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区实行活禽生鲜上市,广州4家主要的活禽批发市场负责人有几种态度,有的认为这么搞会变成活鸡从城郊包围城市,安全风险更高;有的认为将导致市民要承担更高的成本;还有的建议政府将政策的代价和效益公开,然后公开听证。
28日,某批发市场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如果强推生鲜上市政策,很有可能导致问题越来越糟,安全隐患越来越大,甚至出现活鸡从农村包围城市的局面。
该负责人表示,现在批发市场内活禽进场有检疫,每月有消毒,宰杀档口市场统一管理,死禽统一销毁,对风险控制而言“我觉得挺好的”。
由于生鲜上市主要针对中心城区,外围并不做限制,因此该负责人表示今后很有可能出现活鸡从农村或郊区包围城市的局面。“广州城区的活禽一般是从番禺市场和佛山黄岐市场进货的。只禁城区,外围肯定还是会有很多卖活禽的。本来集中管理的,会变得更分散,安全隐患可能会更大。”
对于针对屠宰建立统一标准,提高门槛的做法,该负责人表示,只要有需求在,杀鸡档口肯定会存在。“批发市场的位置本来就比较偏僻,他们搬到农村去搞怎么监管得到?病死禽怎么控制?”
太和禽畜交易市场:三家家禽档口已经不干了
实行生鲜鸡上市,太和禽畜批发市场场长谢赞清对此表示不大理解,一个老百姓不接受、从业人员不接受的政策搞来干什么?“我想关键是要安全和降低成本。但是现在摆明了是搞垄断,市民肯定要为垄断带来的高成本埋单。”谢赞清说,太和禽畜批发市场日均销售家禽目前在8万-10万只,其中70%供从化、花都、清远等南部地区,广州市区的份额约为30%。目前来看,市场暂不受政策直接约束,更多的是受市场因素影响。
记者28日了解到,该市场已有两家鸡档和一个白鸭档口的批发商不干了。一个档主表示,一方面是前段时间的疫情导致农户不养鸡,鸡价飙升,赚不到钱,另外实行生鲜鸡政策后,批发行业将更悲观。
谢村活禽批发市场:毛鸡批发不好做就搞成其他商铺
番禺谢村活禽批发市场分为一期和二期,一期是谢村的集体物业,二期则是出租土地给私人老板搞起来的。市场整体规模为130个档口左右,日均销售家禽10万只,是广州市区采购活禽两个最主要的市场。
其中一期市场的经理马清泉说,这个市场是归村集体的,他自己也是村民,他认为生鲜也好维持现状也好,对村里来说都没什么影响。“我们这里位置太好了,本来就打算升级改造的了。如果毛鸡批发不好做了就搞成其他商铺。”
但是,这个日均销售10万家禽的市场除了主要服务广州和番禺本地之外,还辐射佛山的顺德和三洲地区,市民吃新鲜的鸡就可能不那么方便了。
据了解,二期市场和谢村的合同还有10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一提起生鲜鸡上市就显得情绪激动,但不愿意多谈。
清河家禽批发市场:档主说对他们影响还是比较大
番禺清河家禽批发市场,日均销售毛鸡2万-3万只,是清河综合交易市场的一部分。该市场负责食品安全的负责人周国强表示,他们是私人合股租地经营的,活禽批发档口占综合交易市场总档口的10%不到,主要服务番禺本地。“我们去问过档主,他们都说对他们影响还是比较大。”
周国强说,政府推行一项政策主要是为市民服务,从他自己了解的情况及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他感觉这项政策推行的条件很不成熟。“各方面监管能到位吗?大家都愿意接受吗?”
建言
我想了几天,想到一好建议:只有将屠宰企业搞成驻点,采购、屠宰、销售一条龙,才有可能安全又经济。我建议政府考虑一下。
———太和禽畜批发市场场长谢赞清
水费电费涨价都搞听证会,这个政策影响面非常广,政府应该将好处和代价公开梳理一下,然后举行公开听证会。
———清河综合交易市场食品安全负责人周国强
原标题:[只禁城区,外围肯定还有很多卖活禽]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