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翟:携带H9N2家禽或成新病毒孵化器

2014-03-14来源:健康报文章编辑:岛岛[点击复制网址]
|

  “携带有H9N2病毒的家禽就像一个孵化器,使得野生鸟类来源的禽流感病毒得到更大的重配机会,从而在家禽中存活和传播,并最终造成人感染。”日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翟等人在《柳叶刀》发表综述文章提出,应加强对家禽中H9N2病毒的防控,尽快关闭活禽市场。

  据介绍,截至今年2月23日,我国已发现H7N9A型禽流感病毒感染者213人,其中66人死亡。去年12月17日,江西省发现了首例致命的人感染H10N8禽流感病毒,随后该省又发现了2例相同的感染病例。

  文章分析称,上述新型流感病毒H7N9和H10N8具有相似的遗传谱系:血凝素(H)基因来源于鸭子,而神经氨酸酶(N)基因来源于野鸟。此前已有研究显示,H7N9和H10N8病毒拥有与家禽中H9N2病毒相同的内部基因。根据对我国及亚洲东部地区家禽的长期监测显示,H9N2病毒在家禽中广泛流传。系统发育分析也提示,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病毒与H9N2病毒共同传播,并且它们的内部基因发生了重配。因此,尽管H9N2基因对于感染人类所起的作用还需确定,但已有研究观察到H7N9和H9N2基因的动态重配,提示H7N9病毒在家禽中演变为可感染人体的病毒。

  文章提出,流行的家禽H9N2病毒和来自野鸟的流感病毒之间的重配,可能使病毒逐渐演变并适应家禽宿主。家禽特别是活禽市场,可能在禽源新型流感病毒的出现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扑杀携带H9N2的家禽可能是防止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有效策略之一。

  该文章第一作者刘翟表示,对于禽流感病毒的关注不应仅集中在致病病毒本身,类似于H9N2这类在鸡群中广泛存在且致病性很弱的病毒,可能是病毒变身的“温床”,因此,对其研究和管理应得到政府决策者、科研人员等的关注。

  刘翟说,活禽市场的关闭或者频繁消毒至关重要,“在禽类中存在H9N2病毒就像人类中存在流感病毒一样,无法完全避免,但集约化养殖通过严格管理,可以有效防止其他病毒侵入,从而避免病毒重配导致人感染病毒的出现”。

  作为该文章的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高福曾表示,管理好活禽市场能有效防止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播与蔓延。他同时呼吁,国人应尽快改变吃活禽的习惯,实现禽类肉食产品集中宰杀,冰鲜上市。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