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蛋鸡养殖或许竞争更激烈?第五代蛋鸡养殖模式是什么?

2021-08-23来源:蛋鸡圈综合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将近五年前的文章《刘沛京:第四代养鸡模式下的思考,新常态下鸡民的养鸡之路》将蛋鸡养殖行业发展,重点划分了五个阶段,将近五年时间过去,第四代养鸡主流模式基本完成,当前户均产蛋鸡养殖量,至少在10000只以上,主流蛋鸡养殖场存栏规模,集中在产蛋鸡数量1-10万只之间。
 
  当前蛋鸡终端养殖场,如果按照20万户上下,上游所有与蛋鸡行业相关的配套服务人员,按照1:100,带动行业从业者,大概在2000万人左右,鸡蛋虽小,撬动的却是大产业。
 
  在后续这五年来,非洲猪瘟强大红利刺激,蛋鸡产业超历史新高的回报,扩建和新建速度大幅度提升,小户变大,大户更大,新建超大趋势下,户均蛋价养殖规模跃进式增加,总笼位叠加到历史高位。
 
  互联网快速崛起,渗透到城乡每一个角落,快速改变大部分传统产业的流通格局,鲜蛋流通和消费一样受到影响。网络零售快速崛起的利刃,降价直销,产销直供增加了,传统零售渠道萎缩了,产能较大时,价格抑制明显。
 
  新冠的突然发生,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较大,经济增速放缓,而经济决定消费和购买力。在蛋鸡产能较大时,疫情影响,上游部分鲜蛋板块需求呈现一定萎缩,蛋价低迷期拉长,去产能时间拉长。
 
  当前主流高产蛋鸡总笼位,预估在12亿只上下,如果再把地方品种土杂鸡低产蛋鸡,肉蛋兼用蛋鸡等等下蛋的鸡笼位加在一起,预估在15亿只上下,都折算成高产蛋鸡,如果都同时满栏,产蛋鸡数量,大概预估在13.5亿只上下。有朋友预估,单栋3万只以上笼位,大概在6亿只左右,那么按照15亿只总数的话,大概占比是将近40%
 
  以前特色品种,地方品种土杂低产蛋鸡,肉蛋兼用蛋鸡,总存栏数量少,走中高端品牌蛋为主,基本不冲击普通大流通鲜蛋市场,可以不计在总产蛋鸡数量内,但随着这类蛋鸡存栏数量逐年快速上升,上游中高端蛋品消费提升增速慢,疫情和电商等冲击一部分中高端蛋品销售通路,阶段性会流通一部分到普通大流通鲜蛋市场,冲击价格。
 
  另外,人均家庭零售板块,鲜蛋消费总数量,基本是有限的,同一人群形成固定鲜蛋消费习惯后,普通大流通鲜蛋和中高端品牌蛋,很难持续同时消费,简单讲,吃品牌蛋的人群越来越多,吃普通大流通鲜蛋,也就越来越少,逐步挤压转向食品和深加工板块。
 
  单场产蛋鸡数量20万只以上比例,在快速提升,特别是单场产蛋鸡数量50万只以上新建场比例,同样在快速提升。
 
  第四代养鸡模式基本完成,第五代养鸡模式逐步缓慢开启,第四代往第五代养鸡模式上走,速度要明显缓慢一些,但会继续推进,未来一段时间,或许会稍微加快一些。
 
  老龄化后雇工问题;硬件投入成本上升,普通养殖场设备升级继续投入问题;适度规模化蛋鸡场从业者自身年龄偏高后传承问题;年轻人口往南部经济带流动,年轻人口往省会及周围中大型城市流动,新的肉蛋奶集中消费区形成,产销转换,一部分销区变产区,逐步减少调运,开始逐步自供,互联网推动等,逐步改变蛋品流通格局问题;无抗之后养殖观念养防实操改变问题;是未来养殖企业同样需要面临的新问题。
 
  蛋鸡里面一部分企业开始升级搞蛋业公司了,生猪里面一部分企业搞食品公司,理论上是开始掌握主动销售的开始。
 
  房地产和教育板块等分支火过之后,一部分社会闲余流动资金,需要有地方承载,逐步一部分资金会重新进入实体。
 
  高科技类只适合少数人和少数企业。而现在很多传统实体行业,已经进入微利期,靠拼体量阶段,小体量资金做不了。
 
  14亿人口肉蛋奶是刚需,加上各分支有缺口时,时不时有些政策性支持。有一部分闲余流动资金,会加速进入各养殖分支,继续加速规模化推进。
 
  原来遍地是西瓜的年代,芝麻绿豆不被重视,当西瓜收完,开始争捡芝麻绿豆时,降维竞争,便逐渐开始了。
 
  中大型养殖场如果和小散养殖户一样,只管养,不管后端产品销售,凭着高昂的投资成本和缓慢的周期回报,是很难和散户竞争。
 
  得想办法自己配套销售,或者加工,逐步去中间化。各环节利润透明时,产业链优势就凸显出来。体量加产业链,综合运营均衡的企业,回报率会比较稳健。
 
  理论分析,仅供交流,不作投资参考,请勿盲从盲目照搬!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