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国家发改委公布最新一周生猪、肉鸡、蛋鸡价格分析:
节后猪源加速出栏,而消费支撑偏弱,生猪每头亏损209.09元;

屠宰企业收购积极性平稳,供需波动不大,肉鸡每只亏损1.2元/只;

在产蛋鸡存栏量继续增加,鸡蛋供应较为充足,且假期期间下游消化库存为主,入市采购量缩减,每只亏损16.90元。

全线亏损,真正验证了那句“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市场的价格反应更多的“供需关系的失衡”,要不就是供给过剩,要不就是需求不足,可当前老百姓的体感,更多的是宏观环境影响下的信心和预期不足,虽然消费者信心指数相比上几个月有所回升,但依然处于底部。

因此今年出现了很多奇怪的现象,“五星级酒店大量转让破产”、“大型商业综合体热闹不在”、“国庆节游客量增加消费额不增加”、“酒店价格翻好几倍,年轻人路边搭帐篷过夜”、“中产也提前备好折叠床在车内过夜”,似乎种种迹象都在表明,消费者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的决心。
上述种种都多多少少反应了消费端的信心不足,间接影响的就是消费者的需求下降。
但前几年整个畜牧养殖行业大肆扩张,现在产能不断释放的当下,本来就需求不足,随着产能释放,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这也间接影响了传统消费旺季的节假日“涨价不在”的奇怪现象。
昨天晚饭后和老婆一起散步,她问我“中国的经济什么时候能变好?”,感觉大家都很卷,过得很累,还挣不到钱,这或许就是亿万普通百姓的最直接感受,我随口回答到“5-10年吧!”,直觉告诉我,现在内外部多重挑战并存,我们现在整个国家又处于经济结构的转型阵痛期,这需要时间,耐心和定力,但在大家看不到希望的时候,犹如海上没有方向漂着的帆船,处处谨慎,事事小心,可依然活在焦虑中……
前几天樊福好老师在自己公众号公开抨击那些扬言自己可以预测猪价行情的所谓“专家”,结果都打脸严重,可最后害惨的确实听从了这些专家的养殖户,有时候,不听专家建议根据自己的判断买卖,最后成了赢家!
出现上述局面,脑海里闪现一位金融大鳄-索罗斯,其提出的“反身性理论”似乎也可以用在畜牧养殖行业的买与卖上。

反身性理论是投资者与市场之间互动,投资者根据所掌握的资讯和对市场了解,来预期市场的走势并据此行动,而其行动事实上也反过来影响并改变了市场原来可能的走向,二者不断相互影响,所以实际上很少有人可以真正预测对市场,哪怕预测对了,很大可能也是“幸运”成分在起作用!
那么,今天的局面到底是谁的错呢?有人说是大集团无序扩张的结果?也有人说是小散户随性入场的结果?还有人说是宏观经济影响了老百姓的钱袋子?当然还有更多的指责和抱怨!
但身处这个行业的参与者,估计谁都脱不了干系,只是千万参与者们在无情的市场博弈中,谁都不想成为第一个出局者,谁都不想成为那个付出很大“沉没成本”但依然“看不到一点水花”的咬牙坚持者……
可以说,我们都错了,也可以讲,我们谁都没有错,错就存在了当下我们的选择……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