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行情回顾
本周,由于产区新粮尤其是东北产区新粮上量增加,市场粮源供应较上周持续增加,因而造成玉米价格继续下滑。接下来分别看一下各主要地区的玉米市场情况:
一. 东北产区新粮上量增加,引发农户惜售及贸易商采购谨慎。由于新粮的持续上量而造成市场供应增加,进而打压玉米价格的现象已经更为明显。鉴于此,东北部分产区的农户在不断呈现弱势的价格形势面前产生了一定的待售和惜售心理。于此同时,因对后期的市场行情继续看空的贸易商也产生了一定的避险意识,采购愈发的谨慎。此外,本周东北气温降幅尚不明显,因而这给农户的玉米存储带来一定的困难,部分地区农户的新粮已经出现发霉现象。总之,本周东北产区玉米市场可以看做是农户和贸易商的情绪微妙转化期。
二. 华北天气不佳,玉米价格整体弱势暂稳。周三开始的华北地区多地降雨,对玉米的降水和发运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由于目前华北地区新粮的水分仍然比较高,市场上量有限,因而采购主体多以深加工企业为主。而当前弱势的价格行情以及玉米的高水分也给农户的惜售看涨心理提供一定的支撑,进而造成玉米采购方粮源组织比较困难,贸易环节价格整体稳定。
三. 南方销区延续弱势行情。由于受产区新粮持续上量的影响,南方销区市场上东北新粮到站量较上周增加。目前,饲料企业采购东北新粮的困难较前期有所缓解。但由于东北新粮尚未大量上市,且价位仍相对较高,一些饲料企业随用随采的策略仍在沿用。长江以南地区,由于本地玉米已经消耗殆尽或本地不产玉米,其当前采购范围并不只限于东北产区,华北产区的河南、安徽等地产玉米也成为饲料企业的采购重点。而长江以北的江苏等省,尤其是在其中北部地区的饲料企业坚持本地玉米采购与东北玉米采购并重的策略,并计划在后期逐渐将采购重点北扩至东北产区。
四. 北方港口大致稳定,南方港口价格大幅下滑。北方港口集港数量增加,锦州港目前仍以收购来自辽西、内蒙等地的湿粮为主,鲅鱼圈港干粮集港量增加。此外,来自黑龙江的低价粮已经到达鲅鱼圈与大连港。与此同时,广东港粮源到港量陆续增多,价格出现大幅下挫。因此,北方港口与南方港口的利润空间逐渐被压缩。
今日行情概述
今日,吉林因雨雪天气影响,玉米上量有限,价格暂稳;辽宁上量增加,农户惜售情绪渐浓,价格有所回调;黑龙江和内蒙贸易商收购谨慎,价格总体弱势下行;华北地区天气影响造成价格整体稳中趋弱;南方销区玉米价格继续下滑; 锦州港口价格小幅下调,广东港口价格继续下滑。
后期市场预测
从本周末开始,由于受强冷空气影响,东北与华北地区出现明显降温和大风天气。东北地区气温继续下降,有利于玉米的存储与脱粒,将对部分地区出现的农户惜售心理带来一定的支撑,料将与贸易商的谨慎采购心态形成短时期的博弈。但随着后期将要出现的南方饲料企业采购的大举介入,再加上多地国储的开始收购与东北深加工企业的持续采购,这种短时间的博弈关系也将被打破。而华北产区在未来一周的天气仍不利于玉米含水量的降低以及玉米需求方的采购,华北玉米的上量料将继续受到影响而使市场呈现弱势稳定的状态。南方销区的饲料企业已经基本为大量采购东北新粮做好了准备,为补充库存维持正常生产的需要,饲料采购人员开始准备逐渐入驻东北产区。虽然当前华北地区的河南省因其新粮上量时间早、数量大而成为南方不少饲料企业的竞购之地,但华北当地的深加工企业与养殖企业对玉米的大量需求必然使得南方饲料企业将来的采购重点为东北产区。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