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吃活鸡贵过吃龙虾

2014-04-30来源:《信息时报》文章编辑:岛岛[点击复制网址]
|

 

香港的杨屋道鸡档生意冷清,门可罗雀。

专题统筹 

  “吃鸡,不如食龙虾!”广州将于5月5日起开始推行冰鲜鸡试点工作,而香港早在2002年便开始推行冰鲜鸡上市,穗港两地同饮一江水,饮食习惯有着相当多的共同点,“嘴刁”是共性。在广州即将推行冰鲜鸡之际,香港到底有什么值得广州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连日来,信息时报特派记者走访香港,实地体验了香港当地人对冰鲜鸡、活禽的评价。

  与广州人一样,香港人原本是很爱吃鸡的,如今却因为一只活鸡最贵高达300多港元,是冰鲜鸡40港元/只的近10倍,香港人“被迫性”选择了冰鲜鸡,且吃鸡的热情大幅度减弱,日均从1997年的吃鸡22万只,跌至目前的12万只,足足下跌了一半;而香港酒楼也只能望“活鸡”兴叹,近九成酒楼以冰鲜鸡充当活鸡告知食客。

  记者调查

  在香港吃活鸡的价格比吃龙虾还贵!连续3天,记者在香港油麻地街市、荃湾杨屋道街市、长沙湾临时活禽批发市场等走访市民、鸡农和业界批发商了解到,冰鲜鸡推广12年,如今因活禽供应稀少,香港的活鸡价格居高不下,一只活鸡价格高达300港元,以致市民宁愿选吃龙虾也不吃鸡。   

  前日下午,记者在位于香港荃湾西的杨屋道街市看到,下午17点半正是下班族开始买菜吃饭的时刻。街市所在的市政楼一楼水产区显得格外热闹,市民挤满档前问价挑货,档主忙得不可开交。而二楼的肉类档口则显得冷清,记者穿过热闹的烧腊、猪肉档,来到最里头的活禽和冰鲜档,“档主多过客人”的现状让零售档主一见到记者就变得格外热情。

  记者看到,水产区和禽类区“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同样在香港油麻地等街市存在,一位香港活禽内业界人士称,导致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价格。目前,香港市民每日吃掉12万只鸡,其中冰鲜鸡占了九成,由于活鸡量少直接抬高了它的市场价。

  记者走访街市了解到,由于今年6月份之前的,内地活鸡不供港,香港活禽供应显得较为紧张,香港活鸡的价格高达100至300港元,吃只鸡贵过80港元一斤的龙虾。禽类档主称,现阶段多数市民宁愿吃龙虾等海鲜都不愿吃鸡。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香港街市,尽管冰鲜鸡仅卖40元一只,然而,销售情况并不理想。记者看到,在油麻地肉菜市场一家冰鲜档前,一位档主正清闲地坐在椅子上发呆,而隔壁一家卖烧腊的档口却三三两两有顾客进进出出。这位档主告诉记者,他一天大约卖十几二十只冰鲜鸡。“价格便宜但肉质的口感差,港人宁愿少吃几餐冰鸡而选吃活鸡。”即便是在早上街市销售高峰时段,他大多时间是闲坐看过客。

  据香港活禽批发商会提供的一项数据显示,香港在1997年前每日消费活鸡大约15万只~22万只,在春节最高峰时期每天卖出约38万只鸡(主要是活禽)。而现在港人吃鸡的量大约是10万只~12万只之间,最高峰的销售量也不过15万。其中,活禽(包括当地和供港)占1万只~2万只。

  数据变化的背后是港人吃鸡热情大减。而香港活禽批发商会会长徐名团认为,这是冰鲜鸡在港大量供应的原因,“市民觉得不好吃就宁愿不吃”。在佐敦油麻地街市卖了近20年活禽和冰鲜的档主称,买活鸡吃的多数是香港本地人,“平时不舍得买来吃,但供神需要时会购买”,而买冰鲜鸡的主要是在香港生活的外地人。该档主称一天进大约80~100只活禽,基本能够做到“日日清”。

  既然冰鲜鸡在港街市并不受欢迎,然而,却在香港酒楼里成了“座上宾”。对此,一位从事冰鲜鸡销售的档主称,业内以“冰”充“鲜”进入餐饮业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十间餐厅九间用冰鲜鸡当活鸡,且进货量大。”也就是说,40港元的冰鲜鸡,到了香港的酒店“摇身”变成的售价300港元以上珍贵活鸡。

  到底是不是如此呢?记者走入佐敦一家以吃鸡为招牌菜的大排档。记者看到,一例标称活鸡的“白切鸡”标价60港元。当老板娘将鸡端上来时,鸡骨里头仍带血。记者两次要求档主翻工加热,鸡肉及鸡皮已经有点“缩水”,但鸡骨的血迹仍新鲜示人。档主却以“香港人吃鸡带血的会肉滑”为由敷衍而过。而旁边一位老港民却告诉记者,“与活鸡不同,冰鲜鸡煮熟后仍是带血的,怎么煮都带血,我们现在上馆子都不想点鸡吃。”

  一家烧腊档老板也从专业方面印证了这位老港民的说法。

  记者发现,该大排档12桌食客,却仅有记者点了一盘白切鸡,其余的11桌却未见鸡上桌。这家大排档老板也坦言,点白切鸡的食客并不多,一天了也就售出10多盘白切鸡。

  记者吃白切鸡时发现,与活鸡做成的白切鸡相比,肉质有些硬,没有新鲜鸡那样软滑入味。

  香港推行冰鲜鸡的初衷是为了控制禽流感疫情。

  “2002年,冰鲜猪肉取消出口配额管理,同时,冰鲜鸡也增加了进港的数量。”香港冰鲜禽畜业商会主席郭时兴当时看中了商机,决定转行做冰鲜,并靠此发家。

  2008年,香港出现有历史以来最大的第二次禽流感疫潮。为了进一步控制禽流感疫情,香港特别行政区开始对活禽市场的经营权进行“收牌”,减少活禽市场的养殖、批发和销售,增加冰鲜鸡的供应量。“政府当时斥11亿港元对永久退牌不干的鸡农、批发商和零售档主都给予一笔补贴,大约每户能拿到100万港元到500万港元不等的特惠金”,徐名团回忆,据介绍,一个活禽批发档一次性补贴170~500万港元不等;一个活鸡档则补贴300多万港元;一个养鸡农场300万港元。那时候个别农场主有几个农场的话,一次性可以领到两三千万元港元。

  由于退牌并领了补偿的商贩不得重新申请经营牌照,政府的这一轮“收牌”,从体制上直接导致活禽市场萎缩。数据显示,1997年,全香港有200多家养鸡场,70多家活禽批发商,3000家零售档口;目前只剩30家养鸡场、23家批发商及130家零售档。

  活禽市场的萎缩,为香港冰鲜市场让出了发展空间,香港冰鲜鸡的专业经销商也由2002年的零家增加到了目前的130家,且冰鲜鸡的货源全来自内地。香港冰鲜禽畜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每日供港的冰鲜鸡销量8万到10万只。

  一个活禽批发档:170~500万港元不等;

  一个活鸡档:300多万港元

  一个养鸡农场:300万港元

  政府高价“收牌”

  3000家档口变130家

  1997年,全香港有200多家养鸡场,70多家活禽批发商,3000家零售档口

  目前只剩30家养鸡场、23家批发商及130家零售档

  冰鲜鸡:40港元/只

  活鸡:300多港元/只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