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行业从周期波动到持续过剩,去产能去的什么?如何破局求生?

2025-11-05来源:鸡病专业网结合DeepSeek、行业会议专家观点综合文章编辑:小琳[点击复制网址]
|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切中要害的问题,精准地描述了当前中国蛋鸡行业面临的困境。从“周期波动”到“持续过剩”,标志着行业底层逻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下面我们来详细拆解这两个问题:去产能去的是什么?以及如何破局求生?

  一、 去产能去的是什么?—— 从“量”到“质”的深层淘汰

  传统观念里的“去产能”就是简单地减少蛋鸡存栏量。但在当前的“持续过剩”背景下,这已经远远不够。今天的去产能,是一场结构性、系统性、多维度的淘汰赛,核心是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和低效的运营模式”。

图片

图源:网络

 

  具体来说,去的是:

  1. 去“低效产能”

  · 落后的养殖模式: 以小规模、家庭散养为主,设施简陋、自动化程度低、人均管理效率低的产能。这些产能成本高(人工、饲料转化率)、风险大(疫病)、产品质量不稳定。

  · 高成本产能: 在饲料采购、雏鸡来源、管理成本上没有优势的养殖场。当行业微利时,它们最先被挤出市场。

  2. 去“同质化产能”

  · “大路货”鸡蛋的产能: 市场上绝大多数鸡蛋都是外观、口感、营养成分类似的普通粉壳/褐壳蛋。这些产品没有品牌溢价,只能陷入价格的红海竞争。

  · 缺乏品牌和渠道的产能: 只会养鸡,不会卖蛋。鸡蛋的销售严重依赖蛋商和批发市场,没有定价权,利润空间被层层压缩。

  3. 去“高风险产能”

  · 生物安全不达标的产能: 防疫体系薄弱,无法有效应对禽流感等重大疫病。一旦发病,全军覆没,并对区域安全构成威胁。

  · 环保不达标的产能: 粪污处理能力不达标,面临巨大的环保政策压力。随着环保法规趋严,这类产能将被强制清退。

  4. 去“盲目扩张的资本产能”

  · 一些外部资本或大型企业基于对市场的错误判断,盲目建设超大规模鸡场。但当管理、技术和市场无法跟上时,这些“巨无霸”反而会成为“亏损大户”,其巨大的体量加剧了市场过剩。

  总结: 当前的去产能,表面上是去“鸡的数量”,本质上是去“养殖场的数量”和“落后的生产方式”,最终目标是保留那些高效、安全、环保、有品牌、懂运营的优质产能。

图片

图源:网络

 

  二、 如何破局求生?—— 从“养殖者”到“经营者的蜕变

  面对持续过剩的格局,蛋鸡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全方位的转型升级,核心是从简单的“养殖思维”切换到复杂的“产业链经营思维”。

  1. 降本增效,打造成本护城河(生存基础)

  · 精细化管理: 通过数据监控,精准控制采食量、饮水量,提高饲料转化率(这是最大的成本项)。

  · 规模化与自动化: 在可控的前提下,适度规模化,并采用自动化设备,降低人工成本和人为失误。

  · 供应链优化: 与上游饲料厂、种鸡场建立战略合作,锁定优质且相对低价的原料和鸡苗。

  2. 产品差异化,跳出同质化竞争(价值提升)

  · 品类创新: 发展功能性鸡蛋(如高锌、高硒、欧米伽-3)、可生食鸡蛋、品牌蛋、适合不同烹饪方式的鸡蛋等。

  · 品质背书: 取得“无抗认证”、“有机认证”、“绿色食品认证”等,建立品质信任状。

  · 延伸产业链: 开发蛋液、蛋粉、溶菌酶等深加工产品,提升附加值,并平抑鲜蛋价格波动的风险。

  3. 品牌化与渠道精耕(掌握定价权)

  · 建立品牌: 讲好品牌故事,明确品牌定位(如:安全、新鲜、美味、功能),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

  · 渠道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批发市场,要积极开拓商超、精品超市、生鲜电商、社区团购、餐饮供应链等渠道,减少中间环节。

  · 发展To B业务: 成为大型食品企业(如糕点、沙拉公司)的稳定供应商,获得长期、稳定的订单。

  4. 数智化转型,精准决策(未来竞争力)

  · 物联网应用: 利用传感器监控鸡舍环境(温度、湿度、氨气浓度),为鸡群提供最佳生长环境。

  · 大数据分析: 分析生产数据、市场行情数据,预测价格走势,指导生产计划(如何时补栏、何时淘汰),避免盲目跟风。

  · 区块链溯源: 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全流程可追溯,增强消费者信任,为品牌溢价提供支撑。

  5. 组织变革与风险管控(内在保障)

  · “公司+农户”模式升级: 从松散合作变为紧密型联盟,公司统一提供饲料、兽药、管理和销售,农户专注于养殖,实现共赢。

  · 利用金融工具: 学习使用鸡蛋期货等工具进行套期保值,锁定未来利润,规避价格暴跌的风险。

  · 拥抱政策: 积极了解和利用政府对现代化养殖、环保改造、品牌建设等方面的补贴和支持政策。

图片

图源:网络

 

  总结

  蛋鸡行业的“持续过剩”危机,也是一个行业洗牌和升级的机遇。破局的关键在于:

  不要再把自己看作一个“养鸡的”,而要成为一个“提供优质蛋白质食品和解决方案的现代化企业”。

  未来的赢家,一定是那些在成本控制上做到极致、在产品价值上勇于创新、在品牌渠道上掌握主动、在经营管理上拥抱科技的综合性企业。这场淘汰赛虽然残酷,但必将推动中国蛋鸡行业走向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未来。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