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的一份最新报告指出,全球鸡蛋价格高企且不断波动,与来自供需端的六大干扰因素有关。该行的高级动物蛋白分析师Nan-Dirk Mulder认为,尽管这些因素存在一些地区差异,但大多数目前蛋价达到顶峰的市场,都受到了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
今年,鸡蛋的价格虽然十分波动,但却在全球各大市场创下了历史新高,极大地影响到了消费者和鸡蛋供应链中的各方(从育种、生产商再到零售、餐饮服务和食品加工行业的客户)。
饲料成本与全球谷物和油籽的价格直接相关,占蛋鸡养殖成本的60-70%。饲料成本的任何变化、价格上行走势,尤其是一些不确定因素,都会对鸡蛋价格产生重大影响。
从2020年年中到2022年年中,许多市场的饲料价格几乎翻了一番,但生产商难以将这些上涨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比如,乌克兰战争引发了人们对能源价格和全球原料供应的严重担忧,然而鉴于饲料价格,许多生产商在新蛋鸡的购入和饲养方面采取了保守做法。由于缺乏资金,较为小型的养殖企业和散养养殖户大幅减产,甚至有的退出了鸡蛋行业。
过去两年,禽流感持续为鸡蛋行业带来压力,加上禽流感病毒现在已经成为全年流行的病毒,鸡蛋产量也因此出现下滑。美国在2022年和2023年初一共扑杀了4000多万羽蛋鸡。虽然今年上半年的禽流感病例数有所减少,但该行业的蛋鸡数量还没恢复到禽流感爆发之前的水平。
美国的蛋鸡数量减少了6%,无论鸡群数量还是鸡蛋产量均仍低于2021年水平。2023年3月,美国鸡蛋产量下降了9%。欧洲情况类似,自2021年以来,蛋鸡数量可能下降了5%,且英国的这一数字还要略高。
目前,大多数国家已经解除了新冠疫情限制措施,消费需求也有所恢复,尤其是餐饮和户外行业。但由于蛋鸡的生产/繁殖周期较长,供应恢复相对缓慢,尤其是在育种方面。正因为鸡蛋产业生产周期较长,可能需要一年多的时间,鸡蛋的供应才能赶上不断增长的需求。
一些市场仍然面临祖代蛋种鸡供应紧张的问题。Mulder表示,这是由于祖代蛋种鸡的最大出口国位于欧洲和北美地区,而一些国家的政府因为这些地区的禽流感,对种鸡进口设置了限制,使这一情况更加恶化。
随着全球GDP增速从2021年的6.1%放缓至2022年的3.4%,2023年甚至可能仅为2.8%,消费者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支出压力,在欧洲、非洲和美洲尤为如此。
鸡蛋生产商一直面临着来自供给端的巨大挑战。由于新冠疫情导致市场状况严峻,过去连续两年生产商的利润率都极低,如今投入成本又出现了大幅波动性增长。鉴于无论是在经营方面、市场方面,还是当前成本上升所需的大量营运资本方面,均具有不确定性,生产商一直在寻求获得更为稳定的销售合同。
然而,在许多市场,零售、餐饮服务和食品加工行业的客户一直不愿意签订长期合约,因为他们也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并且预期在零售行业和餐饮服务行业将面临激烈的价格竞争。价值链缺乏对鸡蛋生产商的承诺,加上该行业生产周期长、风险高、运营成本高,让许多市场的鸡蛋生产商在扩大蛋鸡养殖规模时变得十分谨慎,继而导致鸡蛋供应紧张。
新法规正在对鸡蛋行业造成影响,尤其是德国自2022年起执行禁止孵化场淘汰雄性雏鸡的法规。留给鸡蛋生产商的选择主要是使用性别识别技术,将雄性雏鸡挑选出来培育成肉鸡,或者从国外进口雌性蛋鸡。与尚未引入类似要求的欧洲其他国家相比,德国的蛋鸡供应成本较高。因此,德国的蛋鸡数量急剧下降,自2022年下半年至今,降幅可能高达20%。
荷兰对笼养养殖的其他限制和对氮排放的限制也将影响当地的鸡蛋供应。新西兰对笼养生产的禁令已经导致符合生产需求的蛋鸡数量短缺了10-15%。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