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3年:鸡蛋的“变”与“不变”

2022-11-24来源:蛋先生文章编辑:小琳评论:[点击复制网址]
|
  前言
 
  这几年疫情肆虐、经济下行、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正逐渐被军事对抗和经济制裁取代,我们必须承认世界已经变了!世界大局的变化深刻影响着各个行业,鸡蛋行业也不例外,行业规律被一再打破,从业者对未来充满迷茫。
 
  往年,高蛋价一定带来暴利,暴利又导致产能扩张。往年高蛋价的主要推动力是低存栏,而消费和成本相对稳定。
 
  而这两年,高蛋价未必高利润,高蛋价的主要得益于消费增强,而非低存栏;价高利薄的原因是成本暴涨。
 
  比如,今年蛋价创历史新高,而养殖户利润有限。今年存栏偏低,但绝非历史最低,蛋价却一再打破历史记录,主要得益于今年大范围封控对鸡蛋消费的刺激。而创历史记录的高蛋价却未能产生暴利,利润大头被豆粕暴涨吞噬了。以上种种变化,皆因鸡蛋行业受世界大环境变化的影响。
 
  本文蛋先生将分享一些个人思考,未必成熟,仅为大变局中的从业者提供一点有价值的线索。
 
  变与不变
 
  1、鸡蛋的刚需性不可撼动
 
  在可预见的将来,鸡蛋依然是中国老百姓,甚至全人类最优质,最廉价的蛋白质来源,没有任何其他产品可以替代。世界变化太快,新产业不断涌现,老产业逐渐被淘汰,但鸡蛋行业依然值得珍惜。如果轻易放弃,你会发现很多行业还不如鸡蛋。
 
  2、延养和换羽越来越普及
 
  以前到日龄了养殖户就得淘鸡,淘鸡之后就补栏,重复着同样的流程。而如今在高成本的逼迫下,要实现整体鸡的效益最大化,必须充分发挥母鸡的产蛋潜力,所以未来延养和换羽将越来越普及,500天不再是标准,600-700天迟早成为常态。
 
  3、绝非豆粕下跌了就高枕无忧了,成本上涨是长期的
 
  饲料原料的构成中,玉米占大头,豆粕占小头,玉米立足国内供应,价格相对稳定;豆粕依赖进口,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频繁波动。这些特征决定了饲料价格的长期趋势由玉米决定,短期波动则取决于豆粕。明年极有可能出现豆粕大跌,玉米小涨的情况,而从更长远的周期看,饲料成本上升是大势所趋。
 
  明年国际大豆将由供不应求转为供应过剩,这一变化决定了明年豆粕不可能再维持高价了。而疫情肆虐、俄乌战事久拖不决、世界粮食危机加剧、国内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等,又决定了明年玉米即使过剩也不可能大跌,是小涨或大涨取决于俄乌战局。
 
  从未来数年看,饲料成本的上升是大势所趋。生产效率决定商品价格,生产效率越高则价格越低。种植业生产效率长期高于养殖业,这是粮食价格长期低于肉禽蛋奶的根本原因。但这些年世界范围内气候剧烈变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导致种植业生产效率下降,而畜牧业得益于高密度集中养殖和室内恒温养殖等工业化改造,生产效率日益提高。种植业和养殖业在生产效率上的此消彼长,注定了未来很多年,养殖业都将面临高成本的压力。
 
  4、明年取消封控是民心所向,但经济低迷将长期存在
 
  客观的说,大范围封控对其他行业意味着灾难,但鸡蛋是从中受益的。“家里有粮,心中不慌”,今年长时间、大范围的封控,作为民生物资的鸡蛋,其消费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这是今年蛋价屡创新高的主要原因。
 
  如果明年取消封控,家庭鸡蛋消费必然下降,而餐饮、旅游、食品等行业的恢复有赖于经济大环境的改善,需要漫长的时间,短期内很难弥补家庭鸡蛋消费的下降。
 
  中国经济面临的是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疫情只是导火线。土地财政和投资驱动走到了尽头,未来只能依赖创新驱动和消费拉动。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进行深度改革,而改革就会触及既得利益者,这必然是漫长而艰难的。
 
  尾言
 
  成本上升和经济低迷将长期伴随鸡蛋行业,这意味着未来“暴利”将很难出现,小利微利或成为常态。这种变化将打破原有的蛋周期,赌行情没有意义了,从业者必须放弃投机思维,杜绝盲目扩张,安下心来少养精养。
 
  以上为蛋先生个人看法,仅供交流,不能作为投资依据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