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无抗”回归科学 才是鸡蛋安全的进步

2025-09-06来源:现代畜牧网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一、超市鸡蛋货架“无抗”成主流,价格翻倍却难寻统一标识
 
  近期对超市的市场调研显示,鸡蛋货架布局发生显著变化。以往以散装鸡蛋为主的陈列区域,目前已被设计精美的盒装鸡蛋所占据,其中“无抗”标识在鸡蛋包装上尤为醒目。以盒马、永辉等大型连锁超市为例,“无抗”字样在鸡蛋货架上随处可见。如30枚装无抗鲜鸡蛋售价19.8元,无抗富硒蛋20枚售价19.9元,普通无抗蛋每斤价格区间为6-8元,相较于散装鸡蛋,价格近乎翻倍。
 
  消费者陈女士的疑问具有一定代表性:“包装上标注‘0抗生素’‘无抗认证’,但有的公示地方标准,有的未作任何标注,难以判断其可靠性。”通过市场走访发现,70%的无抗鸡蛋仅标注“无抗”字样,仅有15%公示了第三方认证(如《无抗生素产品认证技术规范》)。此外,认证机构种类繁多,从NSF到地方协会,相关标准多达43项,然而目前尚缺乏全国统一标识。永辉工作人员表示:“无抗概念兴起后,散装鸡蛋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少。”无抗蛋销量同比增长30%,但消费者常提出质疑:“缺乏统一标识,如何证明鸡蛋确实无抗?”
 
  二、尴尬!标着“无抗”的鸡蛋,却检出兽药残留
 
  尽管“无抗”概念在市场上广泛传播,但现实情况却不尽人意。今年5月,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的抽检结果显示,青岛盒马销售的小町蛋业“保洁无抗鲜鸡蛋”被检测出含有地美硝唑(禁用兽药),且甲氧苄啶超标30%,远超国家标准限定,这一结果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这并非个例。2025年上半年,全国多地抽检数据显示,每8个标称“无抗”的鸡蛋中,就有1个被检测出兽药残留问题,占比高达12%。“无抗”鸡蛋频繁出现兽药残留问题,原因值得深入探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哲鹏副教授指出,在利益驱动下,部分养殖场为降低疫病损失,违规使用禁用兽药,随后通过模糊“无抗”定义进行包装宣传。部分检测仅针对常见抗生素,忽视了一些小众但危害较大的药物;还有一些企业采用“无抗养殖”的模糊表述,掩盖生产环节中兽药使用的问题。
 
  监管层面同样存在不足。此前,我国对卡巴氧、喹乙醇等隐蔽性较强的禁用兽药,缺乏统一、灵敏的检测手段,这为部分不良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直至9月1日,《禽蛋中卡巴氧和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国家强制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采用先进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能够精准检测出微克级别的药物残留,有效填补了关键的“检测盲区”,使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三、专家拆局:“无抗鸡蛋”其实是个“商业概念”?
 
  王哲鹏副教授表示:“严格意义上,‘无抗鸡蛋’目前尚无国家标准,更多是企业打造的营销标签。”我国《GB31650食品安全标准》明确规定,蛋鸡产蛋期严禁使用抗菌药物,因此,合规养殖的普通鸡蛋理应“无抗”。当前的“无抗认证”多为地方标准或团体标准,如河南《无抗鸡蛋生产技术规范》、山东《无抗生素禽蛋认证要求》等,这些标准在检测项目和执行力度上存在较大差异。这意味着:
 
  普通鸡蛋≠有抗:只要养殖场严格遵守产蛋期禁药规定,普通鸡蛋的抗生素残留风险与无抗蛋相当。
 
  高价购买可能支付“概念税”:无抗蛋在蛋白质、卵磷脂等营养成分上与普通蛋并无显著差异,其价格溢价主要源于包装和认证成本。然而,市场上仍存在部分小品牌利用“无抗”包装掩盖质量问题,甚至出现“无抗鸡蛋检出禁用兽药”的情况,这充分暴露了概念营销与实际品控的脱节。
 
  四、9月新规落地:给鸡蛋装上“高精度安检仪”,消费者该咋选?
 
  9月1日,7项兽药残留检测标准正式实施,这一系列标准被称为禽蛋界的“最强安检”,为鸡蛋安全提供了三重保障:
 
  检测灵敏度显著提升:新国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能够精准检测出1吨鸡蛋中仅1克的药物残留,即使是养殖环境中的微量污染也难以逃脱检测。
 
  统一检测标准:以往各地检测方法和标准存在差异,新规的实施统一了规范,杜绝了违规企业利用“地方标准差异”打擦边球的行为。
 
  推动企业信息透明化:新规实施后,盒马、永辉等商超率先响应,开始公示鸡蛋批次检测报告;部分品牌还推出“扫码溯源”功能,实现了从鸡饲料到鸡蛋产出的全流程监控,信息公开透明。
 
  对于消费者而言,新规的实施为鸡蛋选择提供了更多依据。掌握以下三个要点,有助于避免购买到“问题蛋”:
 
  理性看待概念营销:只要是来自正规商超、品牌电商渠道的普通鸡蛋,其安全性基本能够得到保障,消费者无需盲目为“无抗”“富硒”等概念支付高价。在营养成分方面,普通蛋与“概念蛋”并无明显差别。
 
  采用“三看一查”方法:一看生产日期,尽量选择新鲜的鸡蛋,7天内的鸡蛋品质更佳;二看包装,查看是否标注明确的检测标准,如GB31650合规声明;三看第三方检测报告,要求商家出示近3个月内的报告,网购时可在商品详情页查看SGS等权威机构的检测结果;最后,网购时多关注评论区,消费者的反馈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注重鸡蛋新鲜度:鸡蛋冷藏保质期为30天,常温下不宜超过15天,建议购买后尽快食用。烹饪时务必确保鸡蛋彻底煮熟,虽然溏心蛋口感鲜美,但老人、小孩、孕妇应谨慎食用,以降低感染沙门氏菌的风险。
 
  结语:当“无抗”回归科学,才是鸡蛋安全的进步
 
  无抗鸡蛋引发的争议,本质上是市场概念与消费认知之间的偏差。企业利用“无抗”概念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但由于标准不统一,导致信任危机;消费者为“安全”支付溢价,却可能为营销噱头买单。9月新规的意义并非打压无抗蛋,而是确保所有鸡蛋(无论是否标称“无抗”)都接受同等严格的检测。对于消费者来说,相较于关注包装上的“无抗”标识,选择正规渠道、关注检测报告、确保鸡蛋新鲜才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毕竟,鸡蛋的营养与安全,不应依赖概念包装,而需依靠从农场到餐桌的全过程严格监管。(数据支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商报》)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