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库陆续开收玉米,价格出来了!

2025-10-17来源:新农观文章编辑:灵儿[点击复制网址]
|

  在纷乱声中,东北玉米终于迎来了风向标——储备库陆续开收了,比去年提前了20天。

  挺让人欣喜的,对于东北储备库提前开收,市场普遍有两种观点:

  一是认为玉米上市以后跌得比较猛。

  按说玉米集中收获,价格下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是因为山东华北玉米出现了质量分化,跌幅比较大,所以这时候东北产区就必须要稳住了,所以储备库提前出手稳市。

  二是预计今年的收储量级会增加。

  我认为这个不好说,我个人是更倾向于前者。

  然而随着储备库陆续开收,价格也就出来了,但是仔细一看,有点令人失望,因为价格没有太多惊喜,或者说有的库给的价格比去年还要低。

  比如哈尔滨直属库报的价格是国标三等以上2060元/吨,而去年的收购价格则是2100元/吨。

  其他库价格没有查到对比,但预计都和哈尔滨直属库的情况大差不差,报价不及预期,这么一来,也让市场有点担忧。

  担忧什么呢?

  去年玉米其实跌得是比较凶的,其中也有恐慌因素,但今年玉米谈不上恐慌,为啥比去年还低了呢?

  而且去年玉米后来之所以涨起来,是因为增储,但今年还会继续增储吗?增储的力度也会和去年一样吗?

  表面看,今年的玉米和去年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是青黄不接时没能涨起来,然后也是高开低走,并且不断探底。

  但是还是老话,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价不同。

  即便表面看相似,但其背后的逻辑却大不相同。

  可以说,去年的玉米主要就是政策市,从收储到增储,一直都是政策在主导市场。

  但今年我认为政策干预的程度要小,也就是说,今年的玉米更多是市场为主导,政策为辅助。

  为什么呢?

  第一,玉米供需大背景已改变。

  去年玉米供强需弱,尤其是深加工,陷入亏损以后需求一直低迷,再加上去年几大产区均是丰产格局,所以玉米的势头就是向下的。

  但今年有两个变量:

  第一个是进口玉米数量骤降。

  相比前几年进口玉米数量高企,今年进口玉米数量可以说断崖下降。

  今年前8个月,玉米及玉米粉进口数量仅有88万吨,同比下滑了93%。

  并且照这个趋势看,下一年度进口玉米数量大概率会继续维持低位。这也意味着,内贸玉米的需求会继续增加。

  第二个就是华北玉米质量出现严重分化。

  理论上说,如果玉米丰产,那么玉米可能会维持供需偏紧的局面,但华北山东玉米受降雨影响出现质量分化问题,这使得优质干粮变得趋紧。

  第二,市场情绪已改变。

  去年玉米市场是看跌一片,因为需求差,供应多,尤其是很多贸易商把玉米都囤到了青黄不接时期,想着要卖高价呢,结果没想到砸手里了。

  再加上丰产,玉米的供应压力就进一步增加了,所以整体市场看跌情绪是比较浓的。

  但今年玉米的情绪并不低。

  一方面华北玉米一出事,都知道未来优质干粮必然稀缺,肯定抢手。

  另一方面,各渠道从贸易商的库存,到港口库存,再到用粮主体的库存都处于低位,都需要玉米来填补。

  所以今年的玉米更多转向了市场导向,而政策收购报价走低更多是随行就市,只是为了给玉米划底线,并不能阻挡后续玉米的发力上涨。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