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29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4年04月29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4年04月29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区域 分类 |
|
||||||||||||||||||||||||||||||||||||||||
东北 |
|
||||||||||||||||||||||||||||||||||||||||
华北 |
|
||||||||||||||||||||||||||||||||||||||||
华东 |
|
||||||||||||||||||||||||||||||||||||||||
华中 |
|
||||||||||||||||||||||||||||||||||||||||
华南 |
|
||||||||||||||||||||||||||||||||||||||||
西北 |
|
||||||||||||||||||||||||||||||||||||||||
西南 |
|
||||||||||||||||||||||||||||||||||||||||
全国 |
|
2014年4月29日猪评:局部的涨价让地区间价差拉大
据锐奇数据监测的当地生猪报价信息统计,2014年04月29日全国各省生猪平均价格为10.76元/千克,较昨日猪价上涨0.05元/公斤,涨幅为0.47%;较上周同期猪价(04月22日)上涨0.21元/公斤,涨幅为1.99%(见图1)。今日猪粮比为4.63:1,较昨日猪粮比上涨0.01,涨幅为0.21%;较上周同期猪粮比(04月22日)上涨0.11,涨幅为2.49%。



04月29日生猪市场行情与昨日震荡上涨,全国生猪价格最高地区为新疆省,生猪平均价为12.02元/千克,最低地区为广西省,生猪平均价为10.20元/千克,两地区差异非常明显,全国大部分地区生猪行情震荡调整。

养猪将越来越艰难 合作是大势所趋
农财宝典畜牧版主编彭进在2014年4月25日华南(玉林)畜牧业博览会上说:“这是一个大变革时代,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传统养猪业正在被四种力量改造乃至颠覆。”这是一个大变革时代,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传统养猪业正在被四种力量改造乃至颠覆。
第一种力量:资本的力量。中国的有钱人真多。砸钱养猪的人也越来越多。大资本对养猪业的影响是结构性的。它意味着,大猪场会越来越多。它也意味着,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猪肉供应很可能长期过剩,养猪将长期处于低利润时代。目前中国的超低猪价,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大猪场扩张太迅猛造成的。
第二种力量:技术的力量。毫无疑问,养猪技术是在逐渐提高的。其中,有养殖户的勤劳付出,也有科研单位持之以恒的钻研与各大厂家的付出。如果猪病越来越复杂,养猪技术肯定水涨船高,养得差的人恐怕只好退出,优胜劣汰不可避免。
第三种力量:政策的力量。中国农业依然是一个离不开政策扶持与引导的行业。政策力量对养猪业的改变,除了补贴、扶持等手段,更长远的影响来自环保政策。它决定猪场的生死存亡。对环保政策,养猪企业只能去适应,否则很容易兵败如山倒。
第四种力量:消费的力量。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老百姓从吃饱到吃好转变,对猪肉的要求更加严格。食品安全风波也频频爆发,以至于人们往往极端地认为,没什么东西可以吃。据我了解,多年来,养殖业确实比较混乱,滥用药物现象比比皆是。消费者渴望安全的食品,消费者也渴望独具风味的食品,这种消费压力,既给养殖从业者带来危机,也带来充满想象力的机遇。
我个人认为,以上这四种力量:资本、技术、政策、消费,将对养殖业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变革的历史时期,普通养殖户以及养殖企业能够做什么?告别单打独斗,去寻找这四种力量合作!
有人可以找大资本合作,例如加盟大集团或者让大集团加盟你;有人可以借助政策的力量,例如获取政府扶持;还有人可以顺应消费的力量,例如养特色土猪。
但是,在资本、技术、政策、消费这四种力量中,最靠谱的,最简单的,还是技术力量。这也是普通养猪人最占据主动权、最有机会借助的。养殖户决定不了猪价,但可以决定自己的猪养得好不好。而猪养得好不好,直接取决于技术。而在技术力量方面,有无数生产资料企业排队等着与养殖户合作。养猪人选择了谁,就意味着选择了借助哪家公司的技术力量。
新希望六和联席董事长陈春花有一句话非常好,我很认可,她说:在这个时代,“不合作,意味着死!"
养猪将越来越艰难,合作,是大势所趋。只有合作,才能共赢,才能生存,才能发展!祝福所有优秀的企业都能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更祝福广大养猪人,找到自己中意的产品与技术力量。
美豆所剩无几 豆粕闻声起舞
但是南美大豆上市在即,国内需求低迷,追涨风险较大

受美国陈豆供应紧张影响,上周五CBOT大豆期价再度上行,而本周一大连豆粕期货闻风而动,价格大幅上行,刷新春节以来高点。但由于国内需求低迷,南美大豆丰收上市在即,目前追涨豆粕风险较大。
美国新作大豆生产形势良好
由于美国出口旺盛和压榨量超出预期,市场预计美国农业部在5月农产品月度供需报告中将继续调低美国本年度大豆期末库存。受此影响,CBOT大豆期价近期继续维持强势,而在短期供应偏紧情况下,近月合约期价存在进一步走高的可能。但对远月合约来说,供应形势是趋向宽松的。3月底的农作物播种面积报告显示,今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将创出历史纪录。而目前美国玉米和大豆进入播种期,大豆和玉米主产区降雨较多,土地潮湿,短期内不会有干旱炒作题材。而且,潮湿的土地导致玉米播种进度放慢,从而存在更多耕地转播大豆的可能,这将对大豆价格构成潜在压力。
南美大豆逐渐收获上市
由于播种面积增加和生长条件良好,南美大豆产量今年将继续刷新历史高点。随着收获进度加快,这种丰产压力将逐渐在国际大豆市场得到体现。据巴西分析机构Safras发布的最新报告,截止到4月17日,巴西大豆收割工作完成90%左右。另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发布的最新周度报告,截止到4月24日,阿根廷大豆收获进度为42.5%,比一周前的21.4%推进了21.1个点。而且往年这个时候常常炒作的南美港口工人罢工也没有出现。按目前节奏,今后一段时间,南美将成为世界大豆的主要供应者,南美丰产将缓解美豆出口下降造成的供应紧缺局面。
国内豆粕需求不旺,现货价格滞涨
虽然近期国内外豆类期货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但由于养殖业需求低迷,豆粕现货价格上涨幅度偏小,期强现弱明显。据统计,截至4月28日上午11点,全国豆粕市场销售平均价格为3882元/吨,比3月31日的3669元/吨上涨213元/吨,而大连豆粕期货价格上涨约300元/吨之多。由于猪肉价格大幅低走,养殖利润急剧缩水,截至3月底,国内生猪存栏量为4.3416亿头,已经接近于近7年低点。这意味着短期内国内豆粕需求不会有明显起色。
近几个月国内大豆进口量偏大,目前港口大豆库存高达666万吨,创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而且据传在“五一”后,政府将开展300万吨的国储大豆拍卖,短期内国内大豆供应充裕。由于进口大豆涨幅较大,而豆油销售价格走低,豆粕价格涨幅不大,油厂加工出现持续亏损,这使得我国大豆进口洗船风险增加。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的需求不振最终会拖累国际大豆价格。
追高风险依旧很大
技术上看,和4月1日的高开高走、长阳突破类似,周一大连豆粕期价的突破大阳线意味着新一轮上涨的开始,但偏弱的基本面提醒投资者追高风险依旧很大,操作上仍不建议追高。
农民为猪买保险 泸西政府担大头
“连母猪都能上保险,我们终于可以大展手脚去干了。”
日前,泸西县金马镇养猪户段俊国高兴地说道,由于养殖成本高,养猪最怕疾病等风险,以前一旦发生意外,遭受的损失不堪设想。
他接着说:“现在,感到养猪有‘靠山’了,我们可以大胆放心的做”。
段俊国所说的“靠山”就是“能繁母猪保险”。自2009年起,泸西县积极推广实施国家“能繁母猪保险”的惠民政策,一头能繁母猪,养猪户只要交上12元钱,就能为母猪买“平安”, 一头能繁母猪一胎能产下价值数千元的猪仔。如果出现意外,每头能繁母猪能获得1000元钱的赔偿金。这项措施有效防范了养殖业风险,提高了畜牧业生产能力,得到了广大养猪户的欢迎和踊跃参保。
据了解,泸西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能繁母猪保险采取农民自愿参保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的形式,每头能繁母猪的保险费为60元,保险金额为每头1000元,保险期为1年,养殖户只需交纳20%的保险费即12元,其余80%由财政补贴,保费补贴由县财政局直接划拨到保险公司。
2014年度,泸西县共有3.33万头能繁母猪上了“保险”,进一步保障了泸西县养猪业的发展。
晋城市启动生猪生产风险基金 发放补贴775.4万元
4月24日,晋城市启动了生猪生产风险基金,发放补贴资金达到775.4万元,以稳定全市生猪价格,帮助养殖场(户)渡过难关。
据介绍,今年以来,晋城市生猪市场价格一路下滑,而饲料、人工等养殖成本居高不下,2月26日猪粮比价低于5.5比1,养猪户开始出现亏损,如今平均出栏一头猪亏损350元以上。晋城市畜牧兽医局会同市财政、市物价等部门通过多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反复测算,召开生猪风险基金听证会,经市政府批准后启动了“2014年生猪生产风险基金”,对存栏能繁母猪50头以上的养猪场(户、园区)的能繁母猪和拥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户)的种公猪按照每头100元的标准发放饲养补贴。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共有573个养猪场(户、园区)和34个种猪场(户)受益,补贴资金达到了775.4万元。补贴资金将由市、县两级财政各负担50%(陵川县由市财政全部负担),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见人、见猪、见档、见榜的原则,足额发放到养殖场(户)。
据了解,晋城市“生猪生产风险基金”设立于2009年,为全省首家。按照规定,当生猪市场发生变化,生猪收购价格大幅下跌,且猪粮比价连续四周低于5.5比1时,该基金将通过相关程序启动,这是继去年5月首次启动后,第二次启动生猪生产风险基金。
生猪养殖陷深度亏损 产能过剩阴云难去
发改委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4月9日,全国大中城市生猪出场价格为11.24元/公斤,去年12月中旬以来生猪出场价格已经连续第17周下降,累计下降幅度达29.93%。猪粮比价连续16周下降,已经连续13周处于6:1盈亏平衡线以下,连续3周处于5:1以下,生猪亏损达到15年来最严重水平。
江西省新余市畜牧局副局长姜春发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目前全国的出栏价格集中在5.2—5.5元/斤,几乎没有达到6元/斤的,而每斤生猪肉的养殖成本则在6.2—6.5元不等,更甚至有的养殖成本达到了6.7元/斤。”
产能过剩是此次深亏的最根本原因
生猪市场产能过剩,供大于求是本次亏损的根本原因。
农业部3月份从全国4000个监测点监测到的生猪存栏信息数据显示,3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降幅相当于2月份的2倍。但即便如此,据业内专家估算,我国目前猪肉产能过剩高达51万吨,市场仍处于高度饱和状态。
“要了解生猪市场的活跃程度,需要看两点,一是看猪场对种公猪的引种情况,二是看能繁母猪的淘汰情况。如果猪场仍积极引进种猪消极淘汰母猪,那么市场将趋向于供过于求,反之供不应求。”姜春发表示:“就新余市来说,目前各个猪场的引种情况相对已经减弱,但是母猪淘汰情况不佳,有淘汰的只是小范围的、小数目的淘汰,这在全国来说也是一个普遍现象,对于缓解生猪市场的存栏压力来说是杯水车薪。”
除了市场生产过剩因素之外,养殖成本的增加也是养殖亏损的重要原因。记者在走访基层猪场中了解到, 一头生猪从出生开始就要在各个阶段注射不同的疫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口蹄疫等疫苗种类多达7、8种,甚至更多,并且部分疫苗还要维持一年多次注射。与此同时,有些养殖户在疫苗注射方面还存在盲目注射、跟风注射等情况,加大了养殖成本。
另外,与丹麦等外系母猪相比,我国每头母猪每年16头左右的产仔量远远低于国外母猪每年每头24头左右的产仔量,这个数字差距背后的另一种主要因素是国内仔猪成活率相对来说比较低,这大大降低了生产率,增加了养殖成本。
规模化养殖救场
“现在的低迷状况也是转型前的阵痛,养猪人挺过了这一年,往后养猪之路就会越走越稳定”,记者在一个养猪论坛里看到一个名叫“养猪达人”的网友留言。
“根据农业部统计,目前国内5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占养猪总量为38.5%,但占存栏量可能仅为个位数,6000万个体养殖户依然是生猪市场的主力军。一直都向着转型之路前进,但是这需要时间,需要过度,当然相对来说,在这样的持久战中,规模养殖户的抗风险能力还是要略高于散养户的,如果在这次"筛选"中留下的都是能抗压、抗风险的规模养殖户固然好,但是散养户也具有一个船小好调头的特点,他们可以比较自由的选择入市和退出,行情不好就退出去打工,行情好就蜂拥而入来养猪,这种打游击的性质会加大市场的波动性。”江西养猪协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但是就目前业内人士的观点仍是:规模化养殖是解决行业常发性阵痛和根治波动的重要手段。
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顾问冯永辉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只有规模猪场所占比例越来越多以后,在这个行业从事理性养殖的这部分人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以后,市场的供需就不会出现大幅的波动。走规模化养殖道路可以较好地中和生猪养殖散户无定价权、势单力薄、养殖成本过高的缺陷,应通过并购重组或组建合作社等形式,组建区域性或全国性的中大型生猪养殖企业,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和销售,加快生猪产供销一体化建设才是解决之道。”
专家表示,规模化养殖是养殖业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一直在说,现在还在说,但是落实周期显得有些长,在这个周期中很多问题突显出来。
广东猪价大跌 专家:要警惕未来价格或会很贵
广东猪禽价格大跌、存栏量创新低,养殖户信心严重受挫,专家提醒:要警惕猪肉家禽价格未来会很贵
记者28日从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获悉,今年一季度广东猪禽价格双双大跌,生猪、家禽存栏量均创新低,养殖户信心严重受挫。有知名专家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主要畜禽监测调查显示,2014年一季度,广东生猪出栏1015.81万头,同比增5.8%;季末生猪存栏2248.07万头,同比减4.1%,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39.14万头,同比减7.8%。一季度,广东家禽出栏25279.18万只,同比减11.4%;季末存栏28237.20万只,同比减8.5%。一季度末广东生猪和家禽存栏量均创近年新低。
据介绍,今年以来,受生猪生产相对过剩,市场供大于求以及春节后消费淡季等因素影响,广东生猪出栏价格持续走低,猪粮比价跌入黄色预警区间。养殖户亏损严重,信心严重受挫,对后期生产普遍不看好,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均降至2010年水平。
而受H7N9疫情影响,今年以来家禽出售价格再次暴跌,销量也呈下滑趋势,养殖户纷纷缩减养殖规模,收入大幅减少,资金周转困难,大部分养殖户对养殖前景表示担忧。
“这种现象要引起高度重视。”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谭砚文教授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近期广东生猪、家禽价格大跌,存栏量创新低,未来某个时段必然会造成供应的减少,市民就可能要买贵价肉禽,而“过山车”式波动对行业也会产生较大的冲击。
美国猪的灭顶之灾:一年毁掉美国10%生猪的可怕疾病
美国“猪瘟”来袭,不到一年间荼毒美国10%以上生猪,推动美国猪肉零售价格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中国猪肉价格降至2010年10月以来最低。
据路透社,明尼苏达州生猪营养师John Goihl得知一位农户的7500只仔猪刚出生没多久就死了。在北卡罗来纳州的Sampson县,农户Henry Moore的1.2万只三个星期大的仔猪相继死去。去年秋天,Goihl在俄克拉何马州目睹了3万只仔猪死亡。
美国仔猪频频死亡背后的元凶正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该病毒不仅荼毒了美国10%以上的生猪,而且推动美国猪肉零售价格创下历史新高。科学家正不遗余力地追寻这一高度传染性疾病的起源和治疗方法。美国(养猪)农户们也在疾病的打击之下显得满目疮痍。
美国猪肉委员会顾问、Paragon Economics公司主席Steve Meyer称,自2013年6月以来,已经有多达700万头猪死于该病毒了。
如图,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3月1日,全国共有生猪约6300万头。华尔街见闻网站介绍过,尽管中国需求放缓,但是抵不上美国“猪瘟”带来的影响。今年以来,标普高盛商品指数(S&P GSCI)瘦肉猪指数大涨42.4%。
PEDv最早于2013年5月在美国俄亥俄州确诊,并在一年之内蔓延至30个州。该病毒对于21天以下的仔猪几乎是致命的,眼下尚无可靠治疗方法。美国农业部经济学家Ken Mathews表示,2014年美国包装供应的猪肉将减少近2%。
美国农业部上周将PEDv定性为需呈报疾病,要求猪肉行业跟踪其传播情况。
Meyer表示:
这是积极的一步,尽管我希望去年夏天当它很明显会迅速传播的时候就这么做。
据路透社,绝大部分农民和研究人员认为PEDv是通过粪便接触而在猪与猪之间相互传播的。
爱荷华州立大学致力于猪安全研究的专家Rodney Baker认为:
大约一汤勺含有PEDv的粪便就足以感染美国所有的猪。
美国猪肉委员会在研究该病毒上已经花费了近170万美元。尽管猪肉价格涨至了3.83美元/磅,但是仔猪死亡拖累了农户的利润。
明尼苏达州的农户Greg Boerboom说:
如果连续一个月爆发PEDv的话,将在财务上对农户的经营造成致命性打击。
我想大部分猪农都是担惊受怕的,他们整夜整夜地难以入眠。
美国农业部称表示PEDv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不属于食物安全问题。
生猪:需求跟进不足 猪价上涨空间有限
今日国内生猪市场局部微幅反弹。东北地区整体趋稳,仅辽宁柏慧燕都猪价上调0.1元/公斤,其他企业暂无调价动作,目前辽宁良杂猪主流收购价参考10.2-10.4元/公斤。华北猪价整体持稳,猪肉销售仍显低迷,企业之间竞争较激烈。华东猪价微幅上扬,苏皖温氏集团猪价上涨0.2元/公斤,江西新余雨润猪价上调0.1元/公斤,企业生猪收购受阻。南方猪价弱势盘整,由于河南猪价较高,四川调入生猪量减少,多调运两广等地生猪。目前猪市暂无利好刺激,交投气氛较为暗淡。
由于前期猪价较低,临近五一,养殖户对低价多抱有抵触心理,压栏惜售情绪严重。节日对肉市刺激不足,商超多进行低价促销,加之冻品有价无市,预计短期内猪价上涨空间有限,或企稳整理为主。
我国猪肉价格下半年有望回升到成本线以上的价格水平
受供需仍较宽松影响,我国活猪价格和猪肉价格持续下降,都创2011年以来新低。今年3月底国家启动首批冻猪肉收储,猪价跌幅有望放缓。今年以来,猪肉下跌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生猪供应量仍较充裕。二是猪肉消费处于淡季。三是猪肉进口量创新高。下半年,猪肉价格跌幅将趋缓,有三个主要因素影响未来猪肉价格:一是,冻猪肉收储启动有助于稳定猪价。2014年第一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竞标将于3月27号展开,从信心层面给予养殖户一定的支持,将会有助于猪价止跌。二是,五一节有望短期提振猪价。三是,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下降。根据测算,目前全国生猪存栏约4.5亿头,已经较前期明显下降。
如果上半年没有重大疫情发生,下半年生猪供应会比较平稳,猪价将会逐步回升到成本线以上的价格水平,但不会出现像2011年那样大幅上涨的现象。未来生猪出栏量将逐渐下降,生猪价格降幅将逐步收窄,猪肉价格短期内跌幅将大于生猪价格。第二季度后期生猪和猪肉价格有望止跌回升,第三季度猪价有望出现明显回升。
第二季度生猪供给过多局面或仍将持续
2014年一季度生猪市场供过于求较为严重,母猪存栏水平偏高,生猪价格过低,补栏积极性不高。预计二季度生猪供给过多的局面仍将持续,养殖企业母猪淘汰力度将进一步增强,二季度屠宰企业生猪收购量预期得分为2.87分,销售企业猪肉需求预期得分为2.76分,均与一季度基本持平。
为及时掌握市场主体对当前及未来生猪市场供需和价格走势的定性判断,2014年第一季生猪市场预测预警项目组对生猪养殖企业、屠宰加工企业和批发零售企业开展了定期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一季度生猪市场供过于求较为严重,母猪存栏水平偏高,生猪价格过低,行业景气度整体较差,补栏积极性不高。预计二季度生猪供给过多的局面仍将持续,养殖企业母猪淘汰力度将进一步增强。
一、生猪供给过剩,预计二季度依然偏多
2014年一季度,生猪供给偏多是生猪产业链上各主体的一个共识。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一季度,76.5%的养殖企业和30.5%的屠宰企业认为生猪供给水平偏高或过高。从得分情况看,一季度养殖企业生猪供给调查得分为3.94分,较上个季度上升0.5分,屠宰企业生猪供给调查得分为3.03分,销售企业猪肉供给调查得分为3.12分,均处于正常偏高水平。
预计二季度生猪供给依然偏多,但与一季度比降小幅下降。调查结果显示,67.4%的养殖企业和22.3%的屠宰企业认为二季度生猪供给偏多或过多。养殖企业对二季度生猪供给的预期得分为3.72分,较上个季度下降0.22分,但依然处于较高水平。
二、母猪存栏偏高,预计二季度依然偏多
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四季度以来,能繁母猪存栏量调查得分均高于适当水平(3分),其中2014年一季度得分为3.75分,较上个季度上升0.43分,创2008年二季度以来次高纪录,与2010年一季度最高值相比仅差0.05分。从样本分布看,66.6%的养殖企业认为一季度能繁母猪存栏量偏多或过多,较上一季度升高29.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仔猪市场供给也处于偏多水平。调查结果显示,56.1%的养殖企业认为2014年一季度仔猪供给量偏多或过多,较上个季度提高22.8个百分点。从得分情况看,一季度仔猪供给调查得分为3.46分,较上个季度上升0.20分,预计二季度仔猪供给量得分为3.44分,仍处于偏高水平。
三、生猪及猪肉需求偏低,预计二季度仍然偏低
对生猪屠宰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68.5%的企业认为一季度生猪收购量正常,另有22.6%的企业认为偏低或过低。从得分情况看,一季度生猪收购量调查得分为2.83分,低于正常水平。
对猪肉销售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65.4%的企业认为一季度猪肉需求量适当,与上个季度基本持平;另有27.6%的企业认为偏低或过低,较上个季度上升20.3个百分点。从得分情况看,一季度猪肉需求调查得分为2.77分,较上个季度下降0.42分。
预计二季度生猪及猪肉需求继续处于偏低水平。调查结果显示,二季度屠宰企业生猪收购量预期得分为2.87分,销售企业猪肉需求预期得分为2.76分,均与一季度基本持平。
四、生猪及猪肉价格偏低,二季度不容乐观
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一季度生猪产业链各环节主体对价格的评价整体较为悲观。多达99.3%的养殖企业和66.5%的屠宰企业认为一季度育肥猪价格偏低或过低,其中养殖企业中认为猪价过低的比例达75.8%;42.2%的销售企业认为鲜猪肉批发价格偏低或过低。
从得分情况来看,2011年四季度以来养殖企业育肥猪价格调查得分持续低于正常水平(3分),其中,2014年一季度调查得分为1.25分,较上个季度下降0.9分,创2008年二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销售企业鲜猪肉批发价格得分为2.58分,较上个季度下降0.46分,2012年三季度以来首次低于正常水平。
大部分企业预计二季度生猪及猪肉价格将维持偏低水平,但预期较一季度略有好转。调查结果显示,二季度养殖企业育肥猪价格预期得分为1.62分,较一季度上升0.37分;销售企业鲜猪肉批发价格预期得分为2.71分,上升0.12分。
五、养殖和屠宰企业经营较差,预计二季度略微好转
调查结果显示,从猪肉销售、生猪屠宰到生猪养殖,生猪产业各环节企业经营效益逐渐变差。2014年一季度,被调查企业中,经营情况较差或很差的养殖企业、屠宰企业和销售企业比例分别为47.0%、21.2%和13.5%.从调查得分看,一季度前述三类企业经营情况的调查得分分别为2.56分、2.89分、3.20分,分别较上个季度下降0.63分、0.37分和0.18分。
生猪养殖和屠宰企业对二季度经营情况的预期好于一季度,但总体仍较为悲观。调查显示,二季度养殖企业和屠宰企业经营情况预期得分分别为2.62分和2.95分,均较一季度上升0.06分。
六、生猪补栏情况较差,二季度母猪淘汰力度将增强
调查显示,后备母猪和淘汰母猪价格显着偏低,说明上半年养殖企业母猪淘汰数量较多,而补栏积极性不高。65.2%的被调查养殖企业认为一季度后备母猪价格偏低或过低,较上个季度上升37.1个百分点。从得分情况看,2012年二季度以来后备母猪价格调查得分持续处于偏低水平,其中,2014年一季度得分为2.24分,较上个季度下降0.62分,创2008年二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认为一季度淘汰母猪价格过低的养殖企业占比达40.2%,较上一季度上升27.7个百分点,另有37.9%的企业认为偏低。
预计二季度母猪淘汰力度将进一步增大,母猪价格继续保持低位。调查显示,二季度后备母猪和淘汰母猪价格预期得分分别为2.33分、1.72分,其中淘汰母猪价格得分较一季度下降0.22分。
从仔猪补栏情况看,62.9%的养殖企业认为一季度仔猪市场需求量偏低,较上个季度上升18.1个百分点,另有14.4%的企业认为过低,上升10.2个百分点。调查得分显示,一季度仔猪市场需求调查得分为2.15分,较上个季度下降0.37分,预计二季度小幅上升至2.20分,依然处于偏低水平。
近期猪价在呈现涨跌互现后 整体继续保持上涨
全国各省外三元猪均价为10.64元/公斤,较上周同期猪价(4月14日)小幅上涨。近期全国猪价在呈现涨跌互现后,整体继续保持上涨。尽管上涨的幅度不大,但还是安抚了养殖户受伤的心灵。值得注意的是,猪粮比并没有随同猪价一起上涨。主要原因是,玉米价格与豆粕价格也开始上涨,尽管猪价反弹,减轻了养殖亏损的程度,但是原料价格的上涨又削弱了猪价弥补的亏空。如果后期玉米和豆粕价格继续上涨,极有可能进一步分化猪价上涨带来的利好影响。
猪价在上周稳定的基础上开始小幅上涨,不少养殖户在报价时声音比以前宏亮。有的养殖户淘汰了部分母猪,有的养殖户则准备压栏。猪价是不是已经见底了,还是拐点已经出现了?我们首先来看看行业大鳄们对拐点的预测。
雏鹰农牧:我们认为猪肉价格已经在底部区域,随后的几个月或将随季节性需求回暖而逐渐上涨。然而前3季度的生猪供应压力仍大,因此我们对于短期猪价偏谨慎态度,趋势反转仍需看4季度。维持持有评级,静待行业进一步去产能。
正邦科技:能繁母猪加速淘汰,猪价有望二季度见底回升。根据农业部数据,2014年3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791万头,环比下降1.5%,同比下降5.1%。能繁母猪存栏连续7个月下降,降幅开始加快标志着行业去产能加速。猪价下跌空间有限,预计5月前后企稳回升。
双汇发展:从今年情况看,公司表示,猪价在一定幅度内的下降,对公司屠宰业影响不大,而对公司肉制品行业影响比较大,能够降低公司的采购成本,提升毛利空间。公司预计,今年猪肉价格预计先降后升,预计全年呈“U”字形走势。下半年猪价预计会出现较明显的反弹,因此公司上半年会做好原料储备工作。
从三家大鳄的预测来看,猪价在5、6月份将出现转机。之前有网友把各位专家对猪价的预测作了汇总,发现预测5、6月以后的各个时间段都有。其实面对收储,养猪人已经表现出超常的理性,面对猪价拐点,自然更加理性。一方面猪价拐点的出现要看母猪的淘汰进程,另一方面母猪只是逐渐的在淘汰,大范围的淘汰还没有出现。毕竟有不少人不想退出养猪这一行,所以把猪价走势比喻成“U”字形或平底锅到是非常恰当。随着淘汰的进程,猪价平稳的触底,然后再缓缓地回升。
需要注意的是,本周仔猪价格在经历了连续2周的下跌后,再次随着猪价的小幅反弹而止跌。这将阻碍母猪的淘汰进程,引发养殖户观望或者压栏的情绪。另外玉米价格与豆粕价格也开始上涨,如果后期持续上涨,这些因素都影响猪价的回升。因此对拐点的预测,还是让实际情况来说话。
近日,国内市场玉米价格快速上涨,主要原因是“倒流”引起的。据期货日报分析,正常情况下,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内地所产玉米除了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外,剩余的大部分销往南方地区。同时东北产玉米经铁路南下运至内地后,一部分满足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市场对高品质玉米的需求,另一部分经中转后,也销往南方地区。
但进入4月以来,内地市场却出现了反常的玉米倒流现象,主要表现为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北部所产玉米大量流向东北地区市场,并造成内地玉米市场在短期内出现价格大幅上涨的局面。玉米由销区反流向产区,这让市场十分困惑。
据业内人士分析,近两年政府主导在东北三省大量收储玉米,可能是引起玉米市场“倒流”现象的主要原因,也是令内地玉米价格短期内剧烈波动的首要原因。据分析,这些政策虽稳定了东北地区玉米市场价格,保护了种粮农民收益,但由于仅在东北地区实行,等于人为地把国内玉米市场进行了分割,形成了不同的市场格局,内地玉米价格在收储政策实施后一路走低,部分地区玉米价格在3月中旬已落至1元/斤左右,而同期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却稳中有升。更为重要的是,受利益驱使,各受委托收储的库点收购积极性高涨,大部分市场粮源集中到了政府手中,当前东北地区可流通粮源有限,内地玉米倒流东北市场也就不足为奇了。
受美豆外盘以及进口大豆成本支撑,豆粕现货市场表现偏强,油厂挺价心态较强。截止周五,豆粕现货日成交均价约为3750元/吨,较上周同期上涨30元/吨。成交方面,由于周五价格出现反弹刺激下游采购,油厂日成交量大幅上涨,约为35万吨。尽管养殖业未得到实质性恢复,不过在高昂的大豆进口成本支撑下,油厂挺价心态较强,豆粕高位震荡为主。
尽管养殖业低迷需求不振,但油厂成本高,压榨亏损,挺价意愿强。同时美豆强势拉升逼仓,导致国内豆类市场高位盘横为主,短期难有大涨大跌行情,现货价格维持在3500-3800元/吨。后期需要关注南美装运情况、北美种植情况。国内洗船违约情况以及国内供需情况。
一周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