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蛋价迎来了反弹上涨,特别是12月中旬,销区的价格上涨,主产区的报价陆续突破4元/斤,其行情很是利好,让人对此很是认可。在1个月前鸡蛋的售价为3.3-3.5元每斤,但目前主产区则是在3.9-4.3元每斤。
至于蛋价为何会上涨,一方面是鸡蛋的走货量持续利好,毕竟如今临近节日,市场的消费活力迎来了反弹上涨,零售商的采购热度也在跟着增加,如此一来各地的内销也由此被拉动起来。
季节性的行情反弹也是一方面,毕竟12月份的天气持续变冷,大家对鸡蛋的消费需求有所增加,很多家庭为了提高孩子的抵抗力,也会特意给孩子吃上鸡蛋。还有就是蛋鸡的去产能持续进展,因养殖的持续亏损,蛋农的养殖热情不是太高,老鸡的淘汰力度加大,补栏的情况明显减少,因此近期的新开产蛋鸡不是太多,再加上淘汰时间缩减到430天左右,淘汰力度加大,进入市场的鸡蛋量降低,价格自然是迎来了反弹。
因前期的养殖亏损太大,大家的热情降低,很多人转行喂养生猪,11月份的鸡苗补栏量相比2019年则是低了30%。
不过从近期来看,蛋价行情保持稳定状态,北京报价为3.77元每斤,上海的蛋价为4.36元每斤,广州的报价为4.4元每斤。青海蛋价为4.0元一斤,潍坊报价为4.1元每斤,莱芜报价为3.84元每斤。
相比前几天蛋价猛然上涨,这两天的蛋价涨幅再次回稳,毕竟市场的鸡蛋供应量增加,中间商的谨慎态度加强,价格迎来了回调。据老农表示,今年的养殖成本相比去年高出了0.74元每斤,除了饲料成本大涨外,疫苗、管理、环保等费用也在增加。
那么年前行情能否破5呢?其实答案显而易见,突破4.5元都没可能,更别说5元了,毕竟如今的蛋鸡产能依旧居高不下。不过如今也迎来了2个好消息,其一是猪肉价格持续走高,大家的食用成本增加,很多人则是转向吃上鸡蛋;其二是如今的蛋鸡存栏降低到12.4亿只,春节期间预计减少到12.1亿只,到了明年蛋鸡量继续下滑,有利于后期蛋价的上涨。
蛋农养殖户已经坚持了一年,此时一定别轻易放弃,后期蛋价会涨起来的。
元旦或是蛋价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最近,蛋价开始走弱,稳步下滑,究竟是产蛋鸡一下子多起来了?还是消费突然减少了呢?有心计的朋友发现,每年的超低谷,也是从这个时间节点开始一步步走向深渊的。究竟是为什么?
供求决定价格,这个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那么现在价格下跌,明显就是供大于求了嘛!下面小编就我局限的知识跟大家探讨一下为什么这个时候成为年内行情的转折点的。
首先从“供”的一方谈起。
过了阳历新年,下一个就是中国人最为隆重的节日春节了,忙碌了一年了,春节期间好好歇息放松团聚一下,再重要的事情也要放一放。所有蛋鸡场或者肉鸡场的接雏计划,大部分提前或者后延。这个时候入孵的种蛋大家按21天推算正好处于春节前后出雏!大部分孵化场会在此时选择停孵半月左右,特别是肉雏鸡。占到禽蛋份额10%以上的大部分种蛋被推向商品蛋市场。
再说从“求”的一方。
其实这个问题我在前面已经给大家谈过了。因为临近春节,各大一二线主要消费市场的高校和公司工厂开始放假,集团消费减弱,这部分人是中小码蛋消费的主力,这也是造成中小码蛋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好了,别的因素就不再列举了,但就这两个供求转换的因素,蛋价稳步走弱的原因就非常明朗了。
来源:老井说鸡蛋,作者:周禹锟
1月份蛋价仍有一波上涨完全是可能的!
12月蛋价底部抬升,产能继续下降,支撑蛋价底部,但于短期蛋价反弹利好有限;蛋价涨势主要得益于需求方面的改善,一方面由于产销区库存在经过消化后明显下降,销区存在日常补库需求,而产区对低价抵触心理增强;另一方面,“双十二”、元旦蛋商促销备货及食品加工企业持续少量备货,带动需求提升,叠加产区挺涨情绪,蛋价连涨后企稳。
12月玉米价格稳中小幅上扬,豆粕价格震荡下跌。综合来看,蛋鸡配合饲料价格持稳。
目前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均对豆粕市场不利:美豆因报告利多支撑不及预期以及出口需求放缓、南美天气改善等因素而持续高位回落,拖累国内豆粕市场。同时,国内豆粕供应量超过需求端承接能力,造成多地豆粕库存攀升。短期来看,豆粕价格仍将保持小幅震荡偏弱运行。
12月玉米上扬、豆粕下跌,淘鸡微涨、鸡蛋价格攀升,蛋鸡盈亏平衡线持续上升,但蛋鸡养殖盈利在上周基础上继续好转。假若,按照供应或者需求增加5%,价格增加20%的市场规律来计算,2021年1月份蛋价仍有一波上涨完全是可能的!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