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蛋鸡产业跨越山海

2025-02-01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文章编辑:admin[点击复制网址]
|
一大早,在仁怀城区卖鸡蛋的商贩余兴龙来到位于大坝镇岩坪村的贵州赢家农业有限公司蛋鸡养殖场批发鸡蛋。走进蛋鸡养殖场,一排排蛋鸡标准化养殖笼架排列有序,鸡鸣声此起彼伏。
 
在鸡笼架里,蛋鸡正啄食自动投喂的饲料,一枚枚刚产下的鸡蛋,通过传送带运到工人面前,工人将鸡蛋进行分拣、打包。“我在养殖场主要负责养鸡、拣鸡蛋,虽然每天都做同样的事情,但是看着这些满满当当的鸡蛋,很高兴。”村民王坚一边拣蛋,一边说。
 
“我每周都要来大坝镇批发鸡蛋,这里的鸡蛋营养价值高,好多客人反馈很好。”商贩余兴说。
 
为保证鸡蛋品质,蛋鸡养殖场采用科学化喂养模式,坚持谷物养殖、健康养殖、科学养殖。同时,鸡舍内部设有饮水喂食系统和温度湿度控制系统,为蛋鸡提供舒适环境,实现自动化养鸡增收创效。
 
该养殖场采用“公司+农村+集体经济”模式运营产品,除销往本地各大商超市场外,还销往习水、重庆等地。目前,养殖场在用鸡舍有2栋,养殖品种为海南灰,蛋鸡总存栏量3万余羽,年产蛋72吨,年产值达700万元。
 
“持续做好蛋鸡养殖,提升鸡蛋品质,将蛋鸡产业品牌打得更响。同时探索发展跑山鸡养殖,计划引进放养15000羽延伸养殖产业链,争取在山林间闯出一条生态致富路。”贵州赢家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永银说。
 
陈永银的蛋鸡养殖场是贵州蛋鸡产业提质升级的缩影。日前,记者从贵州省禽业协会主办、贵州贵安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金融科技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产地集采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研讨会获悉,2024年三季度,贵州省蛋鸡存栏4398.2万羽,累计蛋产量38.6万吨,同比增长38.4%。为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贵州加速发展蛋鸡产业
 
一枚小鸡蛋,富民大产业。毕节市赫章县双坪乡发展农村蛋鸡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活水,小鸡蛋“孵化”富民强村大产业。
 
走进双坪乡贵州开碧同创养殖有限公司蛋鸡养殖基地,鸡舍排列整齐、干净敞亮、鸡鸣声不断,机械设备顺利运转,喂料、捡蛋、消毒、包装等有序运行。
 
据了解,该养殖基地常年蛋鸡存栏量约90万羽,日产蛋率达90%以上,带动当地老百姓就业30余人。“我已经在养鸡场干了一年多了,按照计件拿工资,一天能赚160元左右。”家住养鸡场附近的一名工人说,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吃上了“产业饭”。
 
“要有安全的蛋,必须先有健康的鸡!”养殖基地严格饲料和养殖管理,采用无抗生素、无重金属、无农药残留的饲料喂养,均衡调控蛋鸡营养,确保产出的鸡蛋安全健康。
 
目前,该公司处于稳步发展阶段,销售渠道逐步完善,正在进行鸡粪加工等产业延伸。下一步,公司将加快对蛋鸡养殖业的改造与升级,进一步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推动实现养殖业自动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的新格局。同时,赫章县双坪乡将持续做好贵人服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以高质量服务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作为日常生活中最易获得的高性价比营养食品,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钙、铁等成分,氨基酸比例最适合人体需求,易被机体吸收,利用率高达98%以上。尤其含有现代人缺乏的磷脂、胆碱,被营养学界称为“全营养食品”,其消费量持续稳步增长,产业的战略价值日益提高。
 

 
贵州省高度重视家禽产业的发展,把该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来培育,通过政策资金投入,撬动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的方式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文件,按照“上规模、调结构、提品质、增效益、防风险”的总体思路,引导产业发展,为全省蛋鸡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要素保障。
 
“我们将努力推动蛋鸡产业保持稳中有增的总体态势,一产上做好鸡蛋产品的民生保供需求,保持自给有余;二三产上稳步提升占比,强化蛋品加工,做好品牌建设,培优地方特色品种,提升产品品质,着力构建生产高效、保供有力、产销协调的蛋鸡产业体系,加快推进贵州蛋鸡产业的转型升级。”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总兽医师唐隆强对蛋鸡产业的未来充满希望,他表示,蛋鸡行业是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高质量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高质量健康和高品质生活。聚合新质生产力,推动家禽养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落实和践行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的具体行动。
 

 
数字化推动贵州蛋鸡产业打通“任督二脉”
 
据中国经济信息社贵州经济研究中心分析,贵州生态好,气候好,适合多数蛋鸡品种生长,为好吃的贵州蛋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贵州多山,生物隔离条件好,蛋鸡疫病少,药物使用率低,鸡蛋更安全。“好吃、安全”成为促进贵州蛋鸡产业发展的天然推动力。但贵州土地资源紧张,92.5%为山地丘陵,46%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和耕地,61%的土地坡度大于25度。同时,养殖场选址还需符合交通、供水、供电、防疫等方面要求,大中型蛋鸡规模场建设用地选址较为困难,加之缺乏水运优势,饲料原料运输成本高。产业成本高、效率低成为抑制贵州蛋鸡产业发展速度的主因。
 
环境约束力倒逼着贵州蛋鸡产业向集约要效益。但在传统养殖技术条件下,规模越大,风险越高。直到贵州初步完成“高速平原”建设,补齐了交通短板,“数实融合”推动蛋鸡产业批量实现数字化转型,制约贵州蛋鸡产业发展的成本和效率问题才得以缓解,产业的“任督二脉”才被打通。
 
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产业融合处周廷珽认为,贵州蛋鸡产业的数字化发展水平已经由初级阶段迈入中高级阶段,通过全产业链数字化串联,将传统的分散管理变成了高效的线性统筹。目前,企业对数据应用及其价值转化释放的需求迅速提升,企业间的高水平协同对实时数据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行业的高质量数据治理也需要更加高效地汇聚和处理“热数据”。未来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推动更多有效的数字应用场景开发,贵州蛋鸡产业的数字化水平将更加成熟,产业效率也将大幅提升。
 
贵州贵安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潘蓉介绍:“贵州蛋鸡产业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高,为产业数字化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在省农业农村厅和省大数据局支持下,我们搭建了数智蛋禽平台。通过与省禽业协会合作,推动养殖企业上链,为上链企业提供数字画像,精准提供供应链金融、集采降本、社会化服务和品牌赋能等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截至2024年底,我们已服务企业超50家,服务养殖规模超500万羽,玉米豆粕饲料集采超万吨,鸡蛋销售额过千万元,2024年平台交易流量过亿元。”
 
对比贵州蛋鸡业的变化,贵州山水黔农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鑫充满感慨和自豪:“2005年我以服务商身份进入蛋鸡养殖行业,那年贵州蛋鸡存栏量仅40万余羽左右。当时是采用石棉瓦做鸡舍顶棚的开放式养殖模式,鸡舍环境受外界天气影响大,疾病防控难度大,养殖风险高,生产效率低。现在的鸡舍采用全封闭模式,实行全过程监管,舍内配备先进的环境控制系统,可以精准调节舍内环境,有效隔离外界不良环境因素,大幅降低了疾病发生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鸡蛋品质。在先进的养殖设备支持下,我们已经达到了养殖的标准化和自动化,产蛋期管理水平已基本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贵州鸡蛋乘势跨越山海 实现共赢发展
 
近日,经贵阳海关所属六盘水海关查验合格后,贵州六盘水厚全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一批470箱共计160200枚禽蛋顺利出口至中国香港,标志着贵州六盘水禽蛋实现首次出口,成功进入国际市场。
 

 
贵州六盘水厚全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2022年通过招商引资落地水城区营盘蛋鸡养殖场,2023年企业营收达到近一个亿,实现净利润400余万元。“目前,公司员工中超过半数是当地村民,年收入每人可达5万元,加上临时用工等需求,间接带动就业3800余人次,人均年收入4200元左右。在六盘水海关的悉心指导下,我们顺利出口了第一批禽蛋,未来将持续拓展国际市场,预计出口业务每年可以给公司带来5%的营收增长。”该公司蛋鸡养殖场副场长刘帅说,这不仅有效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也显著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为支持地方特色农产品顺利“出山出海”,六盘水海关立足地方实际,积极发挥职能优势,实地检查禽蛋生产、包装等流程和质量管控情况,帮助企业提升疫病防控、用药管理等方面能力,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同时,充分发挥“关长送政策上门”机制作用,针对企业对禽蛋出口相关政策规定、流程不熟悉的情况,开展“一对一”指导。此外,通过设立“鲜活易腐农食产品查检绿色通道”,实行“7×24”预约通关服务,为产品高效出口奠定基础。
 
毕节市蛋禽协会副会长周杰说:“根据调研,我们发现贵州鸡蛋在一线城市市场口碑非常好,我们很有信心。”
 
贵州鸡蛋以抗生素检出率低,蛋壳硬、有光泽、蛋液稠、无腥味等特点深受大湾区等外省市场欢迎,尤其是广东市场有效支撑了贵州蛋鸡产业高质量发展。贵州蛋鸡养殖业已发展成为粤黔合作互惠互利的代表性产业。
 
贵州省红枫湖畜禽水产有限公司销售分公司总经理王选杰也对拓展和稳固大湾区市场底气十足,“我们的鸡蛋在香港和深圳市场都有3000多万元的年销售额,市场反馈很好”。
 
据介绍,目前已有34家贵州蛋鸡企业进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名单,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贵州鸡蛋入粤量从2020年的4.8万吨,增加到2024年的11.4万吨,年均增速约30%,目前占广东外调量的16%左右。
 
为进一步打通制约产业发展的信息、市场和技术壁垒,巩固拓展贵州鸡蛋在粤市场份额,贵州省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相涛指导,专门组织制定了《贵州省供粤鸡蛋专项发展规划(2024-2027年)》,计划结合全省鸡蛋生产和广东市场需求现状,总体构建“两轴十基地五特色带”的供粤生产布局。通过一系列措施抓基地建设,供应链建设和品牌建设,计划2027年供粤鸡蛋量16万吨(其中特色蛋0.5万吨),产值17亿元以上,年均增速14%左右。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邓钺洁
编辑  刘绍波
二审  刘悦
三审  刘皓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