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4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2年4月24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22年4月24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上游溢价、下游议价 供应缩量单向支撑猪价能否再涨?


猪评:猪价回调 第五批猪肉收储全部流拍(2022年4月24日)
今日综合均价:
2022年4月24日,中国主流市场出栏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商品大猪加权日均价下跌,全国生猪出栏加权日均价14.17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41%。
今日全国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猪均价:
1. 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4.28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35%;
2. 主流市场内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3.88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61%;
3. 主流市场土杂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3.50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56%。
图表:2022年4月24日中国外三元+内三元+土杂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备注:数据来源于慧通数据研究部,红色表示涨,绿色表示跌。
走势图分析:
(绿色代表一周价格最低点、红色代表一周价格最高点)
分析师建议:
周末猪价开始出现回调迹象,华北、华东、华中部分地区回落相对明显,南方地区调整幅度相对较小,多稳定为主。我们一直提示,市场供过于求局面持续,短期猪价缺乏明显反弹基础,回调风险加大,目前猪价走势与我们预测一致。周初受能繁母猪回归合理区间消息刺激,生猪远月合约大涨,市场比较看好下半年行情,参与收储竞价交易的积极性较低,有消息称4月22日的4万吨中央储备肉收储全部流拍。预计近期生猪价格或以偏弱为主,而5月份有望在价格底部逐步抬升的基础上进一步回涨。
生猪市场“涨”声响起 业内:警惕或是“昙花一现”
生猪市场现“复苏”迹象,现货、期货价格均涨至阶段性最高点。新一轮“猪周期”的上行通道即将开启?多位猪企负责人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这次的价格涨幅超乎了行业内的预期,也给了养殖端“撑下去”的信心。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从产能上看,能繁母猪存栏基数仍在,当前生猪产能仍处于阶段性高点。
似有复苏迹象
近日,生猪市场似乎出现了多种“复苏”迹象。现货方面,中国养猪网监测数据显示,4月18日,生猪(外三元)价格达到13.02元/公斤,为2月10日以来最高点;期货方面,4月18日、19日,生猪期货各合约全线上涨,主力合约创3月10日以来的最高点;股市方面,4月18日,生猪板块中多数上市猪企股票也止跌反涨。
“这次的上涨幅度超乎了行业内的预期。”国内某上市猪企相关负责人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据我们调研,目前企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各个区域内的集团企业的实际出栏量都减少了,供应的短期减少带动了这轮价格的上涨。再者南方区域提价明显,对全国价格上涨有所带动。”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李明认为,从供给端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对调运带来一定影响,养殖端生猪出栏存在一定困难,生猪的供应量有所减少。从需求端来看,五一、端午等节假日存在消费加速复苏情况。养殖端在亏损的情况下,一直没有采购仔猪,当前的仔猪缺口也逐渐表现出来,这也拉动了生猪价格的上涨。
当前的生猪价格上涨也令深陷亏损的养殖端“缓了一口气”。吉林省合诚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那文祥也对记者坦言,这次生猪价格的上涨能涨至养殖端成本线附近。上市猪企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此次涨价对养殖端的亏损具有小幅度的减亏影响,但还是要看这次生猪价格上涨的持续时间,如果持续的时间短,对养殖端仍不会有大的改善。
上行通道开启尚早
生猪市场复苏迹象初显,行业内纷纷猜测,今年二季度或是新一轮猪周期的起点。新一轮“猪周期”的上行通道来了吗?
短期的生猪价格反弹尚难说明新一轮“上行通道”的开启。光大期货研究所生猪行业研究员孔海兰对记者表示,从基本面情况来看,生猪市场的供给压力仍未得到有效缓解。同时,生猪价格的短期反弹令养殖端较前期出现不同程度的压栏情况,或进一步增加未来市场供给压力。供给端对生猪价格的抑制作用仍将限制猪价上行,这次的生猪价格上涨并不具备趋势性上涨动能。
在4月20日举办的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表示,一季度生猪价格总体下行。2月、3月养猪陷入了亏损。近期,在清明假期猪肉消费增加和市场调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猪肉供需有所改善。但当前生猪养殖还没有扭亏为盈,3月每出栏一头生猪亏损327元,比2月多亏了153元。
杨振海表示,根据专家团队预测,随着新生仔猪数高位回调、饲料成本高位回落等有利因素不断积聚,三季度生猪养殖有望实现扭亏为盈,但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希望养殖场户既坚定信心,不过度淘汰能繁母猪,又要顺势出栏肥猪,不盲目压栏。
产能去化加速
从生产情况看,2021年我国生猪生产已经恢复到常年水平,受生产惯性增长影响,今年一季度生猪出栏继续增加,但产能进一步优化。
据杨振海介绍,一季度出栏生猪1.9566亿头,同比增长14.1%。能繁母猪连续九个月向正常保有量回调。一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是4185万头,相当于41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2.1%,处于产能调控的绿色合理区域。
值得关注的是,上市猪企并未放慢生猪出栏的节奏。根据多家上市猪企3月销售简报, 今年3月,多数上市猪企生猪销量环比同比均出现大幅增长。其中,牧原股份作为目前国内生猪出栏量排名第一的生猪养殖企业,3月生猪销售598万头,超去年10月出栏量,创历史新高。“通过规模养殖猪企的出栏数据,我们不难发现,规模养殖企业并未减缓出栏进度。”孔海兰说。
“2021年,能繁母猪存栏高位导致生猪供给继续增加,长时间内生猪价格维持低位致使养殖端面临亏损及较大的资金、心理压力。目前,养猪业进入行业成本竞争期中,大家都在坚挺,产能去化速度还有待加快。”李明说。
不具备成本以及资金优势的中型养殖企业或面临较大生存压力。孔海兰认为:“目前仍处于此轮猪周期的产能去化阶段,由于中小养殖散户具有成本优势,因此在此轮周期的亏损阶段,抵御风险的能力强于规模养殖企业;而大规模集团养殖企业出栏节奏并未放缓。由此可知,此轮周期淘汰的大概率将会是不具有成本以及资金优势的中型养殖企业。未来仍需关注这部分养殖企业的产能去化程度。”
3月卖一头生猪亏损327元,生猪供应仍然宽松,预计三季度能结束亏损!
“前几天出栏了一次,一头猪赔了300多元,再这样下去真快撑不住了。”4月21日,山东临沂生猪养殖散户王女士告诉记者,自家养殖了两三百头猪,去年这个时候,出栏的生猪每公斤可以卖到28元左右。现在,每公斤只能卖到13元左右,面对低迷的生猪市场感到压力重重。
据山东省畜牧兽医局监测数据,2022年第14周(4月4日至10日),山东生猪出栏均价为每公斤12.42元,同比降低43.37%。
3月每出栏一头生猪亏损327元
与今年春节后不断下行的生猪价格形成对比的是,生猪养殖成本在不断上升。近年来,饲料价格一路上涨,如今玉米原料价格每吨超过3000元,豆粕每吨超过5000元,再加上疫苗、消杀等防疫成本。
来自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畜禽养殖成本收益测算报告显示,一季度全省生猪深亏。生猪(按育肥猪平均体重110公斤)自繁自育盈亏成本线为18.49元/公斤,一季度养殖亏损659元左右;外购崽猪育肥盈亏成本线为17.79元/公斤,亏损约为580元。
比如,自繁自育一头猪的成本包括崽猪300元,饲料1100元,疫苗30元,用药15元,生物安全成本40元,水电费25元,人工70元,固定资产折旧50元,财务20元,死亡淘汰均摊25元等,合计1975元。这样,按本季度适宜育肥猪平均体重110公斤测算每公斤成本17.95元。
面对当下市场行情,不少养殖户计划调减产能“过冬”。临沂这位养殖户说,如果生猪价格继续走低,打算进一步淘汰质量不好的能繁母猪,优化结构,逐步缩小存栏规模。
4月20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在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说,从价格情况看,一季度生猪价格总体下行。2月份和3月份生猪养殖陷入了亏损。在清明假期,猪肉消费增加和市场调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猪肉供需有所改善。3月下旬,生猪价格结束16周连续下跌态势趋稳回升。4月19日,主产省生猪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2.85元,比3月18日的阶段低点回升了1.34元/公斤。当前生猪养殖还没有扭亏为盈,3月份,每出栏一头生猪亏损327元,比2月份多亏了153元。
不过,当前生猪价格快速上涨令深陷亏损的养殖端“暂时缓了一口气”。
中国养猪网监测数据显示,4月21日全国外三元均价为14.51元/公斤,猪价较昨日(13.77元/公斤)上涨了0.74元/公斤,较上月(11.78元/公斤)上涨了2.73元/公斤。
三季度生猪养殖有望实现扭亏为盈
“这几天生猪确实涨价了,但能持续几天谁也不好说,如果涨一阵再跌一阵,对我们养殖户没多大改善。”临沂生猪养殖户王女士说,现在生猪市场出现复苏迹象,业内也纷纷猜测,新一轮“猪周期”的上行通道是不是快要来了。
据山东省畜牧总站监测分析,从后市来看,猪价反弹恐不可持续,存在冲高回落的压力。当前生猪整体供给仍偏宽松。
据监测山东省规模猪场3月份生猪出栏同比增长25.84%,环比增长2.57%。为此,建议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决策,保持适重育肥猪正常出栏节奏,保持能繁母猪产能总体稳定、不过度淘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猪肉价格同比下降41.8%。因生猪产能充裕、需求偏弱,国内猪价持续低位运行。国家发改委监测数据显示,4月11日-15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63:1,连续8周处于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
今年以来,国家已开展四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累计收储冻猪肉达15.8万吨。第五批收储工作即将于4月22日进行,此次收储挂牌竞价交易4万吨。
国家层面的及时出手,终于让广大养殖户暂时松了一口气。
“我们的专家团队预测,随着新生崽猪数高位回调,饲料成本高位回落等各种有利因素的不断积聚,三季度生猪养殖有望实现扭亏为盈,但是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我在这里也希望广大养殖场户,既要坚定信心,不过度淘汰能繁母猪,又要顺势出栏肥猪,不盲目压栏。”杨振海说。
推动生猪价格尽快回归合理区间
当前,养猪行业正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那么,新一轮“猪周期”是否将至?猪肉价格要触底反弹?
4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回应称,国内生猪产能自去年7月份以来逐步下降,今年3月底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185万头,处于生猪产能调控的绿色区间,加之生猪价格已低位运行较长时间,进一步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随着后期消费回暖,生猪价格有望逐步回升至合理区间。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生猪疫病防控能力大大增强,母猪繁育效率也有所提升,特别是能繁母猪产能总体合理,后期生猪价格触底反弹后,出现2019年非洲猪瘟时期那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也不大。
4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如后续生猪价格继续低位运行,国家将持续开展收储工作,并指导地方抓紧收储,推动生猪价格尽快回归合理区间。
第五批猪肉收储全部流拍!猪肉进口关税恢复至12%,优势不再...
前两天,华储网发布了最新的收储消息,将于4月22日进行第五批猪肉收储工作,收储量4万吨!最新收储的结果,此次猪肉收储4万吨,实际成交量为0吨!也就是说,这次收储的4万吨全部流标!
回顾下今年2022年3月至今的收储信息
2022年3月3日第一批第一次收储1.94万吨,3月4日第一批第二次收储2.06万吨
2022年3月10日第二批收储3.8万吨
2022年4月2日第三批第一次收储1.18万吨,4月3日第二次收储进行2.82万吨
2022年4月14日第四批收储4万吨
2022年4月22日第四批收储4万吨
以上完成5批7次收储,累计收储挂牌竞价交易19.8万吨
实际流拍情况
2022年第一批猪肉收储无流拍无增收,但第二批猪肉收储3.8万吨流标1.6万吨
2022年4月2、3日第三批无流拍,全部成交
2022年4月14日第四批收储流拍3.73万吨
2022年4月22日第五批收储实际成交量为0吨!也就是说,这次收储的4万吨全部流标!
有观点认为目前来说与目前的生猪市场变化有关!猪价近期快速上涨,白条价格也在跟涨,收储挂牌价为21950,在同等交易时间内按照同等条件下,价低者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来确定承储企业,价格不及预期,再加上目前消费端跟进情况不足,企业参与竞价积极性不高!
综合农业农村部数据样本监测数据初步推演,在今年的4、5月份之后随着生猪供应量减少,生猪供应也会相对减弱,初步预计今年第二季度猪市或将逐渐开始回暖。但当前市场突发事件较多,比如这次波及全国大部分区域的新冠疫情,也会导致生猪市场的异常波动,同样这也包括市场动态舆论导向问题等,毕竟当前仍属于季节性消费淡季,叠加疫情因素对整体的餐饮、户外消费影响很大,虽然猪肉价格比蔬菜价格还便宜许多,可实际目前的猪肉消费支撑力度仍较为有限,所以短期之内的生猪市场还会以弱势震荡态势为主。
进口猪肉价格、运输优势不再
4月18日据中国海关总署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猪肉进口量为14万吨,同比降低70%;一季度进口量为42万吨,同比降低64.2%。3月份进口635.3万吨大豆,远低于2月份的1,394.2万吨,较2021年3月份的进口量777万吨减少18.2%;今年1至3月份进口2028.2万吨,较2021年同期的2116.2万吨减少4.2%。
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出栏生猪1亿9566万头,同比增长14.1%,猪肉产量增长14.0%。而且由于猪价长期低迷,进口猪肉的优势并不明显。
此外,疫情之后,进口冷链食品的检测增加了核酸、消杀等环节,通关时间比疫情前要长,而且一旦检出核酸阳性,就会面临退货风险。目前猪肉进口关税从8%恢复至12%,税费明显增加,加之海运费仍然高企,成本自然居高不下,这也进一步削弱美国猪肉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优势。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