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白羽鸡:小蛋壳孵出大品牌

2016-10-31来源:《烟台晚报》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海鲜中的海参、螃蟹、大虾;水果中的苹果、大樱桃、莱阳梨;以及黄金、葡萄酒……说起烟台的名特产真是数不胜数,在一次偶然的采访中记者才知道,烟台还有一个在全国响当当的大品牌,那就是烟台白羽肉鸡。“经过政府、企业、养殖户的共同发力,目前烟台市白羽肉鸡产业进入规模数量持续大增、不断调整升级的发展时期,现在全市拥有三家肉鸡业上市公司、占全国总数的75%。年出栏白羽肉鸡2.3亿只,规模数量和科技含量处于全国龙头地位。”畜牧兽医局局长任长良介绍说,烟台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最适宜畜禽良种繁育与养殖,被国家列入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据了解,近年来,政府部门相继投入扶持资金2亿多元,带动社会各界投资60亿元,用于推广生态养殖、标准化改造等项目。同时,烟台还大力推进白羽肉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牵头与中国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7个高校院所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伴框架协议,组织15个畜牧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技术合作,推进白羽肉鸡研究成果转化。
 
  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21世纪以来得到迅猛发展,白羽肉鸡现已成为烟台畜牧业的优势产业。不仅如此,白羽肉鸡还让不少农户发家致富。烟台肉鸡三大上市企业,养殖辐射区域叠加起来,串联起数以万计的农场、养殖场。通过“公司+基地+农场”的肉鸡产业化运作模式,企业带领农户进行肉鸡养殖,构建起了与农户“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
 
  牟平区一家肉鸡养殖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2001年出栏商品肉鸡不到1500万只,依托强力带动,2012年肉鸡出栏量达到近9000万只、产值22亿元,肉鸡产业也成为全区农村经济中仅次于果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据了解,以前养鸡通过网养,现在改成笼养、立体养殖,主要是为了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更好地治理污染和降低生产成本。
 
  对新建的白羽肉鸡养殖场,烟台市实行准入制度、逐级审批,着力构建主体多元、协调互补、区域布局合理、养殖方式先进、养殖规模适度的产业体系,打造全国重要的白羽肉鸡良种繁育基地和加工基地。任长良介绍,现在烟台市已创建国家级肉鸡标准化养殖示范场13个,省级的23个,肉鸡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比重均达到100%。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