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各地都处于盛夏时期,环境的高温高湿持续,有时候连续数天。这对全封闭式的规模化养鸡场来说,便带来了巨大的中暑致死风险。热死鸡的事件,几乎每年都有发生。这种情况下,除了紧急情况下用一些消暑药以外,其实最最重要、最最经济和有效的是鸡舍水帘降温的使用,尤其是科学正确的操作至关重要。
怎么科学正确的使用水帘呢?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就得先了解鸡舍水帘降温的工作原理才行。鸡舍水帘降温的原理,主要是基于水的蒸发吸热效应实现和达到的,要想说清楚还是具体看如下内容吧。
首先是蒸发吸热:水帘通常由波纹状纤维纸等多孔材料构成,使用时持续淋水保持表面湿润。当外界高温干燥的空气流经湿润的水帘时,水帘表面的水分会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并蒸发成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降低了空气的温度。
再就是增加接触面积:水帘的多孔结构增大了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使水分能够更充分地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加速了蒸发进程,进一步提高了降温效果。
第三就是等焓降温加湿:从能量角度来看,空气在通过水帘时,水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蒸发,空气失去了显热,温度降低,但蒸发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增加了空气的含湿量,即潜热量增加,而空气的焓值则保持基本不变,这就是等焓降温加湿过程。
最终进入鸡舍的空气温度降低,同时湿度有所增加,通过风冷效应能有效降低鸡群体感温度。虽然知道了这些原理,都能按照操作要求实施水线帘降温,但是并不是所有人的操作都能达到有效降温的效果。有些不科学和不正确的操作,反而不利于给鸡舍降温并会带来新的问题。
那么夏季鸡舍水帘降温的操作常见误区都有哪些呢?
首先是水温控制方面。
使用冰水:认为水温越低降温效果越明显,用冰水降温。水温越低越好,认为冰水降温更快,实际上水温<15℃或>30℃均会抑制蒸发,20-26℃常温水效率最佳;
实际上,水温升高蒸发加剧,带走的热量更多,常温水(20℃-26℃)即可达到较好的降温效果,且能减少水资源浪费和设备能耗。
其次是湿帘湿润程度方面。
过度湿润:认为湿帘越湿降温效果越好,使湿帘处于长流水状态。这会导致水帘孔隙被堵塞,降低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影响降温效果,还可能使舍内湿度迅速升高,引发热应激。
其实,最好是半干半湿,最大的极限也应该是“四分之一干、四分之三湿”,总之是不要全湿度和长流水。
通风窗使用方面
第三就是通风窗与湿帘同时开启:认为这样能使温度更均匀稳定。但开启通风窗会破坏鸡舍内外的气压差,降低空气穿越湿帘的速度,使水膜与空气相撞效果下降,影响降温效果,还会减少风冷效应,增强热应激。
第四是清理维护方面。使用前不清理:未对湿帘进行清理,导致杂物堵塞水帘小孔,使水流分布不均,风无法穿透水帘,降低降温和通风效果。
第五是不及时清洗:在使用过程中,未定期清洗水帘,使水帘长期处于潮湿状态,易滋生曲霉菌等病菌,随空气循环被鸡群吸入,引发霉菌性肺炎等疾病。
第六是开启与关闭时机方面。高温高湿时开启:在外界湿度大于70%时强行开启水帘,舍内湿度会迅速升至85%以上,导致鸡体散热受阻,加重热应激,还可能使鸡群受冷湿空气刺激,诱发肺水肿等疾病。
第七是没有根据温度变化及时调整:未根据外界温度逐步开启水帘,如中午高温时突然全开水帘,傍晚降温后未及时关闭,鸡舍可能出现“上午闷热、中午骤冷、下午反弹高温”的波动,导致鸡群反复应激,增加热休克风险。
第八是风机与湿帘配合方面。风机开启数量不当:未根据鸡舍温度、鸡群状态等合理计算风机数量,风机启动数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负压和风速,进而影响湿帘的降温效果。
第九是没有关注负压变化:未将负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不超过18),负压过高会出现高温死角,通风效果大打折扣。
第十是冷空气导流方面。冷空气直接吹向鸡群:未安装导风板或导风板开启角度过大,使从水帘进入的冷空气直接吹到鸡身上,导致鸡群体感温度变化剧烈,引发冷应激,增加鸡群患病风险。
第十一是水帘与小窗同时开启。认为可均衡温度,然而小窗开启会降低负压,导致过帘风速不足,反而加剧热应激。
第十二是冷风直吹鸡群,误以为降温更快,这种情况造成冷空气直接吹鸡引发冷应激,所以侧墙水帘导流板角度应小于60°,让冷风从笼顶混合后下落到舍内,实现均匀降温。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