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豆粕午评:基本面无实质利好 连豆粕偏弱整理

2011-11-11来源:中证网文章编辑:岛岛[点击复制网址]
|

  大连豆粕期货11日早盘偏弱整理,主力合约1205合约收2897元/吨,跌1元。隔夜美豆类继续收低,今日连豆粕震荡偏弱。意大利国债收益率回落,令欧债危机稍有缓解,但市场担忧意大利经济形势。美豆出口需求放缓担忧和南美作物形势良好,给豆类基本面带来利空影响。短期豆类基本面无实质性利好,当前市场关注重要仍在欧洲问题上,预计近期连豆粕震荡偏弱格局料将延续。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10日收低,下滑至1个月低点,因担忧出口需求放缓和南美作物形势良好。分析师表示,因巴西生长季节开局几乎完美,美国可能面临较往常更大的出口竞争压力。尽管周度出口销售稳健,但大豆销量远低于上年的水平,这不支持高价。此外,有关欧债危机和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亦令交易商保持谨慎。

  美国农业部(USDA)报告,截至11月3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销量为604,000吨,接近预测区间300,000吨至700,000吨的高端,其中对中国的销量达为334,700吨。美国农业部在一份报告中表示,美国大豆产量将达到30.46亿美元蒲式耳(8,290万吨),低于10月预测的30.6亿蒲式耳及去年同期的33.29亿蒲式耳。

  国内港口大豆库存压力较大,年初以来港口大豆库存一直徘徊在650万吨左右,明显高于前几年的平均水平;另外远期进口大豆成本较低,根据跟踪的数据显示,明年一季度南美进口大豆成本预计在3900元/吨以下,这将逐渐降低当前港口的库存成本,对现货价格形成压制作用。在低成本进口大豆原料影响下,后期销区豆粕、豆油价格很难有明显涨幅。

  目前国内东北大豆已经收割完毕,但大豆购销陷入僵局。由于对价格高涨预期,农民普遍存在惜售的心态,企业收购困难,这种僵局使贸易商和压榨厂收购积极性下降,纷纷停止了收购,等待价格下跌。目前国内豆类库存依旧处于高位,下游养殖业需求对豆粕市场压力较大。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