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6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8年9月26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8年9月26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非洲猪瘟致近70%产能不能跨省调运 上市猪企面临挑战
非洲猪瘟疫情再度袭扰我国生猪养殖潜力增长区。
9月17日,内蒙古发现第二起非洲猪瘟疫情。内蒙古与东北三省作为我国潜力增长区,目前仅剩吉林独善其身。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初,该地区在建生猪养殖项目投资已超过615亿元,涉及多家上市养猪企业。此次非洲猪瘟将对上述投资项目产生多大影响,目前尚不能估算。
与此同时,超过18个省份暂停跨省调运,生猪价格随即出现南北分化。众多上市养殖企业选择积极出栏,引发8月销售数据出现逆势增长。业内有分析称,此次非洲猪瘟疫情,将加快散户退出步伐,有利于规模化养殖,上市猪企或将从中受益,但并不排除疫情大面积暴发带来黑天鹅事件的可能性。
潜力增长区受创
短短几天时间内,内蒙古已经排查出2起非洲猪瘟疫情。这是我国第7个出现非洲猪瘟疫情的地区,也是我国生猪养殖潜力增长区域中第3个沦陷的省份。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9月17日发布消息称,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发生一起生猪非洲猪瘟疫情。这是近日内蒙古确诊的第2起非洲猪瘟疫情。9月14日,农业农村部通报在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确诊一起非洲猪瘟疫情。
在此之前,辽宁、黑龙江均出现非洲猪瘟疫情。而内蒙古与东北三省正是我国生猪养殖的潜力增长区。
2016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将内蒙古和东北三省划分为潜力增长区,预计东北等区域年均增长1%〜2%,成为我国猪肉产量增加的主要区域。
在此政策下,各大猪企纷纷做出回应。根据媒体报道,在2018年初,东北地区在建生猪养殖项目投资已超过615亿元,国内大型养猪龙头企业相继布局,2018年底前可新增出栏1540万头。
据悉,大北农计划在2020年前,在东三省控养1000多万头商品猪;天邦股份于2016年11月在哈尔滨签订了千万头生猪养殖战略合作项目协议;牧原股份也于2016年开始在龙江县开工建设其年出栏200万头生猪的项目。
突如其来的疫情,或将打乱上述投资项目进展节奏。疫情如果持续蔓延,上述项目的发展前景也将蒙受阴影。截至目前,非洲猪瘟何时能够结束尚无时间定论,其是否会演变成行业黑天鹅事件还有待观察。
猪易资深分析师、首席内容官静书认为,疫情暴发的猪场更多集中在小型养殖场,预计将加强中小养殖场的监管,也将加快生猪产业规模化的推进。
生猪调运咽喉中枢被切断
与此同时,不断升级的跨省调运政策正在影响更多的省份。
9月1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及其产品跨省调运监管的通知》,就非洲猪瘟疫区解除封锁前生猪及其产品跨省调运监管有关事项作了补充。要求与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省相邻的省份暂停生猪跨省调运,并暂时关闭省内所有生猪交易市场。暂停时间从任一相邻省发生疫情至其全部相邻省疫情解除封锁前。
也就是说,截至9月19日,河北、山西、吉林、上海、福建、江西、山东、湖北、陕西、宁夏、甘肃等11个省份暂停生猪跨省调运。再加上7个发生疫情的省份,全国共18个省份暂停生猪跨省调运。
“山东、湖北、河南、河北为生猪调出大省,生猪出栏总量为9791万头,占全国总量的14%。7个疫区省份生猪出栏总量占全国的27%,限制调运的11个省份生猪出栏占全国生猪总出栏的41%。”静书说。
以此推算,接近70%的生猪产能不能进行跨省调运。卓创资讯撰文称,“非洲猪瘟近疫区全部沦陷,调运咽喉中枢切断”。
“目前仅西南、华南区域仍可进行生猪调运。全国需要跨省调运的地区中,超过7成被迫中断。主产区主销区价格走势继续两级分化。近疫区,以湖北为例,生猪正常外调比例在30%~40%,生猪外流渠道中断后,本地供应或将增多,猪价或进入下滑通道。而西南、京津等主销区因生猪流入减少,预计猪价有上涨可能。”卓创资讯分析师李霞提供给记者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
上市猪企的危与机
业内普遍认为,非洲猪瘟非人畜共患,对消费端影响较小。不过,由于我国生猪产能北移,严控调运后使得猪肉区域供需出现矛盾,全国整体猪价坚挺,但各区域差别较大。
“整体来看,东北地区猪价持续走弱,而上海、浙江在内的长三角地区涨幅领先,四川、云贵地区涨幅次之。”静书告诉记者。
李霞认为,非洲猪瘟疫情对提高规模化程度有一定促进作用,生猪养殖散户将加速出局,上市猪企或将从中受益。“主产区主销区高低价差相对明显,规模型猪场对市场的话语权加重,散养户生猪大多本省消化,主产区养殖户对猪价话语权减轻,对规模化程度提高有一定促进作用。”
面对非洲猪瘟带来的不确定性,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出栏热情较高,引发销售数据在8月出现逆势增长。
根据多家上市猪企发布的8月份销售数据来看,生猪销售价格均处于上升状态。温氏股份在8月份销售商品肉猪198.42万头、销售均价14.01元/千克,环比变动分别为16.94%、10.40%;牧原股份在8月份销售生猪112.6万头,销售均价13.21元/千克,环比变动分别为12.38%、7.66%。
在整个8月份,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正邦科技、雏鹰农牧、天邦股份、天康生物、龙大肉食合计销售生猪403.26万头,销售额突破57亿元。
“通常情况下,受周期性影响,规模猪企在8月份的生猪出栏数往往是环比下降10%左右。但是受非洲猪瘟影响,规模猪企出栏较为热情,也引起销售数量出现增长。”李霞告诉记者。
不过,生产基地遍布全国的上市养殖猪企,也面临着巨大的疫情隐患。截至目前,尚未查出疫情从哪传入、何时传入、各起疫情之间的关系等。
“目前非洲猪瘟对生猪产业的影响有限。如果该病在国内扩散蔓延,将对我国的生猪养殖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也将严重威胁全产业链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在日前答记者问时提到。
另外,进入2018年以来,全球非洲猪瘟疫情复杂严峻。截至9月5日,除我国外还有12个国家报告发生3358起疫情。
临沂暂时叫停生猪交易!别怕,看完这些你就踏实了
近日,临沂市畜牧局连发《致广大生猪养殖场(户)的公开信》、《致全市各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公开信》和《致全市各生猪贩运经纪人的公开信》三封公开信,要求暂时关闭生猪交易市场,暂停向省外调出生猪(不含种猪),暂停从省外调入生猪。违规调运,一律扣押并作无害化处理。
8月初以来,辽宁、河南、江苏、浙江、安徽、黑龙江、内蒙古相继发生18起非洲猪瘟疫情,给生猪产业造成严重威胁。为做好临沂市非洲猪瘟防控和生猪生产工作,《致广大生猪养殖场(户)的公开信》中要求,全市暂时关闭生猪交易市场,暂停向省外调出生猪(不含种猪),暂停从省外调入生猪,暂停时间到我省全部相邻省份解除疫情封锁为止。确需跨省调运种猪的,每头种猪均需提交有非洲猪瘟检测资质的实验室出具的检测合格报告。违规调运,一律扣押并作无害化处理。同时,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加强动物防疫条件建设,提升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水平,认真执行强制免疫、异地调运落地报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消毒灭源等各项动物防疫制度。
《致全市各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公开信》指出,各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要严格实施屠宰厂(场)肉品品质在线同步检验,生猪产品凭“两章两证”出厂,确保猪肉质量安全。检验中发现疑似非洲猪瘟临床症状,脾脏、淋巴结等典型病理变化的,要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鼓励各生猪屠宰企业推行“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冷鲜上市”模式,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提升生猪就近屠宰加工能力,就近就地收购生猪。和经纪人签订承诺书,严禁为运输生猪换证或者“隔山开证”收购运输生猪。
《致全市各生猪贩运经纪人的公开信》中强调,各生猪贩运经纪人要主动到县区畜牧兽医部门进行备案,定期报告生猪调运期间动物防疫情况。运输生猪及其产品必须凭检疫合格证明,装载前、卸载后对运输车辆要进行清洗、消毒。
问题一:什么是非洲猪瘟?
答: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猪主要通过接触病毒或者污染物或被感染的蜱叮咬后而感染。山东省畜牧兽医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非洲猪瘟对生猪产业危害巨大,是养猪业的头号杀手。由于目前尚没有特效治疗药,也没有预防用疫苗,一旦发生非洲猪瘟,必须立即全部扑杀并做无害化处理。
问题二:非洲猪瘟传染人吗?
答: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病毒不会感染人。猪是非洲猪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 除家猪和野猪外, 其它动物不感染该病毒。虽然对猪有致命危险,但对人却没有危害,属于典型的传猪不传人型病毒。
另外,非洲猪瘟传猪不传人,且该致病病毒在60℃下、10分钟就会被灭活。经检验检疫合格的生猪产品可以放心食用,消费者无需恐慌。
问题三:临沂是否受到非洲猪瘟影响?
答:自8月3日我国确诊第1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临沂市第一时间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对养殖户施行挨家挨户排查,截至9月11日,全市累计排查各类生猪场点43565个、生猪735.22万头,临沂市未发现非洲猪瘟疫情,生猪生产形势稳定。
冷鲜肉能打破“猪周期”怪圈吗?
猪粮安天下,对于猪肉价格,最敏感的莫过于家庭主妇了。“最近猪肉涨价了,瘦肉比3月份每公斤贵了2元多。”近日,刚从福州一家超市买完肉的王曹颖这样说道。进入6月以来,福建各地生猪出栏价开始缓慢上涨,如宁德等地生猪出栏价6月30日是每公斤12元左右,8月31日是每公斤15元左右。
从2016年至今的这轮“猪周期”中,本报持续追踪。这一轮“猪周期”过去了吗?记者采访了福建农林大学教授王则金,他说:“近一段猪肉涨价,是触底反弹的表现。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生猪的总量可能会比去年还要多。近期来看,国内猪价或以小幅调整行情为主,后期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但涨幅不会太大。”
中小养殖户露出笑容
“进入8月份后,生猪出栏价回升至前年的价位,达到每公斤15.6元,现在每头猪可以净赚100多元。”8月31日,柘荣县城郊乡际头村大学生创业园负责人缪带弟笑着说。
2016年,生猪市场行情看好,缪带弟也和其他养殖户一样,进行了大量补栏,最高峰时存栏量达到5600多头。去年,国内生猪价格在“一年涨、一年平、一年跌”的波动性猪周期轨道中持续走低,不少中小养殖户损失惨重。缪带弟说,去年,由于生猪出栏价格低迷,她的养殖场资金又不雄厚,原本有5000多头的生猪存栏量,只好忍痛出栏了3000多头,损失300多万元。
随着天气逐渐凉爽,生猪出栏量逐渐减缓,生猪价格出现回升。缪带弟说,她的养猪场存栏量有2100多头,不会再盲目补栏。
同样的笑容也出现在尤溪县益民畜牧有限公司业主陆宣众脸上。目前,生猪价格高达每公斤15元左右,猪饲料价格又有所回落。他们养殖的是外三元猪,品种较为优质,今年来生猪价格最低时每公斤也能卖10.6元,但仍然要每公斤卖12.6元才能保本。显然,目前是处于盈利状态。
尤溪县农业局畜牧站站长张宏盛认为,目前的猪价只是暂时性反弹,猪价是否有机会高位运行要看下半年。原因是,一般来说,下半年各种喜宴会增多,猪肉需求增加;是否能结束这一轮“猪周期”,受多种市场因素掣肘,仍然难以预测。
如何告别“猪周期”
宁德市农科所生猪养殖专家杨珲昌说,“猪周期”伤害最大的就是中小养殖户,由于调控不科学、信息收集滞后等因素,中小养殖户对生猪存栏量的增减,难以做出准确判断。
他认为,“猪周期”形成的原因如下:一是猪肉是我国肉类消费主要品种,体量巨大且稳增。按平均2人年消费一头猪来算,我国一年要消费7亿多头猪,市场规模高达1.4万亿元。二是国内民间养猪盛行,养殖企业众多且不断增长。大企业与中小养殖户间的竞争,也导致猪肉价格的周期性变化。
他认为,如果能在养殖与销售环节加强调控,告别“猪周期”并不难。在养殖环节,我国总体人均猪肉消费量保持稳定微升的趋势,保持在每年7亿头左右的总出栏量,生猪出栏价格就会相对稳定。在销售环节,则应该大力推广食用冷鲜肉。
为何要推广冷鲜肉?杨珲昌解释说,我国猪肉上市供应,特别是在中小城市和农村,还保持着热鲜肉直接供应市场的传统。推广食用冷鲜肉,一是可以延长市场上肉制品的销售周期,缓解生猪价格过快上涨或下跌对终端产品价格的影响,或者延缓市场需求的增减对生猪养殖的影响,从而有利于平缓行业周期震荡。二是促进屠宰场与养殖企业合并,有利于实现供求平衡。
何为冷鲜肉?王则金说,其是指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将宰杀后的畜胴体迅速冷却,使温度降为0℃至4℃,并在后续的加工流通和分销过程中始终保持该温度冷藏的生鲜肉。冷鲜肉全程安全把控,科学排酸,是世界上公认最安全的食用肉,利于人体吸收,口感好。
王则金说,冷鲜肉供应链建设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监管保障、社会参与的品牌建设机制,打造全程可视、可追溯、各环节智能化协作的供应链体系。
推广冷鲜肉,难!
对于推广冷鲜肉,原福建大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进军认为,冷鲜肉的生产、运输、贮藏都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可以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冷却排酸是关键的生产环节,要求24小时内将肉的深层温度降为0℃~7℃。这也是由宰后僵直到肉质成熟的过程,肉的内部细微结构发生一定变化,肉的嫩度增加,并产生氨基酸、多肽等风味物质,使冷鲜肉更容易烹调加工,更容易消化吸收。
2006年8月,杨进军决定进军冷鲜肉销售领域。公司专门成立了研发机构,并到福州、厦门、泉州的各大市场进行调查,发现当时我省还没有生产加工冷鲜肉的企业。杨进军还先后多次到省农业厅、省畜牧局、省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省经贸委等咨询,均得到大力支持。
杨进军回忆说,原省经贸委得知他们要研发生产冷鲜肉后,有关人员说:“福建人消费习惯倾向于传统的热鲜肉,推广冷鲜肉要经历相当漫长的过程,一般企业是拖不起的。如果你们要做,我们会全力支持。”
2009年初,在上述部门的支持下,大科农业成立了7家分公司,启动冷鲜肉研发,成为当时全省唯一经营冷鲜肉生产的企业。
2010年12月1日,大科农业生产的冷鲜肉在福州市场终于上市,当时开店22家。杨进军回忆,从销售量看,开业后的5天内,由于价格促销,宰杀量和销售量基本相等。但价格恢复正常后,因冷鲜肉在冷却、排酸过程中有所损耗,加上冷链运输、销售等成本因素,致使其会比热鲜肉的价格每公斤高2元左右,各店的冷鲜肉销量明显下降。
杨进军十分着急,从市场了解得知,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消费者对冷鲜肉品质认识不足,90%的消费者认为冷鲜肉肉价太高,与放在冷柜里的肉没什么区别。不到一年,杨进军的冷鲜肉推广计划就无疾而终。
业内人士的意见
2012年,省牲畜屠宰管理办公室发布了《居民肉品安全知识和消费习惯调研报告》,这是我省首次对居民肉品安全知识和消费习惯进行摸底调研。调研报告显示,居民最关注肉品的质量和安全,但是对目前国际通行的“冷鲜肉”消费习惯,知之甚少。数据显示,福建受访者中,了解冷鲜肉更加健康安全的居民只占5.1%。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肉类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继续扩大冷鲜肉、小包装分割肉和肉制品的生产比重,到2015年,县级以上城市热鲜肉销售比例降到50%以下,冷鲜肉占比提高到30%。
福建省肉品协会秘书长郑锦山说,目前,冷鲜肉在我省市场的认知度还远远不够,我省只有不到10家冷鲜肉生产企业,但是,未来冷鲜肉肯定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这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
福建省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刘宜锋说,在欧美发达国家,市场上流通的80%以上都是冷鲜肉,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全国市场70%都是热鲜肉,冷鲜肉将是未来消费升级的主要产品。
厦门银祥肉制品公司是福建为数不多的冷鲜肉生产企业之一,连续创下了全国首家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品牌猪肉、获得全国首张“绿色市场”认证证书的直营连锁店、引进福建首条冷鲜肉生产线和世界最先进的丹麦SFK生猪屠宰成套设备等多个第一,是一家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银祥总经理林祥木说,冷鲜肉将成为肉类餐饮原料的主流,这更是饮食文化进步的重要标志。
他建议,一是以社区为据点,组织消费者参观冷鲜肉的加工过程,宣传其优点。联合各类媒体,宣传其安全性。二是升级售卖现场的软硬件,进行促销、试吃,拉动客流。三是在超市、社区生鲜店、电商平台进行推广。四是大力推广气调小包装冷鲜产品。五是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加强对冷鲜肉销售的支持。
生猪:疫情助力调结构 明年猪市恰逢春
1。 存栏:农业农村部8月份生猪存栏数据显示,能繁母猪存栏比上月增减-1.1%,比去年同期增减-4.8%;生猪存栏比上月增减-0.3%,比去年同期增减-2.4%。受上半年养殖持续亏损的影响及8月以来非洲猪瘟的频频发生,疫区省份及相邻省份生猪活体严禁跨省调运,种猪销售受此拖累,种猪补栏及更新延迟,年末生猪存栏及母猪存栏或将再创新低。
2。 猪价:在疫情因素影响下,严格的生猪禁调政策将加大产销区价格的进一步分化。生猪流通受限后,后期猪价的走势则取决于政策,随着禁运时间的持续,养殖场(户)的存栏压力与日俱增,利空后市猪价。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或将有新的调整,生猪供需格局有望在区域协调之下达到新的平衡。
3。 变化:非洲猪瘟无异于给国内养殖业上了一堂生动的生物安全课,原有生猪大流通的模式的弊端暴露无遗,区域内协调生猪供给或将成为主流,白条冷链运输亦或书写新的篇章。养殖端更加强调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散户由于先天的缺陷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专业化规模化养猪引领中国猪业走向新时代。
风险提示:国家政策、原料价格大幅上涨、不可控疫情、自然灾害。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