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2015-05-25来源:猪易网文章编辑:岛岛[点击复制网址]
|

2015年05月25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5-05-24 2015-05-23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3 辽宁省 0.04 -0.06
24 吉林省 -0.13 -0.08
25 黑龙江 0.10 -0.07
华北
16 天津市 -0.04 -0.09
19 河北省 0.03 -0.04
20 山西省 0.05 0.12

华东

6 福建省 0.02 0.17
2 浙江省 -0.04 -0.09
11 江苏省 0.08 0.12
22 山东省 -0.02 -0.04
17 安徽省 -0.01 0.13
华中
5 江西省 0.10 0.51
15 湖北省 0.05 0.31
21 河南省 0.01 0.04
7 湖南省 0.17 0.46
华南
1 广东省 0.01 0.19
4 广西 -0.01 0.28
3 海南省 0.17 0.00
西北
18 陕西省 -0.01 0.08
12 甘肃省 -0.03 0.45
14 新疆 0.12 0.48
西南
8 重庆市 0.03 0.32
13 四川省 -0.04 0.22
10 云南省 0.05 0.62
9 贵州省 -0.10 0.20
全国
有548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0.00 0.21



2015年05月25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5-05-24 2015-05-23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1 辽宁省 0.01 -0.16
20 吉林省 -0.02 -0.06
23 黑龙江 -0.19 -0.16
华北
15 河北省 -0.00 -0.02
17 山西省 -0.01 0.10

华东

7 福建省 0.24 0.21
2 浙江省 0.04 0.24
18 江苏省 -0.05 0.07
22 山东省 -0.02 -0.15
13 安徽省 -0.06 -0.00
华中
5 江西省 0.08 0.38
14 湖北省 -0.03 0.12
19 河南省 -0.03 0.07
1 湖南省 0.16 0.59
华南
4 广东省 0.07 0.25
8 广西 -0.04 0.38
6 海南省 0.19 0.49
西北
16 陕西省 -0.10 0.03
9 甘肃省 0.01 0.18
10 新疆 -0.05 0.32
西南
3 重庆市 0.90 0.40
12 四川省 0.06 0.26
11 云南省 0.15 0.74
全国
有387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0.06 0.19



2015年05月25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5-05-24 2015-05-23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17 辽宁省 0.03 -0.07
15 吉林省 0.29 -0.16
18 黑龙江 -0.13 -0.15
华北
14 河北省 -0.02 0.00
12 山西省 -0.01 0.07

华东

5 福建省 -0.04 -0.11
22 江苏省 0.02 -0.02
19 山东省 -0.00 -0.03
11 安徽省 -0.03 -0.22
华中
1 江西省 0.06 0.34
10 湖北省 0.08 0.02
16 河南省 -0.02 0.02
3 湖南省 -0.02 0.31
华南
2 广东省 -0.01 0.26
8 广西 -0.06 0.20
4 海南省 0.00 0.40
西北
21 陕西省 -0.35 -0.55
7 甘肃省 0.13 0.32
6 新疆 -0.12 0.45
西南
9 重庆市 0.26 0.00
13 四川省 -0.08 -0.01
20 云南省 -0.04 0.17
全国
有303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0.03 0.05



2015年5月25日猪评:屠企主线持稳个别震荡调整

  据锐奇数据监测的当地生猪报价信息统计,2015年05月25日全国各省生猪平均价格为14.31元/千克,与昨日猪价持平,最低地区为黑龙江省,生猪平均价为13.48元/千克,两地区差异非常明显,全国大部分地区生猪行情震荡调整。

 

  猪易通诚招规模猪场种猪企业参与行情调查(主要是出栏价和母猪存栏情况),每天可免费收到各地屠宰企业、规模企业收购价信息,可第一时间查看锐奇数据独家行情点评。要求:存栏母猪500头以上的规模。报名网址: 锐奇数据猪价定点监测点报名登记表 报名QQ: 2857269018   



南方行情短时间内也难以传导至北方

  生猪价格继续延续上周的震荡调整趋势。基本上依然是北跌南涨的行情走势。目前南方局部地区开始准备破8,加上当地本来猪源就比南方少,因此养殖户压栏心理比较强烈。而且雨水天气也阻止了外地猪源对当地的冲击,支撑猪价上涨态势。因此南方地区不适重猪源可以选择适时压栏。

  但是北方地区养殖户就要视情况而定了。北方地区虽然有供应趋紧这一有利因素支撑基本面,但是猪肉消费市场抑制了猪价上涨力度。现在北方处于大猪出栏、猪肉消费进入淡季的阶段,猪价呈现上调无力,震荡调整的行情走势。建议养殖户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计划出栏以及压栏,现在北方行情不及南方。南方行情短时间内也难以传导至北方。希望大家不要盲目压栏等价。




2015将是养猪业存栏“新平衡”开启元年

  能繁母猪以及生猪存栏纷纷降到历史新低,从4月份官方调研数据中可以看出,母猪、生猪、仔猪都已经到达了紧缺的地步。以前的产能过剩被打破,在行业洗牌、新环保法和食品安全法以及规模化发展的压力下,养猪业迎来了比疫情更具延续力的减产工作。从猪价持续走高的状态中可以看到2015年一个不同往年的新平衡点正在形成,从猪肉市场面临的种种问题中可以明了新的消费格局和新的市场结构格局已经初具雏形。另外我们还要警惕一个问题,现在是猪场的整治阶段,而加速规模化进程的时段还在后面,届时的新平衡点与现在又会出现稍稍的不同,届时不单单是养殖户,屠宰企业都将面临一种叫做效率优先结合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新平衡点把行业带入了一个供求关系新时代。




下半年成本或走高 低效率养殖户面临亏损风险

  目前生猪价格止跌回升已经3个月有余,虽然5月份猪价走势让人觉得是有惊无险,但是行情的胶着依然考验着大家的耐性。现阶段对大家来说是一个比较利好的阶段,首先饲料行情比较弱势,之前担忧玉米蚕食养殖利润的风险终究是没有成为现实。显然,生猪市场行情回暖态势已经确立,而且考虑到后市供需关系的变化,猪价奔8破9已经成了人们最迫切的希望。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后期随着玉米临储拍卖的结束以及库存的消化,行情回暖对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预计玉米价格有回暖之势,并且生猪价高,仔猪价格也不会放弃高点,也就是说养猪成本的高点或在下半年出现。虽然三四季度,生猪价格会再次冲高,但是部分低效率养殖户依然面临着盈利下降或者亏损的境地。




大量的农业资本和非农资本开始布局养猪业

  似乎和我们预想的一样,2015年之初就被各界人士定为猪价上涨周期确立年,别管猪价会涨多高,总之行情回暖是铁定的事实。截止到目前,我们能够感觉到那种逆袭和扩张刮过来的风,猪价涨了,养猪人又开始多了起来。大量的农业资本和非农资本开始布局养猪业,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已经开始战略布局,那么对于一些小猪场而言,无疑又是一群劲敌。2014到2015年度养猪业的种种迹象表明,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已经是穷途末路,生猪养殖业已经迈进了转型和升级的发展门槛。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竞争和变革都将是巨大的。未来的养猪业从饲养到销售越来越商业化,产业链的紧密性将得到有效改善。可以说未来的养猪业有了资本性、特色性、时代性和网络性特质。




猪价或出现波动性上涨 应适度压栏不抛售

  江西萍乡养殖户反映这两天猪价涨了,从7.23涨至7.45。猪要涨,养殖户力求做到不抛售,适当压。屠宰企业紧绷的弦迟早会崩溃。河南地区昨天猪价上调一毛,6.9-7.1左右。最近北方猪不冷不热,难涨难跌,价格一直趋稳。吉林省一位养殖户反映延边猪价可以达到7.2。如果后市实现北猪南运和本地旅游景点的高峰期,将会形成3-5毛每斤的涨幅。目前北方地区猪价涨幅不大,尤其是东三省地区焦急等待着生猪外调的开启。如果后市没有其他利好因素支撑,北方猪价只能依赖南方市场。昨日江西省一位养殖户反映现在外三7.4,南方猪价和气温有那么一点点关系,北猪南调,所以以后一段时间还要看气温高低,猪价也会有所波动。近段时间猪价的走势还要看调运、天气以及需求的影响,期间可能会出现波动性上涨,建议大家把握时机出栏大猪。




现阶段养猪成本跑不赢行情将被市场无情的淘汰

  每个时代,生猪养殖业的面貌、需求和竞争都是不一样的。起初只要我们能够生产出足够的猪就能得到丰富的回报。后来只要我们有能力发展规模化就是政策和市场青睐的对象,再后来生猪供应渐渐得到满足,已经到了和猪周期斗智斗勇,应用经验赚钱的时代。不过自此之后,生猪供应量已经达到炮和,人们越来越难赚钱,直到2014年的猪市崩溃。2015年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了。并且带着艰巨的历史任务而来——行业的转型和升级。这个时代可以说养猪业“缺吃少喝”,自然资源与发展需求的矛盾激化。这个时代是微利时代,注定是成本与行情高度拉锯战的时代。可以说迅速提升生产绩效、降低生产成本是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径,现阶段养猪成本跑不赢行情将被市场无情的淘汰。




行业洗牌后的养猪业必然是强者的盛宴

  也许你现在还未能感觉到猪市竞争带来的压迫感,那是因为现在依然处于行业洗牌的阶段,也就是淘汰落后产能的时代。也许这样的阶段你能感觉到市场的残酷性,但对竞争是不敏感的,其实真正的可怕和紧张感是在这一轮的行业整合转型升级之后。因为在经历了2014年的重度亏损以及后来的行业巨变之后,留下来的定是资金与技术兼具的养猪人。此时,我们将会进入一个强者竞争的时代。此时,高度集约化的大猪场与小规模的生态特色养殖并存;产品供给充足,市场理性平稳发展;微利时代,人们争相利用科学而先进的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市场经济得到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监管力度和导向作用更加完善。也许那个时候我们更能感觉到适者生存这个词语的威力。




猪市的不温不火与夏季的炎热形成反差

  最近的猪市让养殖户有点着急,不急不慢,一位河北的养殖户说:“外三元猪价稳定在7-7.1元/斤,已经一个月有余了。”无奈的心情一览无余,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地方也是如此,猪市的不温不火与夏季的炎热形成反差,养猪人的心情可想而知。

  当前的猪市呈现这种状态,养猪人心里还是很有底的,大多数养猪人都知道能繁母猪存栏减少地厉害,也明白猪市正处在上行的通道中,猪价总归是上行的。当猪价下滑时,养殖户就压着不卖,猪价下滑的时间不会多长。从三月中旬到现在总体看,猪价下滑的时间确实没有多长,顶多就是震荡持稳一段时间,整体还是上涨的。养殖户总结了这么个规律,现在的猪价走势也确实是这样,养猪人卖涨不卖跌的心理在这个时候体现出来。

  最近屠宰企业的收购量变化不大,大屠宰企业的变化更不明显,他们的收购活动不积极,小屠宰企业调价比较灵活。部分屠宰企业收购量有所压缩,主要是猪价高,成本高,不得已压缩屠宰量来缓解,另一方面就是终端肉类消费清淡,屠宰企业适当调整屠宰量以适应市场变化。

  屠宰企业收购量有所收窄,利空猪价。但后期随着天气温度升高,生猪供应和需求的博弈将更加激烈,需求的影响将明显,猪价的走势不容乐观。




猪肉价格指数和上证综指具有相关性的?

  最近,全国猪价开始回升,由于生猪价格“调控”中国股市的说法一直流传,这让部分投资者“心惊肉跳”。究竟此轮猪价回升会不会是牛市的“终结者”?

  上波大牛市“疯猪”逼退“疯牛”

  猪价经历了长达一年的萎靡不振后,终于在近期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数据显示,3月13日,全国22省市生猪平均价仅为11.6元/公斤,为2014年5月初以来的最低点,此后明显反弹,当月月底达12.24元/公斤;4月猪价继续上涨,截至目前,全国22省市生猪平均价已超过13元/公斤,一个多月累计涨幅约12%,多地甚至冲高突破14元/公斤大关。

  这让部分投资者心生警惕。在市场人士看来,猪肉价格指数和上证综指具有相关性的,如果观察20多年来这两者的走势就会发现这一现象。以几年前那波波澜壮阔的牛市为例,当时全国生猪平均价格最低点出现在2006年7月(6.91元/公斤),随后生猪价格一路暴涨,2007年价格陡涨达到20年来最高,2008年大幅回落。

  正是在生猪价格见底的近一年后,也就是2005年6月,沪指见底998点,一路狂奔至2007年10月的6124点,随后行情戛然而止。

  猪仔掌控疯牛命运的内在逻辑是,由于猪肉价格对物价水平的影响较大,中国之前的通胀多半是由猪肉价格上涨引发的“猪通胀”。从宏观经济和投资逻辑判断,只要通胀抬头,央行就会停止货币宽松措施收缩流动性,那时牛市就会结束。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5%,涨幅已经连续三个月处于“1时代”。但猪肉价格同比上涨8.3%,涨幅较3月扩大6.3个百分点,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22个百分点。

  近日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就专门撰文称,货币宽松是本轮股债双牛的主要支柱,而低迷的通胀则是货币宽松的必要条件。如果通胀超预期回升,货币政策可能被迫转向,成为终结股债双牛的一个危险因子。从这个角度看,近期生猪价格的反弹值得关注。

  背后逻辑转了几道弯

  对此,分析师冯永辉昨日对表示,“猪肉价格现在是恢复性上涨,对CPI的影响很小。只有猪价过度上涨才会对通胀产生影响,而现在的猪价刚刚涨到成本价,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

  他表示,猪价的走势主要受市场供求的影响,从去年1月到今年的16个月里,因为母猪大批淘汰,相应的仔猪、肥猪存栏量大幅下跌,才造成了现在的猪价回升。但由于三公消费持续下滑,经济增速下行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抑制了猪肉需求,冯永辉判断,接下来的猪肉价格不会上涨过快。

  不少业内人士也对“猪价是牛市终结者”的说法不以为然。财经评论员叶檀表示,猪肉涨了,CPI有可能上升,如果CPI上升,央行就不会继续放松货币了,如果不放松货币,对于证券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是不利的,所以这是一个转了几层的非常间接的关系。现在转型过程中,其他工业品和数据都很弱,所以央行不放松货币或者收紧货币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记者注意到,管清友在文中也指出,6月份后猪肉上涨压力将明显加大。预计今年下半年CPI将逐步回升,但考虑到经济总需求依然不强,CPI年内触碰“上限”的可能性依然不大,预计四季度CPI将回升到2.5%左右。对市场来说,四季度的经济回暖、通胀回升和政策放缓会带来一定压力,但整体上资产重配的逻辑不会有方向性的变化,股债慢牛依然可期。




生猪养殖业已经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点

  2015年对于养猪业来说,告别了很多东西,也迎来了很多的新生事物。无论你驻足还是前进,在这个改革元年,生猪养殖业已经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点。

  首先是猪价走势的转变。2015最值得庆祝的就是猪价终于摆脱亏损走上了逐步盈利的道路。但是我们也同样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微利时代,暴涨暴跌将不复存在,猪价开启了理性走势元年。

  其次是猪肉需求的变化。由于消费者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对食品安全的追求。从今往后普通猪肉与高端猪肉的需求分化会越来越明显。生态绿色猪肉将会是价值增长点,而普通猪肉也将进入微幅盈利区间。

  第三是规模化养殖的雄起。2015年是规模化养殖业的开端,由此标志着它真正的登上了养猪业的历史舞台。小散养殖户的生力军地位将慢慢下课。并且在成本以及资源的制约下,养殖业逐渐向精细化生产转变,合作将是发展大势。

  第四是宏观调整职能的转变。从今年开始政府已经放弃了直接插手猪价调控的工作,完全交由市场自行调节。而且政府的职能越来越多的转变到服务、引导、规范的道路上来。从最严环保法到最严食品法,我们看到了政策整治养猪业的决心。

  最后就是农牧企业纷纷触网。无论是大北农打造智慧养猪生态圈还是唐人神智慧猪场管理项目,从雏鹰农牧进军电竞行业打造粉丝经济到雨润的触网,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的大风已经刮起,看来电商已经是养猪业不得不触碰的区域。




夏天猪场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成本相应提升

  全国范围内虽有局部地区猪价调整,但总体趋势保持上扬。近期仔猪补栏非常积极,个别地方30斤重外三元仔猪售价已超过500元/头。虽然当前消费需求未出现明显增长,但适重猪源相对紧张支撑了猪价回升。

  生猪养殖规模化提高没有增加生猪供给效率,规模化养殖对缓解当前生猪供给紧张局面作用有限。生猪规模养殖相对于农户散养,在疾病防疫与治疗、养殖技术等方面更具优势,而且由于规模化养殖可以摊低固定成本,因而规模化养殖成本较散养更低。在猪周期上行阶段,规模养殖扩张步伐快于散养户,而在猪周期下行阶段,退出者中散养户比例更高。2003年至2010年,年出栏1-49头生猪的散养户市场份额下降32%,年出栏数50头以上的各规模养殖户市场份额均扩张,其中年出栏500-2999头的扩张最快。但生猪行业的整体平均饲养天数并未因规模化提高而缩短,因此在给定存栏量的情况下,有效供给不会因为规模化比例提高而增加。

  全国均价2434.8北京2500上海2510天津2340重庆2625广东2545福建2605.83浙江2597.14江苏2423.85山东2295.86辽宁2370江西2677.42四川2593.64陕西2242.86湖北2577.5河南2249.16河北2313.44山西2256.54内蒙古2303.33吉林2307.86黑龙江2279.68安徽2338.67湖南2646.25广西2682.14海南2560云南2332.5贵州2478甘肃2306.67新疆2216(以上价格均以换算成水分含量为15%以下的标准玉米)

  全国均价3138.51北京2850天津2840重庆3250广东2981.67福建2940浙江2906.67江苏2937.22山东3065.91辽宁2934.29江西3052.5四川3490陕西3100湖北3083.33河南3081.91河北3097.17山西3197.5吉林3226.67黑龙江3401.86安徽3076.08湖南3109.67广西3128.57海南2950云南3643.33贵州3365甘肃3292新疆3600(以上价格均为蛋白含量为43%的豆粕)

  我国猪肉消费以家庭消费为主,约占总消费的60%-70%,剩余30%-40%为餐饮消费。受经济下行与反腐抑制中高端餐饮和三公消费的影响,2014年各季度猪肉需求较2013年同季度均回落。虽然经济下行压力有增无减,但目前来看,猪肉需求正在企稳。

  一方面,经济增速下行使得居民收入增长步伐放缓,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猪肉家庭消费需求,但股市的繁荣带动了居民金融资产的增加,对冲了收入放缓对猪肉需求的影响。

  另一方面,中高端餐饮和三公消费继续压缩的空间也非常有限。基建承担着托底经济的重任,2014年10月起国家发改委密集通过大型基建项目,这些项目已开工或将于年内开工,这势必会刺激中高端餐饮消费。而在经历了两年的高压反腐后,三公消费已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抑制,进一步压缩的空间有限。2015年中央本级公务接待费预算为9.19亿元,仅比2014年的决算少0.01亿元。

  四季度CPI回升2.0%—2.5%

  正如前文所言,6月起生猪供给将进一步紧张,而每年三四季度是该年猪肉需求相对旺盛季节。因此,我们认为6月份后猪肉上涨压力将明显加大。我们预计今年猪肉均价可达25元/公斤,较2014年的均价21元/公斤上涨19%。根据猪价与CPI新增涨价因素相关系数约为0.04,猪肉价格上涨贡献CPI新涨价因素0.76%。再考虑到下半年油价的同比拖累将明显减小,预计今年下半年CPI将逐步回升,但考虑到经济总需求依然不强,CPI年内触碰“上限”的可能性依然不大,预计四季度CPI将回升到2.5%左右。对市场来说,四季度的经济回暖、通胀回升和政策放缓会带来一定压力,但整体上资产重配的逻辑不会有方向性的变化,股债慢牛依然可期。

  多重利好推高猪价

  业内人士指出,养殖户心理预期较高,截至目前,生猪市场尚未出现集中出栏现象;且目前市场猪源偏紧是不争的事实,屠宰企业压价效果不大。预计,未来几个月,生猪价格将处于盈利时期,猪肉价格或将水涨船高。特别是5月份以后,天气逐步炎热,生猪生长速度放缓,且各地间生猪调运的成本将增加,这些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利好猪价上行。

  一些经营者认为,就目前的生猪市场走势,养殖户适度压栏是可行的,一方面可以期待更高价格出栏;另一方面压栏可以提高毛猪的单重。在毛猪数量减少的情况下,提高毛猪的单重,可以缓解后期猪肉供给的短缺,降低肉价上涨的幅度。但是压栏要适度,否则猪肉的供给仍然会表现出过剩的状态。

  另外,天气转热后,人们对于猪肉需求或将减少,消费清淡预计将成为制约猪价上涨的一方面原因;并且,夏天猪场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成本也会相应提升。所以,提醒养殖户要及时关注市场变动,及时调整出栏策略,避免损失。




随着天气转热部分地区或迎来牛猪出栏小高峰

  本周生猪价格总体震荡上行,本周平均价格为7.19元/斤(注:外三元均价得出的平均价格),较上周7.01元/斤上涨2.56%。本周猪价涨跌均有,尤其是北方地区,一些屠宰场采取降价刺激养殖户的出栏,但收效甚微,再降空间有限。南方猪价持上涨的态势,部分地区缺猪,猪价突破7.5元/斤关口,局部地区小刀手拉猪猪价已达8元/斤。南方涨势也刺激养殖户惜售心理,但随着天气转热,部分地区或迎来牛猪出栏小高峰,届时猪价涨跌恐怕还要依赖市场需求量的变化而定。

  猪价稳中微涨 养殖户仍存惜售心理

  猪价上涨已有时日,总体上,省内猪价均已跨入7元时代。对于很多人来说,7元是一个坎,但是一旦跨过这个坎,大家的心理期望又会上涨,7.5元/斤又成了大家的期望了。然而从部分早已进入7元时代的地区来看,7.5元/斤,并不是那么好涨的。

  就国内而言,南涨北跌的局势分化明显。自去年就一直在淘汰的生猪,截至2015年3月,其总存栏下降至3.87亿头,同比减少10.7%。总体存栏量偏低支撑了猪价一路上涨,但是为什么南方涨起来北方猪价却出现了微幅的下调呢?这就要回归到生猪供求矛盾的问题上来了。南方缺猪是不争的事实,而北方尤其像河南等地,是生猪生产大省,生猪供应相对集中,而且南方猪价上涨,增加了大家的信心,惜售心理强烈,这就倒逼着屠宰企业压价以刺激养殖户的出栏积极性,然而目前看来,在这场养殖户与屠宰企业的博弈中,养殖户略胜一局,猪价继续下调的空间非常有限,局部地区猪价已经开始稳定了。

  那么是不是继续压栏,猪价就能涨到大家的心理价位了呢?

  小编想说很难,像部分地区生猪价格已经达到7.2元/斤的,想要往上提1毛,屠宰企业就不乐意收购了。而且随着天气的转热,部分地区牛猪进入市场,这对于价格上涨会带来压力。但是也有业内人士分析,国家在5月份启动了中央冻储肉收储,猪肉环比上涨5.6%,按照现在猪肉的价格去回推猪价,生猪价格应该可以达到7.5元/斤,这也就难怪大家都看好后期的猪价了,尤其是部分生猪外调到南方省份的猪场。

  当然,就现在的市场消费来说,总体还很疲软,立夏之后天气逐渐转热,消费会进一步受到影响,后期猪价上涨的速度会很慢。所以大家对待猪价,还是应该理性。淮北某规模猪场的负责人就曾对小编说,现在的价位只要管理合理的,其实是小有盈利的,现在的猪价涨得也很让人安心。对外行人来说,养猪的魅力就是暴力,经过了2014年的洗礼,很多不适合、不懂养猪的被淘汰了,现在的市场正在朝着健康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面对现在的猪价上涨,大家合理规划补栏和压栏计划,这样对于大家的长远利益才是最有利的。




中国养猪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

  2014年到2015年上半年生猪养殖业经历了一次很厉害的行业洗牌,这是市场经济调节的客观结果。去年我们绝望了,今年我们又重拾希望。从3月中旬开始,猪价一路反弹至7元时代,可以说我们终于步入了盈利期,至少是离期望又进了一步。基本上可以说市场对养猪业的洗牌已经基本结束,但是政策对生猪养殖业的洗礼并未结束,因为中国养猪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

  政策已经不在直接插手猪价的问题,而是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了食品安全和环保问题上,这两点将是政府重点整治的关键环节。而食品安全和环保不但预示着养猪业的发展方向,也反过来作用于生猪市场,影响行情走势。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养殖户的日子还是很不好过的。猪价涨了,大家盈利了,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永远的存留。注定会有一大批养殖户被洗礼出局。




目前市场上的生猪价格是“盼得云开见月明”

  目前市场上的猪价是“盼得云开见月明”,开始有所松动,至少养殖户是不赔钱了,目前母猪和仔猪价格已经开始大涨,母猪价格从3月份的1300元/头,涨到1500元/头,仔猪价格也开始出现泡沫。这表明养殖户补栏积极性非常高,虽然后市可期,补栏还需谨慎。

  姬好新是内蒙古扎兰屯市的一位生猪养殖户。养猪四五年以来,他家生猪存栏最高时达到了2000多头。经历了去年“十五年来最严重的亏损”以后,现在他家的生猪存栏量只有300头。如今“盼得云开见月明”,猪价终于开始有所松动,至少不赔钱了。

  姬好新:这一段时间还行,现在卖到7块了。头两年最贱的时候才卖五块三。去年我基本达到一个平衡,一点钱也没挣到,暂时得坚持啊,也不能撤呀。今年上半年是不能挣钱,下半年要是能达到7块1啊,还能挣点儿,还行啊。

  据生猪预警网提供的数据,肥猪价格在3月18日出现拐点,相对于当时的5.8元/斤,目前肥猪价格达到7元/斤,两月累积上涨20%。

  分析师冯永辉:由于7元是成本线,两个月以前的价位是亏损的,累积上涨20%之后到达了成本线,刚走出亏损。每头猪赚20多元。只要后面的价格不低于这个价格,总算走出了长达16个月的亏损。

  生猪价格的上涨,迅速传递到猪肉市场。监测数据显示,4月中旬以来全国猪肉价格涨势较为明显。与4月16日相比,5月12日,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全国日均价分别上涨2.3%、2.5%。分地区来看,超过八成省区市猪肉价格上涨。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部长刘通表示,相对生猪价格,猪肉价格涨势更为明显。

  刘通:生猪市场涨势在四月表现得比较明显,到了五月相对比较平稳。市场上白条猪的价格和毛猪的价格走势不完全相同,在上周涨幅较大。比如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格是9.05元,而上周三的价格是8.38元,一周之内上涨了将近0.7元,接近9%,涨幅较大。

  今年初,市场普遍判断生猪价格拐点会出现在四五月份,但3月18日的金锣黑皮猪事件导致拐点提前了一个月出现。在冯永辉看来,即使没有黑皮猪事件,产能下降导致的供应紧缺也会将生猪价格拉起来。

  冯永辉:这种周期性的拐点,价格上涨,就是因为存栏量下降,母猪产能下降而导致的生猪供应的减少。根据前几年情况来看,母猪存栏减少,首先会导致仔猪的减少,之后会导致肥猪供应减少,中间有一个时间的传递。

  猪肉价格终于掉头回升,让在亏损泥潭里挣扎了一年多的养殖户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安徽肥西县花岗镇养殖户汪庆言说,之前卖一头猪亏三四百,如今总算保本了,后期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把之前亏的赚回来。

  汪庆言: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我估计都在7.5至8元,这样的市场行情就可以扭亏为盈,养猪就有赚头。我在规模上还想继续扩大一点,保持稳定,继续干下去,不然投资这么大,不干怎么搞呢。

  但冯永辉并不这么乐观。据他介绍,目前母猪和仔猪价格已经开始大涨,母猪价格从3月份的1300元/头,涨到1500元/头,仔猪价格也开始出现泡沫。这表明养殖户补栏积极性非常高。冯永辉表示,虽然后市可期,但不建议过量补栏。




养猪业融资依然是难题

  随着生猪价格的持续回升,自繁自养养殖户率先实现了盈利。在适度规模化发展的背景下,业内人士认为自繁自养将是未来养猪业的重要群体。现在仔猪价格高涨,成本不断攀升,这种饲养模式的确规避了一些专业育肥户遇到的问题。但是不要忘记,自繁自养的春天虽然来了,问题也跟着来了。

  首先就是资金和场地的问题。养猪业向来是成也资金败也资金,融资依然是难题。土地资源紧张已经是常态,这将是未来规模化发展难以逾越的沟壑。其次养母猪的要求非常高,也最难养。母猪养殖期需要5-6年甚至更长,而且初生仔猪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第三,一个自繁自养猪场的主人必须是一位全能型的饲养高手。因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可能影响全场的经济效益。母猪、仔猪、育肥猪的管理必须面面俱到。最后就是成本问题。尤其是养殖设备上的成本消耗是非常大的。其实单独的自繁自养猪场抗风险和自我调整的能力会越来越差,现在可能不太明显,以后这个问题会越来越突出。




2015年是以前养猪业与未来养猪业的一个分界线

  2015年就是以前养猪业与未来养猪业的一个分界线。我们说2015年是养猪业转型改革元年,为什么要改革?产能过剩,行业几乎瘫痪;养殖户重度毁损,纷纷退市;环保和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倒逼,资源的告急…没错养猪业的变化和改革是客观原因起主导作用的结果。养猪业将从资源瓜分过渡到资源整合时代。

  以前养猪业的竞争是不计成本的竞争,一次高额的利润是利用大量成本的消耗来实现的。资源瓜分时代,谁瓜分的最多,谁盈利越多。然而人类的贪婪最终造成了如今资源的告急,无论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还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养猪业必须进入资源整合阶段,以求更长足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未来养殖户单枪匹马闯天下会更加困难的原因。我们一直说合作说产业链,根本原因是一些基础资源的短缺造成的。所以说在未来你光养好猪是远远不够的,更重的是以养猪为基础开展产业链条的合作。




猪价全面破7 生猪养殖户出栏量增加

  目前利空北方猪价上涨的因素:猪价全面破7,养殖户出栏量增加;5月份为传统的牛猪出栏旺季;高温和雨水天气不利于北猪南调,猪肉消费市场将迎来传统消费淡季。虽然猪价没有下跌的可能,但是未来上涨幅度也不会过大。以前猪价持续上涨与基本面支撑和养殖户的压栏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现在要提价只能减少市场供应量,但是这个做法显然不现实。目前屠宰企业也在掣肘着猪价的上涨:养殖户增加出栏量,但是猪肉销售不畅的话必然引起屠宰企业的顺势压价。而且目前屠宰企业已经开始采取降低收购量来为自己解围。因此未来北方猪价上涨幅度不大,或仍以调整为主。如果上涨也难以维持持久的普遍性上涨,或多以涨跌互现为主。




市场进入消化阶段猪价短期内将是难涨难跌

  虽然目前北方养殖户出栏量有所增加,但是市场供应量以及生猪存栏量偏紧的事实继续支撑猪价震荡前行。现在北方地区猪价稳中震荡,而南方地区因为猪源进一步紧缺和天气阻碍调运猪将会支撑猪价继续上扬。

  南方猪价的持续攀高坚定了当地养殖户压栏的信心,而北方养殖户受此鼓舞部分出栏养殖户开始重新压栏。

  现在屠宰企业因为猪肉销售不畅,以及采购成本增加,提价意愿依然不强烈。而且部分企业或将采取减少屠宰量来控制成本。目前猪价受到终端消费清淡的抑制同时受到猪源紧缺的支撑,而且市场进入消化阶段,猪价短期内将是难涨难跌,主要以震荡微涨和稳定为主。




养殖户的产能结构调整要与市场的步伐保持一致

  回顾这两个月以来的涨价历程,并不能用一帆风顺来形容。在此期间,猪价在3月中旬以及4月中旬呈现的是冲高上涨期。在清明节后和五一节后进入震荡调整。屠宰企业与养殖户的博弈贯穿着整个行情的发展趋势。5月份行情一度陷入胶着态势难以自拔,猪价上涨持续乏力,但是上涨趋势不改已成事实。虽然猪肉终端需求表现疲软,但是这个因素仅仅能够抑制猪价的上涨力度,却不能使猪价下跌。可见供应趋紧这个有利因素是不容撼动的。

  但是我们并不赞成当下的一些暴涨言论。现在市场现状以及行业的现状都与之前有较大的不同。猪价的回升更多的是市场调节后供求关系自然发展的结果,猪价更加趋于理性。目前猪价震荡是去年上半年母猪淘汰量不足、现阶段终端需求疲软以及养殖户阶段性出栏大猪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2015上半年的猪价正在以温和震荡步调向前挺进,养殖户的产能结构调整也要尽量与市场的步伐保持一致。




目前猪价已稳坐7元部分地区呈现温和突破行情

  江西省养殖户反映今日本地出栏生猪外三每公斤14.6或14.8不等,缓扬中,江西上高。山西省稷山县养殖户报价生猪今日7元,今天卖64头,平均260斤。河南漯河养殖户反映今天卖猪,市场猪源少,7元零5分,有二头超重共扣100元。可见目前猪价已经稳坐7元,部分地区开始呈现温和突破的行情。

  但是现阶段养殖户的卖猪行为也开始增多,缓解了前期生猪市场供应紧缺的局面,加上猪肉消费清淡的制约,猪价将会继续呈现上涨乏力的态势。而且正如养殖户所说的,这几年生猪价格话语权一直操纵在几家大型屠宰加工企业手中,可谓家底丰厚。

  虽然今年的他们的处境比较尴尬,但是从他们的购猪策略上可以看出,屠宰企业在价格上并不会轻易松口。他们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库容,在猪价偏低时大量购进,即使市场上生猪供应量减少,由于库存充足也能支撑相当长的时间。




不止一个业内人士曾经说过中国的猪病是养出来的

  不止一个业内人士曾经说过,中国的猪病是养出来的。的确我们养殖的过程中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本该以饲养管理为主,最终却以治疗猪病为主要任务了。本来以均衡营养为主,最终却用保健品来维持猪只的健康。只能说养猪人这个职业还未真正的成熟起来,还未领悟到养猪的精髓所在。

  疫苗接种和疾病治疗不是养殖户的重要任务,知识和技术、饲养与管理依然是养猪人要掌握的首要任务。试想,如果我们起初就把猪养好了,还会有如此厚重的猪病之忧吗?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种现象,养殖户们用最贵的疫苗,用最新的保健品,请最资深的专家,学了最多的疾病防治技术,然而依然养不好猪,猪病依然会如约而至,疫情依然是养猪业最大的风险。因此养猪人一定要记住,养猪,首先要学养好猪。饲养管理才是养猪业的地基。养猪人,你学对方向了吗?




目前市场供应缺口究竟会多大并未明确

  “江西吉安养殖户反映,补充母猪非常猛,早养20头母猪的现在养70头了,今年进了50头母猪,全部说明年是个黄金年,不知道是不是,不知道其他地区是不是和我这里一样。”这是当下养猪业里一个比较严重的隐患,现在市场处于上涨周期的恢复阶段,实在不宜大量补栏,目前市场供应缺口究竟会多大并未明确。而且猪周期向来是一年涨、一年平、一年跌,连涨两年的实属不易。如果照现在这个趋势补栏下去,下跌周期恐怕会来的很快。

  现在生猪价格持续涨势,部分养殖户和上市猪企抓住了供应继续趋紧、猪价继续上涨的理由,扩大产能怕是要蔚然成风。河北省养殖户反映这10多天来,很多养殖户摩拳擦掌,准备扩大养殖规模,以期弥补过去三年的亏损。足以证明养殖户看涨的信心。还是那句话,猪市的恢复程度肯定是不坏但是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养猪人做一些理性计划总是好的。千万不要因为坐等高价忽视了现实情况。




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和猪市场的关系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有30多年的时间了,中国农业从集体生产转变成家庭承包的一个转变,中国从一个农业大国逐步转变成工业大国。随着改革的推进加入WTO的加入农业在世界各国都是头疼问题,所以到现在各国农业开放也是慎重问题。中国在加入世贸的时候和美国谈判涉及到了农业问题,但是吴仪在和美国谈判的时候说我们不能以牺牲农民的利益来谈判。同时在时间上赢得了转变,中国农民的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的政策,就是要在30年的时间里逐步的把农业转变成工业化国家。大面积土地剩下了逐步的改变成农业现代化,随之城镇化也摆在面前,大量的农民变成市民。

  欧美的农业在世界上来说都是发达的,畜牧业也是领先的。原因是欧美大量的农业补贴,把生产的成本降低,畜牧业工业化水平也很高。可是在畜牧业工业化的时候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是有瑕疵的。比如说美国的猪有瘦肉精的问题,牛有疯牛病的问题。农产品有转基因的问题,工业化的美国把牛屠宰的骨头加工成骨粉喂牛是疯牛病的主因,后期改了喂猪,再把猪骨头加工成骨粉喂牛,转了一圈还是让牛吃了,可是还没有改变疯牛病。这也是很多国家禁止美国牛肉进口的主因,美日关系不错吧,就是不对美国农业开放。在谈TPP的时候就卡在这里了,日本是牛肉最贵的国家日本高度保护的。猪在美国可以喂瘦肉精,大家都知道它对人体是有害的。瘦肉精的残留很大一部分在内脏上,美国人基本不吃。欧洲基本没有走美国大规模工厂模式,他们是家庭农场式经营合作社模式。这也是我国前一段美国模式最近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的原因,中国是俩种模式共存的发展到这次土地承包期逐步改变成和欧美同步竞争的格局,但是目前看任重道远。

  中国的养猪业未来该怎样走,目前看还是大企业逐步的加大市场份额,最近中粮集团在河北建成了200万生猪的出栏量。猪周期在以后几年也很难有太大的改变,散户逐步退出市场大型国企会越来越多,目前还不具备和欧美竞争的水平无论在哪方面。所以国家以猪粮安天下的政策在发展上也成了政治问题。中国还需要时间来和世界接轨慢慢的会转变的只是时间的问题,目前进口很多国家的猪肉只是为了控制国内通货膨胀是一种平衡的手段。中国的改革还任重道远就像万里长征才翻过了雪上,前面是草地沼泽,相信中国的领导人会披荆斩棘排除万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的改变成中国法制社会主义。




收购难度维持高位 猪价涨势维持“南高北低

  目前虽然大猪出栏已经付诸实际行动,北方市场生猪供应量稍有增加,但是屠宰企业收购难度持续维持高位,生猪养殖业涨势基调不改,下半年破8的行情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确定。目前全国各地猪价的整体走势是南高北低,北方地区近期连续的阴雨天气,导致生猪运输受阻,市场交易量下降,使得本就供应紧张的市场更加紧张。因此屠宰企业多采取提价手段。而北方地区出栏成为了现阶段的主要趋势,大猪、牛猪、适重猪均有不同程度的放量。因此屠宰企业多采取压价手段。猪肉走货低迷,导致屠宰和食品企业微利运行,冻品库存高位运行。但是目前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双双处于历史低位,养殖户惜售情绪严重依然是市场主导,因此也可以说现在猪市是供需两淡。

  今日从机构监测中可以看出,南方地区猪价不断冲高,不少地区已经开始进入8元时代。之前南方地区的养殖户出栏惜售心理较为严重,预计如果这几天猪价能够站稳8元甚至是在7.5—8元之间起伏,养殖户的出栏量就有可能增加。不过现阶段市场猪源总量是一定的,而且南方地区由于拆迁、限养等条例,猪源本就比北方少,因此即使在出栏量有所增加的前提下,南方猪价也没有下跌空间。目前北方猪市涨跌互现,延续震荡盘整态势。眼下北方猪市面临的问题依然是生猪调运遇阻,高温天气影响猪肉消费,猪价受终端需求清淡影响大,屠宰企业继续缩减屠宰量和压价。可见当前支撑北方猪价上涨的动力依然不足,因此短期猪价震荡走势将继续。




上海2017年前将整治关闭2720家不规范畜禽养殖场

  5月21号下午,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增长平稳运行”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市农委主任孙雷介绍了上海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取得的成效,以及《上海市2015-2017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相关情况。

  作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龙头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节点,2015年1月,上海市被农业部正式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率先在全国整建制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有序推进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市政府决定从2015年起,通过两个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2018-2020)分步推进落实各项建设任务。

  《计划》梳理论证了42个重点项目,重点聚焦设施装备建设、产业水平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科技支撑能力、农业信息化、新型农民培育、产业融合、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环境保护等九个大类,总投资138.06亿元,其中,农业项目49.91亿元,农林水项目73.4亿元,农业环保项目14.75亿元。

  《计划》目标显示,至2017年,上海市计划在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基础上,继续实行主要农产品最低保有量制度,稳定蔬菜种植面积,确保地产绿叶菜自给率达到90%,保障鲜奶、生猪、家禽、鲜蛋和淡水养殖生产能力;地产农产品质量抽样合格率达到99%以上;农业规模经营占比达到85%,粮食家庭农场经营面积占区县粮田面积比重达到50%以上,持证从业人员占比达到55%,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98000元。

  根据《计划》,到2017年,上海市高标准农田比重将达到65%,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3%,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比重达到7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粮食作物基本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1%;亩均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10%以上,整治关闭全市2720家不规范畜禽养殖场(点);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000元,年均增长10%左右。




部分地区仔猪价格出现松动 猪市逐步理性前行

  河北省养殖户反映目前猪价涨不动落不了,仔猪价格收到牵连,涨势也不再那么疯狂了。而且养猪户补栏高峰即将过去,市场仔猪价格出现松动。猪源少但交易也不多,更多的仔猪交易是猪贩子拉去外地。本周山东地区仔猪价格在持续走高之后也出现回落,看来目前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的震荡调理已经影响到了仔猪市场。猪价的滞涨期已经让养殖户的补栏热潮稍稍降了温。可见养殖户目前资金支撑有限,但是行为更加趋于理性。不过仔猪供应的减少依然会持续支撑价格上行,而且后市随着生猪价格进入黄金月之后,仔猪身价恐怕会再上一层楼。




未来几年将是生猪养殖场整治的常态年

  这周有几个关于地方猪场整治的新闻还是比较打眼的:“2014年湘江干流退出畜禽规模养殖企业1351个”、“泉州环百崎湖生猪养殖污染专项整治活动启动,7月15日前拆除所有养猪场”、“上海2017年前将整治关闭2720家不规范畜禽养殖场”。虽然市场自发的产能淘汰进程即将结束,但是人为的产能淘汰并未结束。可见未来猪会越来越少是事实,直到有一天规模化发展基本布局完毕的时候,产能淘汰恐怕才会真正的结束。另外也说明了一个问题,猪价虽然上涨了,但是养殖户们并未到达安全区域,就像网友所说的,猪价涨了,拆迁却来了,也是灾难。可见环保化和规模化是养猪业重中之重的任务,毫无疑问,未来几年将是生猪养殖场整治的常态年。当然这里有机遇也有残酷,养猪人还是提前做好准备比较好,毕竟跟着行业发展趋势走的才有机会留下来。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