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早,今明两天全国大范围将有降雨天气出现,未来东北降雨减少,主要降雨区仍分布在黄淮及长江中下游区域。
CBOT期市:玉米期货21日收高,美元疲软和对作物长势的担忧加重提振了期价。交投最活跃的CBOT 12月玉米期货收涨19 3/4美分,涨幅3%,报收于6.80 1/4美元/蒲式耳。截止收盘基金买入8000手;
国际市场:美元疲软提振了市场,因为这令美国谷物对外国买家更具吸引力。支持因素较18日当周好转,当时美元走强和对全球经济放缓的忧虑打压谷物期价急剧走低。
对玉米作物面临威胁的担忧帮助提振价格,交易商担忧产量可能会低于预期。美国农业部(USDA)在每周作物报告中,下调了部分州的作物长势评级。农业部分别提高其玉米作物优良率和差至极差率1%。
【美国产区天气】US和EU两大天气模型均转而预测不理想的长远天气。美国中西部6月底和7月初期间急剧升温,如果得以证实,西部玉米带和中西部大多数地区的温度将高达90-100多华氏度。下地不久的玉米和大豆并不欢迎长久的高温干旱天气,因此接下来几天的天气预报将尤其重要。
【美玉米需求】海外终端用户继续利用价格下跌定价。日本昨日为30万吨7-9月运玉米定价(230-235U),预计7月定价完成100%、8月65%、9月30%。南韩也又采购了一船10月到货的食用玉米。美国玉米升贴水反弹,近期期价下跌抑制农民销量(农民将等待授粉期情况)。
美联储(FED)将于21-22日召开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这也是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即将结束之际召开的一次会议,因此备受投资者关注。普遍预计美联储将维持0-0.25%的超低利率不变。不过,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将于北京时间周四凌晨02:15召开会后记者会,那么伯南克将说些什么呢?
国内市场:路透援引人民日报报告称中国国储谷物和食用油存储能力有所增加。谷物库存容量增加到3.9亿吨,食用油库存容量增加到1408万吨,这几乎相当于全年的国内需求总量。如果中国有意填充这部分国储库存那么势必将会对价格造成很大影响。
海关总署周二公布,中国5月玉米进口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46%,至12010吨。数据显示,中国1-5月玉米总进口量增长3.2%,至24442吨。
产销市场:中国产销区玉米价格保持平稳运行,市场对于饲料消费预期乐观,而玉米加工产品方面依旧疲软。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