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1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2020-03-20来源:综合报道文章编辑:小琳评论:[点击复制网址]
|

猪评:储备肉又双叒叕来了 新冠疫情或影响近期猪肉进口(2020年3月19日)


  据数据统计,2020年3月19日全国各省外三元猪均价为35.96元/公斤,较昨日下跌0.04元/公斤,较上周同期猪价(3月12日)下跌0.30元/公斤。

  今日全国27省、直辖市范围内,共计7省份猪价上涨,18省份猪价下跌。全国最高价为浙江,较昨日下跌0.13元/公斤于39.74元/公斤;全国最低价为新疆,较昨日下跌0.04元/公斤于30.16元/公斤。山东、陕西与昨日持平。

主要上涨地区(单位:元/公斤) 主要下跌地区(单位:元/公斤)
辽宁 ↑0.05 北京 ↓0.14
天津 ↑0.04 浙江 ↓0.14
云南 ↑0.04 广东 ↓0.13
河北 ↑0.03 福建 ↓0.11
河南 ↑0.03 江西 ↓0.08

  今日部分地区猪价:四川18.8-19.1元/斤,河南17.7-18.0元/斤,江西18.9-19.2元/斤,广东19.7-20.0元/斤,湖南18.9-19.2元/斤,山东17.4-17.7元/斤,湖北17.5-17.8元/斤,河北17.3-17.6元/斤,北京17.2-17.5元/斤,辽宁17.0-17.3元/斤。

  今日猪价持续偏弱态势不改,外三元均价跌破36元/公斤。目前生猪供应依旧不足,加之在经历前段时间的出栏后,可出栏生猪减少,北方部分地区有反弹现象。不过目前市场需求疲软,屠宰企业有库存压力,销售情况不佳,订单量减少,有降价提量意愿。华商储昨日再次发布2万吨储备冻猪肉投放竞价通知,已是年内第11次投放储备肉,政策将继续强势打压猪价。预计短期内生猪价格将持续震荡整理为主、涨跌两难,偏弱几率更大。另外,国外新冠疫情继续升温,近期猪肉进口将受到一定限制,不过整体上2020年进口量大概率将进一步增加。


国家投23万吨储备肉“增供”、160亿元补贴“兜底”,猪价跌了14元/斤?


   猪肉是我国大多数居民最主要的肉食品,价格上涨对群众生活的影响牵动人心,为此,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除了通过储备投放调节外,还采取了一些有力的措施,多管齐下保障群众生活,主要是“增供”和“兜底”两个方面。

  一是增供,主要是增加猪肉和其他畜禽产品的供应。去年以来,我们多次投放了中央冻猪肉储备,今年春节假期过后又连续6周投放,本周还将继续投放。许多地方政府也密集进行了联动投放,并加大产销衔接与货源组织的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市场供应。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记者根据华储网发布的消息整理得知,从2020年1月3日到3月20日,国家分11次共计投放23万吨储备肉:

储备肉.png

  那么这些储备肉到底对猪价产生了哪些影响呢?在3月19日国家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彭绍宗说:

  2009年,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了生猪市场调控预案,并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情况而进行了修订完善,为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储备调节是主要的调控手段,在具体操作中,国家发改委会同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建立了工作机制,每次投放冻猪肉储备都坚持“事前有研判、事后有评估”。总的看,储备投放的效果是较好的,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从全国层面来看,我们在去年上半年猪肉价格快速上涨阶段之前,就及时启动了冻猪肉的收储工作,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之后猪肉市场价格上涨的时候,特别是在重点的时段,比如去年的中秋、国庆和今年的元旦、春节,以及今年的春节以后,从疫情期间到现在,这几个时段我们都重点进行了储备肉的投放。通过密集的投放,这期间猪肉市场价格在相对高位都保持了平稳态势,特别是最近一个多月以来,价格虽然还在高位,但连续每天回落,这一个月的降幅达到了7%以上。

  从重点城市来看,2月中旬有些城市猪肉价格一度达到了每斤40元以上,个别城市甚至达到了49元,近一段时间来,这些城市重点采取了加大储备投放力度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除少数城市猪肉的价格在37元左右以外,绝大多数城市都降到了35元以下。猪肉价格既关系到生产者的利益,也关系到消费者的利益,在目前高价位上,我们还将坚持“保重点时段、保基本民生”的思路,继续做好政府储备冻猪肉的投放工作。

  同时,还鼓励增加禽肉等替代品的生产供应,增加肉类的进口,多样化地满足群众肉食消费。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们加大了猪肉市场保供稳价的工作力度,持续投放中央冻猪肉储备,对于重点地区如武汉及湖北其他地市,安排了2万吨的应急储备,已先期将2000吨调运在武汉的中央储备仓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稳定了市场信心,有利于保障疫情期间群众日常猪肉消费的需要;

  二是兜底,就是民生保障。按照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2019年以来,各地认真执行联动机制,累计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60多亿元。需要说明的是,这是在向困难群众发放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金的基础上每月额外发放了一项补贴,以便缓解猪肉等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今年春节期间,一些地方增发了一次性补贴,疫情期间部分有条件的地方还适当地提高了补贴的标准。总的看,群众日常猪肉消费有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这“两个保障”是我们要落实的重点。


近期3起非瘟疫情猪均系网络销售,无检疫证、无非瘟检测、车辆无备案......


  日前,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抓紧抓好生猪调运监管和运输过程中非洲猪瘟疫情处置的紧急通知》,通知指出,近日四川、河南两省先后从外省调入的种猪和仔猪中排查出3起非洲猪瘟疫情,运输车辆未经备案,生猪无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牲畜耳标和非洲猪瘟检测报告,均系货主通过网络销售。农业农村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生猪调运监管,有效防范违法违规贩运染疫生猪。通知从六个方面要求进一步抓紧抓好生猪调运监管和运输过程中非洲猪瘟疫情处置。

  一、毫不松懈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非洲猪瘟防控是恢复生猪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务必要将各方防控责任真正落实落细落地。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和有关部门监管责任,严格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六条禁令”,从严管理检疫申报、现场检查,规范出证行为。督促落实各环节从业者动物防疫主体责任,鼓励防疫主体依法报告疫情,对于存在调运生猪不按规定申报检疫和故意出售、转移以及采取其他方式私自处理发病猪等情形引发疫情或导致疫情扩散蔓延的,扑杀的生猪不予纳入财政强制扑杀补助范围,并依法追究责任。

  二、立即全面排查及时消除产地隐患

  1、摸清本地生猪情况

  以县为单位,全面推进镇(乡)、村两级动物疫病防控网格化管理,组织逐户逐场排查生猪存栏及健康情况,各乡镇要安排专门人员于每月月底更新完善“智慧动监”信息系统中养殖场户基础信息。对调出种猪和仔猪及存在异常售卖行为的养殖场户进行排查,对调出省以及异常销售的生猪开展非洲猪瘟抽样监测,排查工作以养殖基础数据为依据,判断检疫出证情况是否合理,对监测阳性的以及出证情况不合理的必须深查细纠,依法依规处理。

  2、高度关注生猪网络销售行为

  留意电商平台,对涉及本地的销售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研判,特别是销售价格和出栏数量出现异常波动的地区,一定要对当地生猪养殖、交易、屠宰等相关场所进行重点监控和排查。

  3、重视生猪补栏情况

  要重点检查补栏生猪是否有检疫证明,跨省引进生猪的养殖场户是否履行落地报告义务。做好相关政策和科普宣传,提高养殖场户风险防范意识,在补栏时不购买无检疫合格证明、无牲畜耳标、无非洲猪瘟检测报告、未使用备案车辆运输,或价格明显偏低的种猪和仔猪。

  三、加强生猪运输车辆和经纪人备案管理

  1、加大生猪运输车辆备案管理力度

  督促指导承运人建立台帐,详细记录检疫证明号码、生猪数量、运载时间、启运地点、到达地点、运载路径、车辆清洗消毒等内容,并随车同行。

  2、加快备案车辆录入工作进度

  根据农业农村部有关要求,车辆备案系统必须于6月底前完成与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平台对接。各地要积极主动与承运人联系,尽快落实我省《关于转发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关于启用国家生猪运输车辆备案系统的通知》要求,确保完成所有上报车辆备案信息的录入、完善及核对工作。

  3、加强生猪贩运经纪人备案管理

  进一步规范生猪经纪人管理,鼓励因地制宜提高管理要求,严格备案管理,坚决淘汰守法意识差、防疫意识差、经营条件差的经纪人。

  四、加强生猪调运监管

  1、明确调运政策

  我省调运出省种猪和仔猪出栏前须经非洲猪瘟检测合格,其它生猪调运政策仍然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生猪及生猪产品调运监管工作的通知》(苏农办牧〔2020〕1号)执行。

  2、强化运输环节检查

  要严格查验生猪运输环节中的动物检疫证明、生猪运输车辆备案表,检查生猪临床健康情况,发现违规违法调运的,移交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农业综合执法机构依法依规处理。

  3、严格外埠生猪准入监管

  各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要按照规定程序做好外埠入苏生猪检查工作,并根据检查结果,做好签章放行、无害化处理、信息登记等工作。

  4、强化部门协作

  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与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完善联查联动、信息通报和部门会商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要及时收集、研判本地区生猪调运监管情况,推动解决监督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五、加大对违规违法调运生猪行为的打击力度

  1、畅通信访举报渠道

  在网络、电视、报纸、宣传栏等平台和场所公布信访举报受理电话或邮箱,第一时间安排举报事项调查核实工作,切实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2、加强监督检查和线索排查

  在监督检查中发现违法违规问题,要做到“不查清不放过,不处理不放过”,尤其是非法经营、运输、屠宰病死猪,以及承运未检生猪、违法违规使用牲畜耳标等行为。

  3、强化行刑衔接

  建立健全线索通报、案件移送等工作机制。要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发现涉嫌犯罪的,一律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移送公安部门。

  六、规范运输环节疫情处置

  1、规范生猪运输环节的疫情处置工作

  在运输过程中发现不明原因死亡的,要及时进行采样检测,一旦确诊,严格按照《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2020年版)规定及时报告、规范处置。

  2、科学划定疫区和受威胁区

  对经评估不需划定疫区、受威胁区的,要对运载工具经停点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区域进行重点监控,必要时进行环境采样。

  3、强化疫情的追踪溯源

  发现涉嫌违法的,要及时与公安部门对接,申请提前介入,同时要通过省农业农村部门与生猪来源地或疑似来源地联系对接,及时通报相关情况,推动案情进一步追溯处理。


蚂蚁搬家?四川高速一晚查获3起生猪偷运


  生猪偷运大曝光!3月17日,BTV法治中国60分栏目曝光了四川高速上一晚上连续查获3起生猪偷运案件的全过程。视频中民警截获改装面包车、轻型货车的等小型偷运车辆,每辆车装载20、30头偷运生猪。

  据悉,以现在的猪价而言,每斤猪价相差5.5元,以一头生猪220斤计算,偷运一头猪的利润高达1200元,100头就能达到12万元。

  此前农业农村部公布了四川、河南两省3起跨省调猪案排查出非洲猪瘟疫情,这三起案件均系货主通过网络销售,为此,农业农村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生猪调运监管,有效防范违法违规贩运染疫生猪。

  视频曝光:蚂蚁搬家式偷运?四川高速一晚查获3起生猪偷运案,每头偷运利润高达1200元

  3月17日,BTV法治中国60分栏目曝光了四川高速上一晚上连续查获3起生猪偷运案件的全过程。

  经马鞍收费站的马鞍警组民警现场检查,这辆非法运输生猪的小面包车,涉嫌擅自改变机动车外形等交通违法行为,车内生猪共计32头,驾驶员袁某某交代,他是从南充装载生猪驶往仪陇马鞍,结果在收费站被告诉民警查获,按道理说从生猪出栏运输到宰杀,需要相关部门的层层检疫,生猪出栏后必须依法经动物卫生监督检验,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明方能进行屠宰,如果是跨省运输,需要检疫部门的提供的检疫票才行。

  驾驶员称猪是自家的,用水果车拉猪,没有办手续

  而接下来,民警又在该站查获一辆运输生猪的轻型货车,驾驶员刘某同样无法出示合法手续。经民警清点,车辆共装载了21头生猪。

  当天晚上,民警在巴中梁永收费站又查获了一起非法运输生猪的违法行为,当事人和养猪场老板装载生猪共计20头,准备从梁永运往巴中的生猪市场。

  目前高速公路公安局二分局十一大队,对第一起驾驶员擅自改变机动车外形和已登记的技术数据的违法行为处以500元罚款,三起案件均已依法移交当地动监部门调查处理。

  这些未经检疫的生猪从何而来?这恐怕与屡禁不止的偷运息息相关,据了解猪价在不同地域之间的巨大落差,让一些贩猪团伙铤而走险,低价收购的生猪运往猪价高地,以现在的猪价而言,每斤猪价相差5.5元,以一头生猪220斤计算,偷运一头猪的利润高达1200元,100头就能达到12万元。

  正因为如此,在生猪偷运圈中,如果偷运生猪生意如果做得好,一个月就能买一台200多万的路虎,这样的豪言壮语数不胜数,更有一些黑心的犯罪团伙利用无人机等花式操作来散毒,造成养殖户恐慌性抛售,从而方便自己低价收猪,针对这些偷运行为,尽管各地加大了省际间高速路口的稽查力度,但是一些不法分子仍在钻调运手续、检疫证明等方面的漏洞,甚至买通稽查人员、逃避监管、蒙混过关。

  四川、河南两省3起跨省调猪案排查出非洲猪瘟疫情,均系货主通过网络销售

  3月18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下发《关于进一步抓紧抓好生猪调运监管和运输过程中非洲猪瘟疫情处置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紧急通知》)。《紧急通知》表示,要高度关注生猪网络销售行为。

  《紧急通知》表示,近日四川、河南两省先后从外省调入的种猪和仔猪中排查出3起非洲猪瘟疫情,运输车辆未经备案,生猪无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牲畜耳标和非洲猪瘟检测报告,均系货主通过网络销售。为此,农业农村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生猪调运监管,有效防范违法违规贩运染疫生猪。

  近日,媒体报道的网购太湖猪苗被骗一事获得广泛关注。记者采访调查发现,这些销售无证猪苗、诱导微信交易的卖家现在不仅出现在淘宝、闲鱼、贴吧,甚至抖音、快手这些新媒体平台上也有他们的踪迹。

  据了解,这些店铺名字及简介里多带有诚信、原种、太湖猪等词汇(但不限于此,长白大白等品种都有提及),而一旦养殖户购买了这些有问题的猪苗,出了问题无法索赔,还严重干扰了非瘟疫情防控,给猪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点击下方蓝色字体回顾报道:花1万3千块买的11头猪苗全死掉!网购生猪小心这6大套路


立华牧业:1.8亿元5万头生猪养殖项目签约落户新北


  3月18日,立华牧业生猪养殖项目签约落户新北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总投资1.8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年出栏生猪5万头。项目预计今年底投产,届时,该养猪场将是我市第一家楼房养猪的猪场。

  从2016年“两减六治三提升”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新北区对保留的8家规模猪场进行了环保设施的改造提升,按照种养结合的模式,产生的畜禽粪污全部实行还田处理,实现了资源化利用。8家保留的规模猪场的设计年出栏总量在1.5万头左右。2018年以来受全国范围的非洲猪瘟疫情、猪周期等因素叠加影响,全区生猪产能进一步萎缩,仅西夏墅镇华发畜牧养殖场正常生产,2019年出栏数量为5000头。

  猪肉是城乡居民日常消费的主要肉品,抓好生猪生产、保障猪肉供应工作对保民生、保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去年9月份,新北区农业农村局与立华牧业就养殖合作项目开展对接,筹备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内新建猪场事宜。前期主要对地块选择、养殖模式、资源化利用方案进行了多轮论证,最终确定了目前的楼层养猪的方案。

  江苏立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贸易于一体的上市公司。公司以优质雪山草鸡、生猪养殖为主导产业,是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省农业科技型企业。

  此次签约的生猪养殖项目将采用全新的楼房养猪模式,不仅在安全生产、食品安全保障、智能化、节能减排、粪污治理、防非洲猪瘟疫情上都占有优势,而且其土地需求也不到平养模式的1/4,大大节约土地。该项目同时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当地农民可进基地成为公司合作农户,提高农民收入。


非洲猪瘟疫苗研发进展如何?权威回应来了!


  3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畜禽产品保供稳价工作情况。

  发布会上,农视网记者发出提问:非洲猪瘟是世界性难题,对产业发展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在非洲猪瘟疫情时有发生的情况下,我国非洲猪瘟疫苗研发的进展情况如何?

  就此相关问题,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魏宏阳作出答复。

  魏宏阳表示,疫苗属于一类非常特殊的商品,它只有符合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三个原则,且有科学详实的数据支撑,才能批准它作为商品上市,在行业中使用。

  魏宏阳指出,目前,不同的机构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也已经有单位向农业农村部提出开展临床试验的申请。农业农村部正在组织专家指导这些申请单位,完善临床试验的方案,争取尽快的开展临床试验工作。

  魏宏阳表示,后续还是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高标准,就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三个标准不降低。二是努力追求高效率,我们把审批效率提高,加快后期的审批推进工作。


官方公布多项利好数据!仔猪存栏出现半年来首次增长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3月19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畜禽产品保供稳价工作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回答媒体提问。发布会上,各部委公布多项利好数据,目前生猪生产持续保持恢复向好的势头,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监测,今年2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加了1.7%,这已经是连续第5个月增加,比去年9月份增幅已经达到了10%。在新生仔猪方面,2月全国的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出栏的新生仔猪环比增加了3.4%,是去年9月份以来的首次环比增长。

  预计今年CPI会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

  从统计数据看,2月份CPI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猪肉价格上涨的推动,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彭绍宗表示,2月份CPI同比上涨是5.2%,而猪肉价格上涨拉动了其中3.2个百分点,占比达到62%。显而易见,较高的猪肉价格对CPI的影响是很大的,猪肉价格不仅影响物价总水平,而且由于猪肉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肉食品,在肉类蛋白质的摄取来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猪肉价格也是一个重要的民生价格,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

  近一个多月以来,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们加大猪肉市场调控力度,做好保供稳价工作,猪肉价格从比较高的水平连续有一些回落。我们监测到的36个大中城市超市、集贸市场以精瘦肉这个品种为例,平均零售价格到昨天已降到了每斤32.21元,比2月中旬的最高点34.63元已经下降了2块多钱。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生猪产能稳步恢复的情况下,猪肉供应将得到改善,猪肉价格也会随之回落,而我国工农业产品供应比较充足,服务业发展迅速,物价保持平稳运行的基础牢固,预计今年CPI会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全年物价运行总体将保持在合理区间。

  从三方面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养猪

  近日发改委、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生猪生产以及相关产业的实施意见》,农经司副司长邱天朝介绍,民营企业是保障猪肉等肉类产品供给的主要力量,最近印发的《实施意见》是之前生猪支持政策以及中央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相关政策的细化和实化。主要是针对民营企业发展生猪产业过程中面临的用地、环保、信贷、保险等突出问题,重点从三个方面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

  一是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扶持,强化财政支持,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对相关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金融、保险支持政策,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生猪产业贷款尽职免责和激励约束机制,落实生猪养殖用地政策,对于把不符合要求的耕地或其他土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的,经县级相关部门核实后允许发展生猪养殖,并结合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工作,及时进行补划,简化和规范生猪养殖的环评管理,对于以环保名义擅自搞无猪市、无猪县的,要坚决予以纠正。

  二是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生猪产业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做好非洲猪瘟的疫情防控,进一步健全生猪保育及饲料供应体系,调整优化生猪及其制品的调用政策,严禁层层加码限运禁运,维持正常流通秩序,加强产销对接。

  三是引导民营企业提升生猪产业的发展质量,适应从“运猪”到“运肉”的发展趋势,引导大型养殖企业就地就近配套发展生猪屠宰加工业,推动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下一步,发改委和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一起抓好政策的具体落实工作。

  活禽压栏情况已经有所缓解

  针对因防范疫情而暂停开展活禽交易市场如何帮助屠宰户解决活禽屠宰上市的问题,邱天朝回答到,今年1月份以来,因为防范新冠肺炎疫情,全国许多地方全部或部分关闭了活禽交易市场,禽肉市场的供给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决活禽上市的问题,今年2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门下发了一个文件,《关于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各地按照依法依规、分类管理、精准施策的原则,加强活禽市场交易管理。

  总的来说,允许地方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在做好防控前提下,自主调整管理措施,有条件的放开活禽交易。对于暂停活禽交易的地区,通过集中屠宰、产销对接的方式,建立点对点的活禽销售渠道,帮助养殖户解决活禽的交易和屠宰上市的问题。据了解,目前南方不少省区已经按照新冠肺炎疫情分级防控、差异化管理的要求,陆续放开了活禽市场交易,活禽压栏的情况与前期相比已经有所缓解。

  与此同时,对于有条件和已经实施永久性关闭活禽交易市场的地区,要坚持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为发展方向,统筹谋划禽肉、猪牛羊肉和其他菜篮子产品的供应,提升产业链质量,完善配送体系,保障居民消费。

  临时贴息政策惠及16万户养猪户

  当前生猪养殖场户面临资金缺、贷款难等问题,一些大型养殖企业出现资金链紧张、严重亏损等情况,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扩大养殖户临时贷款贴息补助范围,我们注意到,中央财政将享受临时贷款贴息补助的养猪场条件由年出栏5000头以上,调整为年出栏500头以上,有记者提问做出这一决定是出于何种考虑?中央财政采取了哪些措施帮助养猪企业渡过难关?另外,还有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

  财政部农业农村司副司长姜大峪回答:为有效缓解当前广大生猪养殖场户资金短缺、贷款难问题,帮助养猪企业渡过难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中央财政及时出台政策,对种猪场和规模猪场给予贷款贴息支持。

  2019年5月,中央财政对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含地方猪保种场)及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给予短期贷款贴息支持,贴息范围重点是用于相关企业购买饲料和购买母猪、仔猪等方面的生产流动资金,贴息比例原则上不超过2%,贴息时间从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随后,根据生猪生产实际发展形势需要,2019年9月又将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0年12月31日,并适当扩大贴息范围,将用于新建、改扩建猪场的建设资金纳入支持范围。据调度,截至2020年1月底,全国各级财政共安排种猪场和规模养殖场贷款贴息资金4.44亿元,涉及贷款521.42亿元。

  近期,按照国务院部署,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生猪生产的叠加影响,为切实降低中小规模养殖场(户)的融资成本,进一步促进生猪生产恢复,中央财政将临时贷款贴息补助范围由500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扩大到500头以上。目前,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户)大约16万户。临时贷款贴息属于普惠性政策,凡是符合条件的贷款均可以享受财政贴息支持。临时贷款贴息由地方负责落实,具体执行需根据养殖场(户)贷款需求和银行机构贷款实际发放等情况确定。下一步,我们将加强跟踪调度,指导督促地方落实好临时贷款贴息政策,让有需求的养殖场(户)都能按规定享受政策支持。

  生猪调出大县的平均奖励升至600万

  现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生猪生产的通知已经明确,要继续发挥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的作用,来支持民营企业支持生猪生产以及相关的产业,现在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一年到底大概有多大规模,平均每一个调出大县能够获得多少奖励?资金支持的方向又是什么?

  姜大峪介绍,为了调动地方发展生猪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生猪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2007年中央财政设立了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去年为了稳定生猪生产、做好猪肉保供稳价工作,经报国务院批准同意,中央财政在年初下达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23亿元的基础上,增加安排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7亿元,生猪调出大县的平均奖励金额由460万元提高到600万元。按照现行制度规定,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属于一般性转移支付,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用于支持本县的生猪生产流通和产业发展,支持范围主要包括生猪生产环节的圈舍改造、良种引进、污粪处理、防疫、保险等,以及流通加工环节的冷链物流、仓储、加工设施设备等。

  “四无生猪”发生非瘟,均通过网上销售

  3月12日、13日两天中国农业农村部连续发布了三起在外省违法调运的生猪当中排查出了非洲猪瘟疫情,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魏宏阳表示,四川和河南先后从外省调入的仔猪和种猪中排查出三起非洲猪瘟疫情,农业农村部收到报告之后,立即督促有关省份,严格疫情处置、严查违法违规调运行为,全力做好溯源追踪和案件的调查。目前,三起疫情都得到了有效的处置,案件的查处工作也有了初步的结果,这三起疫情都是由于违法违规调运引发的,他们调运的仔猪和种猪没有车辆备案证明,没有佩戴耳标,没有动物检疫证明,也没有非洲猪瘟检测合格报告,属于典型的“四无生猪”。货主通过线上联系、线下交易的方式进行销售,其中两起还涉嫌借助网络平台,用临时停产的养殖场名义抛售病猪,可以说行为非常的隐蔽,性质非常的恶劣。针对这个新情况在上周末立即向地方下发了紧急通知,同时向各省畜牧兽医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专门去函,督促各地切实抓好生猪调运环节的监管,特别提醒要针对现在网络销售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做好相关的养殖场特别是近期引进仔猪和种猪的,进行重点的监控。

  应该说,总的来看,今年以来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强度和去年相比有了明显的下降,截止到今天,我们今年一共收到了报告四起非洲猪瘟疫情,其中一起涉及到野猪,三起涉及到家猪,捕杀生猪324头,去年同期我们发生13起疫情,捕杀了19.7万头生猪,两项对比,我们判断总体是趋缓的。当然,非洲猪瘟已经在我们国家每个省份都发生过,形成了一定的污染面,特别是现在随着生猪生产的加快恢复,仔猪、种猪的调运在日趋频繁,疫情的风险也确实有可能增加,我们的防控工作丝毫不敢大意。下一步,农业农村部还是要继续坚持压实属地管理、部门监管和从业者主体三个责任,抓好现行的有效措施的落实,特别是要严查严处违法违规调运行为,切实强化风险的监控和核查,真正把防疫工作做到位,为生猪生产的恢复保驾护航。

  非瘟疫苗正在完善临床试验方案

  对于养殖户最关心的非洲猪瘟疫苗研发的进展情况,魏宏阳介绍,疫苗属于一类非常特殊的商品,只有安全、有效、质量可控都达到了以后,并且有科学详实的数据支撑,才能批准它作为商品上市,在行业中使用。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应该说我们也是乐见其成,但是也不能急于求成。因为正如你所说,非洲猪瘟疫苗研究是世界性的难题,到目前为止,包括我们国家在内,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批准过任何一个商业化应用的疫苗。非洲猪瘟发生以后,农业农村部和各有关部门积极支持、鼓励合法合规的科研机构加强非洲猪瘟疫苗研发。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目前确实不同的机构都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同时也已经有单位向农业农村部提出开展临床试验的申请,我们已经收到了这个申请,正在组织专家指导这些申请单位,完善临床试验的方案,争取尽快的开展临床试验工作。后续我想我们还是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高标准,就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三个标准不降低。二是努力追求高效率,我们把审批效率提高,加快后期的审批推进工作。

  目前猪粮比价在18:1,养猪盈利丰厚

  近期多次投放政府储备的冻猪肉,彭绍宗讲到,2009年,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了生猪市场调控预案,并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情况而进行了修订完善,为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储备调节是主要的调控手段,在具体操作中,国家发改委会同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建立了工作机制,每次投放冻猪肉储备都坚持“事前有研判、事后有评估”。总的看,储备投放的效果是较好的,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从全国层面来看,我们在去年上半年猪肉价格快速上涨阶段之前,就及时启动了冻猪肉的收储工作,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之后猪肉市场价格上涨的时候,特别是在重点的时段,比如去年的中秋、国庆和今年的元旦、春节,以及今年的春节以后,从疫情期间到现在,这几个时段我们都重点进行了储备肉的投放。通过密集的投放,这期间猪肉市场价格在相对高位都保持了平稳态势,特别是最近一个多月以来,价格虽然还在高位,但连续每天回落,这一个月的降幅达到了7%以上。

  从重点城市来看,2月中旬有些城市猪肉价格一度达到了每斤40元以上,个别城市甚至达到了49元,近一段时间来,这些城市重点采取了加大储备投放力度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除少数城市猪肉的价格在37元左右以外,绝大多数城市都降到了35元以下。猪肉价格既关系到生产者的利益,也关系到消费者的利益,在目前高价位上,我们还将坚持“保重点时段、保基本民生”的思路,继续做好政府储备冻猪肉的投放工作。

  关于储备投放会不会影响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的问题,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个概念,关于“猪粮比价”的概念。猪粮比价就是生猪市场价格与饲料粮价格的比值,一般情况下,一斤猪肉的成本价相当于6斤左右的饲料粮的价格,这也就是说,猪粮比价在6:1的时候,是生猪养殖的盈亏平衡点。而目前猪粮比价在18:1,这比6:1高出了很多。所以,生猪养殖的盈利在当前是相当丰厚的。从各方面了解的情况看,许多养殖户特别是生物安全水平比较高的大型养殖企业,他们补栏扩产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落实好已经出台的多项政策措施,各地也会进一步的落实好一些支持政策并做好工作安排,包括刚才农业部、财政部提到的这些支持政策,来帮助生猪养殖企业扩大产能。

  饲料企业复工率87%

  畜禽产业的产业链比较长,需要饲料、养殖、屠宰等各个环节密切配合才能保障供应。目前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已经基本恢复正常,截至3月16日,在饲料企业方面全国9711家获得许可证的企业,目前复工率已经达到了87%,其中排名前100位的重点饲料企业复工率已经达到了99%,今年前两个月,全国的饲料产量同比上涨了2%,全国主要豆粕生产厂的日产能现在每天接近20万吨,应该说饲料基本满足需求。从兽药方面看,目前全国生产企业的复工率也达到了85%左右,其中涉及到高致病禽流感、口蹄疫等疫苗的生产企业已经全面复工,这些主要的疫苗目前供应充足,库存量可以一次性满足60亿只家禽、5亿头猪和大概3亿头(只)牛羊的春节防疫需求,储备量超过了存栏的量。同时,兽药经营企业因为是直接面临养殖场户,现在的复工率也达到了88%。在屠宰方面,全国5520家生猪屠宰企业目前的复工率达到了87%,其中年屠宰量在2万头以上的企业是2638家,开工率达到了92%。16个主产省的家禽屠宰企业开工率达到了83%。我们总的判断,目前整个畜牧产业链已经高效协同运转起来,畜产品的稳产保供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发改委四大措施恢复生猪生产

  综合各方面情况来看,今年我国生猪的市场供应形势仍不乐观,请问国家发改委在今年加快恢复生猪生产供应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邱天朝:从发改委来说,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在研究整个生猪生产政策的同时,结合发改委职能积极支持生猪产业的恢复。大家都知道,2019年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我国生猪产能下降比较明显,猪肉产量4255万吨,下降21.3%。目前总体上看生猪基础产能恢复向好,但是猪肉上市量的增加还需要一个过程。今年主要是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支持扩大生猪生产。对2020年底前,新建、改扩建种猪场、规模养猪场(户)和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户)异地重建等给予适当补助,这方面去年已经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3个亿,今年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投资计划将于近期下达。

  第二,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在此前支持畜牧大县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基础上,从今年开始,把生猪存栏量10万头以上的县区陆续纳入支持范围,降低企业的养殖成本。

  第三,积极支持发展猪肉替代品生产。刚才魏局长已经提到,2019年我国禽肉产量是2239万吨,比上年增长了245万吨,增长幅度是12.3%,禽肉产量的增加,对保障肉类市场供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年以来,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特别是各地关闭活禽交易市场的情况,积极指导各地加强统筹协调、分类管理,这个相关情况刚才已经介绍过了。另外,我们积极配合人民银行、财政部明确将生猪畜禽养殖及屠宰加工等企业纳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给予优惠贷款支持。近期,我们对禽肉和水产品生产问题进行了研究,将很快会同农业农村部专门发一个《促进禽肉水产品扩大生产保障供应的通知》,进一步明确相关的支持政策和措施。

  第四,加强现代种业和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强化生猪、禽类等核心育种场建设,提升种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对非洲猪瘟、禽流感等动物疫病的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能力。以上几个方面,发改委今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的规模将比去年有一个明显的增加。

  生猪保险简单赔付率达127%

  现在很多生猪养殖户想知道他们的损失能不能通过保险来得到赔偿,现在生猪保险的赔付情况是怎么样的?财政部还有哪些金融手段支持稳定市场价格、恢复生猪生产?

  姜大峪介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决策部署,中央财政通过政策、资金等多个渠道,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生猪生产的支持力度,尤其是通过提高生猪保险的保险金额,降低养殖户生产风险,提高养殖户稳产保供积极性。2019年,中央财政新增生猪保险保费补贴支出约20亿元,带动全年生猪保险承保生猪4.12亿头,保费规模113亿元,为约790万户次农户支付保险赔款144亿元,简单赔付率127%。

  下一步,我们将在保持目前各项生猪金融支持政策常态化运行基础上,进一步多措并举,加大支持力度。一是继续加大对生猪保险的支持,鼓励各地在物化成本内提高生猪保险保额,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愿保尽保、据实结算。二是研究探索依托养殖企业和规模养殖场(户),创新养殖保险模式和财政支持方式,推动拓展“农户+企业”的养殖模式,提高生猪生产规模化水平和疫病防控能力,更好服务生猪生产保供稳价工作。三是支持有关商业银行,积极探索生猪养殖“大带小”金融服务,匹配专项信贷规模,以贫困地区为重点,给大型养殖企业直接贷款或由大型养殖企业提供担保,为企业带动的中小养殖场户提供贷款。四是支持有关政策性银行在业务范围内,协同政府性融担基金降低担保要求,加大对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的支持,重点为新建或改扩建规模养殖场提供资金支持。谢谢。

  半年来新生仔猪首次增长

  据媒体报道,新冠肺炎疫情对各地生猪生产影响正在趋缓,那么今年生猪生产年度目标能否完成?魏宏阳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对生猪产业的影响已经明显好转,前一段时间出现的母猪、仔猪补栏补不上、饲料供不上,还有新建改扩建项目复不了工,这些问题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刚才财政部和发改委的两位司长介绍了去年以来各方面支持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应该说这些政策产生了很好的效应,再加上市场的拉动,目前生猪生产持续保持恢复向好的势头,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监测,今年2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加了1.7%,这已经是连续第5个月增加,比去年9月份增幅已经达到了10%。在新生仔猪方面,今年2月份,全国的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出栏的新生仔猪环比增加了3.4%,这应该是去年9月份以来的首次环比增长。还有一个好的迹象,今年根据往年的规律,春节后的这一个月,生猪存栏通常都是下降的,但是今年2月份生猪存栏出现了反季节性的增加,环比增幅达到了2.8%。同时,从各地区的情况来看,整个生猪生产恢复的面越来越广,全国有27个省份的能繁母猪保持了增长。南方的主产区前期的产能下降的比较多,今年2月份,这些省份的能繁母猪的增速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上面说的这些向好的积极因素对我们生猪产能的整体恢复应该是比较有利的。

  综合这几个月的走势,也坚定了我们对如期完成今年年度恢复目标任务的信心,我们作为具体的生猪产业管理部门,将认真履行好牵头职责,和各部门一道采取综合性的措施,用好月度跟踪、季度考核、实地督查这些工作机制,推动责任进一步的压紧压实,政策措施进一步的落地落细,新增和改扩建的项目尽快的达产,同时前面也讲到了还是要毫不放松的防控好非洲猪瘟,保持住这些向好的势头。生猪的育肥有一个周期,我们相信经过几个月的时间以后,我们现在新增的产能就将陆续转化为我们上市的猪肉供应。


同是养猪,牧原股份利润涨10倍!这家公司却亏钱出局?


  以精细化学品为核心业务的德美化工却一直有颗养猪的心。早在2011年,公司便对生猪养殖进行了投资布局。然而术业有专攻,德美化工在养猪产业没能激荡起浪花,公司此类业务已多年亏损。特别是在生猪养殖产业火爆的2019年,公司的养猪业务依旧出现了大额亏损。

  在此情况下,德美化工也终于对养猪失去了兴趣。3月16日晚,公司公告宣称,拟转让养猪业务的载体广东英农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农集团)。

  剥离英农集团股价跌停

  3月17日,德美化工股价低开后出现大幅度的震荡,并快速下挫至跌停价。此后,虽然公司股价几度回升,但最终仍躺在了跌停板上,市值缩水到30.6亿元。

  作为抗菌、防护服概念股,德美化工自2月4日以来股价走势不错,17日的跌停有些出乎意料。消息面上,此前一天,公司宣布,拟剥离控股子公司英农集团。

  据德美化工公告,公司拟将持有的英农集团95.71%股权转让给德美集团。德美集团为德美化工实际控制人黄冠雄下属公司,为上市公司关联方;转让后,德美化工将不再持有英农集团股权。经评估,英农集团股东全部权益的评估价值为8082.63万元,其95.71%股权作价7735.89万元。

  成立于2012年1月的英农集团为德美化工畜牧养殖业务的载体,下设广东英农食品有限公司、广东英农农牧有限公司。

  德美化工跨界养殖产业始于2011年10月。彼时,公司以现金出资8700万元与自然人梁志鹏共同投资设立注册资金1亿元的控股子公司绿元农牧,正式进军养殖业。绿元农牧便是英农集团的前身,2014年其更名为英农集团。

  在设立绿元农牧时,德美化工表示,国内规模化生猪养殖的占比相对较少,但是国家的政策趋势将长期鼓励规模化养殖,“现在正是发展规模化养殖的最好时机”。绿元农牧将以规模化的生态养猪作为切入点,“抓住广东省农业产业化及规模化养殖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整合国内养殖资源”。

  2012年2月,德美化工再度宣布加码生猪养殖。公司称,绿元农牧拟规划建设年产36万头(存栏18万头)肉猪养殖规模的“草本酶生态养殖项目”,预计3年内资金总投入量为5.76亿元。上市公司表示,通过实施该项目,绿元农牧将以高标准、高投入建设现代化的规模养猪场,引进国外最先进的养猪生产设备,树立养猪行业的新标杆。

  而如今,德美化工要与养猪产业挥手作别。对于转让英农集团的原因,上市公司表示,由于英农集团坚持全产业链布局以及农产品行业特殊性,英农集团自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德美化工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主营业务是精细化工,剥离养殖业务也是为聚焦化工主业发展。

  养猪业务连年亏损

  正如德美化工在公告中所言,由于英农集团连年亏损,跨界养猪成为上市公司经营上的一大败笔。

  记者梳理发现,2012年~2017年,英农集团分别实现净利润-152.43万元、-1481.16万元、-2859.78万元、-3889.90万元、-5063.33万元、-4914.60万元。2018年度,英农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250.41万元,净利润亏损2066.17万元;2019年度,英农集团实现营业收入8316.84万元,净利润亏损1266.29万元。

  英农集团的亏损在某种程度上也拖累了德美化工。2019年10月,上市公司对英农集团债转股增资1.03亿元。

  在外界看来,规模化养猪出现大额亏损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在过去的2019年,受益于生猪价格上涨,国内生猪养殖上市公司大多盈利颇丰。

  其中:

  温氏股份2019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732.28亿元,同比增长27.92%;实现净利润139.06亿元,同比增长251.38%。

  牧原股份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02.21亿元,同比增长51.04%;实现净利润61.14亿元,同比增长1075.37%。

  新希望2019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去年盈利48亿元~50.2亿元,同比增长181.58%~194.49%。

  那么,德美化工的养猪业务缘何就赚不到钱?

  德美化工上述人士对此表示,猪肉涨价的确对养殖企业有利,但英农集团是做的全产业链,除了养殖,还有经营零售端的食品公司,有一定的管理费用、运营成本,可能猪肉价格上涨没能支撑起整体支出(导致亏损)。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