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读者孙先生举报:在瓯海南白象金竹工业区内,一厂房出租给卖家禽的商户,每天的交易量有上万羽。这是一个地下活禽交易市场?记者昨天对此进行暗访。
按图索骥:霞金路405号 藏在巷弄深处
孙先生提供的线索称,这个交易场所在原温州市禽蛋交易市场斜对面的霞金路405号。昨天上午,记者按图索骥寻找“金竹工业区霞金路405号”。
从霞金路一直往里走,找到霞金路403号、404号等,就是找不到霞金路405号,记者向附近的市民打听,他们都表示不知道。但当记者问:“附近哪里有卖活鸡活鸭的?”一个卖橘子的男子马上说:“哦,我知道了,从这往里面走上100多米,有个旧厂房就是。已经卖了好几天了,臭死了。”
根据指点,记者往那个厂房走去。离厂房还有五六米,一股臭气扑鼻而来,令人作呕。走近大铁门,只见大门紧闭,用力也推不开。敲门,有人问“谁啊”?记者说“能开一下门吗?”里面就没人应答了。
从镂空的围墙往里面望,有一对中年男女正在距离铁门不远处清洗一大筐鸭蛋。在院子里,蛇皮袋装着活禽,有鸭子发出“嘎嘎”的叫声。
由于无法进入厂房内,我们绕到隔壁一家眼镜厂,想从这家眼镜厂的高楼上瞧个究竟。记者表明身份后,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眼镜厂老板同意让我们进入,并开始诉苦:“哎呀,禽流感大家都很怕,市政府从2月8日就开始停止活禽交易了,现在这批人搬到这里来批发,臭死了。这几天运鸡鸭的车进进出出,非常吵。这里还现杀活禽,不知道会不会传染病毒?”
记者举报:辖区城管执法人员赶到现场
从这家眼镜厂的高楼往下看,关活禽的厂区一览无余:好几幢厂房的门口,都堆了装鸡鸭的筐子,还有人在一间厂房的一角杀鸡杀鸭,一派忙碌。
在记者暗访的一个多小时里,不时有人敲厂房的大门,敲门者一般都会说出自己是哪里的,找谁。对上“暗号”后,大门很快就会被打开,来人就会轻车熟路地进入厂内挑选活禽。
我们下楼在旧厂房门口看到一张落款日期为3月4日的限期整改通知书,但已被撕得支离破碎,无法看清楚具体内容。记者多方联系,终于得知这张通知书是瓯海区城管与行政执法局南白象中队张贴的。
记者拨打电话向该中队举报。10多分钟后,中队长陈益奇赶到现场。他告诉记者,3月3日,该中队接到群众举报,就赶到现场实地探访,得知这些经营户都是从原来的禽蛋交易市场里搬过来的,租了这个场地进行活禽交易。他们又找到出租场地的黄先生,要求3月10日前腾空厂房。
现场目击:厂房里密密麻麻挤着鸡鸭
执法人员表明身份后,经营户打开了门,我们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一间厂房内,密密麻麻挤着鸡。一见生人,这些鸡争先恐后地扑腾着叫着。装有活禽的厂房共5间,挤着鸡、鸭和鸽子等。
此时,几个经营户围拢过来,主动向我们介绍情况。
50来岁的老王是本地人,他说自己从事活禽交易已经25年了,老婆在一家农贸市场卖活禽。在这里经营的20多户经营户,基本都是原来在禽蛋交易市场从事批发业务的。以前在禽蛋交易市场做批发生意时,他们每天的批发量有3万多羽,而这几天只有1万多只。主要卖给农贸市场的一些摊主和常常联系的酒店。
40多岁的老翟来自河南,在温州从事活禽交易已10多年。他告诉记者,他们以每年58万元的价格,租了这里的5间厂房进行活禽批发。所有活禽都是从正规渠道批发来的,有检疫证明。但他拿不出租房合同和检疫证明。
记者从我市畜牧兽医部门了解到,从2月8日起,畜牧兽医部门没有核发过一份检疫证明。
初步处理:限时搬离还要进行检验检疫
厂房主人黄先生告诉记者,他只是收了经营户10万元定金,并没有收全款。他已经接到要求腾空厂房的电话,愿意把所有租金都退给经营户,并尽快让他们搬走。他希望由执法部门出面让经营户搬离,他将全力配合腾空厂房。
今年1月28日,市政府发出《关于主城区暂停活禽交易暂时关闭活禽交易市场的通告》,要求从2月8日零时起,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温州经开区、温州生态园(以下简称主城区)暂时停止活禽交易,暂时关闭主城区农贸市场活禽交易区、家禽交易市场;坚决取缔各类马路市场的活禽交易行为。
执法部门表示,3月10日之前,旧厂房里的这个活禽交易市场必须搬离腾空。对现有的活禽,由畜牧兽医部门进行检验检疫,如果检验检疫合格,经营户可以和大型禽类企业取得联系,经杀白后上市,或将检疫合格的活禽调运到主城区以外的县(市、区)销售;如果检疫不合格,要扑杀后作无害化处理。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