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肉羊市场:从 “深度调整” 到 “稳中向好”
历经近三年的持续低迷,2025 年全国肉羊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依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截至第 24 周,肉羊出栏价格达到 30.72 元 / 公斤,相较于年初仅微降 2.01%,而 2024 年同期降幅达 8.6%;羊肉均价为 69.32 元 / 公斤,同比降幅从年初的 10.15% 收窄至 3.67%,价格波动幅度显著收窄,止跌企稳态势清晰明确。具体表现如下:
产能端:2024 年末肉羊存栏量为 3 亿只,同比下降 6.8%,2025 年一季度末进一步降至 2.98 亿只,创下 2017 年以来同期的最低水平;能繁母羊存栏量同步减少,新生羔羊数量连续两年下降(2024 年下降 4.8%,2025 年前 5 个月下降 3.36%),从源头上抑制了过剩供给。
价格端:活羊价格与羊肉价格结束 “断崖式下跌”。全国 500 个集贸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价格波动区间收窄至 5% 以内,相较于 2023 年的 15% 大幅收敛,市场信心逐步得以恢复。
二、三大动能驱动市场回暖
(一)供给侧深度去化,产能回归合理区间
自 2021 年以来的持续亏损迫使养殖户主动调减产能,中小散户加速退出市场,规模化养殖占比提升至 48%。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 年羊肉产量为 518 万吨,同比下降 2.5%,2025 年一季度产量为 106 万吨,同比再度下降 5.1%,供给端 “挤泡沫” 效应显著。与此同时,进口羊肉量同比减少 15.5%,国内外供应双重收缩,为价格企稳奠定了基础。
(二)消费旺季叠加结构升级,需求韧性显现
随着气温逐渐转凉,火锅、烧烤等消费场景拉动羊肉消费回升,8 月全国餐饮渠道羊肉销量环比增长 12%。更为关键的是,居民肉类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 猪肉占比下降至 60% 以下,牛羊肉占比提升至 25%。2025 年上半年家庭羊肉消费量同比增长 3.2%,中秋、国庆双节备货进一步提振短期需求,终端采购量预计增长 15%-20%。
(三)政策护航产业转型,养殖效益止跌回升
农业农村部 “稳产能、调结构” 政策组合拳发挥效力,2025 年安排 10 亿元专项补贴用于支持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和良种繁育。叠加饲料原料价格处于低位运行(玉米均价同比下降 6.8%),全国肉羊养殖平均利润稳定在 35 元 / 只。以山东省为例,二季度绵羊自繁自育每只盈利 44 元,山羊集中育肥盈利 54 元,超 70% 的养殖户实现扭亏,行业从 “全面亏损” 阶段转入 “微利复苏” 阶段。
三、九月行情展望:三大利好支撑 “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一)季节性消费高峰提振价格预期
9 月作为传统消费旺季,学校开学、节日聚餐等因素将推动羊肉终端需求环比增长 20% 以上。参考历史数据,中秋前两周羊肉价格通常会出现 10%-15% 的阶段性溢价。2025 年中秋、国庆双节叠加,预计活羊价格或突破 32 元 / 公斤,羊肉均价有望触及 75 元 / 公斤,创下 2023 年以来同期的新高。
(二)供给收缩效应持续释放
全国肉羊存栏量处于 2017 年以来的低位,且 2024 年补栏的羔羊集中在 9 月出栏,中小码肉羊占比达 60%,大码羊肉供应偏紧,结构错配进一步放大价格弹性。卓创资讯预测,9 月全国羊肉市场缺口达 50 万吨,在供需偏紧的格局下,价格上行空间明确。
(三)政策与成本双重托底市场信心
国家发改委 “促消费” 政策持续发力,2025 年安排 200 亿元支持冷链物流和肉类加工设施建设,流通效率提升可降低损耗率 5% 以上;同时,规模牧场养殖成本稳定在 28-30 元 / 公斤,当前活羊价格已高于成本线 10%,养殖端挺价意愿增强,形成 “政策 + 成本” 双支撑。
四、养殖户如何把握机遇?
适时出栏落袋为安:9 月中上旬是双节备货高峰期,建议体重达标的肉羊(绵羊 50 公斤、山羊 35 公斤)及时出栏,以避免后期集中上市导致价格回调。
优化存栏结构:淘汰生产性能低下的老龄母羊,补栏优质种羔,借助当前盈利窗口提升繁育效率,为 2026 年春季行情储备产能。
关注政策红利:积极申请标准化养殖补贴(单个牧场最高补贴500万元),利用期货工具对冲饲料价格波动风险,降低养殖成本。
结语
2025 年的肉羊市场,正从 “去产能阵痛期” 转入 “价值修复期”。供给端的主动收缩与需求端的刚性增长形成共振,叠加政策保驾护航,秋季行情值得期待。对于养殖户而言,理性判断市场节奏、提升养殖效率仍是致胜关键;而对于消费者,不妨趁价格温和回升期,享受秋冬滋补的羊肉盛宴。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