瓶颈的我省养殖产业来说,也是一次转型升级、提升发展契机。
“我省是养殖大省,但并算不上养殖强省。”在河南农业大学长期从事肉羊产业研究的陈教授看来,我省养殖行业尤其是肉羊养殖产业,后续形势并不乐观。
以肉羊产业为例,多位养殖业主以及行业人士表示,今年肉羊产业养殖形势不佳,技术相对落后,产品类别不统一。
河南领头羊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孟先生称,今年,我省肉羊产业发展遇到困境。同时,整个肉羊市场依旧混乱,假肉、走私肉事件层出不穷,这都对产业链企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产业链上游的饲料类企业同样感受到市场的颓靡。一家省内饲料企业负责人称,今年的形势是全产业亏损。养殖企业开始减少存栏量,使饲料需求下降,并且我省在肉羊同期发情、人工授精等方面的技术落后,喂养过程不便分群,增加了企业成本。
除了这些市场问题外,牛羊肉进口的大开闸,显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养殖行业对于未来发展的危机感。
2014年11月,中澳自贸协定谈判结束。澳大利亚进口牛羊肉综合关税将在8~9年内逐步取消的协议,也将对消费市场造成冲击。一位牧业人士直言,我国对于国外进口的牛羊肉征收12%的进口关税以及13%的增值税等税费,即使如此,进口的牛羊肉在价格上仍占有相当的优势,“这肯定会冲击我省相关的养殖产业链”。
“贷款的意义不在于支持多少,而在于往哪个方向支持。”上述省畜牧局相关人士坦言,此次的亚行贷款更多起到的是引导资金的作用。事实上该项目总投资达到了9.1亿元人民币,亚行的贷款主要用于支付该项目的土建工程、设备和咨询服务等方面,其他资金还是由地方和企业自筹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我省畜牧业的调整发展,在此次的项目贷款上,亦有明晰表达。在项目中,省内共有9家企业的发展升级项目获得贷款支持,而纵观企业情况,皆为拥有饲养、生产、研发等全链条的综合性养殖企业。
“也就是引导加龙头两方带动。”行业分析师梁勇认为,目前我省的养殖业需要解决三大问题,即养殖业的盈利能力、专业化规模化养殖水平的提升、污染处理以及技术落后。“我省具备发展畜牧业的地域优势,但是目前产业必须向规模化和技术化方向发展,这也是此次亚行贷款的一个直接意义。通过贷款引导、资金扶持,提高禽牧畜养殖产业的整体水平,推动我省从养殖大省向养殖强省的跨越。”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