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汉春:生物安全是首位,过份依赖疫苗是饮鸩止渴!

2015-10-07来源:《农财宝典》文章编辑:admin评论:[点击复制网址]
|

杨汉春(资料图)

  《农财宝典》:行业人士认为,随着中国规模化养猪的不断推进,国内猪病越来越复杂,猪病越来越多,疾病越来越难控制?以前仅有猪瘟、丹毒、猪肺疫,现在新病毒,新的流行疾病不断。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杨汉春:主要是使用疫苗的时间太长。疾病的防控,生物安全是第一道防线,疫苗是最后一道防线,而在中国,大部分养殖场本末倒置了,把疫苗当作是第一道防线,忽略了生物安全。总觉得使用疫苗后,猪群就有防病能力了,因此无序地大量使用疫苗。特别是高密度的养殖场,疫苗的使用频率更高。长期这样无序、高强度地免疫,疾病不但没有防住,反而变得更加复杂。因为,病毒或者细菌是生物,是生物就需要生存,当面临强大的免疫压力的时候,要么变异,要么毒力增强以适应这种高压环境。
  因此,在临床中我们会发现,疾病越来越复杂了,防控难度也加大。
  实际上,我们要回归到使用疫苗的初衷:首先是预防疾病,终极目标是净化疾病,也就是将病原体清除出整个大环境。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在大面积使用疫苗3-5年后,必须停止使用,这样病原微生物才能够在环境中消失,疾病真正地得到净化。
  使用疫苗的终极目标就是脱离疫苗,而我国养猪业目前似乎进入了一个死循环:大量使用疫苗防病——疾病暴发——再加大强度免疫——疾病平稳或反复——长期依赖疫苗。在猪场,每当有疾病发生的时候,很多兽医首先问的是疫苗免疫了没有,而不是查看生物安全措施做得如何。
  实际上,控制疾病的传播,切断传播途径是最好的方式。很可惜,目前大家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毕竟在大部分养猪人士看来免疫疫苗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生物安全是长期不懈的细致工作,长期高标准地执行较困难。
  
  《农财宝典》:我国生物制品也逐步增多,这个跟疾病的暴发有无关系?有人说,中国的疾病情况复杂,与国内生物制品混乱有一定的关系。
 
  杨汉春:就如我刚才说的,疾病的复杂与防控思维有很大关系。而与生物制品的增多有无直接关系呢?这就有点类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讨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生物制品厂增多,企业就必须生存,生存是需要靠销量的。因此,加大宣传普免疫苗或是多免疫苗成为了大部分厂家宣传的思路。现在各大厂家的技术宣讲课或是高峰论坛非常多,养殖户潜移默化中也接受了这种思想,实际上这些做法对中国养猪业非常不利。但似乎大家都处于同一利益圈中,谁都不愿意道出那皇帝的新装:养殖户需要疫苗来给自己带来安全感——厂家需要销量——研究者需要从销量中获取产品持续开发的经费。因此,我们能够看到国内疫苗越来越多,但疾病并未因此而减少。
  一种疫苗猪一年免疫超过2次,是不科学的,不符合免疫学原理。因为疫苗的免疫保护周期有半年,免疫频率过高,证明产品是不成熟的。推荐免疫方案超过2次/年的,建议考虑不使用。
  我国生物制品通过十多年的发展,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有些产品品质甚至能做到赶超进口。然而虽然国际顶尖的产品在我国都有销售,但也没有完全控制好中国的猪病。国内整个疾病防控思路错乱了,再怎么高效、高品质的产品都回天乏术。
  所以,我在此再次呼吁各位养猪人士,疾病防控,生物安全是首位。定要先做好生物安全措施,因为生物安全是成本最低的疾病控制技术。
 
  《农财宝典》:疾病净化在我国能否实现?例如猪瘟、伪狂犬病的净化。如果进行全国的净化有困难,地区性净化能否实现?
 
  杨汉春:中国太大,各个省份的养殖环境以及水平都不同,全国的疾病净化在目前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但区域性的疾病净化是可以达到的,比如海南省就是一个天然的疫病防控区,四面环海,只要控制好进岛的猪群特定疾病是阴性,那么在整个省份的疾病净化就变得相对简单。
  再例如,两广与福建可以作为一个有机体进行猪瘟、伪狂犬病的净化。只要控制好活猪的流动,按照目前的能力,我们是可以做得到的。但这就涉及到猪群贸易的问题,就等于广东消费的猪只能从福建、广西调入,这一点从政策上分析,目前恐怕比较难强制执行。
  蓝耳苗一年不宜免疫2次以上
 
  《农财宝典》:有学者说,蓝耳疫苗越多的地区,蓝耳病就越复杂。例如北美与中国。你觉得中国出这么多的蓝耳毒株疫苗是否有利于我国蓝耳病防控?(国内7大毒株29个厂家生产)
 
  杨汉春:毒株越多越不利于蓝耳病的控制。蓝耳病毒非常容易变异,并且容易重组,假如使用的疫苗毒株太多,那么病毒间重组的机率就会大幅上升。免疫强度高,变异的机率也会大幅提升。而在我国,蓝耳病的防控思维是普免与高强度免疫,这个就更加不利于蓝耳病的整体防控了。
  对于蓝耳病的防控,猪场应树立综合防控的理念,走出过分依赖疫苗的误区,将做好生物安全控制措施放在首位,积极探索闭群饲养、毒株驯化、多点饲养等方式,建立适合自身猪场的综合防控体系。
  美国已经有成功的实践经验证明,通过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切断PRRSV传播途径,消灭传染来源是预防猪群感染PRRSV的最有效办法。
  生物安全措施主要包括:1)实施全进全出和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清除PRRSV在猪场的污染,降低至杜绝其在猪群间的传播风险;2)建立阴性公猪群,进行公猪精液检测,避免PRRSV污染精液;3)严格进行种猪血清学和病毒学检测,禁止引入PRRSV感染和带毒的种猪;4)严格控制人流与物流,出入人员淋浴和更换工作服,运输工具清洗消毒,猪场工作人员的靴子和工作服清洗消毒,更换注射针头,灭蚊和苍蝇,切断PRRSV的间接传播途径;5)采用空气过滤系统,阻断猪场内PRRSV经气溶胶传播。
 
  《农财宝典》:种猪群是否需要蓝耳病阴性?行业人士认为,在蓝耳病感染压力大的中国,种猪阴性存在暴发风险。
 
  杨汉春:种猪是源头,疾病的净化或是控制很多应该从种猪群抓起。所以农业部规定,国家核心育种场某些疾病例如猪瘟、伪狂犬必须是阴性。一个国家假如种猪场都不做疾病净化,那么随着引种频率的加大,疾病的空间传播变广,防控将变得更加困难。
  所以,种猪群是很有必要保持蓝耳病阴性的,如果种猪都不是阴性,那么商品猪群的蓝耳病防控将变得更加复杂。目前,很多养猪人士都是谈“蓝”色变,觉得蓝耳是非常难缠的疾病,实际上正确对待,采取正确的防控方法,蓝耳的防控并不难。
  病原的区域根除是控制疫病的有效措施。由于蓝耳病毒在猪群之间或猪群内传播的途径很多,区域根除计划是有效控制和彻底根除PRRSV的最好方法。有一些国家已成功实现PRRSV的根除。例如,美国已在明尼苏达州启动了PRRSV的区域根除计划,尽管难度不小,但取得了初步成效。
  当然PRRS的区域控制和根除计划需要政府部门、当地养猪企业和猪兽医间的通力合作,并结合清群、建群和闭群等控制措施,才有可能实现。
  美国实施的PRRS区域控制和根除计划为我们指明了PRRS控制的方向,从兽医行政部门或地方行政部门的角度看来,在我国启动PRRS区域控制和根除计划势在必行。因此,种猪场保持蓝耳阴性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我们需要从源头就开始将疾病变得简单。
 
  《农财宝典》:您是国内第一位提出蓝耳苗一年不能免疫2次以上的学者,是否有数据支持?或是临床的对比,以及实验室的理论依据?
 
  杨汉春:2011年,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疫病控制研究室制定出“蓝耳病综合防控实施方案”,包括PRRSV的血清学和病毒学检测技术、疫苗免疫技术、闭群200天技术、生物安全控制技术、后备母猪的血清驯化技术、药物预防与保健技术等。各综合试验站在总体方案的基础上,结合猪场PRRSV的感染、发病的具体情况,提出个性化的综合防控技术,并逐步实施和开展工作。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依据疫病控制研究室制定的实施方案,结合蓝耳病的流行和发生情况以及蓝耳病毒感染状况,采取了不同的综合防控技术。2012年,开展了蓝耳病毒检测工作的试验站14个,实施疫苗免疫技术的试验站18个,开展200d闭群根除技术的试验站10个,实施生物安全措施的试验站17个,进行血清驯化的试验站7个,采用药物预防和保健的试验站11个,PRRS在部分综合试验站取得稳定控制,猪群生产成绩提升,但有的综合试验站仍处于不稳定状态,仍有疫情发生。
  2013年参与综合试验站的猪场有30个,开展疫苗免疫控制的有20个,PRRS处于稳定的试验站为23个(占77%),PRRS不稳定的试验站有7个(23%)。
  2014年,综合试验站全部实施生物安全管理技术,并采用相应的综合防控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PRRS达到稳定的综合试验站26个,不稳定综合试验站仅有2个。此外,2个综合试验站建立了PRRSV阴性公猪群。其中,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的京安综合试验站坚持采用闭群技术控制PRRS,同时采取生物安全控制措施、后备母猪驯化、PRRSV检测和淘汰阳性种猪,经过3年的工作,种猪群达到了PRRSV阴性,猪群生产性能稳定。
 
  《农财宝典》:如何保持猪场蓝耳病阴性或是阳性稳定?
 
  杨汉春:做好生物安全措施,后备母猪保持阴性是关键。
  伪狂犬转阳存在人为因素
 
  《农财宝典》:从2012年开始,中国各地区猪场出现伪狂犬转阳的情况,其中不乏管理非常好的种猪场。据您分析这是什么原因呢?
 
  杨汉春:免疫强度与密度太高,高压下,病毒要生存只能变。所以疾病在大面积免疫3-5年后,必须停止使用疫苗,让病毒清除出大环境。美国伪狂犬净化计划也是按照这个思路做的。
 
  《农财宝典》:行业人士都说,伪狂犬转阳是病毒变异了?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杨汉春:根据我实验室的数据监测,病毒确实是变异了。但我将这种变异表达为变化,因为这个不是生物本身自然的变异,而是人为的迫使其变异。高强度的免疫压力下,病毒要生存,只能变异来适应这种高压环境。
 
  《农财宝典》:也有人认为,伪狂犬病毒没有变异,之所以会转阳,是因为防控大意的原因。建议加大免疫频率,由原来的一年2次增加到4次或5次甚至6次。您认为这种方式可不可取?
 
  杨汉春:这种方式不可取。并且也毫无作用。因为伪狂犬病毒一旦感染,机体是终生带毒的,伪狂犬疫苗只能降低排毒量,控制病毒对生长猪群的感染。伪狂犬转阴是需要时间的,一旦转阳,最好的做法就是清群,用阴性的后备母猪替换高胎龄的阳性母猪。
 
  《农财宝典》:目前行业人士都在翘首以盼伪狂犬变异株疫苗,认为对猪场伪狂犬病防控能起到很大作用。对当前伪狂犬疾病的防控,您的建议是?
 
  杨汉春:变异株的疫苗对目前的伪狂犬病防控,从免疫机理方面分析,同源性高,效果应该较好。但任何疾病的防控,都需要谨记,疫苗是最后一道防线,生物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不要本末倒置了。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