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

2017-11-14来源:猪易网文章编辑:岛岛[点击复制网址]
|

2017年11月14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7-11-13 2017-11-12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0 辽宁省 14.04 14.06 -0.02 0.07
18 吉林省 14.07 14.13 -0.06 0.03
19 黑龙江 14.04 14.05 -0.00 0.13
华北
21 北京市 14.01 14.00 0.01 0.01
17 天津市 14.08 14.23 -0.15 0.05
25 河北省 13.95 13.95 0.00 -0.02
22 山西省 13.98 13.99 -0.01 0.03
24 内蒙古 13.95 13.96 -0.01 0.09

华东

16 福建省 14.09 14.15 -0.06 -0.02
3 浙江省 14.91 14.90 0.01 -0.03
10 江苏省 14.39 14.52 -0.13 0.06
23 山东省 13.98 13.98 -0.00 0.04
6 安徽省 14.42 14.29 0.13 0.12
华中
8 江西省 14.40 14.42 -0.02 0.16
7 湖北省 14.41 14.44 -0.02 -0.03
26 河南省 13.94 13.95 -0.01 -0.03
9 湖南省 14.39 14.36 0.02 0.10
华南
14 广东省 14.22 14.22 -0.00 -0.02
11 广西 14.33 14.28 0.04 0.10
28 海南省 13.60   0.00 0.00
西北
15 陕西省 14.22 14.21 0.01 -0.02
13 甘肃省 14.27 14.26 0.01 -0.06
12 宁夏 14.30   0.00 0.10
27 新疆 13.61 13.57 0.04 -0.20
西南
1 重庆市 15.00 15.00 0.00 0.07
4 四川省 14.89 14.87 0.02 0.03
5 云南省 14.56 14.38 0.19 0.25
2 贵州省 14.95 14.80 0.15 0.08
全国
有957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4.25 14.27 -0.02 0.02


2017年11月14日全国内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7-11-13 2017-11-12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15 辽宁省 13.89 13.91 -0.02 0.09
11 吉林省 14.00 13.97 0.03 0.07
22 黑龙江 13.68 13.65 0.03 0.07
华北
19 北京市 13.74 13.50 0.24 0.00
8 天津市 14.06 13.90 0.16 0.29
21 河北省 13.71 13.69 0.02 0.06
17 山西省 13.81 13.81 -0.00 0.05

华东

14 福建省 13.92 13.84 0.09 -0.03
1 浙江省 14.85 14.90 -0.05 0.00
18 江苏省 13.77 13.81 -0.04 0.15
23 山东省 13.65 13.65 -0.01 0.04
7 安徽省 14.14 14.12 0.02 0.02
华中
5 江西省 14.16 14.00 0.16 0.09
6 湖北省 14.16 14.14 0.01 0.03
20 河南省 13.74 13.73 0.01 -0.01
4 湖南省 14.26 14.24 0.02 0.15
华南
16 广东省 13.86 13.95 -0.09 0.27
9 广西 14.05 14.02 0.03 0.25
西北
10 陕西省 14.01 13.98 0.03 0.07
12 甘肃省 13.98 14.02 -0.04 -0.16
24 新疆 13.37 13.38 -0.01 -0.15
西南
2 重庆市 14.77 14.69 0.08 0.24
3 四川省 14.33 14.37 -0.04 -0.01
13 云南省 13.96 13.95 0.02 -0.07
全国
有380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4.00 13.97 0.03 0.10


2017年11月14日全国土杂猪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7-11-13 2017-11-12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10 辽宁省 13.72 13.69 0.03 0.15
8 吉林省 13.80 13.72 0.08 0.11
18 黑龙江 13.19 13.17 0.02 -0.11
华北
17 河北省 13.33 13.33 -0.00 -0.02
13 山西省 13.59 13.60 -0.01 0.01

华东

16 福建省 13.36 13.34 0.02 -0.14
21 江苏省 12.91 12.97 -0.07 0.03
20 山东省 13.12 13.12 -0.00 0.05
7 安徽省 13.80 13.79 0.01 0.16
华中
3 江西省 13.99 13.93 0.06 0.17
6 湖北省 13.84 13.79 0.05 -0.02
15 河南省 13.37 13.40 -0.03 -0.02
2 湖南省 14.01 14.01 0.01 -0.06
华南
14 广东省 13.58 13.60 -0.02 0.15
12 广西 13.62 13.49 0.14 0.01
西北
9 陕西省 13.74 13.73 0.01 0.10
5 甘肃省 13.87 13.79 0.08 0.07
19 新疆 13.16 13.14 0.02 -0.16
西南
1 重庆市 14.49 14.27 0.22 0.04
4 四川省 13.94 13.97 -0.03 -0.00
11 云南省 13.69 13.64 0.04 0.02
全国
有325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3.62 13.59 0.03 0.03


机构预计猪价未来一年走势,明年下半年将有较强反弹,看看是否有道理?

  据生意社监测,上周(11月6日-11月10日)国内外三元生猪价格震荡偏强运行,周初均价14.20元/公斤,周末均价14.22元/公斤,消费上涨0.14%。

  分析师李文旭认为:短期内难有实际利好支撑,终端肉类消费将依旧疲软,市场供需博弈局面将继续僵持,预计短期内生猪价格涨跌两难,整体将继续位于14.20元/公斤附近震荡前行。

  安信证券近日发布农林牧渔行业研究报告,预计春节前需求端将迎来旺季,猪价有望上涨,明年下半年猪价有望迎来较强反弹。报告摘要如下:

  一、生猪价格未来一年走势的判断

  ①春节前:大概率上行。旺季到来,需求端向好,经销商积极备货,猪价有望上行。

  ②节后:小幅下调。节后淡季下行约两个月至4月,正常年份来看,春节后需求走弱,猪价下行约两个月,下调幅度约5%-20%(07-17年,10年间仅08和11年节后价格持平,剩余8年节后猪价均走弱约两个月)。

  ③18年下半年:有望迎来较强反弹。环保高压促进能繁母猪淘汰,存栏有望维持低位。由于环保拆迁、母猪胎龄结构偏老等因素,年初至今,母猪淘汰量持续上升。近期,随着环保督察组进驻各省市,各地禁养区关闭、拆迁力度加大,淘汰母猪积极性增强:根据产业调研统计,16年上半年淘汰母猪价格约是商品猪的75%,从2017年春节前后淘汰母猪价格约是商品猪的70%下降到近期约60%,与14年大量淘汰母猪期间比例基本持平,环保高压提升养殖户淘汰母猪积极性,能繁母猪存栏有望维持低位,能繁母猪存栏影响9个月后生猪出栏,明年下半年猪价有望迎来较强反弹。

  二、环保影响养殖户积极性,供给端受到到抑制

  根据调研,近期环保高压造成禁养区内养殖户搬迁、关停,对养殖户造成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在关停过程中部分养殖户选择直接屠宰淘汰产能;其次,环保高压限制拿地扩张规模;再次,环保趋严影响养殖户积极性,产生观望情绪。多方面因素共同压制供给端,以养猪为例:

  ①因环保因素拆迁、关闭,造成部分能繁母猪直接屠宰淘汰、部分转移。据草根调研反馈,目前禁养区母猪流向有两种:屠宰和去其他地方寄养。以驻马店新蔡为例,禁养区母猪占该县存栏量30%,通过屠宰直接淘汰约占30-40%,导致新蔡县母猪存栏下降约10%左右。

  ②环保拆迁后,养殖户无处可补栏。根据调研,部分政策不明朗地区,政府不给中小养殖场批地,养殖户在面临环保拆迁后无处补栏。

  ③环保高压,禁养区养殖户关闭、迁移引起其他养殖户观望,减缓补栏。

  近期环保趋于严格,下半年可能更严格。目前主要养殖省份频频跟进禁养区完成进度,以四川为例,近2-3个月公布了更新了接近10个县/市的完成进度:眉山市、丹棱县完成关闭迁移任务,乐山沙湾区关闭率73.28%、井研县8月底前要求全面完成关闭迁移工作、市中区关闭率40.4%(协议关闭签订率86%),闽中市8月初全市关停率78.5%,通川区关停率49.07%,富顺县关停率23.7%。据调研,今年环保主要涉及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北部、河北、东北部分地区,目前第四批中央环境保护督查全面启动,督察组分别进驻吉林、浙江、山东等8个省份,实现对全国31个省份的全面覆盖,预计环保审查下半年可能更严格。

  环保审查日趋严格,畜禽肉价有望持续高位。预计下半年禁养区搬迁、关闭审查更加严格,禁养区养殖户淘汰、迁移及其他养殖户观望情绪增强,供给端受压制,在环保高压下,我们认为猪价有望维持中高位震荡。若下半年环保力度超预期,能繁母猪超预期下降,则不排除改变猪周期走势,明年下半年或迎来猪价上涨。


猪价上涨苗头初现!牧原、天邦、雏鹰、天康生猪销量锐减,今年或仅剩一波涨价潮

  猪价上涨苗头初现!6家养猪上市企业公布10月的生猪销量中,4家企业出栏锐减,牧原更是减少了22.4%。出栏下降的同时,猪价从11月6号开始出现小幅上涨,近期内猪价存在上涨利好。

  猪价上涨苗头初现!牧原、天邦等多家生猪销量锐减,仅温氏、正邦还在涨

  近期,温氏、牧原、正邦、雏鹰、天邦、天康等养猪上市企业陆续公布10月份生猪销量,其中,今年势头正猛的牧原领衔、4家企业10月生猪出栏锐减,连连让人惊叹的牧原更是环比减少了22.4%的生猪销量。巨头温氏仅环比增长4.88%。


 

  牧原降幅最大、正邦势头迅猛依旧

  6家上市企业公布的数据中,10月份牧原生猪销量61.5万头,比9月份减少22.4%,降幅在所有企业中居首。销量锐减,销售收入首当其冲,虽然10月牧原销售均价环比上涨了1.8%,但收入依旧大幅减少17.1%。

  除了牧原,雏鹰农牧、天邦、天康等也难抵消费低迷对猪价的冲击,纷纷减少生猪出栏。其中,雏鹰农牧生猪出栏减少了8.7%,天邦大幅减少11.1%,天康小幅减少0.5%。

  但是,部分企业扩张势头正猛,似乎不受猪周期影响,猪价下跌,生猪出栏依旧不断增长,温氏和正邦便是如此。温氏10月销售均价为7.11元/斤,环比下滑了2.94%,但生猪出栏依旧环比增长了4.88%,全月出栏167.1万头,巨大的生猪出栏增量使得其在猪价下滑的同时收入依旧增长,增量为2.47%。

  正邦如出一辙。其10月份生猪销量环比增长了16.76%,从而带动销售收入增长13.21%。正邦方面也表示,生猪销量及收入均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生猪养殖业务产量进一步释放。牧原“埋怨”仔猪卖不动,雏鹰仔猪价格环比跌20.97%

  10月份,商品猪价不理想,仔猪价格也受牵连。从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来看,目前仔猪价格逼近31元/公斤。由于农业部统计数据,需要一级一级上报,反射弧较长,通常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具体数据或许与实际有出入,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整体走势。

  如果你还不知道当前仔猪价格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那来看看上市企业的数据吧。雏鹰农牧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其仔猪销售均价竟然只有21.48元/公斤,环比大幅下降20.97%。

  而牧原在10月份生猪销售情况说明中提到,其10月份生猪销售量比上月下降22.4%,主要原因是仔猪进入销售淡季。

  为何仔猪价格会出现滑铁卢?从仔猪价格曲线中我们可以发现,年初,虽然猪价持续下行,但业内对后市猪价预期普遍乐观,养殖户补栏热情高涨,从而不断推高仔猪价格,仔猪价格一度突破千元。而目前,国内猪价几乎连跌整年,业内当初对猪价的乐观预期逐渐被粉碎,养殖户补栏热情被浇了带冰冷水,仔猪价格出现跳水式下跌。

  近期猪价现上涨苗头,今年或许就剩这一波

  短期的猪价规律一般是,第一阶段:猪价连续下跌,会挫伤养殖户的出栏积极性,养户压栏。第二个阶段:屠企出现收猪困难,正常供应受到影响,只得提价,此时猪价便会开始上涨。

  而回看10月份,猪价震荡下行,从公开的数据可以看到,大部分养猪企业在10月份的生猪出栏均环比减少。这与短期猪价规律的第一个阶段吻合。而随着冬天的深入,天气转凉,加上离年关越来越近,腊肉制作即将开始,屠企需求进一步加大,猪价第二阶段已经不远,也就是说,近期内猪价存在上涨利好。

  而根据新牧网监测数据来看,目前猪价已经出现了上涨苗头,后续仍有望继续上涨,考虑到目前已是11月份,今年猪价上涨可能就看这一波了。但长远来看,产能持续增长或导致明年猪价步入寒冬。

  面对明年可能出现的猪价寒冬,大家也是无可奈何。但是,各大上市企业除了养猪,还有各种手段可对冲猪价下行,如雏鹰农牧有“生猪养殖、粮食贸易和互联网”三大板块,正邦有“生猪养殖、饲料、兽药、农药”四大业务板块;天邦也有“饲料产品、动物疫苗、食品产业、工程环保”四大业务板块。

  因此,养殖户想要在猪价风险高的养殖业内生存下去,还需拓展更多渠道、业务,以防“在一棵树上吊死”。


中美贸易:中国将采购300亿元大豆 80亿元牛肉和猪肉

  中美企业家对话会1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亲自出席中美企业家对话会,并见证了签约仪式,两国经贸合作的金额达到2535亿美元。其中涉及到农业达到62亿美元。中美贸易逆差将得到改善。

  中国同意2017/18年度再进口1200万吨美国大豆

  据路透社报道,在中美贸易会上,美国大豆行业已与中国进口商签署了两份意向书,中方将在2017/18销售年度进一步购买1,200万吨大豆,金额为50亿美元。

  这两项不具约束力的协议为美国大豆出口协会(USSEC)声明所披露,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期间宣布的一系列贸易协定之一。

  第一项协议于11月8日签署,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在协议中表示,将采购800万吨美国大豆,金额为34亿美元。

  USSEC称,第二项协议将于周四由粮食交易商ADM(ADM.N)与中国中粮集团签署,中方意向采购400万吨美国大豆,金额为16亿美元。

  京东承诺未来3年采购20亿美元美国商品 含牛肉和猪肉

  11月8日,京东宣布承诺在未来三年采购价值2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其中包括采购价值12亿美元的美国牛肉和猪肉。

  京东今天分别和美国Montana Stock Growers Association (MSGA)签订了12亿美元的牛肉采购协议,还和美国 Smithfield Foods签订了猪肉采购协议,总体而言,京东承诺将在未来三年采购价值2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商品类型广泛。

  美国牛肉和牛肉制品在2003年被禁止以后,终于在今年6月重返中国市场,这是美中两国今年5月11日宣布的 “百日计划”的一部分。

  美国牛肉被禁止进口后,我国增加了从澳大利亚、乌拉圭、新西兰、巴西、阿根廷和加拿大等国的进口,1997年至2014年上述7国占我国牛肉进口总量的95%以上。相关分析指出,此次中国开放对美国牛肉的进口料使进口牛肉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揭秘:年前猪价的三种走势分析

 

  

 

  

 

  销售心理和购买心理永远左右着市场价情,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猪市心理学,引导有偏激主义倾向的猪友正确看待猪市。

  从大局势上看今年不比昨年,随着产能的逐渐增加,猪价也在走下坡路这是不争的事实。要想去年的10.5元是不可能的,低于5元也是不可能的。最近的牛猪价高于标猪3毛,冬季牛贵标贱是很正常的现象,屠企最近要得也是体重偏大的猪,标猪不问不闻这足以说明市场不缺猪,如果缺猪标猪和牛猪价会持平或者是临近,但是现在杀坊只见牛猪不见标,产量也没有提多少。所以最近供需平衡屠企既不会调高价也不会调低价,调低价现在不是时侯也没有机会。

  冬月也就是阳历12月7号左右,一年一度的销售旺季到来,如果收购无难度,屠企是不会提价的,卖方作何感想,再等等,冬至再卖,到那时屠企真得调了一两毛,你卖不卖?高峰期不卖再等何时!但还是有不甘心卖7.5元(假设)的就会赌腊月。十五年和十六年腊月还不错,有的地方还涨价了。

  腊月10号以前卖掉的猪都不会跌价,屠企不可能压价也没有机会压价。10号过后猪产能如果和冬月一样多,屠企就会压价逼量,调低1毛不出量,再调低1毛不出量,再调低1毛养殖户绝对慌,惜售心理崩溃也是屠企大开杀戒之时,不管牛猪标猪全部屠,明知是阴谋还得跑,跑慢的更惨,大企业跟着一起倒霉。

  专业育肥养牛猪才赚钱这是相对标猪不赚钱无奈之举,高价猪苗己经赚取了猪儿和育肥的全部利润,唯有牛猪才能得到补偿,但无形中推高了今年的产能,势必腊月产能过剩有遭屠杀的可能。 

  总结:

  腊月之前要跑得快和逢高就出,够大就卖,灵活掌握,不可坐等八元九元固化自己思维,到时哭笑不得。银猪年这一茬都赚钱,专业育肥牛猪赚钱,自繁自养标猪赚钱,唯有赌腊月标猪的专业育肥户不赚钱,有可能亏钱。


2018年养猪五大要素需注意,赚钱路上别被落下了

  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生产方法,发展中国养猪业,可以少走弯路,加快发展,但中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在养猪的道路上,我们要学习,要创新,以下为未来养猪业发展方向。

  2018年养猪五大要素需注意,赚钱路上别被落下了

  1 适度规模(种养结合是解决养猪环保的根本)

  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巨大,要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不刻意追求规模,而是在有限的空间发展相应的规模。通过种养结合,利于发酵、青贮等生物技术,将中低档饲料原料转化为优质或可利用的动物饲料,将动物的粪便等排泄物转化为安全的有机肥,实现生态循环养殖。尽管养猪生产水平略低,但综合经济效益可观。

  2 智能养猪(智能化是解放人类的最有效有段)

  通过智能感知、自动控制、监控预警等技术,提升养殖生产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源与投入品消耗。猪场管理人员方便查看每头猪信息,从而实现对母猪的精确饲喂和数据管理,实现养殖场饲喂,精确养殖,智能养猪。

  3 动物福利(满足猪的需求让猪为人类提供更安全的肉类)

  目前国内大多数猪场都是采用母猪限位栏来饲养,但是对母猪的健康造成了巨大伤害,使母猪生产性能下降、利用年限缩短、死亡淘汰率升高,对整个养猪业都造成了负面效应。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中,施以合理的管理措施,家畜便能充分地发挥遗传潜力,有助于保持和改善家畜的健康,提高家畜生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西方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动物福利保护,并以此设置贸易壁垒,限制非动物福利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因此,实施动物福利,对动物、对人类健康、对产品出口都有好处。

  4 低碳排放(通过体内减排体外减量综合减少大气污染)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畜牧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产业之一。其氯的排放量就占全球总量的2/3,其甲烷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1/3,在不同畜种中,虽然牛的排放居首位,但由于中国的猪远多于牛,养猪业的排放总量也非常大。没有低碳畜牧业,就没有低碳生活,解决养猪业的碳排放问题是未来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

  5 种养结合与持续发展(未来畜牧业发展的方向)

  从养殖和经营方式层面,去重视环保生态养猪的养殖发展模式,结合国内外如美国、日本、深圳光明农场的先进环保养殖模式,未来生态养猪要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环保养猪之路。

  未来养猪要赚钱,紧跟趋势养好猪,养赚钱的猪,把猪养的更赚钱。


能繁母猪一降再降,存栏多少才合理?

  根据历史资料测算,能繁母猪存栏数月同比变化率在-5%~5%属正常水平,超出上述范围则表明生猪生产出现异常波动。

  能繁母猪数量一路跳水

  据记者了解,自2009年以来,我国能繁母猪存栏数已减少到历史最低点。其中2009年~2012年出现小幅增加,2012年至今,一直处在下行通道。

  近三年来,据对农业部4000个监测村(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信息的统计显示:2015年全年12个月能繁母猪每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区间为11.4%~15.5%,幅度较大,全年环比均显示减少;2015年以来,我国能繁母猪存栏数,除2016年3月、4月同比增加0.3%,2016年6月、2017年3月和4月同比止跌外,其余时间均为减少;其中,2016年前三个月,同比减少在10%以内,超出-5%~5%的正常水平。从2016年4月至今,同比减少比例回落至5%以内,其中2017年9月同比减少的比例最高,为5%。

  自2017年1月起,农业部实行新的样本轮换方案,并结合规模场监测数据,对数据进行了相应调整,将4000个监测村调整为400个监测县。按照农业部公开的月度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增减比例推算,去除样本轮换方案的影响,以横断面截取的方式可以看到,近年来我国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情况。

  据记者粗略计算,9月份我国能繁母猪存栏已跌破3500万头。这与招商证券测算的结果类似。据他们测算,2017年9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3497.346万头。

  “符合我们之前的预测,年内能繁母猪跌破3500万头。现在看来,这个情况在9月就能实现。”招商证券食品饮料首席分析师董广阳称。

  为何一降再降

  董广阳认为,能繁母猪出现一降再降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个基础,即胎龄结构偏老是加速淘汰的重要基础;两个驱动力,即猪价同比下跌和环保禁养力度持续加大。

  目前能繁母猪胎龄结构偏老已成事实。能繁母猪附加值高,一般不轻易淘汰。若猪价较好,则胎龄较高的母猪淘汰延缓;若猪价下跌至极端情况,胎龄适中的母猪也有可能淘汰。能繁母猪作为养殖企业最重要的生物性资产,主要功能是提供中间产品仔猪,仔猪占整个生猪养殖成本的25%~30%,是除饲料之外成本占比最大的部分。相比于商品肉猪,能繁母猪饲养时间长、技术要求高、产品价值大,所以除了胎龄达到正常淘汰年限之外,很少会主动淘汰母猪,除非出现例如2014年的极端猪价,才有可能把性能较好的母猪也送去屠宰。猪价一般时,优先淘汰落后产能(胎龄偏老的母猪);猪价较好时,落后产能淘汰延迟。

  能繁母猪胎龄偏老源于2013年盈利平台期。当时,行业认为后市要开始反转,于是大量补母猪。但2014年猪价再次低迷时,行业内散养户开始屠宰母猪,但也是优先屠宰胎龄较高的母猪。后来猪价走向极端的低迷,胎龄结构较好的母猪也难以幸免。现阶段,2013年~2014年补栏的母猪处于淘汰和不淘汰边缘,目前仍然占比10%,远超理想状态下5%的胎龄比例,其淘汰速度取决于猪价和禁养区范围。目前两方面的预期都很差,所以淘汰力度十分强,这部分产能会在猪价下行和环保持续收紧背景下加速退出。

  另外,猪价下行也抑制了补栏积极性。历史上,能繁母猪的淘汰或补栏力度一般由生猪价格决定,通过梳理历史数据,董广阳团队发现能繁母猪淘汰量、净淘汰量与生猪价格均呈现负相关关系。具体表现为:猪价处于低位,能繁母猪的淘汰量、净淘汰量都处于高位,反之猪价处于高位,能繁母猪的淘汰量、净淘汰量都处于低位。由于本轮猪周期已开始步入下行趋势,养殖户对后期猪价普遍看空,抑制了他们补栏的积极性,养殖户淘汰积极性升高。

  据董广阳团队调研发现,河南省及周围的母猪屠宰场已经完全满负荷运行,7月与8月屠宰量分别环比增长24%和19%。同时根据以往经验,11月之前能繁母猪淘汰量将显著增加,综合胎龄和猪价因素,预计年底之前能繁母猪淘汰量将一直保持上升态势。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环保禁养持续压制产能复苏。环保是导致2015年以来能繁母猪存栏量下跌的主要因素,主要在两个方面影响能繁母猪存栏量。一是禁养区内被动去产能,导致能繁母猪淘汰量增加。二是养殖户观望情绪浓厚,导致能繁母猪补栏量下降。因为母猪是重资产,养殖户补栏会很谨慎。

  2015年以来,随着新《环保法》实施,我国禁养区内养殖场清理工作开始在全国范围铺开。持续的环保政策对我国生猪供给造成了巨大影响,也改变了能繁母猪存栏走势,使得2015年以来能繁母猪存栏量在高景气周期下逆势下跌,并不断刷新历史最低记录。

  存栏多少母猪合理

  截至目前,我国年人均猪肉消费量超过40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布瑞克咨询公司分析师林国发分析,我国牛羊肉及水产品产量增加,居民消费健康意识提升,猪肉消费难以显著增加,二胎政策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猪肉消费预期,但至少需要超过5年后才逐步显现。他们认为在2020年之前,我国国内猪肉产量在5400万吨~5500万吨即可满足猪肉消费,折算生猪屠宰量在7亿头左右。

  考虑到散户集中退出,养殖集团快速扩张,伴随着养殖水平和繁育水平提升,林国发预计2020年国内生猪PSY水平提升到20左右,能繁母猪存栏需求量下降至3500万头~3600万头,生猪存栏量在3.5亿头~3.7亿头即可保证国内猪肉供应量。

  《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显示,2014年,我国每头能繁母猪年提供商品猪数量14.8头,出栏率155%。规划要求,我国生猪产业发展到2020年规模养殖场亿头母猪年提供上市商品猪19头,出栏率160%。

  PSY的提升对能繁母猪存栏数减少会产生对冲效应,换句话说,在出栏总数不变的情况下,需要的能繁母猪数会减少。董广阳称,胎龄较高的能繁母猪大量淘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母猪不足的现实。同时能繁母猪大量淘汰也带动行业PSY快速提升,预计2017年年底将达到19头。由于生猪育种水平不断提升,补栏母猪的繁殖性能普遍优于同期淘汰母猪,所以行业PSY呈不断上升趋势。

  行业内也有分析表示,能繁母猪的合适存栏量为4000万头或4500万头,可见其忽视了我国PSY的提升问题以及我国生猪遗传改良的进程。

  能繁母猪作为养殖事业扩张的发动机,生产性能备受瞩目。董广阳做出了比较乐观的估计,随着能繁母猪的加速淘汰,2017、2018年底,行业PSY将分别达到19与20头。未来,能繁母猪数量有望进一步下跌,但PSY的提高速度不容小觑,整体猪肉供给处于缓慢上升的通道之中,长周期的盈利周期并没有结束。另一方面,在行业整体供给紧平衡的大背景下,头均出栏重量会对猪肉价格产生巨大影响。

  在今年3月份的“何方论坛”上,全国畜牧总站牧业发展处处长杨红杰表示,生猪遗传改良过去都说进展加快之后能多产多少商品猪,能够多创造多少效益。现在环境约束越来越紧,压力越来越大,在去产能背景下,实施遗传改良计划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由于提高了遗传生产性能,在保证供给同等数量猪肉的情况之下,可以少养多少猪,这对环境改善将有多大的贡献。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能繁母猪数能够降到3000万头或者3000万头以下,实现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杨红杰称,能繁母猪存栏数量不变,按照年均产2胎计算,每年能繁母猪平均产仔数增加0.1头,传递到4000万头母猪,每年多产仔800万头。


东三省生猪出栏量有望跃居全国第一

  在环保政策的影响下,各大省份存栏下降,生猪存栏量有所调减。而2017年作为畜禽禁养的最后期限,各大养猪大省的存栏量将会继续减少。

  于此同时,生猪养殖区域得到重新划分,目前养猪业正处于大转移的过程中,由南方水网密集地区向北方的玉米主产区。目前,养猪大企争相抢占东北市场,而且还在不断加码,预计东北地区的生猪养殖量将进一步提升。另外,据《关于加快东北粮食主产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东北地区要实现肉类占全国总产量的15%以上的生产目标。

  按照此种势头发展,东北三省生猪供给量将远超我国2016年第一生猪大省四川的出栏量,有望跃居全国榜首。


◆鸡病专业网——为行业 尽己任! 建于2005年 领先的行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

免责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我们努力做到报价信息参考价值最大化,对于报价同一地区可能存在一些浮动差异,建议实单实谈商榷交易为准。